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画里有诗。将诗词融入摄影,“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怎么拍?
原创

诗中有画,画里有诗。将诗词融入摄影,“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怎么拍?

好文

热门回答: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诗词融入摄影。“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怎么拍?

 

这两句诗出自唐寅的《桃花庵歌》。其《桃花庵歌》是唐寅当时的代表作。

唐寅。(1470—1523)。字伯虎。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画家、文学家。

唐寅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 ”。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两句诗真切平易。口语浓烈。意境清新。简直醉人。虽然满眼都是花。却毫无低俗之气。笔力直透人们心灵。是非常浪漫的画面。

让我拍。我会用28—300头由远而近----首先拍摄大场景。然后再将“桃花庵”“ 桃花仙”“种桃树” “摘桃花换酒钱”一个一个的镜头拉近。追随着桃花仙人对酒当歌。开怀吟诗的感人画面。那画面在妖娆艳丽的桃花映衬下。会古朴清雅、意蕴醇厚深远。一个鲜活的世外桃源展现出来。让人神往……这样拍。会让人看到唐寅的生活场景。更看到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终于选择逃离闹市。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再现了诗人傲世不俗的个性和闲居安逸生活的满足。给人以审美享受。

 

文/图 张晓虹






其他观点:

这是唐代四大才子之首。唐寅。也就是唐伯虎的桃花庵歌的诗句。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如果要拍出。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两句诗的意境并不难。这俩句诗主要表现人的一种洒脱和自我。不被生活中的名利所累。和对生活的玩世不恭的态度。和社会现实的不满。


其他观点:

“又摘桃花换酒钱”出自于《桃花庵歌》。是明代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全文: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白话译天:

桃花坞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个桃花仙。桃花仙人种着很多桃树。他摘下桃花去换酒钱。酒醒的时候静坐在花间。酒醉的时候在花下睡觉。半醒半醉之间一天又一天。花开花落之间。一年又一年。

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阿谀奉承。车水马龙是贵族们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这样的穷人的缘分和爱好啊。

如果将别人的富贵和我的贫贱来比较。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将我的贫贱和达官显贵的车马相比较。他们为权贵奔走效劳。我却得到了闲情乐趣。

别人笑话我太疯癫。我却笑别人看不穿世事。君不见那些豪门贵族虽然也曾一世辉煌。如今他们却看不见他们的墓冢。只有被当做耕种的田地。

《桃花庵歌》是唐伯虎所注诗作中最著名的一首。诗句大气磅礴。中间带着那么点懒散的不羁。傲慢中有着些许的忧愁。狂野中又沾染了文人的清高。

作者自比桃花仙。每天以花换酒。悠哉游哉。醉酒眠花。只愿长醉不愿醒。人物形象也在瞬间如此鲜活起来。诗人的乐趣不在商圈。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人下。何不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

通贯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虽然有避世之意。但看得出作者没有颓丧消沉。更没有放弃自己。更多的展现了他平日生活的超脱与释

然。还有浪漫与奔放的豪迈情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孤飘的蒲公英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01:04

    酒钱,桃花,桃花庵,桃树,桃花仙,人种,车马,唐寅,不愿,明朝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01:04

    没想到大家都对诗中有画,画里有诗。将诗词融入摄影,“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怎么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01:04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诗词融入摄影。“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怎么拍?这两句诗出自唐寅的《桃花庵歌》。其《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