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什么人情习俗,能不能说说?
原创

农村有什么人情习俗,能不能说说?

好文

热门回答: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虽然我国农村数千年来物质文化生活相对落后。然而。礼义礼节等传统习俗却一直流传。

我国农村都很注重礼尚往来。人与人之间。来往则亲。无来往则疏。农村人那种朴素的感情。非常体现人情味。无论家里富有还是贫寒。人们总得想方设法支撑门面。

回想起来。农村家族邻里之间、本村庄各户之间、亲戚朋友之间人情往来习俗仍然是比较浓厚的。

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做些过节实物。一般来说本家族兄弟(含伯叔、堂兄弟)之间往往互赠送过年过节礼品。

或杀了过年猪。获每年收获了新稻谷。或中秋佳节等等。都要请左邻右舍或伯叔、兄弟相聚品尝自家美食;今天你请了我。明天我也得请你过来品尝。

或家里添了人丁。或建了新房。或兄弟邻里生日。只要知道了。往往互相走访祝贺。礼物(礼金)不在多少。在于情谊。

或者兄弟邻里有什么病痛。或有什么不顺的事情。只要知道了。则将走访慰问。或几个鸡蛋。或一只母鸡。或一斤红枣(白糖、桂圆……)。礼物不多。很暖人心的。

村庄里面各户之间。有重大事情时。一般有人情往来。

农村家庭重大事情一般是婚丧嫁娶、寿星寿宴等事情操办。建房修房等事项办理。往往惊动全村各户乃至邻村人员。

农村里的酒宴有的是需要下请柬的。有的也不会下贴的。男女婚姻嫁娶事宜。一般是要下请帖的。这类酒宴\"不请不去。请了必去\"(请了没去也不能补礼);生日寿宴则是不下请帖的。主人一般不声张。往往巧妙透露信息。这类酒宴往往\"知道了就去\"。当时不知道的往往\"去补礼\"。

如果老人去世。主家一般得在村子里每家每户去跪拜报丧、请求帮忙。如不在家。则要打电话一一告知。这种情况。无论在哪儿。只要方便一定会赶回来的。

这几类事情可说是农村家庭的大事情。各家各户都很讲究。也很在乎。礼金礼品一般也差不多一样的标准。礼金不在多少。往往在乎你是否到场。最重要的是到场帮主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般有主事者安排)。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嫌贫爱富之心仍然存在。富裕时。亲戚朋友来往多;贫困时。亲戚朋友来往少。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传统的互敬互爱之礼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往。但受拜金主义思潮影响。有些人家的交往还是很在乎礼品礼金的。或对等交往。过你来我往不断加码。

亲戚之间。很在乎与娘家亲戚的来往。逢大事。舅舅姨妈必须请到场的。同时礼品礼金也相对要重。还要按传统习俗打理打理。

重要亲戚朋友间。除了重要事项到场外。平常的友好交往也是难免的。农闲时节。买点肉。温壶酒。邀三五亲友一聚。这是常事。或秋冬时节。买条狗。打牙祭。这也很有乐趣。

按照民族传统习俗。农村人情往来是比较复杂的。随着时代变迁。农村人进城的不少。农村婚庆寿宴多搬到城里举办了。

由此一来。以前农村那种人情味很浓的礼尚往来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铜臭味越来越浓的庸俗人情关系。有时即便时兄弟姐妹之间。逢重大事情。常因礼品礼金不够档次而产生隔阂。

农村人淳朴。农村人情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农村习俗将不断改革。\"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传统文化将绽放异彩!

其他观点:

俗话说: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在农村。人情来往是一件大事。人情方面顾及不到。往往会落下诟病。且影响在村寨里的名声。名声即面子。好的名声代表有威望。有魄力。坏的名声。则被众人看不起。所以在农村。人情是举足轻重的问题。而且是必须被重视的问题。

农村的邻里之间。不单指左邻右舍。它包括从集体时期遗留下来的村组团体成员。一个组。一个村之间的关系。要比邻村的邻里关系高一个级别。村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是农村人情习俗的一个表现方式。在农村举办的红白喜事和建造房屋。一般都需要邻里帮助。真正是一家有事。百家帮忙。在10多年以前。有红白喜事时候。举办宴席需要的用具。桌椅板凳。锅碗瓢勺等都是各家凑出来的。现在经济条件好了。都是承包出去。但有些细碎活。还是由邻居来帮忙完成的。

认干亲。在农村一直比较盛行。认干亲的目的五花八门。有的是两个人交往时间久了。脾性相投。产生了深厚的友谊。把儿女认给对方做干女儿和干儿子。有的是商业合作伙伴。为了达到长期合作的目的。认干亲。有迷信的人。把儿女认给某一姓氏以求得到庇护。总之。认干亲都有一定的目的在里边。但总体上是双方都是发自内心的意愿。并期望两家人能够频繁来往。亲情永在。

认干亲的程序很简单。挑个吉利的日子。给干爹干妈磕三个头。干爹干妈给红包。仪式就算结束了。以后两家就是亲戚了。双方将心比心。互敬互爱的来往。每年的端午节和阴历的6月6日。是干爹干妈看干儿子和干女儿的日子。去的时间带上礼物。一般是应节的食品。粽子、油条什么的都有。还要备上消夏的用具。比如扇子和毛巾。现在很多送电风扇的。春节时候干儿子、干女儿要去给干爹干妈拜年。讨红包。这样的风俗。一直持续到干儿子结婚三年以后结束。但干亲关系一点不会降温。永远都是亲戚的存在并来往。

礼金风俗大概是全国通行的人情风俗。结婚、老人过世、小孩出生、寿星诞辰等是需要用礼金表心意的。但最近几年发展到学生毕业、乔迁新居、逝者周年、三周年、五周年、十周年都要大宴亲朋收礼金。更有二婚、三婚者也设宴收礼。搞的许多人不堪重负。此风俗已脱离人情来往范畴。本人建议不提倡为好。

农村的人情。随处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由人情来往连接在一起的。在农村。农忙的时候可以在人情的基础上互帮互助。农闲的时候。大家为了维持人情关系而互相走动。农村的人情微妙之处在于它是有来有回的关系。有来无回的人情早晚会断了这份人情。我可以欠你一个人情。你也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回报一个人情。这样一来一往。人情味油然而生。

其他观点:

农村有什么人情习俗。能不能说一说?我在农村生活了十来年。对农村的人情习俗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农村人都特别憨厚。尤其是邻居之间。一个村里的人与人之间。都能互相帮助。共度难关。

当农民兄弟从地里回家时。无论走到谁门前。这一家的人在农村习俗吃饭总是在门外用餐。看见客人很客气让你吃饭。农村人风俗习惯三餐都是在大街上聚餐。互相边聊天边进餐。无论生活好坏。总是能听到他(她)们在进餐时谈笑风生。

过春节时。大年初一起床特别早。抢第一放爆竹。然后走门串户拜年。转了半个村再回来吃饺子。谁家遇有红白喜事。全村人一起参加。帮忙、上礼。也就是忙客。所以显得农村办事特别热闹。

总之农村的人情习俗很多。各地也不一样。最好做到随乡入俗。人到那随那的人情习俗。这样能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团结一致。共同致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一桥孤寂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08:57

    人情,农村,干亲,礼金,习俗,事情,邻里,干儿子,干爹,干妈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08:57

    没想到大家都对农村有什么人情习俗,能不能说说?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08:57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虽然我国农村数千年来物质文化生活相对落后。然而。礼义礼节等传统习俗却一直流传。我国农村都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