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诡异的巧合?
原创

历史上有哪些诡异的巧合?

好文

热门回答:

看小辫儿说历史。听听不一样的故事。

今天小辫儿来说一个农村老家真实的故事。由于不方便透露具体名字。全部用甲乙丙丁代替。

婆婆和儿媳妇惊人相似的奇葩经历

大约80年前。甲(男)和乙(女)在媒婆的介绍下。结为夫妻。两人在进入洞房之前从来没见过面。由于甲的性格比较懦弱。比较强势的乙对他的意见也越来越大。基本天天骂甲。而且骂的很难听。但毕竟是两口子。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就这样两人磕磕绊绊生活了几年。生了3个孩子。

丙和甲是好朋友。妻子很年轻时就已经去世。后来一直单身。有一天。甲的妻子乙突然来到丙家里。说不跟甲过了。对他没有一点好感。想跟丙一起搭伙过日子。问丙行不行。

丙一来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二来和甲是好朋友。这样的事当然不会同意。但在乙几次三番的要求下。丙同意了。就这样。乙和丙如同夫妻一样。在一起过了二十多年。在这期间。甲从来没过问过此事。也没有上门寻过妻子。三个孩子就像串亲戚似的经常来丙家看看自己的母亲。丙对孩子们也挺好。

甲的二儿子长大以后(以小甲代替)。性格和甲很相似。也是特别内向。做事唯唯诺诺。成人以后在别人的介绍下。娶了妻生了子。妻子名字用小丁代替。

小丁与婆婆的性格很像。也是一个强势的女人。在与小甲过了几年后。生了一儿两女后。对小甲厌烦至极。然后惊人相似的历史就发生了……

上文说到的丙的儿子小丙。也是小甲的朋友。也是早年丧偶。后来一直单身。小丁找到小丙要求一起搭伙过日子。最后两人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小甲也从来没有上门找过。

后来小丙和小丁上了年纪。小丙的儿子和小甲的儿子商量以后。决定让小丙和小丁分开。各回各家。

将近70岁小丁回到自己原来的家中后。仍然不和小甲说话。后来干脆搬了出来。住在村里一处常年无人居住的房子里。一个人生活。

两年后。小丙去世。小丁知道后。自己哭了一场。但并没有去小丙家里看他最后一眼。因为她知道。小丙的儿女们和自己的儿女们这时都不会让她去的。

两代性格相同的女人。分别嫁给了性格相同的父子。两人全部选择生了孩子以后分别跟另外一对父子搭伙过日子。并且这两对父子还分别是对方的好朋友。天下还有比这更巧合的历史么?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句话在所有人看来。都会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玄妙感。不能细想。越想越觉得太有道理了。历史上很多事情特别巧合。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强大的秦朝。只经过两代皇帝。就被汉朝取代。延续了四百多年;与其相似的就是隋朝。也是经过两代皇帝。就被唐朝取代。也延续了将近三百年。但这些历史事件离我们很遥远。还是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比较有意思。

其他观点:

蒋委员长这个自诩为曾文正公及王阳明最虔诚的信徒做梦都没想到。在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队伍中。第一个冲入自己“老巢”的不是别人。不是别人。而是素有有倒戈大王之称的前国军将领吴化文。这一神奇的“巧合”足以让人惊掉下巴。估计微操大师要哭晕在厕所里了。

吴化文可以说是“投机”界的大神。一生“投”过四家大公司(冯玉祥集团、蒋氏集团、汪伪集团、人民集团)都很成功。

冯玉祥可以说是吴化文走上“投机”界的引路人。甚至说成导师也不为过(抗战后冯为其选了绩优股人民集团)。吴化文在十六岁那年为了生计投到了冯玉祥部下当了一名小卒。由于为人机灵办事利索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二十来岁被冯保送入军校深造。学有所成后的吴化文担任冯部师参谋长。对于曾经走投无路的年轻人来说。如今前途一片光明。从此踏上了“投机”之路。首先是背板了恩师投到了同门师兄韩复渠部。混得可谓风生水起。从一个团长干至济南警备司令。吴化文的第一次“投机”冯玉祥集团可以说相当的成功。

韩复渠因抗战不力被蒋委员长处决后。吴化文换股第一次“投”了蒋氏集团。成为了蒋在山东地区的主要打手之一。令其出乎意料的是。非但没任何收益还亏了不少。主要是委员长眼里揉不进杂牌军这颗沙子。吴化文账下的两万大军吃喝拉撒委员长一概不管。谁叫是后娘养的部队。因此在面对日军对山东地区疯狂大扫荡时。严重缺枪少弹的吴化文损失惨重气得要骂娘。

一九四二年底也是抗战进入到了最艰难的时刻。曾多次与我军搞军事摩擦的吴化文在消停了一阵子后。闲来无事时竟然主动向委员长提出了“要不要去披日伪这身皮囊”。反正脏活在山东一带已为委员长干了不少。多一件又何妨。而蒋委员长非常爽快。“你大可去吧。但注意枪口。至于日伪这身皮囊。到时我亲自为您摘下。”吴化文率领两万余人就这样“投”了汪伪集团。官至日伪第三方面军上将司令官。还受到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的接见。

吴化文的这次“投机”可以说相当的成功。两万入股不到三年的时间挣了五万多。年收益超过百分之五十。精明的吴化文判断汪伪集团大势已去后。提前抛售率领五万大军再次“投”到了蒋氏集团。其部被改编成第五路军。吴化文担任总司令兼津浦路南段司令。主要(津浦路一线蒋鞭长莫及只能用日伪)给委员长当炮灰干一些偷鸡摸狗之事。但也正是蒋委员长这一致命的微操。迫使罪孽深重已经里外不是人的老吴萌生了“退股”的念头。并由老上级冯玉祥为其指路。

至此。吴化文开始拿出一小部分“资金”尝试着投了人民集团。但是。在长达两年多时间里。吴化文对多人民集团操作十分频繁。买了又卖。卖了又买。一直在岸边观望。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第二次“投”了蒋氏集团总算有收益了。觊觎已久的美式装备如今得逞所望。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还将其当大爷供着。况且蒋氏集团暴跌之势尚未明显;二是人民集团这支股上升趋势尚未明朗。可先观望着。而有着同样出身和经历的、脚踏两只船的同门师兄郝鹏举因“投”得太早挂了。这可是前车之鉴。所以。“投”早不如“投”得巧。

自豫东战役结束不久后济南周边方圆数百里的区域已经被我军所控制。济南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守城司令王耀武曾建议放弃济南将兵力撤往徐州。但是被蒋介石给否决了。王耀武深感守城兵力不足不得不让吴化文部吃好喝好睡好。放下身段当大爷供着。而担任济南西线防卫任务的吴化文也知道济南很难守得住。这次被逼到了墙角已无回旋之地。因此。“投机”大神吴化文认为时机已到了。切勿步入郝鹏举的后尘。在济南攻坚战打响的第三天。吴化文正式“投”了人民集团。而且是永久性持股。

蒋委员长得知吴化文济南反水后估计要气晕。因为他怎么也料不到这个曾在沂鲁犯下重罪而且还曾披过日伪这身皮囊的老吴。还能得到原谅。更让他惊掉下巴的是。老吴起义后其部被成的部队。在渡江战役中跟开了挂似的。居然成为了攻入自己“老巢”的首支部队。历史总是如此巧合。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投机”蒋氏集团和汪伪集团时曾干了太多不光彩的事。但吴化文后半生过得还不错并且安稳地走了。而“走得好。不如走得巧”。要不或者能再多活两年估计就难说咯。走得如此之“巧合”。进一步来说。对于曾经里外不是人的老吴“投”了人民集团后能获如此结局。不愧为“投机”界的大神。

其他观点:

在孟良固战役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整编74师被华东野战军全歼。对国共的战场态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这次战役中。一些让人难以置信的巧合。也左右了战役最终的战局。

在孟良崮战役的10多天前。王必成纵队被派到敌后去执行其它任务。但决定歼灭74师时。计划改变。可是粟裕并没有将王必成纵队撤回。而是令他隐蔽待命。

74师的援军中。与李天霞的隔岸观火不同。黄百韬是拼命想把张灵甫救出去。他不顾一切向其74师靠拢。在距离孟良崮十余里的黄崖山与王必成纵队抢夺山顶时。在东西两侧。两军展开了登山比赛。

当74师选择孟良崮固守时。黄百韬曾提醒过注意水源问题。但张灵甫孤注一掷。没有理会。本来控制的山下两个水塘。在解放军围攻下。不久便告失守。 造成74师官兵无水可饮。士气大受影响。

黄百韬除了在王必成驻守的黄崖山攻击。另外还在天马山一带进行突破。当时天马山是地方部队驻守。力量相对薄弱。在黄百韬的拼命进攻下。眼看就要失守。

在5月16日凌晨。解放军又对孟良崮发动新一轮进攻。粟裕知道。如果今天再攻不下来。就不得不撤兵了。因为外围大批敌军即将到达。如不尽快结束战斗。我军将陷入敌重兵包围之中。随时有被消灭的危险。

但经过解放军官兵的浴血奋战。终于在16日傍晚结束了战斗。74师全军覆没。战役结束的时间也巧如事先设计的一样。就在华野部队刚刚撤出战场。74师的大批增援部队就陆续到达了。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几度无言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17:57

    集团,委员长,济南,战役,两人,小丁,巧合,生了,的是,部队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17:57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有哪些诡异的巧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17:57

    看小辫儿说历史。听听不一样的故事。今天小辫儿来说一个农村老家真实的故事。由于不方便透露具体名字。全部用甲乙丙丁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