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六世之余烈,如果给这六个秦国君王所做贡献排个顺序,应该是怎么样的?
原创

奋六世之余烈,如果给这六个秦国君王所做贡献排个顺序,应该是怎么样的?

好文

热门回答:

我们先介绍下六世余烈都是谁:

第二位。秦惠文王。1、此时的东方六国认识到单打独斗已经不是秦国的对手了。于是他们采取合纵的策略对抗秦国。针对这一情况。秦惠文王任用张仪实行连横策略。打破了六国的合纵。2、武功方面。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使秦国更为强盛。


第五位。秦孝文王。秦孝文王继位三天就死了。没什么可说的。

第六位。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在位也仅有三年的时间。但是他也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1、建立东郡。切断了六国合纵的通道。2、占领了赵国三十七座城池。使还没缓过气来的赵国更是雪上加霜。

要给他们的贡献排个名次的话。我觉得。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武王>秦庄襄王>秦孝文王。(谢谢阅读。欢迎关注。史料来源于《史记》等。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他观点: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与烈。振长策而于宇内”。这六世指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

六世余烈。最多只有一半有所作为

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61年—前338年在位。在他的时代。秦国再次强大起来。他重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国国力大增。也开始有资本逐鹿中原。





但走得太快容易扯到蛋。子楚开动的战争机器。终于使得六国再次合纵。在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指挥下。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合攻秦军。一直攻到函谷关前才停下。秦军所得之地全数被抢回。子楚三年的征伐之路全数尽毁。

其他观点:

感谢邀请!

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而一统天下!秦国自孝公变法之后历经六代君王而不改初心。始终坚持法家治国理念。始终坚持奋发图强。最终使秦帝国成为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无论横向还是纵向看。这都是十分罕见的。难能可贵。功盖千古!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都是伟大的君主。一定要做个排名。个人意见如下:

第一名。秦孝公。秦国崛起第一君。痛定思痛。奋发图强。广召天下英才充实弱秦。鼎力支持卫鞅变法。找到一条最适合秦国发展的道路。一手奠定了秦国崛起的基础。与商鞅结成的君臣友谊堪称千古佳话。友情有义。有勇有谋。几乎没有缺点。

第二名。昭襄王。惠文王之子。孝公之孙。远交近攻。纵横杯葛。乱世中发展了秦国的国力。巧妙地借力打力。避免了过早成为众矢之的!最重要的。通过长平之战和鄢郢之战重创了赵国和楚国。为秦国东出扫清障碍。昭襄王之后。六国就是想联合抗秦也已力有不怠!缺点是对武安君、范雎等功臣为的处置有意气用事之嫌。器局不够大。

第三名。惠文王。孝公长子。坚持变法不动摇。南收巴蜀。西固西戎。东镇强魏。在孝公基础上让秦国实力大踏步前进。并第一次称王。功勋卓著自不必言。但对秦国的大恩人商鞅太过残酷。车裂。太伤人心。只有权谋。只有政治的机器人。

第四名。庄襄王。始皇帝嬴政之父。任期不长。有权相吕不韦辅佐。秦国保持了上升态势。任内正式结束了西周时代。未绝其嗣;成功抵御了东方六国联军。顶住了其它战国的最后一次疯狂反扑。为其子一扫六合打下基础。个人能力不足。亦缺乏魅力。守成之君。

第五名。武烈王。惠文王嫡长子。芈月传中那个著名的赢荡。勇武过人。之可惜生在帝王家。要不会是一个很好的将军。巴蜀平叛。夺韩宜阳。有抱负也有建树。可惜做人太狂妄。举九鼎而被压死。戏剧性地结束了自己。

第六名。孝文王。昭襄王之子。做太子十年。做君王三天。为秦国历史上最短命的君主。长期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中。命薄之人。没有什么建树。也没有什么错误。

综上。依次为秦孝公。昭襄王。惠文王。庄襄王。武烈王。孝文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风流种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09:31

    秦国,襄王,六国,文王,之子,奋发图强,巴蜀,帝国,建树,君王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09:31

    没想到大家都对奋六世之余烈,如果给这六个秦国君王所做贡献排个顺序,应该是怎么样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09:31

    我们先介绍下六世余烈都是谁:第二位。秦惠文王。1、此时的东方六国认识到单打独斗已经不是秦国的对手了。于是他们采取合纵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