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如何理解?
原创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如何理解?

好文

热门回答:

谢谢相邀!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如何理解?这是一个问了千年的问题。

首先“道”是什么?他是世界最初的圆点;演道为玄。难以说清的众妙之门;道之升华。人道合一的天人之境;道之居所。飘缈的人间仙府;道之人格化。烟霞中的神仙谱;道之德尊。众生的护法神:丰盈的道之意象。要从何处来说?

圣人留经。意在传世。教化众生。老子《道德经》开篇直道“道”。直接指出了“道”如果用语言可表达就不是直正的道;“名”可以说明的就不是名。无形无名是万物之始。有形有名是万物之用根;圣人将“道”与“名”变成了时空的永恒存在。

老子的才思学养。洋洋洒洒五千言《道德经》。深邃的哲思。透彻的说理。一字蕴千言。玄机难明。内藏修仙之术。外现治国安帮之理。大有天机洞察。小有教化齐家。

帝王心思难猜。何况圣人乎?《道德经》有万千释本。谁为真义?

本人认为老子之道;一是作为自然之规律的“道”。生老病死。春夏秋冬。日升月落。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二是作为人事之法则的“道”。道德之道。因果循环。善恶有报。

三是宇宙之本源的混沌无形的“道”。是宇宙之本源的道。

如果一定要一句话来体现道的本真。那就是无欲。本真。任自然。

(仅供参考交流。不妥请忽略)谢谢!

其他观点:

我这样理解: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就是说:“道”。不论人道。商道。官道……总概为道理。观念。行为甚至国家的治国之道(政策)。而“可道也”。就是可以不变就不变。;“非恒道也”。就是说:但不会什么事都能恒久不变的。要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名”也是一个道理。名可理解为名望。名人。名气。名存。也不会是一承不变的。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不适应。什么名望名气都失去了。

因此。老子道德经里的这句名言。是告诉人们:做人要清楚明白自己的“为人之道”。常常要警醒自己。人生是时常都会变化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适应事物。环境。时代的变化。

其他观点:

道可道是巳认知事物规律道。

非恒道是末认知事物规律道。

名可名亦是同样规律道也。

说明宇宙变化发展恒道也。

老子阐述道是精准恒道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浮生三叹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19:15

    道德经,道也,之道,老子,规律,圣人,本真,名望,本源,宇宙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19:15

    没想到大家都对“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如何理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19:15

    谢谢相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如何理解?这是一个问了千年的问题。首先“道”是什么?他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