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未来的趋势如何?
原创

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未来的趋势如何?

好文

热门回答:

8月16日。腾讯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其中公布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越账户数达9.63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9.5%。6年多时间。微信成长为SNS中的超级软件。

8月17日。距离2012年8月17日微信公众号开放。也正好5周年。5年的时间。微信公众号的总数突破2000万。算是培育和见证了自媒体的成长与繁荣。

现在。它也受到了一片唱衰的声音:阅读量普遍下跌至2%-5%。粉丝新增困难。流量获取成本过高。微信官方封号的动作也愈发频繁。

套用互联网下半场的时髦提法。我们也进入了新媒体的下半场。

根据目前头部自媒体的探索。加上我们的分析。提出如下趋势预测。按照以下维度划分:

1、内容输出的趋势

2、运营策略的转变

3、微信改进的猜想

希望以不成熟的看法。给各位微信公众号下半场运营的13个启示。

内容输出的趋势:

1、内容『屏读』化

公众号下的阅读场景,都是用屏来计数的。我们称之为屏读。即。开篇1屏必须进入正题。每一小章节长度控制在1屏左右。然后就会进入下一个章节或者插入图片。文章内容要尽量减少大段的描述。让阅读视线不再走Z字型。而是线性直接“扫读”。

如果你的内容在第1段就满满当当。或者前3屏都没有展示出重点。那么用户是不会保持耐心逐字看完剩下。

或者你的内容太多长段。也极有可能让用户在看到中途就失去了耐心。

阅读量女王『咪蒙』、『拾遗』等等越来越多的头部自媒体的文章。不仅文风通俗易读。而且都是在前一屏放出重点。并且还在排版上采取两端缩进。中间穿插金句选择加粗。最后简练的收尾。

启示:

在用户时间和注意力越来越稀缺的现状下。可以尝试屏读这种轻量化的阅读布局。主动为读者省时省力。

2、图文音频化

前面已经提到过。用户的阅读场景正在发生变化。以前是拿着手机一页一页翻字看。但生活节奏的紧张结合大众的出行场景、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信息的传递(比如早上洗漱、上厕所的时间)。用户越来越倾向于“听”信息了。音频化的图文正在逐渐普及。

像半年涨粉1000多万的『夜听』、每天8条图文全部音频化的『十点读书』、音频配文字稿的『局座召忠』『青音』『一个人听』等等。这些大号无不选择将内容音频化。得到用户广泛的认可。另外以『得到App』『喜马拉雅FM』『分答』『知乎LIVE』为代表的知识付费平台最主要的呈现形式也是音频。

启示:

对于大部分公众号来说。如果团队人员和精力允许。且内容以快资讯、轻阅读为主。不妨尝这些内容在图文中配合音频推送。说不定还会让读者产生文字之余的意外惊喜。

3、内容互动化

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看长篇幅的纯文字内容和硬广。如果。给内容加上动画效果。不仅增添不少趣味。提高可读性。还可以让读者参与进来。传播出去。让品牌和广告变得更好玩。 以排版为例。它不仅是内容的外衣。好的版式能够最大限度呈现出内容的特色。提升文字的阅读享受。还能引起读者的互动。甚至完成参与、传播和加粉转化。

最近各大品牌均在尝试玩花式排版。『滴滴出行』『滴滴顺风车』『滴滴快车』、 以及『京东金融』『携程』『支付宝』等等。靠着文章的互动样式。收获了用户的互动与口碑。带来高阅读量和快速涨粉。而这方面。我们推出的http://iPaiban.com为所有运营者提供的花式样式成为这一波浪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

启示: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能吸引用户注意力的。除了内容本身。还有内容的展现形式。因而。千万不要忽视排版和互动参与的重要性。

时常有一些爆款文章。吸引人的更多是底下的评论区。或者文章只是精选了用户的精彩留言而大火。

高度激活UGC的目的就是:让用户“反客为主”。打造文章的评论区。从而提高用户的参与感。这样。用户粘性提高了。阅读量也就上涨了。一旦有了口碑。涨粉也就不是问题。

比如支付宝的留言区和新华社的刚刚体。新华社这一篇文章收获超过了800万次阅读。为其直接带来订阅关注超过130万。

启示:

“众人拾柴火焰高”。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引导式文章。激发大家讨论的欲望;注意做好用户留言的筛选与回复。从而引导更多读者的参与。

5、技术算法更新。推动选题和内容的创新

微信公众号里的内容同质化严重。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阅读量低至2%-5%的现状。迫切的需要内容创作者们从选题上创新。

如果说要从选题上吸引到读者真正想看的内容。那么『今日头条』一定是值得借鉴的。大家都知道是它的成功归功于先进的算法。其实优秀的运营者一定要善于捕捉数据。嗅到趋势。把握方向。

公众号的下半场。内容创作者们也需要依靠数据和技术算法。来选定更符合用户口味的题材进行创作输出。

『槽边往事』的和菜头。针对这种创作流程曾讲:内容的创作与发展也要依靠数据。

你不能把文科生孤零零地投放在人群里。希望他靠一张嘴一支笔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个互联网的环境下。依靠着互联网的微信公众号的世界里。需要理科生。尤其是技术人员的加入。需要他们提供新的生产工具。需要他们提供新的创作方式。

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每次指望变阵就能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

启示:

公众号运营者。是该数据化包装自己的思维了。要善用微信指数。或者其它订阅工具。甚至开发数据抓取。来为自己的选题和内容优化做服务。从而更快、更准确地为用户提供内容服务。

运营策略的转变:

1、整合自媒体。机构化运作

在现在的形势下。公众号数量已经破2000万。而用户注意力稀缺。头部媒体的底子更强。这就会导致微信公众号上的自媒体单枪匹马的作战。真的越来越难突围了。

考虑到微信最近一连串发力——封号、账号迁移、账号改名、扶持小程序等等。也越来越多的账号选择机构化运作。

比如短视频领域内的一姐『papi酱』、时尚界的一线自媒体『gogoboi』、军事界的头牌『局座召忠』、消费领域的高端玩家『大玩家张磊』等等无不从个人账号转为机构号。

启示:

或许未来公众号零散的个体将被整合。越来越像娱乐业的经济公司。对自媒体采取签约制、系统化培训零散的自媒体。效果应该更专业更好。

2、自媒体品牌化

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上。大号也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标签。吸引认可你标签的群体。进而过渡到品牌化上。

『同道大叔』依靠自己的星座标签。成功套现1.78亿;『黎贝卡』在自己的公众号上5分钟卖光100辆车; 和菜头在公众号『槽边往事』上卖松茸。39分钟售罄;『Spenser』 的写作课程3天卖了200万。

他们能在公众号唱衰期依然保持强号召力与变现能力。也是由于粉丝的喜爱与信任而形成的自媒体品牌效应。

广告教父David Ogilvy曾说:

The more people trust you, the more they buy from you.

用户越信赖你。就越买的你账。

启示:

将自己的公众号设立一个鲜明的标签。努力经营好这个标签。形成一个品牌形象。并将这个形象感染到粉丝。

3、内容矩阵化运作

做垂直细分的内容会收获精准粉丝。但也会带来粉丝量不够大的后果。所以将多方面的内容连接起来。形成了多方位的内容矩阵。组合出力。也是一个大的趋势。

主要分为平台内的矩阵化。与平台外的矩阵化。

比如『十点读书』旗下就有『十点电影』、『十点电台』、『她读』、『十点好物』、『十点课堂』等等。不同的公众号有不同的内容侧重面。组合起来。布局多层次的粉丝群体。同时除了公众号以外。『喜马拉雅FM』、『荔枝FM』、『网易云音乐』、『今日头条』、『秒拍』、『美拍』等平台均有布局。

又比如估值3000万的自媒体工作室”辛里有束“。旗下有『胡辛束』、『胡炮儿』。以及个人号『山口三姨太』。3个账号别有3种不同的相互补充。辅助发展。并孵化了一些相关的子品牌账号。

平台外的矩阵化就是现在成为趋势的多平台运营——对内容进行多平台分发。

像头条号、大鱼号、百家号、企业号、网易号、京东号等等增长步伐迅猛。它们除了培养一部分自己平台上的自媒体人。也吸纳了不少微信公众号上的自媒体入驻。而以秒拍、美拍、快手、火山短视频、梨视频为主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2017年各大巨头布局的重点。去年红极一时的直播虽然略显颓势。但依然杀出了一直播、映客、花椒、陌陌等玩家。

启示:

毕竟人都是多元化的个体。不止一面。如果能够联合多元素的内容。将内容矩阵化运营。使多个垂直细分的内容相互接触与关联。尽可能将内容分发到多个平台。运营效果一定更好。

4、社群化运营粉丝

社群运营又是最近来发展的重点。社群运营的好处是彼此间兴趣的强关联。让用户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因而运营的转化率会更高。

这一方法。就是激活了粉丝的粘性。还实现了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增加了用户的归属感。

像是会员人数超200万。年营收破7亿的『樊登读书会』。以及今年上半年融资1.6亿多。估值20亿的『吴晓波读书会』。罗辑思维衍生出的『得到App』推出仅一年多。就收获了1000万粉丝。付费用户超过200万。其订阅专栏已经出现多个超10万+订阅人数的超级专栏。引领着知识付费和社群化的方向。它们都为用户们搭建了平台。建立多个学习社群。用户自主发展。实现自治。并且还能参与生产内容。

启示:

有效的粉丝量远胜于粉丝数。社群运营只会越来越成为趋势。并且在社群内。用户也能成为潜在的内容生产者。适时地将用户引导至群体内。配以有效的用户运营。一定会收获不俗的转化率。

微信改进的猜想

1、『看一看』推荐机制升级。SEO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就目前大家的反馈来说。微信『看一看』功能的利用率很低。主要是因为里面的文章太水。提不起大家的阅读兴趣。

本来指望能比肩『今日头条』的商业模式。给微信用户带来精准匹配的推荐阅读。『看一看』的高开低走着实淋湿了大家的热情。

看来。微信方需要进一步升级机器推荐的算法。好给优秀的内容更多的展示机会。这也会成为微信自身非常好的商业化模式。

启示:

在『看一看』改进之前。内容创作者们还是要注意做好SEO。一篇优秀的文章能被推上首页。一定会给创作者带来莫大的好处。

为什么10万+的标题越来越长了?

2、公众号付费阅读的来临

之前有传闻说iOS版或将拥抱打赏功能的回归。且功能早已完成。至于何时推出。大家可以随时做好准备了。而第三方。像『小密圈』(已更名“知识星球”)、『小鹅通』均在为公众平台的功能短板做补充。

启示:

付费阅读的来临。会带来内容变现的又一轮升级。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是利好也是压力。一方面自己的辛苦耕耘能得到回报。另一方面。真金白银的内容战场也来不得懈怠与敷衍。提高自身知识储备与输出能力是永远的核心。

3、小程序红利期已经到来

小程序最近迭代的速度。大家有目共睹。虽然违规被封的也是毫不留情面。

新增加的『群小程序』『公众号绑定』『搜索入口直达』『图文插入』『图文广告』『公众号菜单』等让小程序的入口变得无限大。不少自媒体都接入了小程序。用完即走的小程序。能否持续发力赢得自己的一片天。还请大家持续关注。

启示:

毕竟是被”大神“张小龙看好的。最近的迭代速度也很快。对新的事物保持敏感。能抢占先机也不失一种稳妥的策略。

4、短视频的趋势不容逆转

微信新版本更新以后新增了视频编辑的功能。

详情请看:视频都可以编辑啦!微信6.5.10更新7大功能

使用后的反应都还不错。上手简单。使用场景也不少。不知道在段视频持续火爆的当下。微信是否给自己留有了一席短视频的发展空间。

而外部以秒拍、美拍、快手、火山短视频、梨视频为主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2017年各大巨头布局的重点。发展趋势不容逆转。

启示:

短视频的表现力和趣味性是图文所达不到的。有短视频方向优势的自媒体人。可以试着从轻量化的短视频切入来做尝试。或许当风口来临的时候。你就是最先入场者!

总结一下:

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去。这也象征着微信公众号在迈向成熟。在一个趋向成熟的生态下。唯有卸下浮躁的心态。找准自己的定位。踏实做内容。用心对待用户。才能收获用户的肯定。

回到微信公众号的slogan: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这句话5年未变。或许在在浮躁的公众号创业期。你我都要不忘初心。

其他观点:

我试着从用户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用户都在自媒体在社交软件上。时间越来越碎片化、面对的信息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丰富。于是乎。以文章内容为主的公众号打开率越来越低。精准推送、形式多样的头条系用户越来越多…

“资讯”一直是互联网的最核心功能。进入下半场。用户除了需要抖音有趣好玩的短视频打发无聊。需要头条推送想关注的时事新闻。也需要知乎、公众号来订阅学习感兴趣的有用知识。所以。从“用户价值”角度分析各种网络平台的存在理由。或许也是一种分析路径。

公众号的代运营。如果之前更多追求运营技巧、追求关注量、追求10万+的话;那么下半场。应该要更聚焦于内容和用户价值。以及用户互动。依附于微信这一全民级社交工具。依托用户每天数十次数小时的微信使用频次和在线时间。微信公众号前景依然。但运营的关注点要调整优化。运营团队的能力结构也需要升级和优化。输出的内容形式和质量更需要迭代升级。

其他观点:

任何行业基本都准循二八法则。微信公众号也不例外,毕竟微信目前还是手机端安装最多的软件。所以微信目前还没有用户减少的迹象。所以微信公众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自媒体平台。毕竟运营这方面不是谁都能玩的。所以还是需要专业的知识背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谁都可以做好。食物链的顶端永远都是少数。所以前景这个东西还是要看怎么把握……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51:14

    内容,公众,用户,自己的,媒体,启示,粉丝,平台,视频,互动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51:14

    没想到大家都对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未来的趋势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51:14

    8月16日。腾讯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其中公布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越账户数达9.63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