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霍光不篡位。是不想篡?还是不敢篡?有自身原因。更有外界因素。
首先峰子哥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角
霍光。西汉著名的大权臣。一生共经历四代君王: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昌邑王刘贺被霍光废掉。刘贺即第一代海昏侯)、汉宣帝(刘病已)。长达50年。
汉武帝托孤。霍光拜大司马
西汉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临终托孤:遗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同为托孤重臣。共同摄政。辅佐8岁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即位。
汉昭帝在位。托孤大臣之斗
汉昭帝继位。托孤大臣之间的争斗开始了。上官桀联合盖长公主、燕王刘旦、辅政大臣桑弘羊等共结成同盟。并向汉昭帝进言诬告霍光有谋反之心(霍光招人眼红了)。并准备一举干掉霍光。
不料。年仅14岁的汉昭帝识破阴谋。不理不睬。还下令:谁再敢诬陷霍光。决不轻饶。上官桀等人。像狗咬了刺猬一样。眼看从汉昭帝这里无处下牙。一计不成。便又生出一计。
这一计是什么?峰子哥像说这简直不是一般地疯狂:上官桀等人居然企图发动政变。废掉汉昭帝。立燕王为帝。进而诛杀掉霍光。连一代强人汉武帝指定亲立的继位人都敢废。你说这帮人胆子该有多大!
结果。谋大事不密。阴谋泄漏。上官桀、桑弘羊被霍光杀掉。盖长公主、燕王刘旦自杀。这一下好了。斩首却被反斩首。从此霍光成了帝国朝政的实际决策者。
纠其原因。霍光是因得到了汉昭帝的充分信任。而得以大权独揽。当然。霍光在汉昭帝时期。携手并辅佐皇帝。开创了和后来汉宣帝时期合称的“昭宣中兴”。(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史随时看!)
汉废帝刘贺。霍光立帝废帝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无子。
霍光立了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即位。后又以刘贺淫乱失德原由。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就被废掉了。
刘贺。是一个淫浪色君。看见美女就色心欲起。按捺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当皇帝也许不在行。但调戏女人倒有一套。调戏得女孩家春心萌动。宫中不少有姿色女人被搞上了龙床。荒淫床帏之事没少干。最终沦为西汉王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此时的霍光。动辄废立皇帝。权力达到了巅峰。没有一人之下。只有万人之上。
汉宣帝刘病已。君臣关系微妙
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霍光就从民间迎立了汉武帝的曾孙、一个毫无势力背景的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帝位。刘病已。就是大名鼎鼎的汉宣帝了。
元康三年(前63年)。汉宣帝刘病已封他的“前任”刘贺为海昏侯。刘贺。就是如今发现的南昌海昏侯墓的主人。属于第一代海昏侯。“海昏侯”这封号。一昏字。对于刘贺似乎“颇有一番寓意”。
汉宣帝一上位。霍光就作出要“还政于帝”的姿态。但刘病已坚决推辞不受。这个刘病已。果然不一般。政治智慧初露端倪!刘病已非常清楚一点:此时自己立足不稳。还要仰仗霍光支撑朝政。霍光势力盘根错节。岂可一蹴而就?(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史随时看!)
于是。汉宣帝仍让霍光全权处理。一如往常。朝政大事依然先经霍光点头。再禀报皇帝。
刘病已的放权。以及示弱听话的政治智慧。麻痹了霍光家族。一个能忍善忍的人。一个长期蛰伏等待时机的人。一个韬光养晦、不与霍光起冲突的人。几乎霍光也找不到废黜他的理由。
汉宣帝刘病已对霍光的信任。多是表面的(峰子哥认为不及汉昭帝对霍光的那种信任)。其实刘病已内心十分忌惮。与之同车时“若有芒刺在背”。一个功高震主的强人。坐在皇帝身边。皇帝压力三大啊。祸根就此悄然埋下了。
后来。霍光的继室老婆买通了御医淳于衍。设计毒害了汉宣帝临产的皇后许平君。以确保霍光的女儿霍成君成功上位为皇后。汉宣帝审讯御医得知了一切。但默不作声。
但霍光事后得知。大为惊骇。这娘们疯了!敢背着我干这种事!霍光虽然生气但还是包庇了老婆。此时不了了之。这层窗户纸。汉宣帝没有捅破。
霍光病逝。汉宣帝大清洗!
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病逝。汉宣帝以皇帝级别的葬仪。给霍光操办丧事。霍光的继士老婆(就是毒杀许皇后那位)。嫌不够气派。将霍光的坟墓规格扩大。
峰子哥觉得这人一旦自己作死。大都一点也感觉不到暴风雨前的宁静假象。
霍光并不想篡位。也不想背负骂名。因为从他一废一立的两个皇帝来看。一个是昏庸的刘贺。一个是没背景的民间刘病已。所以至少在他看来容易掌控。
其实。峰子哥倒认为:霍光更多的想法是只想当个权臣。一是最最主要的无意篡位担负骂名。二是篡位有风险(人心不服、刘氏藩王等因素)。三是图实不图虚。
最后。留个讨论话题: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一统江山。他会迎立还活着的汉献帝吗?
好了。峰子哥先说这里。更多有趣内容。关注【峰子奇观】。每天更新。下期见!
▷▷版权声明:本文系【峰子奇观】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欢迎转发文章、留言及私信交流!
其他观点:
很多人看过王莽篡汉之后都会有一个疑问。西汉历史上明明有两个人有机会当皇帝。为什么他们没篡位呢?这两个人。一个是吕后。另一个就是霍光。如果说吕后当时还要忌惮外面强大诸侯国的话。而经过“推恩令”后。霍光连这个顾虑都没有了。他为什么没有像王莽那样。想办法当皇帝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看这个话题。
一、霍光的上位之路
毫无疑问。霍光的上位离不开霍去病。正是凭借与骠骑将军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关系。霍光才被带入宫中。当上一名郎官。也就是汉武帝身边的一个下等的侍从官。从那以后。霍光就一直在汉武帝身边做事。从郎官到各曹官。再到侍中。直至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时间长达三十余年。在这三十余年里。霍光虽没有什么特别高光的时刻。但却从未犯过大错。所以才能够得到汉武帝的极度信任。最后才将托孤重任交给他。让他做了汉昭帝刘弗陵的首席辅政大臣。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为辅助。
这其中。金日磾是匈奴人。在汉昭帝登基后第二年就死了;上官桀跟霍光是儿女亲家。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儿。当时由于汉昭帝还小。由霍光总理朝政。如果霍光不在。就由上官桀负责;桑弘羊是御史大夫。负责监督百官。
可以看得出来。这里面表面上是各司其职。但是无论是上官桀。还是桑弘羊。甚至包括那些皇亲国戚。真的有什么事。还是得通过霍光。所以。时间一长。霍光否决了他们几次意见之后。矛盾也就产生了。最后直接导致上官桀父子、桑弘羊联合燕王刘旦(汉昭帝三哥)和鄂邑盖长公主(汉昭帝的姐姐)搞起了反霍光同盟。结果。消息败露。他们几个被霍光一锅端了。
从那以后。霍光就成为了独掌大权的唯一权臣。这一年是公元前80年。距离霍光入宫之时。已经过去整整四十年了。
二、霍光的权力有多大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留下的上官太后(汉昭帝的皇后)是霍光的亲外孙女。几乎完全受霍光左右。满朝文武也都唯霍光马首是瞻。几乎所有重要位置都是霍光信得过的人物。当时的霍光甚至已经拥有了废立皇帝的权力。
霍光当时越过广陵王刘胥(汉昭帝的四哥)。而选择昌邑王刘贺(汉昭帝五哥刘髆之子)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实际上就一个理由:汉武帝当时就没选择刘胥。就说明他不适合。不过。很悲剧的是。这位昌邑王刘贺更不适合。刚刚当了27天皇帝。就因为目无法度被霍光和上官太后给废了。
随后。在大臣们的建议下。霍光选择了流落民间的皇曾孙刘病已(汉昭帝大哥戾太子刘据之孙)。(注:关于这一点。有人认为是因为卫霍两家的关系。所以霍光有意选择的刘病已。水一白还是不太认可的。虽然卫青和霍去病之间关系非常亲密。但是毕竟霍光与霍去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而卫青和霍去病之间的联系恰恰是因为霍去病的母亲是卫青的姐姐。所以卫氏与霍光之间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戾太子刘据遇害之时。霍光没有出手相助了)
汉宣帝(刘病已)即位后。将自己的结发妻子许平君立为皇后。结果仅仅过去三年。霍光的妻子霍显便暗中收买女医淳于衍将许平君毒杀了。此举虽然可以说霍光事先并不知情。但事后却也是他默认了的。随后。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入宫。成为汉宣帝的第二任皇后。
汉宣帝后来曾说过。霍光与他同车。站在他身后时。他有如芒刺在背的感觉。实际上。换成是谁都会有这种恐惧感的。
宫里有个上官太后。还有个霍皇后;刘病已并未亲政。权力还在霍光手里;霍光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都是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是奉车都尉、侍中。管着胡越骑兵;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是东西宫的卫尉。负责保卫皇宫;其他霍光的近房、远房兄弟。一票女婿、外孙也都在朝中担任要职;除此之外。其他重要朝臣也基本上是经霍光一手提拔的。
面对这种局面。又有哪个皇帝会不怕呢?
三、霍光为什么没反?
如果从霍光所掌控的势力来看。事实上是超越王莽篡汉之时的。他所获得的支持更是远远比王莽当时要好得多。但是。为什么霍光没反呢?无外乎就下面这两种情况:
1、霍光不想反
霍光是一个处事非常谨慎、周密。而且极为自律的人。据《汉书》记载。他每次出入宫殿、上下殿门之时。所停所进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并且。他在武帝身边呆了三十多年。从未犯过大错。这也是他自律的体现。所以。无论是出于对武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也好。还是对大汉的忠诚也罢。甚至只是对个人的要求。霍光都极有可能从来都没想过要造反。
2、霍光不敢反
假如说霍光真的利欲熏心。想过造反。但却一直没反。那他的畏惧点也只有两个:
(1)汉朝的统治根深蒂固:大汉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起。至霍光独自掌权的公元前80年止。已经过去了122年了。统一国家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刘汉江山之稳固也并非是霍光敢于触碰的。
(2)霍光为人谨慎、周密。这是霍光的优点。但对于造反者来说。却往往是一个无形的枷锁。使得他不敢轻易踏出那一步。而最终错过了机会。
相较于这两方面来说。水一白更愿意相信上面一个。就是霍光出于对汉武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一直身怀辅佐幼主之心。并无贰意。而且。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霍光掌权的这段时间里。恰恰也正是西汉从武帝战争时期彻底走出来的一个阶段。虽不敢说孝宣中兴都是霍光的功劳。但至少也有他付出的很多努力吧。
四、后记
霍光一生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对家人、子女缺乏管教了。以至于他们不但掌权。而且擅权放纵。不知道进退得失。最终酿成了悲剧。
公元前66年。即霍光死后两年。霍氏一党因企图谋反的罪行。被汉宣帝连根拔起。只剩下了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废后)和外孙女上官太后了。上官太后于公元前37年寿终正寝。而霍成君则在公元前54年选择了自杀。
公元前51年。当汉宣帝命人画十一功臣像时。霍光虽名列第一。却已经无法留下名字了。只能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了。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霍光专权几十年。为什么一直没有篡位?最主要的原因是霍光牢记汉武帝的嘱托。终于汉武帝。终于大汉帝国。
公元前86年。汉武帝感觉到身体不行了。就打算把皇位传给小儿子刘弗陵。可是这个儿子太小。年仅8岁。不能治理国家。必须找一个既有能力。又有忠心的人来辅佐。想来想去。感觉大将军霍光是个人选。于是就决定让霍光来辅佐儿子刘弗陵。第二年汉武帝病死。临死前。交代霍光。辅佐汉昭帝刘弗陵治理国家。下诏加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一起辅佐汉昭帝刘弗陵。共同治理国家。
上官桀、桑弘羊感到霍光是首辅大臣。权利在他们之上。心里很不满意。经常出现意见分歧。霍光也不计较他们。
汉武帝的大儿子燕王刘旦。认为汉武帝一死。皇位就是他的了。没想到这个皇位被最小的弟弟抢去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和其他的几个弟弟商议造反。夺这个皇位。这些弟弟。有的同意。有的反对。认为造反成功了。你做皇帝。我什么也没有。何必这样呢?由于这些弟弟的意见不统一。泄露了机密。由于霍光刚刚执政。不愿意对刘氏兄弟用刑。便叫燕王刘旦进京认罪。刘旦不仅不愿意认罪。反而和上官桀、桑弘羊串通一气。共同谋害霍光。
汉昭帝刘弗陵12岁这年。有一天。接到燕王刘旦的一封书信。说霍光出城阅兵。用的是皇帝车驾。是想造反。愿意带兵进京除掉霍光。霍光一听这事。吓得赶紧进京朝见汉昭帝。跪地求饶。汉昭帝说:“你出城阅兵不过10天。这信。10天根本送不到京城。明明是伪造的。将军不要怕。我明白的很!”过后。查出是上官桀、桑弘羊的事。
汉昭帝刘弗陵21岁就去世了。大家商议让昌邑王刘贺来继承皇位。而刘贺不务正业。贪图享受。霍光又和大家商议废了刘贺。立刘询做皇帝。这就是汉宣帝。汉宣帝登基后。霍光和众大臣极力辅佐。汉宣帝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汉朝又强盛起来。
霍光是一个忠臣。他是不会篡权的。汉武帝没有看错他。他不仅不篡权。而且还使汉朝强盛起来。为后世所称道。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0170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汉武帝,上官,皇帝,昌邑,燕王,公元前,王莽,是一个,皇位,大臣
没想到大家都对霍光专权几十年,为什么一直没有篡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霍光不篡位。是不想篡?还是不敢篡?有自身原因。更有外界因素。首先峰子哥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角霍光。西汉著名的大权臣。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