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去问西天如来吧!
其他观点:
映像中的哪吒是三头八臂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火尖枪九龙罩金砖三昧真火在身。
而西游记中的哪吒。三头八臂变三头六臂不说。甚至连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九龙罩金砖都没了。西游记第四回。对哪吒装备的描述是这样的:
哪吒道:“这妖猴能有多大神通。就敢称此名号!不要怕。吃吾一剑!”道:“我只站下不动。任你砍几剑罢。”那哪吒奋怒。大喝一声。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扑面来打。见了心惊道:“这小哥倒也会弄些手段!莫无礼。看我神通!”好大圣。喝声:“变!”也变做三头六臂。把金箍棒幌一幌。也变作三条。六只手拿着三条棒架住。
所以西游中的哪吒与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差别是非常大。甚至完全可以说西游中的哪吒比之封神中的哪吒是弱了不少的。
因而要对比哪吒与孙。要先从两人的背景开始讲起:
先说哪吒。哪吒为灵珠子下凡转世。灵珠子原本是女娲娘娘补天所遗留的一块补天石。在昆仑山天池边吸收仙气有灵。成为了灵珠子。而封神中则提到灵珠子成为了元始天尊掌中至宝。是阐教的镇派法宝。后因殷商纣王亵渎了女娲。故而让灵珠子接“玉虚法旨”下届投胎成哪吒。所以哪吒出生的时候是个球。
所以要说哪吒的师傅。应该说原始天尊是哪吒的启蒙恩师。毕竟被当做掌上明珠了这么久。而太乙真人应该算是哪吒的授业恩师。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中国道教的至高神并不是盘古。而是太上老君。或者称作太上道祖。老君一气化三清。
第一化天宝君。元始天尊。第二化玉宸道君。灵宝天尊。第三化太清圣主。道德天尊。
所以天庭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和道祖太上老君并不是同一个人。只是道祖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而在道教神谱中。认为盘古就是元始天尊。这个说法是有争议的。但既然尊崇太上老君为道祖。那么盘古就应该是原始天尊了。所以盘古是否为元始天尊。是基于是否把太上老君尊为道祖。
于我看来。道教是奉行太上老君为道祖的。因而原始天尊就是盘古。而哪吒被元始天尊和女娲这两尊大神所眷顾。可以说先天条件绝对远远超过孙。再说哪吒的授业恩师。太乙真人。太乙真人为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排名第五位。比杨戬的师父玉鼎真人排名要高。为清微教的教主。清微派以神霄九宸大帝为主神。所以认为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和上清紫微碧玉宫太乙大天帝二神是以太乙真人为原型的。除了元始天尊、女娲娘娘、太乙真人外。哪吒还有一个背景强大的靠山——如来佛祖。西游记中哪吒以佛为父。如来佛祖为哪吒义父。所以。要论背景硬。谁能比得上哪吒?
说完哪吒。再来说说孙。孙是东胜神州一块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有人说孙是女娲娘娘补天所遗留的一块补天石所化。有必要说明一下。西游记原著中没有任何描述说孙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五彩神石所化。原著中是这样描述的: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西游记没写。反倒是《红楼梦》第一回有说: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这里说的是宝玉哥哥的来历。所以也是不知道谁把红楼梦里的石头穿越到西游记里了。照这样宝玉哥哥和大圣三太子都是好兄弟了。谁要是有孙是女娲补天所留神石所化的原文记载。我倒是好奇的很。因此孙的出生并没有背后大能的支持。而孙的师父菩提祖师。有人将其与准提道人联系在一起。首先在《封神演义》第七十回明确说明。准提道人就是佛教神话里的准提菩萨:
准提菩萨产西方。道德根深妙莫量。荷叶有风生色相。莲花无雨立津梁。
而佛教里的准提菩萨。是三世诸佛之母。也就是说这位西方的二教主其实是一位女性神仙。而菩提祖师是男性神仙。男女混淆是最大的笑话。我菩提祖师又不是虚鲲蔡蔡子。
那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把须菩提祖师与准提道人混淆在一起呢?原因估计是出在这两人的判词上。
《封神演义》中准提道人的判词: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身出莲花清净台。二乘妙典法门开。玲珑舍利超凡俗。璎珞明珠绝世矣。八德池中生紫焰。七珍妙树长金苔。只因东土度英俊。来遇前缘结圣胎。金弓银戟非防愚。宝忤鱼肠号有方。漫道孔宣能变化。婆娑树下号明王。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的判词: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可以看出。菩提祖师与准提道人判词的前八句只有四个字的差别。会被搞混也是正常。那么菩提祖师到底是何人也?
在《西游记》第四十四回中孙曾被称为‘大力王菩萨’。据《佛说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称。有一尊‘大力明王菩萨’。身穿虎皮衣。手持金刚棒。神通广大。能降服龙王及一切魔王。并与须菩提尊者大有缘法。其形貌、本领、身份、故事、社会关系皆与孙一般无二。而且孙最初求道的老师就是须菩提祖师。《西游记》最后。孙被封为‘斗战胜佛’。
澹漪子评曰:
今观书中开卷即言心猿求仙学道。而所拜之仙。乃名须菩提祖师。按。须菩提为如来大弟子。神仙中初无此名号。即此可见仙即是佛。
《汇评证道西游记》:
证道本夹批。此即《金刚经》中之须菩提也。神仙、祖师合而为一。方是仙、佛同源。
《十大弟子》:
祖师是古印度拘撒罗国舍卫城人。从释迦牟尼佛出家。甚能通达空义。故称‘解空第一’。
成书年代更早的元代《西游记平话》这样说:
玄奘法师往西天取经。路经此山。见此猴精压在石缝。去其佛押出之。以为徒弟。赐法名。改号为孙行者。与沙和尚及黑猪精朱八戒偕往。在路降妖去怪。救师脱难。皆是孙行者神通之力也。法师到西天。受经三藏东还。法师证果“梅檀佛如来”。孙行者证果‘大力王菩萨’。
从中可以看出。早在明朝《西游记》诞生之前的元朝平话《西游记平话》中。就已经阐明孙与须菩提有纠葛。而且这位须菩提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须菩提尊者。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元朝平话的汇总。从孙师从须菩提祖师可以看出。吴承恩就是吸收《西游记平话》的内容。把佛教人物‘须菩提尊者’塑造成了融汇三教九流的人物‘须菩提祖师’。
所以综上所述。孙的师父菩提祖师就是佛教中释迦摩尼十大弟子中排名第五位的须菩提尊者。所以论背景。孙比起哪吒差的太多。所以所能学到的法术是不如哪吒的。
再说说孙在天宫的战绩。西游记原文是这样写的: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见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好杀: 赤胆忠良名誉大。欺天诳上声名坏。一低一好幸相持。豪杰英雄同赌赛。铁棒凶。金鞭快。正直无私怎忍耐?这个是太乙雷声应化尊。那个是齐天大圣猿猴怪。金鞭铁棒两家能。都是神宫仙器械。今日在灵霄宝殿弄威风。各展雄才真可爱。一个欺心要夺斗牛宫。一个竭力匡扶玄圣界。苦争不让显神通。鞭棒往来无胜败。 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
对。孙在大闹天宫的时候是连瑶池的大门都没进去过。被王灵官一个人就能打成平手。所以。为什么要叫大闹天宫。因为闹只是闹事而已。就像街上的流氓闹事那样。只是孙比较厉害。能进政府机关闹事。
《三教搜神大全》中评价哪吒为历代圣人为第一。这种地位。让孙相比可差远咯。
西游记里。哪吒是被孙用猴毛在背后变出一个分身打了一棒。吃不起痛败的。所以孙赢的并不光彩。而哪吒是莲藕之身。本不该怕痛的。所以西游记里的哪吒。不仅法宝没了。连莲藕之身都没有。而哪吒为三坛海会大神。所谓三坛是指天地水三坛界。海会是佛教术语。意为德深如海。圣众会聚之多。所以“三坛海会大神”是指具有天地水三坛界。如海会般一样的力量。这也是因为哪吒其实是佛道合一的神仙。因为哪吒本是佛教神仙。后面在《三教搜神大全》等典籍里被编为了道教神仙。所以看西游记中的哪吒。是有降魔杵这种佛教法器的。因而可以说西游记里的哪吒。顶多只能算是哪吒的一具化身而已。
综合对比之下。哪吒的法力的绝对在大闹天宫的孙之上的。与封为斗战胜佛后的孙是在伯仲之间。
不过。哪吒和孙的故事。真正给我的认识是:
纵观中国古代神话。能担得起离经放纵四个字的。一是大闹天宫的猴子。一是闹海屠龙的哪吒。
但称得上悲剧的。约摸也只有这两个——一个五行山下压五百年。揭了封印、戴上金箍无悲无喜。拜佛西天。唤孙;一个削肉还母剔骨还父。塑了莲身、站上火轮无怨无恨。封神南门。号三太子。
两位意气风发的大英雄。孙哪吒实质是中国神话史上的千古悲剧英雄。应该可以再加上杨戬。他们三个可以是中国悲剧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三个人物了。一个大闹龙宫。一个大闹天宫。一个斧劈桃山。做出的这样大无畏的事情最后再回头看。发现竟然只不过是三人皈依正统、仕途升迁的一次契机而已!
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最后成为天庭的三太子。哪吒的命最后还是天的。孙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最后成为西天的斗战胜佛。间接受到玉帝管辖。杨二郎斧劈桃山。弹打凤凰。最后还是成为了玉帝舅舅手底下的二郎真君。当初的大闹龙宫、大闹天宫、斧劈桃山到底意义何在?想要对抗统治挑战统治。换来的只是自身也成为了统治的一份子。难道这就是他们当初想要的结果吗?还是最后他们也真正的妥协了?就如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从华府娶回来的仙女秋香。只不过也是又徒增一份惆怅而已。
哎。就算是肉身成圣成为与天同寿的大罗金仙又怎么样。终归还不是抹去了那一生的放荡不羁。不予屈服、敢于反抗的傲骨。历经千山万水、斩妖除魔。最终只能沦为天庭佛教的马前卒。这不仅是哪吒孙杨戬唐伯虎的悲剧。也是每个人的悲剧。细想起来。自己身边不一直都有发生这样的事。
果然。是神是人都逃不过“真香”定律。冥冥之中一切都逃不过那个男人意志的掌控。星爷是喜剧大师。更是悲剧大师。但是真正最出色的大师。还是那个吃着蛋炒饭。如此离经叛道的就用两个字就揭露了人类真实本质的男人——境泽酱!
其他观点:
哪吒打不赢孙。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哪吒就是个惹是生非的主儿。他无论是在《西游记》中还是《封神演义》中的表现都差强人意。尤其在《封神演义》里哪吒毛躁、冲动、霸道、蛮横。这是贴在他身上的标签。不但如此哪吒还经常跟同为阐教三代弟子的黄天化、杨戬等人较劲儿抢功。从哪吒的实战来看确实不怎么样。归根结底还是修为浅薄。功夫底子差导致的。
哪吒功夫底子差的原因其实他的老师太乙真人要负大部分责任。因为太乙真人太宠哪吒了。疏于管教养成了哪吒有恃无恐。飞扬跋扈的性格。另外。太乙真人的执教思路也是有问题的。那就是重视法宝在实战中的作用而忽视自身实力的培训。总之太乙真人就是不舍得让哪吒吃苦。是典型的护犊子的老师。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无论是对普通凡人还是神仙其实都是一样的。太乙真人深知自己的宝贝徒弟没下过苦功夫。自身实力存在严重短板。为了让哪吒在日后的战场上不吃亏。太乙真人竟然传授给了哪吒多达八件之多的法宝。这八件法宝分别是乾坤圈、混天绫、金砖、两根火尖枪、九龙神火罩、阴阳剑、风火轮。
为了万无一失。太乙真人又把哪吒打造成了三头六臂的样子。这样不但可以把所有法宝都能同时使用。而且还可以让哪吒四面八方都能防备到。真是铁桶般的防护措施。这真叫能耐不行法宝来凑。太乙真人为了哪吒可真是煞费苦心。他对哪吒是真爱。
在实战中哪吒确实打过一些胜仗但也不是百战百胜。他也打了很多败仗。比如被土行孙用捆仙绳给捆了;被邓婵玉的五光石打伤;中了余化的化血刀不省人事当然也躲不过孔宣的五色神光。同是作为三代弟子当然也是哪吒眼里最大竞争对手的杨戬表现要更加亮眼。杨戬谦虚谨慎、聪明低调。他凭借八九玄功为姜子牙伐纣屡立战功。
杨戬唯一的败绩就是被三霄娘娘的混元金斗给捉住未能走脱。但是话说回来三霄娘娘的混元金斗别说是杨戬即便是阐教十二金仙也同样被捉住了。甚至比十二金仙法力强大的燃灯道人对混元金斗都无能为力。因此杨戬输给混元金斗不丢人。哪吒不也是被混元金斗捉住了吗?因此。从实战来看杨戬比哪吒强不止一星半点。
终于轮到说孙了。杨戬跟孙的实力相当。因为在《西游记》中孙大闹天宫的时候曾经跟杨戬有过一场精彩的大战。结果双方战平。虽然杨戬占据上风但也很难抓住孙。最后要不是太上老君出手用金刚琢打倒孙被杨戬钻了空子将孙活捉。单凭杨戬自身实力是无法降住孙的。
既然孙跟杨戬实力相当那他自然要强于哪吒。哪吒在跟孙较量的时候也验证了这一点。李靖父子奉命降服孙。三太子哪吒出战。他与各骋神威。斗了三十个回合。那太子六般兵。变做千千万万;孙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
原来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他拔下一根毫毛。叫声:“变!”就变做他的本相。手挺着棒。演着哪吒。他的真身却一纵。赶至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哪吒正使法间。听得棒头风响。急躲闪时。不能措手。被他着了一下。负痛逃走。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旧归身。败阵而回。
这就是双方交手的经过。哪吒大败而归。在实力上哪吒差着孙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他是赢不了孙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194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哪吒,西游记,天尊,祖师,太乙,佛教,杨戬,太上老君,元始,女娲
没想到大家都对哪吒可以打赢孙悟空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去问西天如来吧!其他观点:映像中的哪吒是三头八臂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火尖枪九龙罩金砖三昧真火在身。而西游记中的哪吒。三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