热门回答:
《大国的崩溃 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这本书写的是前苏联九十年代解体的台前幕后的发生的事情。写的很生动、详实。让 人看了放不下手。推荐阅读。
其他观点:
推荐一本钱穆大师的小册子《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一共180页。相比动辄四五百页的大头书来说。阅读起来较为轻松。一天10页左右。15天就搞定了。虽然是小册子。但信息量却不小。里面有很多钱穆大师对于历史制度的独到思考和心得。阅读这种书犹如当面聆听大师教诲和观点。十分难得。
钱穆先生在序言中写到。“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制度。结果别人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
先生这本书写于1955年。当时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世界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争论异常激烈。先生以上述论断给出了自己的辩证客观的思考。试想。我们长达2000多年的帝制时代。一朝又一朝传下去。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协调各个阶层利益的制度。如何能长久?所以。先生以制度均有利有弊。来呼吁冷静客观看待不同社会形态。不可全盘否定一方。而全盘接受另一方。
同时。先生还倡导。即使是学习别人的体制。依然要进行“本土化”。以适应我们国家自己的实际情况。这又是多么深刻的判断?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形成的各种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创新。不正是印证这一论断么?制度须与人事相合。诚哉斯言。
2.钱穆先生对历代政治制度娓娓道来。春风化雨般讲述着制度传承
钱穆先生的这本小册字语言平实质朴。但又充满哲理与思辨。如第45页。先生讲到中国传统政治具备通融性。“往往每一制度。都留有活动变通的余地。不肯死杀规定。斩绝断制”。这句话初读异常朴实。但细品之下。确实金玉良言。当代我们的社会治理体制不也正是留有余地。预备好腾挪回旋的余地么?例如。本次两会。我们第一次取消了GDP考核。但进一步加强稳就业等“六稳”重大民生问题。不正是我们制度的灵活性。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么?
类似的启发性语言还有很多。如第56页。“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制度绝非凭空从某一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这不正是在说。我们要实事求是么?
先分析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的政治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官制)、经济制度、兵制等内容。穿针引线般将上述朝代串联起来了。读完之后才发现。不光我们的文明是不断传承的。制度也是在传承中。根据现实需要。不断调整。我们读完之后。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更好理解我们中国的历史。
读史。更多读的是历史观。希望大家都能在读史中有所收获。
其他观点:
太常见的书就不提了。说几个小众些但个人读后认为非常好的。
1、张宏杰的《简读中国史》。《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2、李开元的《秦迷》
3、施展的《枢纽》
4、《BBC世界史》
5、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
6、吴军的《文明之光》
7《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8、《高卢战记》
9、《蒙古帝国史》
10、《战争改变历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0012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制度,自己的,的是,钱穆,现实,官制,是在,台前幕后,历史,小册子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什么历史类书籍推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大国的崩溃 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这本书写的是前苏联九十年代解体的台前幕后的发生的事情。写的很生动、详实。让 人看了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