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要大量做题吗?
原创

一年级学生要大量做题吗?

好文

热门回答:

一年级学生大量做题。已经成为各地低年级教育的通病。它不但没什么用处。而且实质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一般来说。一年级小朋友应该学习的内容。在幼儿园大班己经学得差不多了。一年级的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处于复习巩固状态。部分同学就是老师一句不讲。入门就考试也能考8O分以上。老师只须稍加点拨。便可完成学习任务。可为什么又要大量做题呢?这还是真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原因呢。

一。由于各幼儿园之间教材不统一。导致学生入学基础差距很大。老师通过大量刷题试图让后进的学生赶上去。

二。滿足资料购买的需要。只要一开学。各年级对教辅资料(其实就是习题集)疯也似地购买。生怕买得少了。于是学生的书包变立刻胖了起来。胖得甚至小孩子背都背不动。需爷爷奶奶的帮助才可上学放学。別的年级都买了。一年级岂能不买?这种表面看来是学生学习需要的资料。倒不如说是老师购书欲望的需要。

三。打发无聊时间的需要。1十2=3之类并不多难理解。确实没什么需要滔滔不绝的讲解。大量的时间干什么?做题。有的乡村学校甚至连体音美课都不让学生上。用做题来打发呢。

四。满足家长望子成龙心理的需要。现在竞争确实太激烈了。不少地方小升初都变得困难起来。家长见孩子在学校做题。在补习班做题。在家做题。完全一副踏踏实实努力学习的样子。不觉心中窃喜。这孩子将来成龙有希望了。

孩子大量重复做题。不但越来越厌学。而且身体上精神上也受到了不少的伤害。手指起了茧。眼睛近视率越来越高。且失去了应有的玩耍时间。变得不那么天真烂漫了。

如果能统编学前班与一年级教材。使其不再重复且有机衔接。遏制教辅资料的无序发行。狠抓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小升初的无序竞争。或许能够改变一年级大量做题伤害学生的现象。

其他观点:

我们知道一年级是幼小衔接过渡期。以前在幼儿园主要是以玩为主。学习为辅;现在进入一年级。开始了正规的小学教育。是以学习为主。孩子大多通过例题来学习知识。知识的迁移能力需要很强。一进校门就有许多的规章制度。有些学生还适应不了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如果这时间让学生做大量的题。势必会给孩子造成学习上的压力。时间一长。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一年级孩子适当做题是有必要的。但大量做题我认为没有必要的。要考虑学生的感受。题目应精选精炼。做到少而精。语文书上的生字新词可以多写。只有多写几遍。孩子们才能加深印象。记忆深刻。数学题的难度又不大。根本就没必要多做题。重复做题。搞题海战术。反而会抑制孩子的求知欲。造成孩子应付作业。书写潦草的结果。一旦这种不良的习惯形成。再纠正就很难了。

因此。一年级孩子最主要的是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培养孩子独立作业的习惯。只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有兴趣。有自信。学习起来会感到轻松。

其他观点:

如今家长好难做。一方面希望孩子的读书生涯有个好的开始。一方面又不希望孩子太累。

如果有人告诉家长。一年级学生不必大量做题。大量做题甚至会毁了孩子的前程。家长能接受吗?看到别人买题。家长能做到手不痒吗?

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不同的声音在打架呢?如果您也如此。说明您是一位称职的家长。

那回到我们的问题:一年级学生。应该大量做题吗?

答案是:不应该。

孩子太小。还不懂的有效练习

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有的家长会要求孩子把知识点记住。可要注意。记住和忘记是一起出现的。如果用记忆的方式去学习。就必然出现忘记。靠记忆学习。靠练习巩固记忆。俗称狗熊掰棒子。

以数学为例。现在有的家长不但早早让孩子背乘法口诀。甚至在幼儿园就让孩子背加减法口诀。这是给孩子铺好路。让孩子跟数学说拜拜呢。

学习如同盖楼。每一层都要扎实

如果说有人盖房子。地基打好90%。一楼盖80%。二楼盖70%……这样的房子。你肯定不敢住。但很多人学习就用了这样的方式。导致越往后越学不动。前面的漏洞。制约了以后的发展。

坚定自己的想法。不要随波逐流

家长可以对教育方面多一些关注。不要每每听到一个说法就开始焦虑。认清事实。选好路线。坚定地走下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公主抱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2:35

    做题,孩子,学生,家长,作业,习惯,老师,时间,厌学,培养孩子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2:35

    没想到大家都对一年级学生要大量做题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2:35

    一年级学生大量做题。已经成为各地低年级教育的通病。它不但没什么用处。而且实质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般来说。一年级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