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儒家经典名言,该怎么理解?
原创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儒家经典名言,该怎么理解?

好文

热门回答:

您好谢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之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实现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里。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只有实现天下为公。彻底铲除私天下带来的社会弊端。才能使社会不断向前。充满光明。人人得到幸福。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其他观点:

大道不为私。利万物。为众也。故成其私。而人孝仿之。

其他观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儒家一句经典名言。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为什么孔子等先秦诸子都会不约而同地产生“天下为公”这个人类社会的美好理念呢?当然。这与当时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百姓倒悬。社会黑暗到了极处。人民痛苦到了极处。对此。诸子百家都希望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就是古人“天人合一”理念的产生之缘。就是意欲从自然现象与规律中寻找灵感与启示的当时历史背景中的理想到达模式。

自此以后。“大同”的社会理想就成为几千年中华民族为之奋勇拼搏的政治目标;就成为华夏子孙对“天下为公”“大同”世界无限向往的千年理想之梦。

为了能够实现这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数千年的艰苦探索;

为了能够实现这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历史上有多少数不清楚的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奋力拼搏;

为了能够实现这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前赴后继。为此而付出了多么惨烈的历史代价。

今天人类历史进入到了和平是主流。共同发展是使命的新的伟大历史时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纷争与矛盾。需要人们具有智慧的思想。理性的思维。宽容的态度。感恩的情怀。去面对世界。去认识世界。去拥抱世界。在人类共同生存和拥有的这个地球大家庭里。通过和平交流和探讨。达成新的共识。这就是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同巩固起一座友谊的神圣桥梁。一心建造起一个和谐共融的美好的人类家园。这就是人类社会今天共同一致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目标;这就是人类社会明天目的相同的“大同”理想境界!

“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这应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一路有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11:02

    天下为公,的人,理想,大道,社会,这就是,之行,天下,自己的,历史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11:02

    没想到大家都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儒家经典名言,该怎么理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11:02

    您好谢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与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