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运动战?有哪些关于运动战的详细论述?
原创

什么是运动战?有哪些关于运动战的详细论述?

好文

热门回答:

运动战不同于游击、阵地战。是在广大的作战空间内实现兵力移动。形成局部优势。在野战中歼灭敌人。此种作战方式在防御与进攻中都可以。当然也对指挥员有很高的要求。朱棣、陈玉成、傅作义、粟裕都是出色的运动战大家。1、朱棣的运作战

在朱棣漫长的军事生涯中。很少有死守城池、拼命攻城的记载。他在防御中是机动防御。在进攻中也是机动作战。

(运动战大家)

靖难之战初期。南军进攻。朱棣西征大同。迫使南军援救。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在东场战役之后。朱棣率军在夹河一带行动。平安与盛勇部向中间进攻。朱棣抓住战机各个击破。之后在淮河沿线的操作更是达到运动战的艺术水准。

2、陈玉成

陈玉成十五岁开始参加战争。一路上见太平军在野战中歼敌人。之后随着自己的成长与西征的锻炼。更是熟悉了运动战。

(三河战役)

三河大捷就是面对清军精锐的攻击。在行军中将其包围。获得战役优势。一举歼灭。

李秀成的二破江南大营也是机动作战的手笔。

3、如水作战傅作义

相对于国府的运动战水平低下。傅作义基本属于神一级的战将。抗战中的五原大捷。基本是国军主动进攻取得真正的大捷。此战中傅作义率部大举撤退进攻。实在难得。

(五原大捷)

在解放战争中。傅作义解围大同。没有选择直接进攻大同城外。而是攻其必救。一举攻下集宁。获得战场优势。自然解围。在之后进攻张家口也是如此。可以说他的机动作战水平一度达到了解放军层次。

4、粟裕

粟裕是机动作战的大才。苏中作战七战七捷。在防御中歼灭大股国军。

在重点进攻时期。又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歼灭其主力74军。

(孟良崮战役)

在豫东战役中。在野战中歼灭国军区寿年兵团。

淮海战役中。更是在行军中围困黄百韬、杜聿明部。并达成歼灭。

(黄百韬)

运动战对指挥员的战场把握。军队的组织力与战斗力都有很强的要求。能指挥运动战的将军一般就是可以全天候作战的将军。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其他观点:

胡宗南1947年进攻延安的时候。算上马家军的部队、榆林邓宝珊的部队总计有25万人马。其中胡宗南的嫡系中央军就有15个整编旅(师)14万余人。而为了应对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延安成立的西北野战军有多少人呢?六个旅26000人。约为敌之十分之一。

就凭这么点部队。彭总率领野战兵团大打“运动战”。把胡宗南的部队彻底调动分散。连续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歼灭中央军三个整编旅。“三战三捷”的战果不仅初步稳定了西北战局。更使马家军和邓宝珊两部被彻底震慑。只出工不出力。使陕北战场成为胡宗南部队的“独角戏”。

所谓“运动战”是与“阵地战”相对立的。即不与优势敌人拉开架势进行正规的攻守。而是充分利用较大的战场空间机动灵活作战。在运动中寻找敌军的破绽或薄弱环节。在局部集中相对优势的兵力各个歼敌。运动战的运用可以总结为:“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从某种意义上说。运动战就是大兵团的“游击战”。区别在于。运动战需要部队不停地行军走路避实就虚。

“天子第一门生”

在红军的早期作战中。运动战是人民军队的法宝。面对数量众多、装备精良尤其是重武器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围剿部队”。红军经常是大踏步进行几百里的战术机动。而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在运动中把敌军的战场阵型扯得乱七八糟。并且通过不断的运动牵着敌人的鼻子跑路。国民党军哀叹“肥的拖瘦。瘦的拖死”。而一旦出现有利战机。红军便集中全部主力歼敌一部。几场仗下来。敌人的围剿计划就会彻底破产。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次反围剿都是这么取得胜利的。

主席当年就总结出脍炙人口的作战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也是运动战和游击战的精髓。打日本鬼子。八路军一般都是小部队作战。每次以少量敌人为寻歼目标。谓之游击战;打国民党部队。每次可以集中兵力消灭师以上建制。这就是运动战。最精彩的运动战例自然是“四渡赤水”。

(胡宗南在陕北。右一熊向晖)

但是在蒋介石集中50万大军进攻江西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中。洋顾问李德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指导思想。重武器和弹药绝对劣势的红军被迫在苏区边界与国民党军死打硬拼。伤敌三千自损八百。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广昌战役中。敌人的重炮火力覆盖红五军团阵地。主工事里一个营的红军战士全部牺牲。气得彭总大骂“崽卖爷田不心疼”。如此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攻下。红军只能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

回到开篇。胡宗南十几万大军在陕北“武装游行”。却永远寻找不到解放军主力进行“决战”。在追击过程中部队只要稍有分散。即被解放军抓住机会消灭一部。“西安绥靖公署胡主任”苦不堪言。他虽然暂时占领了延安。一年之后就不得不撤出。

西北野战军则越战越勇。随后的“沙家店战役”也是运动战典范。解放军突然围攻榆林。钟松的整编36师千里来援。解放军撤围后却在敌人的归途中设伏。全歼该师6000余人;到刘勘的整编第二十九军5个旅也因此覆灭后。敌我兵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西北野战军开始转入内线反攻。胡宗南败局已定。

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蒋介石的运动战指挥能力就非常糟糕。他总是命令国军与装备优势的日寇进行正面防御战和阵地战。连德国军事顾问都惊讶:“从未见过如此在乎一城得失者”。国民党军队经常呆板的部署在城市里、阵地上坐等日军来攻。最后结果就是伤亡惨重甚至全军覆灭。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莫不如此。

(汤恩伯)

汤恩伯是对日作战中少数擅长运动战法的国军将领之一。也因此被华北日寇视为“第一劲敌”。尽管他在抗战后期表现糟糕。但是在徐州会战、豫南会战中都运用运动战与敌以重创。他所总结的抗战国军两大弱点“机动性和攻击力不足”。是正面抗日战场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多数国民党军队和将领不敢打、也不会打运动战的理由。

其他观点: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凯风。无授权禁转

从二战开始。衡量一个军队是否具有现代化军队特质的标准之一。恐怕就是是否具备机械化机动作战能力。美军无疑是最早就“超规格”具备这种能力的军队。美军中随便一个小兵。跑跑腿兜兜风都可以很容易找到一辆吉普车。更不要说大规模作战。更是全部家当都能装上轮子、安上翅膀。一阵轰鸣中隆隆开拔!

中国军队长期家底贫寒。一穷二白。稍稍像样的东西不要问都是缴获。可是光脚不怕穿皮鞋的。人民军队在艰苦逆境中壮大。早就练就无数机械化外军不可能具备的超强适应力和战斗力。别看中国军队行动全凭“脚板”。可是在战场上。美军的车轮子。还真跑不过中国军队的“脚板子”。这个在朝战期间已经得到无数次证明!我军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英雄楷模中。就有一类“追击英雄”。指的就是不畏山高路远。敢于撒开脚丫子。昼夜兼程追赶敌军。最后竟然把汽车、装甲车里的美军全歼的英雄部队。

那么朋友会好奇并且不解。徒步行军怎么可能追上机械化部队呢?别不信。我们来探讨一下。

首先起重大作用的。是中国军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练就的超凡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能够创作“万里长征”的军队。惯于“运动战”中消灭强大敌人的军队。早就人人练就一双跋山涉水如等闲的“铁脚板”。外军中每每引以自豪的所谓“山地部队”在我军看来。随便一个民兵游击队就完胜他们。

单单脚板子过硬还不行。长途急行军靠的还是无敌的坚强毅力。我军战士往往几天几夜不合眼。“吃饭睡觉”都在强行军!我是不是夸张了?没有!急行军中的战士。都是一边走。一边吃干粮。雪地行军还会就上一捧雪!

睡觉其实是没有的。战士们实在走困了。竟然走着路都可能睡着!这种常人闻所未闻的情况下为了不出意外。部队竟然能想出一个办法。所有战士都拉着前边战友解下来的绑腿。由前边意识还清醒的战士“带着走”!正是这种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的艰苦卓绝。中国军队的的确确可以做到“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脚板子机动化”。

再看美军。虽然有便捷的各式军车。可是路况不好、天气不好。困了饿了都可能停下来休息抱怨。这正是“龟兔赛跑”的情形。这样的意志。再快捷的机械化也是枉然。

另一个重要原因。朝鲜半岛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不平。美军虽然坐着军车行军。但一座座崇山峻岭就像天然的巨大障碍。汽车七拐八拐跑了半天。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其实并没有多少。而这些高山丘陵对于中国军队则“如履平地”。不费太多功夫就能翻越!这样一来。机械化部队大半天的风驰电掣。结果等来的还是志愿军早已布下的“伏击圈”!

美军在朝战中充分领教了中国军队脚板子的厉害。他们深知车轮子不一定快过(东方人)脚板子。所以在接下来的越南战争中。美军发明了新的高机动作战方式——机降战。一架架直升飞机取代了军车。成为新的“空骑兵部队”。 参考资料:朝战战史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少女恶习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30:07

    运动战,作战,部队,都是,脚板,国军,兵力,战役,美军,中国军队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30:07

    没想到大家都对什么是运动战?有哪些关于运动战的详细论述?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30:07

    运动战不同于游击、阵地战。是在广大的作战空间内实现兵力移动。形成局部优势。在野战中歼灭敌人。此种作战方式在防御与进攻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