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见面。
刘邦是自己打下天下的。他父亲刘太公只是一介平民。按照规定。刘太公见到刘邦是要行跪拜之礼的。刘太公也跪拜过刘邦一次。那是刘邦刚当皇帝时。下朝来看望父亲。刘太公身边的太监说。“你儿子现在是一国之君了。谁见了皇帝都是要下跪的”。于是刘太公早早地等在门口。刘邦来时。刘太公行了跪拜之礼。
老子拜儿子。这儿子哪里承受的起啊?。刘邦再不敢轻意去看望父亲。一天刘邦闷闷不乐。叔孙通问皇帝其故?刘邦将叔孙通大骂了一通:“你制的是什么鬼礼法?弄的我连父亲都不敢见”。叔孙通微微一笑:“这还不简单。你封老爷子为太上皇不就行了吗。”于是刘邦封刘太公为太上皇。从此彻底解决了老子拜儿子的问题。
如果本身是皇帝而传位给儿子。其身份就是太上皇。不存在老子拜儿子的事。比如。唐高祖李渊传位给儿子李世民。乾隆传位给嘉庆。刘太公是历史上唯一未曾做过帝王而被尊为太上皇的人。虽然后人常以流氓来看待刘邦。项羽要将刘太公熬汤时。刘邦还说分一杯羹给我。其实刘邦还是很孝顺的。刘太公喜欢种菜。刘邦命人在御花园开出空地供父亲种菜。刘太公思念家乡及邻里。刘邦就让人在宫中重建故城。还邀故人陪伴。可以说。刘邦在行孝方面做到了极致。
谢谢阅读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当年困扰刘邦很久。不过最终还是被解决了。
家庭关系
从家庭关系看刘太公是父亲。刘邦是儿子。父亲跪儿子。这是逆伦了。别说刘邦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不会接受父亲跪拜的。只有儿子跪拜父亲的份。如果父亲真跪拜了儿子。那这个儿子就是不孝子。这就是我们的伦理价值观。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太公不能跪刘邦。否则会陷刘邦于不孝。引发西汉伦理混乱。
君臣关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刘邦被诸侯王推荐为皇帝。就是成了天下之主。此时普天之下没有谁比刘邦还大的。包括刘太公。
刘太公与刘邦是君臣关系。臣跪君是最正常不过的。
从君臣关系看。刘太公要跪。
怎么解决?
这件事情变得很复杂了。如果刘太公跪了。天下人就会说刘邦不孝。西汉是以“孝”治天下。这不是自打嘴巴吗?
如果不跪。那天下人又会说原来还有一个比皇帝还要大的。这样有损皇帝之威仪。
初步解决方案:
刘邦每隔五天去看父亲。此时是依家人礼。也就是儿子去看父亲的身份。是去尽孝。
刘太公则执扫把清扫道路在门口接刘邦。也就是臣接君。
当刘太公正要下跪时。刘邦就马上跳下了马车。扶着父亲。这样等于刘邦尽了父子之礼。刘太公尽了君臣之礼。到了房间里。自然是以家人礼对待。也就刘太公是父亲。刘邦是儿子。
每一次都这样会显得很麻烦。也很虚伪。于是刘邦又想了一个办法。
最终方案:
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
太上是什么意思?
太上就是至高无上。太上皇就是至高无上的皇。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的。等于这天下有两个皇。一个叫太上皇。一个叫皇帝。太上皇在皇帝之上。刘太公就不需要向刘邦下跪了。
刘太公生了刘邦。所以刘太公被封为太上皇实际上是从父子关系去推导。同时封刘太公为太上皇是多赢。
1、抬高刘邦的身份。因为他的父亲不是平民。而是太上皇。
2、解决刘太公与刘邦的身份问题。
3、解决皇帝的威仪问题。
4、体现刘邦的孝行。
这样这个问题就完美地解决了。而太上皇的称号也被后世延用。
其他观点:
刘邦大吃一惊。按照古礼。太公这个动作表示:我已为您执帚洒扫。这是一个奴仆对主人的礼节。爹对儿子行这种礼节。当然要把孝顺儿子刘邦吓一跳。
不是刘太公岁数太大。得了老年痴呆症。认不得儿子了。而是自己的管家(家令)对自己说了一番话:“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柰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皇帝虽然是儿子。却是天下之主。您虽然是爹。但也只是个臣。让人主给臣子跪拜行礼。哪有这个道理?皇帝的威仪何在?
反拜吧。刘太公也不愿意。司马迁说刘邦是刘老太太和龙生的。没刘太公什么事。可是刘太公没看到这个记载。他坚信这种事是他亲力亲为的。爹给儿子跪拜。自己的脸也没地方搁啊。所以。刘太公折中了一下。搂把笤帚侍立一旁。脸上阴得要出水。
这就是古代皇帝屡见不鲜的麻烦事:儿子当了皇帝。爹还活着。怎么办?
其实这种情况。又分为三种类型。不能一概而论:爹是皇帝。禅位给儿子;爹不是皇帝。儿子是皇帝;爹虽然还在。但已经不是儿子的爹。
第一种情况:爹是皇帝。禅位给儿子
既然社会所赋予的身份不落下风。血缘身份上。又“压”了儿子一头。自然太上皇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接受儿皇帝的跪拜之礼。
第二种情况:爹不是皇帝。儿子是皇帝
这种情况就比较麻烦。刘太公与刘邦就属于这种关系。爹在社会身份上处于卑下的臣。儿子则处于尊贵的君。与血缘身份刚好相反。怎么办?
这种事以前没有先例。第一个帝制王朝秦朝。赢姓家族是按世袭制继承王位。兼并六国后。秦始皇换了名称而已。刘邦不一样。按照古代礼法。刘太公的身份就是平民。
这时候。历来看不起儒生的刘邦才发现。酸儒还是有点用的。这种事情自然难不倒大儒们。既然血缘身份无法变更。那就想办法提高刘太公的社会身份呗。于是历史上第一任“太上皇”隆重出炉。
从此刘太公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儿皇帝的跪拜了!刘邦创下的对上册封。就是后来历代开国皇帝。追封父祖三代(或五代)的先例。
第三种情况:爹虽然还在。但已经不是儿子的爹
哪个爹这么傻。跟儿皇帝断绝关系?这种情况。比前两种都要多。一般是皇帝驾崩了。膝下无子。只好从宗室子弟中选择一人。过继到自己名下为嫡嗣。嗣君从法统上就成了老皇帝的儿子。跟原来的亲爹断绝了父子关系。
古代每一个王朝。几乎都出现过这种情况。比如西汉汉哀帝和汉平帝。被过继给汉成帝、宋英宗被过继给宋仁宗、明世宗被过继给明孝宗、末代皇帝溥仪被过继给同治。
过去皇家子嗣太多。为了防止兄弟阋于墙。人为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了嫡系万世不变的尊贵地位。不可断绝。庶系永远不能爬到嫡系头上。万一嫡系断了。哪怕从庶系过继。也要续上。
按照法理。被过继为嗣君的皇帝。与亲爹就不是父子关系了。比如明世宗嘉靖。只能管自己的亲爹为“叔父”。管伯父明孝宗为“爹”。所以。他与亲爹的关系就成了君臣关系。
这种关系下。父子相见怎么办?对不起。只能爹跪拜儿子!比如光绪皇帝的亲爹醇亲王奕譞。见了光绪帝。就必须行臣拜君礼。如果在后堂。光绪再还拜子见父礼。绝不能在公共场合出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0171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刘邦,太公,儿子,太上皇,皇帝,父亲,关系,身份,自己的,光绪
没想到大家都对刘邦当了皇帝,他爹需要跪拜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见面。刘邦是自己打下天下的。他父亲刘太公只是一介平民。按照规定。刘太公见到刘邦是要行跪拜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