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政变时,坚决杀掉的三个女人都是谁?为何如此狠心?
原创

李隆基政变时,坚决杀掉的三个女人都是谁?为何如此狠心?

好文

热门回答:

李隆基一共发动过两次政变。其中第一次政变。是由他联手太平公主共同发动。即唐隆政变。这场政变中。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后。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及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三个女人被杀。其中。上官婉儿被杀还充满谜团。笔者个人分析。其中蕴含阴谋。为数年后的先天政变。打下了伏笔。

神龙政变。两个女人联手做掉一代女皇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新春的气息还没散尽。大周帝国的皇宫就爆发了一场政变。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在这场政变中被迫退位。逊位于太子李显。大唐帝国正式恢复。时年。女皇八十一岁。此刻。她正病卧在床。

这场政变。就是著名的“神龙政变”。政变中。女皇的心腹男宠张宗昌、张易之被杀。其他的一干心腹人员。大多在当天下狱或被诛杀。唯独缺了两位重量级人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

不过没多久。她俩再次出现了。出现在唐中宗李显的封赏名单中。上官婉儿进“昭容”。掌敕书诏令。母郑氏封沛国夫人。太平公主增号“镇国太平公主”。食邑五千户;给卫士。环第十步一区。持兵呵卫。僭肖宫省;开府置官属。视亲王。

旧主被废。她二人非但没有受到清算。反而平步青云。显赫远超当年。显然。在神龙政变中。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背后捅了一刀。李显上位。她俩功不可没。

难怪。以武则天的精明。朝中眼线遍布。张宗昌、张易之、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就像武则天的四大护法金刚。将朝政牢牢把控在手。即便玄武门掉下一缕蜘蛛网。也逃不过女皇的眼睛。张柬之怎么就能堂而皇之地策反禁军。兵围迎仙宫?

上官婉儿心里说:别怪我。当年是你害得我家破人亡。我母女俩被罚入宫廷为奴。那时候我尚在襁褓。小心翼翼伺候你近三十年。违心地赔笑脸、说奉承话。为了生存我迫不得已。是你教给我什么叫政治家的权谋。是你亲自给我示范了一个女人的强势活法。现在我要毕业了。我亲爱的老师。我要做您的好学生。踩着你僵硬的躯体。迎接我的新生!

太平公主心里说:别怪我。亲爱的妈妈。当年您一手摧毁了我的幸福。那时。我还是一个只懂得憧憬爱情的小女孩。几十年来。我眼看着一个又一个亲人倒在你的手下。我很害怕。你血淋淋的手爪。下一个目标就是我。尽管我知道你是爱我的。但这份爱。跟您的政治热情永远无法相提并论!是您把我从懵懂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心冷似铁的政客。现在我要毕业了。我亲爱的妈妈。我要做您的好学生。踏着你悲切的呼号。迎接我的新生!

唐隆政变。三位被诛杀的女人

李唐光复。新的朝政格局形成。伴随然来又是新一轮政治斗争。这一次。围绕李显周边。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政治集团。一派以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为核心。一派以韦后和安乐公主为核心。两大集团为了朝政的控制权。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有武则天打样。后面就有人跟着干杯。韦后第一个表态:学习婆婆好榜样。我要努力当女皇!安乐公主紧随其后:支持大唐变母系。我的目标皇太女!

景龙四年。被一群女人折磨得快要发疯的李显。决定不完了。他突然弃世远行了。也有说法是。他是被为韦后和安乐公主。用一碗下了料的汤“赶走”的。

李显一死。两大阵营离决裂的那一天。又近了一步。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分别代表两派势力。合作完成了一份唐中宗遗诏:由温王李重茂为太子。韦氏与相王李旦共同辅政。双方相互妥协。达成一个平衡。

却不料。第二天宣旨。惊得太平公主和李旦目瞪口呆:韦氏知政事。李旦为太子太师。变成韦氏一人独掌朝政。李旦被当做贡品。隆重挂起!

圣旨被掉包。让太平公主和李旦意识到。如果再不铲除韦后一派。接下来他们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实际上。中宗李显那会儿。太平公主和李旦就被韦后的爪牙宗楚客陷害。如果不是御史中丞萧至忠求情。他俩就已经被推上断头台。

一个月后。唐隆政变爆发。两派终于摊牌了。韦后与安乐公主没能实现她们伟大的理想。被发配到李显身边作伴去了。就是不知道那边是否流行女皇和皇太女。李旦在太平公主的支持下。荣登九五。是为唐睿宗。

李隆基为什么杀上官婉儿?他的理由是:“此婢妖淫。渎乱宫闱。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不过。这个说法有点冠冕堂皇。自打武则天在李唐子孙中。植入了“伴性遗传”。女人们都“妖淫”。太平公主、韦后、安乐公主......凭什么单单指责上官婉儿?

要说“渎乱宫闱”。更是荒唐。上官婉儿第一时间出示了。她与太平公主共同起草的原版圣旨。显然调包的事应该是韦后搞鬼。

李隆基不听解释。匆匆忙忙下令。就地处斩上官婉儿。等太平公主闻讯赶来时。上官婉儿已经香消玉殒。

上官婉儿之死。隐藏的谜团

对这两个问题。史书闪烁其词。没有定论。2013年。上官婉儿的墓葬被意外发现。一方墓志铭震惊世人。据记载。上官婉儿因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曾经几次以死相谏。对她的死因。用了一句“亡身于仓卒之际”。非常玩味的一种说法。

神龙政变后。一对师姐妹没来得及击掌相庆。就对下一步的政治形势做了深入探讨。研究的结论让她俩觉得很不乐观。于是太平公主对上官婉儿说:我要洗脚上岸了。姐姐你还得受点委屈。继续扮演余则成。潜伏在韦后身边呐。

在武则天身边演了三十年余则成。上官婉儿轻车熟路。对她来说。宫廷就是最好的生存之地。况且还有好姐妹的相托。于是。上官婉儿成了韦后的“忠实信徒”。跟太平公主成了“死对头”。

必须乘机除掉她。提前砍断太平公主的臂膀!于是。他不顾上官婉儿出示的证明。甚至不等她说明。自己是太平公主安插的钉子。更不能等来太平公主。匆匆下令就地处决。

太平公主吃了一个闷亏。上官婉儿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了。三年后。李隆基针对太平公主的“先天政变”爆发。失去内援的太平公主倒在“姑侄斗法”中。被李隆基逼得自尽身亡。

李隆基变身唐玄宗后。为了掩盖。他在“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中。某些不太光明的东西。刻意修改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政治投机派的上官婉儿。

其他观点:

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带兵杀入宫中。杀死了韦皇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这三名女子都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不仅长得漂亮。而且非常有才能。那么李隆基为什么如此狠心。不顾部下的求情。坚持要杀掉三人呢?这是因为。不杀这三个女人。大唐将永无宁日!

企图效仿武则天的韦后

韦后是唐中宗李显的皇后。李显还是太子时。她便是太子妃。684年。唐高宗李治驾崩。太子李显继位。韦氏自然也就变成了韦皇后。

当时的朝政大权都掌握在太后武则天的手中。李显虽然贵为皇帝。却什么事也做不了主。韦后就更提不上有什么地位了。因此夫妻两人计议从武则天手中抢回权力。便大力提拔韦后的家人。企图掌握一点话语权。

可这对小夫妻如何是武则天的对手?武则天也不废话。55天后就将李显废为庐陵王。另立李显的弟弟李旦为帝。韦氏也就从皇后变成了庐陵王妃。

被贬之后。李显带着韦氏先后被囚禁于均州、房州。从皇帝、皇后一下子变成连普通老百姓也不如的罪名。两人尝尽了人间冷暖。吃不好、穿不暖、甚至还要受朝廷使者的气。当然让李显感到不高兴。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显的精神高度紧张。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担心武则天派人来杀他。虽然他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他的大哥、二哥已经死在武则天手里了。

更要命的是。李显被贬之后。不少李唐宗室举起反旗。比如李贞、李元嘉、徐敬业等等。他们的口号也很统一。就是“推翻武则天。匡扶庐陵王”。这让李显更加心惊胆战。造反的事他也没参与。但却莫名其妙地成了叛军的“吉祥物”。哪天武则天不高兴了。还不马上拿他开刀?

所以。只要武则天派人来看望他。他就要吓得自杀。幸亏每次都是韦氏在旁边劝他。“最多不过是个死。何必这么着急呢?”

就这样。韦氏陪着李显度过了艰苦的十四年时间。对此李显非常感动。他对韦后发誓说。“如果我能再当上皇帝。一定让你随心所欲。”

698年。武则天在狄仁杰等人的劝说下。决定将皇位还给李家。于是派人召李显回京。次年立为皇太子。按理说。李显夫妻的苦日子应该过去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李显被立为太子后。武则天对他也很不放心。李显依旧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701年。李显的嫡长子李重润。和妹妹永泰公主夫妇议论朝政。对武则天的面首张氏兄弟随意出入宫闱表示不满。不料隔墙有耳。此事被武则天知道了。大怒。下令将李重润赐死。永泰公主当时已有身孕。第二天受惊吓而死。

这一事件对韦氏造成了沉重打击。她和李显共有一子四女。李重润和永泰公主都是她的儿女。两天之内。两个儿女被杀害。尤其是独子李重润的死。让韦氏一下子没有了生活的方向。而在此之前。他的父母在被流放后被杀。四个兄弟也先后遇害。娘家人也几乎死了个精光。

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五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禅位。拥立李显第二次登上帝位。一年之后。武则天病逝。李显也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

二次登基后的李显。果然兑现了当初的诺言。让皇后韦氏随心所欲。无论韦后怎么折腾。他都不加干涉和限制。甚至有时还会故意配合。李显可能是为了报答当年韦后的陪伴之情。但失去了唯一儿子的韦后。心理已经扭曲了。当她意识到李显死后。她不可能有亲生儿子继位。下场必定悲凉时。因此竟然想效仿武则天。当第二个女皇。

韦后“随心所欲”到什么程度呢?她给李显戴了一顶绿帽子。和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勾搭成奸。只为借助武氏的力量。日夜不停地在李显耳边诬陷发动神龙政变的张柬之等人。最终张柬之等五人先后被贬遇害。公开卖官鬻爵。行贿三万钱。就可以被剃度为僧尼;行贿三十万钱。就能够直接得到由皇帝的亲笔敕书任命的官位。累计选任官员达数万人。所得钱财全部收入自己囊中。

但即使如此。李显仍旧不对韦后加以限制。而是任其自由发挥。最终野心越来越大的韦后将魔爪伸向了自己的丈夫李显。

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也过一把女皇瘾

李显和韦后在被贬往房州的路上。生下了安乐公主。当时境况窘迫。李显只好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包住她。所以小名为裹儿。因为李裹儿从一出生就吃了很多苦。所以李显夫妇就格外疼爱她。只要她要求的。一定会尽力满足。因此李裹儿从小就养成了刁蛮任性的性格。

李裹儿长大以后。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两人未婚先孕。婚后六个月便生下一子。李显登基之后。李裹儿被封为安乐公主。更是受尽宠爱。有一次她写好了一份诏书。却将内容盖住。撒娇让李显签字。而李显竟然不看内容就真的签了字。

李重俊是李显的第三子。生母不详。但肯定不是韦后所生。因此常常受到排挤。安乐公主更是以其不是韦后亲生呼之为奴。并表示李显将封自己为皇太女。地位比李重俊要高。堂堂太子。竟然受此侮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707年。李重俊发动兵变。先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父子。而后又率军闯入宫中。搜寻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可惜。这次兵变最后还是被镇压了。李重俊逃走后被左右亲信杀害。

上官婉儿。一个总是能左右逢源的才女

和韦后、安乐公主相比。上官婉儿的一生更富有传奇。

上官婉儿是唐高宗的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因为曾替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而遭到杀害。上官婉儿很小便和母亲一起配没掖廷。但在母亲的教导下。上官婉儿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宫中闻名的才女。

上官婉儿的才女之名传到了武则天的耳中。本着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原则。武则天将上官婉儿召至身边。免去其奴婢身份。并让他掌管宫中诏命。后来武则天称帝。诏敕多出上官婉儿之手。当时人们都称她为“内舍人”。就是宫内的宰相之意。

虽然武则天杀了上官仪。但上官婉儿似乎并不在意杀祖父之仇。反而对武则天曲意奉承。精心伺奉。武则天对她越发喜爱。曾有一次上官婉儿违忤旨意。罪在不赦。但武则天爱惜她的才华。只是处以黥面而已。

神龙政变后。上官婉儿作为武则天的心腹。不仅没有受到处置。反而不知如何讨得了李显的欢心。李显封她为昭容。令其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

上官婉儿不仅得了李显宠爱。还能让韦后不心生妒忌。并且与韦后的私交极好。好到什么程度呢?韦后的奸夫武三思。就是上官婉儿引荐给韦后的。并且。上官婉儿本人也与武三思私通。就这样。中宗李显的后宫中最受宠爱的两人。竟然共享一个奸夫。实属难得一见。

韦后的大事。上官婉儿同样也有参与。她经常劝说韦后效仿武则天故事。并帮韦后出了不少主意来收买人心。效果极佳。

与韦后和安乐公主不同的是。上官婉儿要有脑子得多。当她看到韦后难以成大事后。便决定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开始暗中依附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李显的亲妹妹。权势非常显赫。奇怪的是这位太平公主一心向着李唐宗室。对武家则毫无感情。

上官婉儿脚踩两只船。为的是将来一旦韦后失败。自己还有一条退路。这也是她总是能左右逢源。无论朝政局势如何变化。而她始终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李隆基拒绝部下求情。坚持杀掉以上三个女人

710年6月。韦后和安乐公主终于按捺不住。一碗毒汤饼送走了中宗李显。并扶持李显第四子李重茂为帝。由韦后临朝称制。

大概按照韦后的计划。是在完全掌握了政权之后。再将傀儡李重茂废掉。自己称帝。做女皇第二。但她的亲信宗楚客却劝她。应该害死李重茂。及早登基。以防夜长梦多。对此。韦后感到很为难。虽然此时韦氏子弟已经遍布朝堂。掌握了大部分关键职位。但还远没到随心所欲的地步。至少还有两个人对他们有威胁。即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

韦后一伙人凑一块商量之后。决定先下手除掉李旦和太平公主。然后再革一次大唐王朝的命。拥立韦后登基称帝。李旦的儿子李隆基。以及太平公主知道了韦后等人的谋划后(可能是上官婉儿告密)。也决定先下手为强。

7月。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李隆基亲自率兵杀入宫中。韦后惊恐之中慌不择路。逃入飞骑营中。被士兵斩杀。太平公主正在屋里对着镜子化妆。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士兵杀了。

相比之下。上官婉儿就从容得多。面对气势汹汹的士兵。她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拿出了一样东西递给了李隆基的部下刘幽求。她相信。凭着这件东西。她就能像以前那样逃过此劫。

刘幽求看过之后。相信了上官婉儿的说法。并向李隆基求情。哪料到李隆基根本不吃这一套。拒绝了刘幽求。态度坚决地下令将上官婉儿斩于旗下。

此次政变中。不仅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被杀。韦氏集团的其他重要成员也大部分被杀。韦家凡是高于马鞭之人全部被杀。甚至有些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也没能逃过。一夜之间。血流成河。史称“唐隆政变”。随后太平公主亲自将李重茂拉下龙椅。扶李旦登基。是为睿宗。三天后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两年后接受李旦禅位登基。是为玄宗。

韦后、安乐公主都是死在乱军之中。稀里糊涂被杀的。但就算她们是被活捉。李隆基也绝不会留她们的性命。这很好理解。可上官婉儿明明已经拿出了自己是“卧底”的证据。为什么李隆基还要坚持杀掉她呢?

我想李隆基的理由是这样的:上官婉儿不仅是个才女。还是一个官场上的老手。在朝中的势力并不小。而现在。她又与太平公主结盟。两人秘密谋划了些什么。李隆基不清楚。但起码这份遗诏李隆基所不知道的。

韦后集团被消灭之后。朝中最大的势力就要数太平公主了。如果再有上官婉儿加盟。那么势力就会更大。就算李旦当了皇帝。甚至将来李隆基当了皇帝。朝政大权还是无法掌握在手中。因此。李隆基杀掉上官婉儿。其实是断了太平公主一条臂膀。为自己将来掌握实权做好铺垫。

事实上。在李旦登基之后。太平公主势力果然膨胀得厉害。甚至可以左右朝政。即便是李旦禅位给李隆基之后。李隆基以皇帝的身份仍然无法完全压制太平公主。不得已。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并不顾父亲李旦的请求。将姑姑太平公主赐死。

综上。李隆基之所以坚持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是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三个人不死。那么就无法扶持父亲登基并保住皇位。大唐王朝将永无宁日。可见。年轻时候的李隆基是很有魄力和头脑的。对该杀的人绝不拖泥带水。这与老年的唐玄宗。在马嵬坡为了保住杨贵妃一命。不惜向儿子恳求的形象。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其他观点:

提起唐玄宗李隆基(685~762)。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那个深爱杨贵妃却不能给她保护。眼睁睁看着爱妃被逼死在马嵬坡的那个人。而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为李隆基戴上绿帽子的安禄山。

假如晚年的李隆基听从朝臣的建议。提前下手杀死安禄山。我估计杨贵妃也不会在“安史之乱”过程中被逼死。

换言之。李隆基的优柔寡断。间接造成了杨贵妃之死。可是从前的李隆基可不是这样的人。当初他是一个勇猛、刚强、果断的临淄王。一个人的变化为何如此巨大?

当初李隆基专杀别人家的漂亮女人。并且连杀三位眼都不眨一下。当初为何他如此狠心?可晚年却……

我先告诉亲们答案吧。当初李隆基不狠心就成不了以后的唐玄宗。也就是说。杀了三位漂亮女人他才当上了皇帝。

常言道:“心不狠。坐不稳”。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最后他又杀了第四位漂亮女人。

也许上天为了惩罚他。晚年时。他的心肝宝贝杨贵妃也被人逼死了。是安禄山想夺大唐江山称帝才逼死了杨贵妃。果然因果循环屡报不爽!

我们来看看当初李隆基发动政变时杀的三位漂亮女人是谁?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人称“李三郎”。别称“六位地黄丸”。李隆基的祖上李渊、曾祖父李世民、祖父李治、祖母武则天、父亲李旦、伯伯李显。这六位亲人都是皇帝。所以当时人们戏称他为“六位地黄丸”。

虽然李隆基的身份很显赫。但当时不杀三位漂亮的女人。还真轮不到他当皇帝。

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父亲是李旦。母亲是窦德妃。史料记载李隆基【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两岁时被封为楚王。由于父亲李旦被奶奶武则天废黜皇位。李隆基8岁时被降封为临淄王。

顺带插一段。李隆基的伯伯李显和父亲李旦都曾称过帝。但先后都被母亲武则天废黜了。武则天67岁称女皇。做了15年的皇帝(690~705)。最后宰相张柬之、桓彦范、崔玄等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

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李显称帝。他就是李隆基的伯伯。从当时情况来看。李隆基想接替伯伯的皇位有点不可能。因为伯伯李显有儿子和女儿。

然而。随后发生了一件事儿。引起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就为李隆基称帝提供了可能。

首先发生的这件事是:李显复位称帝5年后就被人毒死了。谁毒死了李显?原来是他的老婆韦皇后和女儿李裹。

为何要毒死李显?原来韦后和女儿李裹想效仿武则天做女皇。但是让娘俩没想到的是。大臣们明确反对。有鉴于此。娘俩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李显的第四子。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改年号为“唐隆”。由韦皇后临朝称制。

说实话。李重茂就是一个傀儡皇帝。当时朝廷很快形成了两大派。韦后、女儿李裹和上官婉儿组成的后党。太平公主和朝臣等人组成的权党。

两派为了争权夺利。于是展开了明争暗斗。

当时25岁的李隆基被后党打压闲赋在家。于是太平公主(李隆基的姑姑)拉拢他加入共同对付韦后一党。李隆基爽快答应了。

要想推翻后党必须发动政变。可是当时韦后的情人武三思是宰相。军队由后党一手控制。

左思右想。李隆基决定效仿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那样阴养死士。还别说。李隆基真有这方面的基础。原来他曾经是宫中羽林军的头目。现在他要把他们召集起来。

经过统计。羽林军竟有万骑。这比司马师的三千死士多三倍。这相当于李隆基暗养了上万的杀手。

等条件成熟时。李隆基率领万骑羽林军突然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唐隆政变”。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二十日。李隆基手执钢刀第一个冲进了后宫。迎面碰上探视情况的韦后。上去一刀砍了韦后。

反身来到堂妹李裹闺房。发现李裹正在对镜贴花黄。李隆基没等李裹回过神来就让她做了无头鬼。

李隆基刚走到门口。突然发现床下布幔抖动不已。他知道有人藏在里面。然后转身回来低头一看。原来是上官婉儿藏在里面。李隆基一不做二不休。把上官婉儿强拉硬拽了出来。李隆基用满是豁口的大刀砍了上官婉儿。

李隆基用一口刀砍了三位漂亮女人——风骚的韦皇后、唐朝第一美人李裹和妩媚风情的上官婉儿。讲真这是大唐三位漂亮并且有野心的女人。没有这三位女人乱唐。李隆基真没机会当皇帝。

“唐隆政变”发生在小皇帝李重茂称帝一个月后。李重茂一看这架势。李隆基手握兵权。我这个皇帝肯定做不稳。他很识相。于是把皇位禅让给了叔叔李旦。

据说背后是太平公主逼迫李重茂这样做的。太平公主有他的小九九。他明白哥哥李旦也是个无能之辈。李旦掌权。就相当于她太平公主掌权。

李旦称帝后。册封李隆基为皇太子。看到了吗?李隆基不杀三个女人还轮不到他当皇帝的接班人。这一年李隆基25岁。

在随后的日子里。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后。政治势力日益增长。随后成为他姑姑太平公主干预朝政的主要障碍。

这时太平公主为了专权。散布谣言说李隆基没有当太子的资格。说他不是嫡长子。虽然李旦声称李隆基当之无愧为接班人。但太平公主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李隆基的皇太子身份岌岌可危。

先天二年(713年)七月。李隆基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抢先发动“先天政变”。拘捕了太平公主。

当时父亲李旦苦苦哀求放过她的姑姑。李隆基断然拒绝。当天赐死太平公主。这一年李隆基28岁。父亲李旦同样识相让出了皇位。李旦成了太上皇。李隆基称帝——他就是历史上的唐玄宗。

文/秉烛读春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陌上柳絮倾城雪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21:17

    太平,上官,公主,婉儿,武则天,安乐,神龙,朝政,女皇,皇帝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21:17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隆基政变时,坚决杀掉的三个女人都是谁?为何如此狠心?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21:17

    李隆基一共发动过两次政变。其中第一次政变。是由他联手太平公主共同发动。即唐隆政变。这场政变中。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后。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