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只有80后玩过,亮出你的洋画片?
原创

是不是只有80后玩过,亮出你的洋画片?

好文

热门回答:

我们小时喊这个游戏叫“洋牌”。在农村最牛的是用水泥袋牛皮纸叠的。大还沉。不好打翻。



其他观点:

滚铁环。旧时传统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玩家手捏顶端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滚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其关键之处在于掌握好平衡。否则铁环就会“哐啷”一声。跌倒在地。滚铁环既可以是个人活动。也可以是集体竞赛。有50米或100米竞速、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独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滚铁环比赛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平衡性、肢体的协调活动能力以及手眼反应能力。让孩子们享受运动的乐趣。

抽陀螺。中国传统民俗体育游戏。流传甚广。陀螺一般为木制的圆锥形。上大下尖。将尖头着地。以绳绕螺身。然后旋转放开鞭绳。使陀螺旋转;或用手直接旋转陀螺。待陀螺着地。以绳抽之。使之旋转。陀螺有木制、竹制、石制、陶制及砖瓦磨成的。近代的木制陀螺在接触地面的尖底部多加铁钉或钢珠。以减少摩擦。由于时代的变化。陀螺的样式越来越多。各地玩法也有很大不同。

踢毽子。中国传统体育活动。以鸡毛毽为多。亦有以绒线、皮毛等插于圆形底座上制成者。基本动作为盘、磕、拐、蹦四种。用脚内侧踢为“盘”。用脚外侧踢为“拐”。用脚面踢为“绷”。用脚掌踢为“蹬”。用脚趾踢为“挑”。用脚后跟踢为“磕”等。踢毽子不需专门场地、设备。简单易行。踢法多种多样。既可以比次数。也可以比连踢的时间。还可以比踢的花样。有利于活动关节。加强韧带。培养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推动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健康。

打弹弓。一般用树木的枝桠或铁丝制作弹弓。呈“丫”字形。上两头系上皮筋。皮筋中段系上一包裹弹丸的皮块。威力视乎皮筋的拉力。皮筋拉力越大。弹弓的威力也越大。

链条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于中国民间的手工玩具枪。以链条为主要材料。以火柴为子弹。可以发出响声。 曾经广泛流传于中国农村。是60、70以及部分80后孩子们儿时心目中的“神器”。因为主要的配件用的是自行车链条。所以称链条枪。这种玩具枪本身的威力非常小。还没有一把弹弓子威力大。它是利用火柴头上的那一点火药被外力撞击产生爆炸的原理制作的。链条枪现在民间少有人制作。面临被遗忘的边缘。

丢沙包。中国大陆经典的儿童团队合作游戏之一。是指用碎布及针线缝成、用细沙(或者大米。玉米粒等)塞满的沙包作为武器“投杀”对方的游戏。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丢沙包游戏方式。1980年代至1990年代极为风靡。在规定场地内前后各一名投手用沙包投击对方。被击中者就罚下场。若被对方接住。则此人可以增加“一条命”。或者让一个本已“阵亡”的战友重新上场。此游戏可以训练手眼的协调和个体的敏捷性。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改善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调节人的情绪紧张。改善心理状态。

翻花绳。中国民间流传的儿童游戏。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法。如线翻花、翻花鼓、挑绷绷、解股等等。用一根绳子结成绳套。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翻绳游戏的活动。主要是依靠手指来操作。每一个造型图案。需要手指完成撑、压、挑、翻、勾、放等一些精微的动作。需要左右手配合一致。需要每根手指巧妙地分工。在这一过程中。手指、手腕、双侧肢体的灵活性、精确性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纸飞机。是一种用纸做成的玩具飞机。折纸飞机它是航空类折纸手工中的最常见形式。属于折纸手工的一个分支。也属于纸飞机的一种。由于它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折纸类型。所以深受初学者乃至高手的喜爱。

拍洋画。一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流行很广的儿童游戏。在北方部分地区叫“扇洋片”。孩子们拿出一些多余的洋画。把洋画合在一起。摆在地上。轮流用巴掌去拍。或者用洋画去拍洋画。能拍翻即可拿走。洋画是一种质地坚硬的彩色小画片。题材多为《封神榜》、《西游记》等小说、动画片中的人物。拍洋画一般适合两人游玩。场地以室外的平整水泥地为佳。在电子游戏盛行前。洋画和弹珠、竹枪等同被儿童视为“宝物”。经常随身携带。也是儿童在同侪间显现地位的象征之一。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是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3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两组比赛。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皮筋高度从脚踝处开始到膝盖。到腰到胸到肩头。再到耳朵头顶。然后举高“小举”、“大举”。难度越来越大。边跳边唱有一定节奏的歌谣。

游戏棒。又称撒棒或挑棍。是一种民间流传已广的游戏方式。一般为两人游戏。也可多人游戏。关于游戏棒的组成和玩法。则有着不同说法。简单的玩法是小棍数量不限且无花色差异。甚至可以就地取材用吸管或者筷子。一人握棒。洒向空中。也可手握棒放于桌面。展开抽手。使棒散开。随后另一人开始挑棒。可以用手拿。用已有的棒挑或用手按一端移走棒。过程中不能碰触其他棒。否则换人挑棒。谁挑到最后一根棒谁获胜。

跳房子。也叫跳飞机。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游戏之一。跳房子在各个地区的玩法大同小异。所画房子的形状和数量也有差异。一般的游戏方法是:先在地上画一个飞机状的房子。每个方格内写一个数字。按由下往上的顺序。顶端格子书写“天”字。以半弧线包在“天”字外。参加者先通过猜拳决出游戏次序。第一个人将瓦片或沙包扔在第1格内。随即开始单脚跳。在两格横排并列处用双脚跳。跳至第7、8格时。双脚同时跃起向后转身再往回跳。跳至第2格时弯腰捡起在第1格的瓦片。再由第2格跃到第1格外。然后。将瓦片扔在第2格。最后站在第3格里拾起瓦片并跳跃至第1格再跳出。以此类推。跳完第8格后。可将瓦片扔向“天”。再从第1格依次跳。当跳到7、8格时向后跳转双脚落地。然后用手向后摸瓦片。摸到后跳出“天”字外;接着。背对房子扔瓦片。瓦片落到的那个格子就成为“跳房子”人的房子。并在该格子写上他的名字。当他再从第1格跳起至自己的房子时便可双脚落地。瓦片扔不进格子内或扔过线、脚踩线、在自己房子之外的格内双脚落地或在房间内逗留很长时间都属于违规。一旦违规就改由下一个人开始跳。游戏最后。谁占的房子最多谁就获胜。

喷水枪。里面可以灌水。往外发射水的一种玩具枪。多年来喷水玩具有了很大的改进。如今可以在大多数玩具店找到各种各样的喷水武器。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水枪的性能相当有限。用塑料水管或气门芯制作的手持式水枪只能将水射出很短的距离。这些水枪射出的水流又细又弱。而且每次水射完之后都要跑到水龙头那里重新灌水。设备虽然简易。但趣味实在无穷。

骑马打仗。一种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被骑的就是马。一般比较高大的孩子当马。把另一个背起来。然后两拨人就上马开打。对冲。骑马的人可以用手拉扯对方。只要把人从马上拉下来或使对方连人带马一起摔到。对方这一对就得下场。直至对方一对都不剩。当马的孩子不准动手拉扯对方。但可以用身体去撞对方的马。

撞拐子。一种特属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少年男孩子的肢体对撞抗衡性游戏。这一时期的男孩子身量和身体重心不是很高。运动的灵活性和平衡性处于最佳阶段。游戏技巧和力道都很强。同时也最为活泼好斗。即或猛然摔倒。一般也不会发生什么危险。因此便自然产生了撞拐子游戏。撞拐子时。单腿独立。单侧提腿屈膝外展。一手搬住大腿。另一手抓住提起的脚脖子或裤脚。使与直立的大腿构成如同阿拉伯数字“4”的架势。然后单腿蹦跳着相互冲撞。想方设法使得对方失去重心。把对方撞倒或撞趴下。比赛时抬起的腿不能落地。也不可任意换腿站立。

摸瞎子。即蒙住眼睛寻找躲藏者的捉迷藏游戏。在一个限定的空间。把一个人双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当“瞎子”重新去捉另一些人当中的一个。过程中有不同的规则来限制躲藏者的活动方式。被蒙住眼的人如果捉住一个人。必须猜出他是谁。猜不出名字算失败。最后被蒙眼的人捉住了一个人。也猜出了他是谁。则被捉住的人应接替上一个人的任务。

老鹰抓小鸡。民间小朋友们经常玩的一个游戏。选派一人做“老鹰”。排头做“母鸡”。其余做“小鸡”。老鹰追拍排尾的小鸡。母鸡张开两臂保护小鸡。小鸡灵巧躲闪。不让老鹰拍着。游戏过程中由于小鸡人数较多。躲闪过程中。后面的小鸡往往跟不上前面的节奏。摔交的情况较多。有时一摔一大片。因此比较适合在草地、塑胶场地上做游戏。千万不要作大动作。

跳山羊。民间一种模拟山羊跳跃的儿童游戏。简单易行。曾经在全国普及率极高。具体玩法是。一个人当“山羊”。其他人助跑一段后。撑住“山羊”的背或双肩。双腿分开从“山羊”头上越过。有一人跳多个山羊和多人跳一个山羊等多种玩法。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郎不知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30:53

    游戏,瓦片,铁环,陀螺,山羊,小鸡,儿童,沙包,玩法,是一种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30:53

    没想到大家都对是不是只有80后玩过,亮出你的洋画片?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30:53

    我们小时喊这个游戏叫“洋牌”。在农村最牛的是用水泥袋牛皮纸叠的。大还沉。不好打翻。其他观点:滚铁环。旧时传统儿童游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