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要说二战中军服设计最好看的。德国如果称第二。真没人敢称第一。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全盘西化。学习西方的政体、经济制度、创建军校等等。这自然就包括模仿德军的军装。
但既然是模仿德军军装。为何日军模仿出了一个四不像出来。而且是越弄越丑。这不是照着葫芦画瓢的事情吗?为何弄的如此不堪入目?
适合德军的军装不一定适合日军。奈何两个都是法西斯国家。因此就自然而然的走到一起了。再加上德国在日本面前展现了超强的实力。因此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日本的效仿对象。
但是无论是昭和五式还是九八式军服。在衣服的设计上都是设计简单。一方面是资源紧缺。另一方面也是受实用主义的洗脑。毫无审美体验感。
一切都是以功能性为主。四个兜、领章和肩章。再配上绑腿和军靴、武装带。一套军装就这样完事了。
就比如说为了增强日军在丛林的隐蔽性。将日军的颜色改为浓绿茶褐色。十分接近德军的国防绿。又为了方便士兵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战术动作。衣服的尺码一般都比较宽松。
相比于德军追求美。宁愿牺牲动作美化军装。日军的这种设计才是最贴切战争需求的。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日军军服都丑。比如说海军军服还是不错的。造型上有模样有的。尤其是军官在夏天的军服。一袭白衣加上醒目的军衔标志显得有模有样。这样一对比日本陆军军装和海军军装。就仿佛一个是亲妈养的。一个是后妈养的。
其实说日军军服丑。还真不是军服的问题。为了检验日军的军服的美丑。美国一男子就cos了日军军服。结果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说到底。主要还是人种的问题。
其他观点:
抗战时期的日军军服给人的印象比美英苏德要差得多。当时甚至有美国报刊嘲讽日军军服像是一身黄色废纸。但是日军军服确实吸收了德军和法军军服的设计元素。
1853年的黑船事件中。美军的炮舰迫使日本打开国门。日军从吸收了法军设计元素的美军军服中学到了法式风格。而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之后。日军又开始学普鲁士(升格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学习德式军服元素。不过。二战日军军服中的德国元素很难被识别出来。有的甚至出镜率非常低。
兵种领章
日军的昭五式军服(1930年起)用领章的颜色来区分兵种。领章的形状是燕尾形。也有点像铁锹。所以又被称为“锹形兵科章”。中国很多影视剧里的日军兵种领章全是红色。这是错误的!当时的日军兵种色是:
步兵:粉红色;
炮兵:黄色;
骑兵:草绿色;
工兵:深红色;
辎重:蓝色;
宪兵:黑色;
军法:白色;
军医:深绿色;
军需财务:紫红色;
兽医:军绿色;
日军昭五式少佐军服。领章为骑兵的绿色
德意志第二帝国时代的德军(1918年之前)同样采用不同颜色的领章来区分兵种。且在昭五式军服之前。所以很有可能是日军模仿了德军。
帝国时代的德军军服
大檐帽
二战日军其实是有大檐帽的。不过日军习惯在战斗中佩戴钢盔和/或略帽。再加上抗战影视剧很少表现。所以知名度并不高。
昭五式大檐帽的帽瓦前方高耸。这正好和魏玛共和国以及纳粹时代的德军类似。这和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崇拜西方。崇拜欧美的审美取向相符。
日军的大檐帽
礼服肩章
二战日军的礼服肩章的知名度也不高。和常服上的法国风格竖式肩章截然不同。为双节绳式样(俗称盘花式)的宽肩章。当时的日军除了在大礼服上佩戴这种双节绳式肩章之外。还在九八式军服和三式军服上佩戴这种肩章当做军礼服来穿戴。这种风格太过鲜明。恐怕没有日军原意在战斗中穿戴。下图中的这位军官是日本战犯杉山元。这也是流传较广的一张日军佩戴德式肩章的照片。
杉山元
有意思的是。中国2007年的电视剧《功勋》里表现了这种双节绳式肩章。当然这部电视剧的道具良莠不齐。表现了有些很少见的样式。也有很多突出的错误。
电视剧《功勋》剧照
军服颜色
日军从昭五式军服开始。为了加强伪装。将军服的颜色改为浓绿茶褐色。和德军当时的“国防绿”非常相似。
当然我国的抗战电视剧道具是能节省则节省。据有些群演爆料。通常是用一套黄色军装。配上不同的领章/肩章/臂章/胸牌。戴不同的帽子/钢盔就算是扮演了日军、伪军或者国军了。所以观众恐怕是无缘见到这种军服颜色了。
再说说法国军装元素。
竖式肩章
竖式肩章源自法国。起源于把宽肩章固定在军服肩膀上的带子。后来被法国军队发展成一种独特的肩章样式。二战日军的昭五式军服就采用了竖式肩章。
军帽垂布
1899年7月7日敕令中。日军规定占领中国台湾的侵略军可以在军帽后面增加三块垂布。用于在热带地区防暑降温。驱赶蚊虫。这种垂布一直沿用至二战。俗称屁帘。
有人说这种军帽垂布可能源自日本古代士兵头盔上的垂布。但是那种垂布的主要作用是美观、偏斜弓箭。
近代以来采用的军帽垂布更像是源自法国军队。当时法国军队的热带殖民地占领军为了遮阳和防蚊虫在军帽后面悬挂垂布。加上日本一向关注和推崇法军军服样式。所以更像是模仿了法国军服元素。
佩戴军帽垂布的日军
法国殖民地军服
战斗帽
二战日军的战斗帽(略帽)很有特点。外形略尖。大体为直筒军帽。这是非常鲜明的法国式风格。外形与日军之前的军服样式相比略尖应该是为了方便佩戴钢盔。
观感不佳
确实。大部分照片里的二战日军形象不佳。这可能和日本当时的社会状态有关。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努力学习欧美。为的就是对外扩张。通俗来说就是到外国去烧杀抢掠。军队长期承担这样的任务。执行如此穷凶极恶的作战任务。军人的认知和气质可想而知。
另外。日本中下层的生活水平低下。除海军和一些技术兵种的伙食较好之外。很多部队连荤菜都保证不了。体制可想而知。
人种方面。日本列岛上的很多人是阿伊努人。或者混有阿伊努人的基因。这个人种的身高较矮。高颧。深目。所以看起来不好看。
另外近年来的影视剧除了主角之外的服装化妆水平都是在倒退的。日军必然是配角。且不能美化侵略者。形象不佳也是意料之中了。
自卫队
日本自卫队的军服设计向美军靠拢。不过很有意思的是。他们依然保留了德国式的双节绳式肩章。
佩戴德式肩章的日本自卫官
从日本的一些漫画、书籍和模型制作方面来看。日本人似乎对二战德军非常崇拜。所以保留德式肩章。也是顺理成章的。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其他观点:
实际上。日本没有模仿过德国军装。日本陆军军装更多的参考了法国殖民地军队的样式。还才1873年开始模仿过一阵美国南北战争的款式。基本就是。9颗或者7颗单排扣的藏青色上衣。裤子则用裤线区分兵种。帽子为法式桶帽。
日本设计军装的核心思想就是。简单。耐用和便宜。并不讲究美感。实际上。如果身高不足162。那么男性实际上。也确实没有必须。专门定制昂贵但是笔挺的军装。
明治32年(1899年)7月7日敕令。占领台湾的日军在军帽后增加三块垂布。用于遮阳防暑降温。这种垂布一直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中国人民心中最喜闻乐见的日本鬼子的着装代表。
不过。日式大衣比较有特色。是带帽子的。在大衣领子上带有帽子。而且。日式军装不讲究量体裁衣。就是几个号成批生产。
就是实用第一。少花钱。款式宽松。耐磨损。可以方便进行各种战斗动作。减少装饰物。节约花费。从来都没有从美观上考虑。日本军部是思维就是。五分钱邮票召集来的士兵。要制作那么昂贵的军装干嘛?有差不多的军装穿。不被冻死。就已经很好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104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军服,日军,肩章,日本,军装,法国,领章,德军,军帽,兵种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人说二战中德军的军装很好看,而被日本模仿后丑成“四不像”,是什么原因?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要说二战中军服设计最好看的。德国如果称第二。真没人敢称第一。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全盘西化。学习西方的政体、经济制度、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