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武则天陵前的那块无字碑。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聪明人进行过猜想。武则天的陵前。为什么是一块无字碑呢?碑上不落文字。是武则天给李显交代的呢?还是李显没给武则天刻上去呢?
(武则天陵前的无字碑)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块石碑。应该是在武则天生前就立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她和李治的乾陵前面。东、西各有一块石碑。西侧的是武则天给李治立的“述圣碑”。上面有5千多字的碑文。还是武则天亲自给李治写的。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
这说明。武则天生前就已经想好了。要给李治立一块碑。再给她自己立一块碑。而且从位置来看。她的碑在东侧。居上。李治的碑在西侧。居下。
只有武则天生前就已经立下了这两块碑。才会是这样的布局。否则的话。李显不可能给他爹妈各立一块碑。也不可能把他妈的碑文摆在东侧。把他爹的碑文摆在西侧。
另外。无字碑上面还盘了很多龙。这些龙都做得非常精美。这也说明。这块碑一定是武则天立的。如果是李显立的。他不会在碑上雕刻龙。他只可能雕刻凤。因为武则天最后是表示自己要去除帝号。恢复皇后的称号的。既然恢复了皇后的称号。她就不可能是龙了。再在石碑上刻龙。就不恰当了。
(武则天画像)
而且。根据陕西文物研究所的考察。他们在碑文的阳面。发现上面画了很多小格子。这些小格子。长4厘米。宽5厘米。排列得整整齐齐。根据格子的数量计算。如果写字的话。大约可以写3300个字。
很显然。这些格子不可能是碑立好后再刻上去的。而是在立碑之前。就已经刻上去的。
既然是立碑之前。就已经刻上去的。说明那时候。武则天就已经把她的碑文都拟好了。而且字数也都算好了。因此才画了这样的格子。
既然武则天生前就已经把她的碑文拟好了。为什么这个碑文。并没有刻在石碑上呢?
很显然。是因为后来发生了“神龙事变”的事情。
如果没有发生“神龙事变”。武则天一直当皇帝到老死。那么。她当年拟定的那个碑文。刻在上面。确实是很合适的。但是。后来发生了“神龙事变”。张柬之等人看见武则天年迈了。对朝廷的控制力变得很弱了。为了立功。因此提早把李显捧起来。让他当皇帝。这样一来。武则天的事迹就发生了变化。那些事迹用来说武则天。显然就不太恰当了。
同时。武则天自己又对李显说。她要废除帝号。恢复皇后的称号。作为李家的一个媳妇。埋进乾陵里。这样一来。那个碑文就更加不恰当了。因此就没有刻上去。
(神龙事变)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武则天去世之前。给李显交代过她的碑文的事情吗?
有人说。那个无字碑。肯定是武则天给李显交代的。让李显什么也别刻上去。留一块无字碑。意思是。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靠谱的。因为武则天绝对不会认为她做的事情有错。不管她曾经做过什么。她都不会认为是错的。既然不会认为是错的。又怎么存在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这个话呢?
还有人说。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劳太大了。一块碑文装不下。所以特别给李显交代。让李显不在上面刻文字。
这个说法也不对。武则天在当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在石碑上刻文字了。那时候都没有觉得她的功劳太大。石碑装不大。为什么她不当皇帝了。反而认为自己的功劳太大石碑装不下呢?这不是不合常理吗?
由此可见。武则天交代她碑文的事情。一定是让李显在上面刻字的。而且一定是让李显不刻别的。就刻上她生前拟好的那个碑文。虽然武则天在去世前。恢复了皇后的称号。但是。她并不想改变改她的碑文。她觉得她一生的功绩。值得用那样的文字来表述。
不过。当她去世以后。李显却为难了。如果按照武则天交代的话去办。这是不恰当的。毕竟武则天已经去除帝号了。再那样刻。显然不妥。但是。他又不敢重新给武则天拟写碑文。重新给武则天拟写碑文。是违逆武则天心意的。等李显将来死了。去地下见武则天的时候。怎么向她交代呢?
思来想去。李显干脆什么也不刻上去。因此。就成了现在咱们看见的“无字碑”。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其他观点:
唐载初元年(689年)9月9日。都城长安大明宫里含元殿上钟鼓齐鸣。百官舞拜。一位头戴冕梳。身穿黄袍的女子宣布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她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在32岁时以皇后身份参政。直到82岁一共执政50年。在她执政期间。国家经济稳步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好了基础。这样一位远识卓见。精明强干。胆识过人的女政治家于公元705年11月病逝了。临终遗嘱:除去帝号。以高宗皇帝的名义和高宗埋在一起叫“乾陵”。但由于武则天的影响远远大于高宗。人们多称为武则天墓。
乾陵整座墓好像是一座完整的小山。像一个躺着的女人。看她的墓室要花两个小时左右才能走到头。据说她的墓是唯一没有被盗的唐朝墓室。她的墓碑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但是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后人所加文字也是若明若暗。模糊不清。
武则天为什么在墓碑上不刻一字呢?历代学者为此争执不休。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武则天自知自己执政中篡权改制。滥杀无辜。罪孽深重。无功可记。与其贻笑大方。不如一字不写。
有人将武则天说成是暴君。其罪状归结以下:
●严酷专横。高宗疾病缠身。政事全由武则天处理。臣子们称她是“天后”。高宗死后。武则天更是独揽大权。她废了太子。正式登基成了名副其实的女皇帝。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刑讯逼供、囚禁亲生儿子。宗室朝臣被冤杀者数不胜数。武则天晚年更是豪奢专断。弊政很多。
●狐媚惑主。武则天14岁入宫时已出落得一表人才。身体丰满。容貌端丽。但在太宗面前只封为“才人”。列后妃第六等。与一个侍女的身份差不多。到了李治身边后。她的才干与容貌才发挥了作用。她看透了李治的多情、体弱多病、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弱点。她以传情的眉目、婀娜的身体征服了李治。她成了“昭仪”。不久又升为“宸妃”。后来她精心策划废了王皇后。自己当上了皇后。
●扰乱后宫。武则天不满足富丽庄园。煊赫铺张的排场。不满足锦衣玉食。乘车坐辇的生活。她先是宠幸薛怀义。让他入侍。这个街头卖膏药家伙后来竟被封为左威卫大将军、梁国公。后又有御医沈南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张氏兄弟毫无才能。只因相貌俊美取悦武则天。并为张易之设立“控鹤府”。
有的人认为武则天一生聪颖机智。常常做出惊人之举。无字之碑。意在千秋功过。让后人评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指出。从唐中宗起。陆贽、李绛、宋代的洪迈、清人赵翼等人。都很尊重武则天。对她评价很高。他们认为唐太宗打下的盛唐基础建立了规模。而武则天则巩固和发展了这一基础。没武则天起作用的50年也就没有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这对唐朝的历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应该肯定的。但也不能以偏概全。
武则天的错误也是很严重的。尤其是其统治后期朝政腐败。对历史的进步起了阻碍的作用。功过参半。有些人认为武则天是个聪明人。立“无字碑”立得聪明。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还有人认为武则天是自知自己在位时扶植寒弱。打击豪门。发展科举。奖励农桑。继贞观之治。启开元盛世。政绩斐然。远非一块碑文所能容纳。留下空碑一座。以示自己功盖过世。
持这种观点的人高度评价武则天。他们认为武则天是一位刚强机智的政治家。在她的统治下的半个世纪里得到了切实的巩固。这是她对历史的贡献。同时。自武则天死后乾县百姓。每逢麦收之际。纷纷来到“无字碑”前焚香祭奠。悼念武则天的功德。
正如明代一位无名诗人在无字碑上提的诗中写的那样:“乾陵松柏遭兵焚。满野牛羊春草齐。唯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
因此至今关于武则天为什么立下无字碑。仍然没有定论。她的无字碑大概是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倾诉吧!
校书郎工作室。叁月春
其他观点: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应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她的一生都处在是非黑白之中。有人说她为了权力。甚至不惜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真是如此吗?而她陵墓前的无字碑真的是自己刻意为之?
武则天共在位15年。一直到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在局势的逼迫下不得不让位于李显。李显即位。史称唐中宗。同年十一月武则天离世。于是唐中宗按照她的遗命。恢复她大唐皇后之位。葬入陕西乾陵。
乾陵前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无字碑。据说它高7.5米。宽2.1米。重90多吨。由一整块巨石雕刻而成。无字碑雕龙画凤。工艺十分精美。旁边还有一块高宗的圣纪碑。历史学家推测。两块碑应该是同一时间立起来的。很多游客们来到乾陵。都会在无字碑前停留驻足。评价这位女皇敢立无字碑的心境。但无字碑真是为了让后人评说功过吗?
事实上无字碑上有大小相等排列整齐的格子。共计3300个。明显这些小格子是用来篆刻碑文的。无字碑并不是武则天的主观命令。而是唐中宗所为。他知道自己母亲的一生杀伐。作为儿子他自然不好说什么憎恶母亲的话。但要在碑上刻碑文。他又实在不想违心去歌颂武则天的功绩。于是就“此事再议”。然后就没有了。最后就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无字碑。
有人说武则天临终前把江山还给李家是明智之举。其实她想不明智都不行。要知道在当时她不让就得死。还有现在的无字碑其实有有字的。各个朝代。各种字体都有。由于管理不当从宋代开始就不断有人在上边刻字。杂乱无章的。即使之前真的写了啥现在也看不清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820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武则天,碑文,无字碑,石碑,神龙,功过,皇后,帝号,皇帝,刻上
没想到大家都对武则天立“无字碑”的良苦用心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武则天陵前的那块无字碑。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聪明人进行过猜想。武则天的陵前。为什么是一块无字碑呢?碑上不落文字。是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