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邀请!
我阅读了朋友们的回答。都很精确。我就简单的说几句吧。
公历:主要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每四年只差一天。是相当精确的了。而农历则是依据月圆月缺的变化周期结合月相定出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12个月为一年。可偏差很大。大概每三年就要闰月。一年就要有13个月了。不过祖先们根据亲身体验和观察。确定下了二十四节气。这对农民的耕耘种植及生活有很大的参考利用。因此我国就将农历保留了下来。粗略回答请多指教。
其他观点:
农历与公历。说到底只是两种不同的历法。只不过两种历法的编纂是依据不同的周期。得出的结果自然也就差异很大。世界历史上。各国人民根据不同的周期编纂出了很多种不同的历法。但是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三大类。阴历、阳历以及阴阳历。
昼夜交替
四季更替
历法之所以存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计量时间。昼夜交替与四季交替是自然界最常见的两种周期。一个昼夜交替是一天。它是世界万物作息的最小周期。而四季更替一次则是一年。它关系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古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
恒星日与太阳日
昼夜更替立足于地球的自转。但这个周期并非是简单的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而是一个太阳日(24小时)。四季更替则立足于地球的公转。一个周期是一个回归年(365.25日)。这两者的时间都和太阳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是一个月多长时间。这个就看情况了。实际上从“月”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它是以月相的变化来设置的。即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周期来计算的。
月相变化
首先。来说说阴历。
阴历。是立足于月相的变化规律而形成。在人类历史上。对太阳回归周期的测算要远远迟于月相变化的周期。因此阴历是很多国家和地区最先产生的历法。月球围绕地球旋转一个周期即一个朔望月。约为29.53日。因而在阴历的一个月中。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由于阴历12个月的时间最接近一个四季更替。所以阴历12个月为一年。
满月
阴历的优点在于每一个阴历月就是一个月相变化的周期。所以每一个日子都有特定的月相。例如每个月的初一都是新月(理论上看不到月亮)。每个月的十五都是满月。而每个月的月初和月底看到的则是弦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每个农历月都是如此。非常方便人们记忆时间周期。
弦月
但是阴历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因为阴历是依照月相变化计算的。阴历的12个月总共为354日。比四季更替的周期(回归年)短了接近11天。如果一个地区的人们持续采用阴历来计算时间的话。那么今年在大雪纷飞中迎来新年。17年后就要在盛夏季节过新年了。因此。阴历对于农业生产的指导是十分混乱的。显然。阴历作为一种推算简单的历法。必须加以调整。才能适应生产生活。
其次。再来谈一下阴阳历。
阴阳历。是一种调整之后的阴历。也是阴历向阳历发展的过渡性历法。与简单的阴历相比。阴阳历充分的考虑到了阴历的一年和阳历的一年(四季更替)的客观差距。因此在12个阴历月的基础上。每隔几年就添加一个阴历月。即闰月。闰月每隔几年就有一个。每一次闰的月可能不同。这次闰五月。也许下次就是闰六月。但是总结起来。19年(阴历年)中安插7个闰月。这就是“十九年七闰”的由来。配合天干地支的纪年方式。阴阳历成为了我国古代社会中一直通用的历法。一直沿用至今。
天干地支纪年
闰月
一直以来。由于习惯。我们都喜欢把中国的旧历称之为农历。或者称为阴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中国古代沿用至今的历法其实并非是单纯的阴历。而是改进后的阴阳历。
最后。来说说当代通用的阳历。
阳历。又称公历(西历)。是依据地球公转周期测算出来的历法。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一次周期移动是一个回归年。平均为365.25日。所以阳历的一年为365日。7个大月(每月31天)。5个小月(每月30天)。二月则是小月中的例外。只有28天。每隔四年增加一天。即2月的第29日。
地球公转
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也是源于古代罗马时期的一段小插曲。据说阳历最早是6个大月。6个小月。一、三、五、七、九、十一为大月(31天)。二、四、八、十、十二为小月(30天)。这样一年就是366天。古代罗马的二月是岁末。也是死刑犯行刑的时间。所以二月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月份。减掉一天。所以只有29天。
奥古斯都·屋大维
后来奥古斯都·屋大维称帝之后。他仿效前人。将自己生日所在的月份(一说是登基称帝的月份)改名为奥古斯都(August)。并且将该月设为大月。这样一年当中不但多了一个大月。而且下半年的大、小月顺序也发生了改变。九月和十一月变成了小月。十二月变成了大月。更重要的是一年多了一天。变成了366天。于是本来就少了一天的二月又被扣掉了一天。只剩下28天。现代阳历(公历)的雏形基本形成。
公元纪年
在很多人看来。公元纪年是从西方引进的。在我国真正推行也是新中国之后。所以喜欢把阳历(公历)称之为西历。甚至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觉得公历是西洋人的玩意。自称中国人就应该用阴历。实际上这些都是错误的。
授时历
中国古代并非没有阳历。元代的许衡、郭守敬等人编纂的授时历就是一种阳历。准确度与现代阳历只相差25秒钟。可以说已经是非常精确了。这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所以说到底。阳历也好。阴历也罢。或者是阴阳历。本质上都是计算时间的工具而已。本身并没有什么谁准确。谁不准确的说法。如果仅仅是从计算时间的角度出发。每一种历法都是准确的。但是如果从四季更替的角度出发。阳历对于农业的指导意义肯定是要高于单纯的阴历。不过如果拉长时间周期的话。十九年七闰的农历与公历其实都是一样的。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其他观点:
简单的说农历是按月亮圆缺变化周期所制定的。即月亮从朔到望一次一个月。阴历每月的长短依据天香来定。即月相来。保证越低月亮小得没有了。一般大月30天。小月29天。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算作一年。这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由于不是整数。为了把长短拉平。每四年就多了一天。成了366天。称为闰年。阳历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由于历史的缘故。平年28天。闰年29天。
公历就是阳历。农历就是阴历。时间通用的是公历。我国传统的用阴历。但是公历的记法我国很早也是有的。二十四节气都是按公历来的。
可农历不完全是阴历。我国很早就把阴阳合历。称为农历。这样可以指导农事。也保留了阴历记日的传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276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阴历,阳历,大月,周期,历法,月相,公历,小月,阴阳历,都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农历与公历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农历与公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邀请!我阅读了朋友们的回答。都很精确。我就简单的说几句吧。公历:主要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每四年只差一天。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