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北京的升学优势早已荡然无存!很多指标不但落后天津、上海。甚至不及很多省会城市。在很多教育质量良好的城市。升学机会都已经不亚于北京!
而北京土著作为一个普通群体。受到来自全国各地最精英人群涌入的冲击。升学竞争压力绝对超过任何一座城市。而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付出了巨大努力才拿到北京户口。留在了在他们看来全国就学机会最多的北京。可这些人却丝毫不知。这座城市早已不是当年的北京。你们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换来的仅仅是一个和全国很多省会城市正常学历家庭接近的升学机会。
即便如此。仍然还有些没有拿到户口的人。宁愿背负各种不公平待遇。也宁可坚持留在北京。豪赌北京能面向非京籍开放高考……
可是看看下面这两个数据:
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录取占比。清华、北大对于北京的投放名额。都已经大幅度落后于其他很多省份重点高校在省内的投放!
话说到这里。可能还有人会说。清北是全国人民的。你们北京。还有人大、北航、北师大、北理工、中国农大….
可上述这些学校的实力应该不能和复旦、交大、南大、浙大相比吧?一个公认的标准是名牌大学=清、北、复旦、交大、南大、浙大、中科大。名牌这个层面。北京显然已经远远落后于上海。也落后于浙江全省。以及江苏的相当一部分县市!
►北京:清华北大录取率0.5%。
►上海:复旦交大全市录取率2.35%!
►浙江:浙大全省录取率0.75%。而杭州号称大幅领先全省水平!
►江苏:南大全省录取率0.21%。但江苏的教育优质县市不少超过0.5%!
和人大、北航、北邮、北理工、中国农大一个层面的。应该是看985录取率。
北京看起来985院校那么多。实际录取率就高吗?这个是2013年。全国的985高校录取率
北京名义上有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北航、北理工、中国农大、协和…但这么多名校加在一起。也就是上海的80%。还不如天津。比吉林全省是高点儿。但是比长春市呢?沈阳、西宁985率目测都超北京。湖北全省3.2%的话。武汉市也超4%!这其中。吉大、大连理工、武大、华中科大都算是货真价值的985!杭州市的实际录取率约为3.5%~6%~~
即便是重庆3.69%。他的人口基数中竞争力弱的郊县人口众多。重庆城区和北京城六区比985率。也不会输太多。当然。重庆大学的认知度在985里算弱的)
由此可以看出:
►在名牌高校这个层面上(这里不算天大、南开)。北京录取机会大幅落后于上海。明显落后浙江全省。更不用说杭州。不排除落后江苏某些重点城市;
►在985录取率这个层面。北京明显落后上海、天津。以及大量省会城市。如长春、沈阳、西宁、武汉等;
话说到这里。可能还会有很多人说:985只是Top 5% 群体的事情。北京最新的一本率24.81%还是全国第一的!很多媒体也在拿这个数据抓眼球!
上面这句话里有一个重大的逻辑错误在于:各省省内的教育质量都是不均衡的。省会和重点城市往往较大幅度领先全省平均水平。如果北京一本率和某省份持平。那就意味着这个省省会的一本率早已大幅度领先北京。
仅就目前这个数据而言。可以肯定西宁(青海省省会)一本率不会低于北京!而在事实上。深入挖掘排名靠后省份的重点城市就会发现。很多城市的一本率一点都不难看!甚至不排除有些城市的数据全方位领先北京。
先看一个广东的
►2013年。广东全省一本率只有5.93%。当年。广东全省一本线划定在6.6%。深圳一本上线率14.6%(录取率估计为13.1%)
►2014年。广东省一本率8.07%。但深圳一本上线率18.7%(录取率估算为16.8%)。广州17.1%。
这个数据。虽然比京津沪差不少。但是远没有省份一本率对比来的那么夸张。而这只是来自排名27的省份的数据!其实只要广东省一本录取名额投放达到12%。深圳的一本实际录取率就完全能超过高校林立的北京!
再看排名18的江苏省
江苏省的考生高达39.29万。所以一本录取率常年10%左右。各县市数据很难搜集。但是以2013年为例:
►苏州大市一本上线率20.8%。那么一本实际录取率估计应在17%以上。而如果是苏州大市的概念。按说应含:常熟、张家港、昆山、太仓!
►海门是江苏省的苦学派。成绩位列江苏全省前茅。2015年的一本上线率达到30%。其全市一本实际录取率铁定超过北京市!
再看排名第10的陕西
► 陕西的2014年一本录取率只有13%。但是西安市的文史一本上线率11.54%。理工一本上线率31.69%。按照文理1:3估算。综合一本上线率应该在26%左右。实际一本录取率绝不低于20%。估计在23%以上!
对于那些努力来到北京落户的精英。如果只买了大兴、昌平的房子。一本率铁定不及北京平均水平的24%。那么必然大大落后西安市中心的一本水平。可大兴、昌平的房价可比西安市中心贵多了!
再看浙江
浙江。全省一本率13.61%。已知的:
► 慈溪2015年一本上线24%。
► 宁波市的鄞州区14年一本上线率23.4%。
► 杭州的数据尚未搜集到。而根据公开报道。杭州市全省第一。大幅度领先于浙江全省水平….
北京24%的一本录取率。真的不算什么大款!
再看内蒙古
内蒙一本16.38%
►呼和浩特2014年。一本上线率25.9%。预计实际录取率也在23%左右
再看排名第4的青海
虽然青海省只有17.97%
► 但根据西宁市已知的文理数据计算。西宁文理综合一本上线率应为在32%。那么西宁的一本实际录取率铁定在24%以上!!
当然。如果你拿省内缺少名校的山西、河南和北京比。那是没的比。北京和这些省份的任何一个城市比。应该还是有绝对的优势的。但这些省份的根本问题是本省应该建设或引进高校!
同样是属地名校众多的省市。没有理由就北京应该单单被平均!然后还要被单独这样羡慕嫉妒恨!!!
在这个问题上。北京得不到同情和共鸣。根本上是因为全国各地对“北京人高考沾光、吃香”这种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但这个问题。源于上世纪由于铁路交通运输能力、学生宿舍建设水平所限。各高校倾向属地化招生。从而导致北京招生名额多。升学率高。导致大学里北京的中马被拉出去和外省的上马放在一起比。从而让这一代人形成了牢固的观念。经过这么多年的高校扩招。以及名校在京减招。北京的升学率优势早已荡然无存!!
这么多年过去了。出生人口没有减太多:78年出生10.9万。97年(对应16年参加高考的)出生7.6万。但其中全国各地的精英多了好多好多!全国各地名校扩招了很多。相反北京的招生名额却减少了太多太多!!而不变的是仍停留在上世纪的刻板和偏见。以及媒体对北京升学优势的妖魔化。
还有很多人。在北京升学优势被妖魔化的蛊惑下。如飞蛾扑火般来到北京。即便没有户籍、没有学籍。也想豪赌北京放开高考!
可他们并不知道。即便北京不放开高考。北京相比那些升学率被隐藏在全省人口基数下面的很多二线城市。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更可况放开高考!
你们在北京。即便升学。各个环节都会处在弱势地位。保障、精英、有户籍的都在你们前面。北京就算还有那么点升学率优势。值得你们这样冒着可能上不了学、考不了试的风险豪赌?北京受着刻板印象的影响。竟然还得不到丝毫同情!!这样的北京真的还值得大家飞蛾扑火吗?
最后来点儿发自内心的建议:
对于那些无望拿到北京户口的家庭:别被所谓的“北京上重点大学率高“的论调所蒙蔽。很多重点城市的重点大学录取率远高于所在省份的平均水平!所以。为了对你的孩子负责。请提前、认真的选择一个升学率良好、房价也算合理、落户难度不大的重点城市。购房、落户。即便仍然需要在北京打拼。至少到了孩子上小学的年龄。再过去上学!
其他观点:
谢谢友友邀请。
我觉得北京的大学校虽然非常多。最值得国人信赖与自豪的还是北京大学。其他学校都在其后。
其他观点:
北京本地人对北京高校的排名应该和外省人对北京高校的排名无差吧。我们常说的就是“人、北、清、师”。也就是说北大、清华、人民大学、北师大应该是北京人心中的NO.4,而北航、北理工绝对也是北京人认为北京最牛的高校。北航有很多军工专业非常牛。不少高干子弟都是会报考这两所高校的。北理工的汽车相关专业也是全国排名靠前。且这个专业这两年很热。
北京高校众多。尤其是著名的学院路地区。有七八所985、211高校。这些高校在外地人眼里可能是比较好的学校了。而且高考录取分数线较高。但我的认知上北京孩子可能不太会报考学院路里的那几所高校。因为学院路联盟的高校除了北交大以外。其他学校专业属性很强。比如: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北京学习好的孩子除了人、北、清、师外。可能更喜欢报考的是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以及外交学院这类看起来专业逼格比较高的学校。
北京孩子眼中的艺术院校也是非常牛的。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在全国艺术院校来看。谁人能敌呢。真的是明星的摇篮啊。北电每年招生的大标语都是:梦开始的地方!这里是多少怀着明星梦的孩子向往的地方啊。每年表演系录取比例都是300:1。竞争相当激烈。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464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北京,一本,录取率,全省,城市,上线,西宁,落后,高校,都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北京本地人心中对北京各高校大学的排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北京的升学优势早已荡然无存!很多指标不但落后天津、上海。甚至不及很多省会城市。在很多教育质量良好的城市。升学机会都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