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哪首诗更好?
原创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哪首诗更好?

好文

热门回答:

个人觉得《再别康桥》更好。从某种角度。意境是诗歌的灵魂和诗歌水平的重要考量。好比人的气质。

《雨巷》的意境相对单一。一枝丁香。《再别康桥》虽然写康桥。但细写了柳枝、水草、清潭和彩虹。

另外。《雨巷》中重复较多。有的段落内容疏离。比如前三段。尽管适合忧愁情感。也难免显得空泛。

相对来说。《再别康桥》就丰满许多。诗人以不同景物抒发复杂、矛盾的情感。不愧天才诗人和情圣!


其他观点:

都是名家名作。都非常有意境。

其他观点: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的代表作。人家徐志摩就是靠着这首诗活着! 因此《再别康桥》是意境更美内容更加充实之作。

新月派。又称\"新格律诗派\";新月派。得名于泰戈尔《新月集》;主要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人。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新月派。反对的是\"五四时期\"出现的\"白话诗\"。即\"诗歌的散文化\"。坚持现代诗创作者不能放弃汉语自身的\"三美\"(见上文)

用\"三美\"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一下《再别康桥》。就不难发现徐志摩的这首诗正是\"教科书\"般的注解;

首先是\"音乐美\";纵观《再别康桥》的音节。每一句字数大致相同。尤其是开篇几句。朗朗上口。朗诵起来了不忍住口;

第二是\"绘画美\"。也就是\"画面感\"极强——通过徐志摩的镜头。我们看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周遭的自然风貌。如同宋词的白描——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就是所谓\"建筑美\";整个诗篇前后呼应。有别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诗风。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少年狂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36:44

    新月,再别康桥,意境,音节,诗歌,诗风,云彩,泰戈尔,这首诗,白话诗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36:44

    没想到大家都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哪首诗更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36:44

    个人觉得《再别康桥》更好。从某种角度。意境是诗歌的灵魂和诗歌水平的重要考量。好比人的气质。《雨巷》的意境相对单一。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