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舍利子不只得道高僧有。以前我二伯就在殡仪馆上过班。普通老百姓火化后有舍利子的也不少。只是比得道高僧的几率要小得多。
现在普通老百姓火化后有舍利子就更加罕见了。而且老百姓的舍利子。跟得道高僧的舍利子是不一样的。
其实讨论“舍利子”是相当敏感的。抒发个人观点也得极其小心。下面就斗胆站在客观角度来试着揭开“舍利子”这层神秘的面纱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两份相同的骨灰
很多人以为。人焚化后的骨灰都一样。无非就是些碳酸钙。而且外观看上去也没多大区别。经过粉碎后。都是棕灰色的粗砂状骨粉。
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而且在我看来。骨灰的差异。就是得道高僧有舍利子的主要原因。
骨灰中除了碳酸钙之外。还有其他元素。就拿僧人来说。因为他们吃素。所以骨灰中纤维素跟矿元素含量较高。靠海的人因为经常吃海鲜。骨灰中重金属含量也会高一些。
由于世界上不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所以自然也就不存在两份相同的骨灰。
得道高僧焚化后出现舍利子的原因猜测
得道高僧在圆寂后。经过焚化有不小的概率会生成一些珠形、块形、花形等形状的舍利子。而且高僧与高僧之间可能还会生成不同颜色的舍利子。比如黑、白、红、蓝、橘黄、透明、琥珀色等多种颜色。
舍利子的颜色在佛教中同样有些说法。比如黑色对应头发。红色对应肌肉。白色对应骨骼。琥珀色对应脑部等等。
这些舍利子都会被供奉起来。那么它们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我尽量把所有可能性都说出来。然后挑选一个最有可能的解释。
1.饮食习惯
有人觉得僧人之所以能在焚化后生成舍利子。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常年吃素。长期素食主义会导致人体内部积累大量的纤维素跟矿物质。
那么同样是吃素的道士(部分)为什么没有这种说法呢?
而且全球范围内坚持素食主义的普通国人也不在少数。甚至老外也有很多。同样也没怎么听说他们在焚化后生成舍利子的事。
此外。如果僧人吃素就能生成舍利子。那么佛教信徒千千万。岂不是每个人都能生成舍利子?
所以我个人觉得。饮食习惯或多或少有关系。但不是主要因素。
2.结石
有不少人觉得“舍利子”其实就是“结石”。因为僧人经常要打坐。运动的比较少。结石在高温的作用下。就这么变成了舍利子。
初步一看。似乎能说得通。其实漏洞百出。
首先。结石的疼痛。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有次。我朋友在开车时突发尿结石。疼的他差点出车祸。那表情我跟你讲。真的能用“狰狞”二字来形容。当时幸亏我在旁边。马上就开车带着他去医院了。
所以僧人体内如果存在结石。几乎不可能一直默默忍受。看到这里有人会说了“有些结石不发作的时候。一点都不痛!”
确实存在这个现象。但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沉积盐。跟水垢差不多。这些物质在焚化炉的高温下。会直接被烧成粉末状。不可能留下来。
此外结石是不透明的。而舍利子属于晶体状。二者根本不是同一个物体。
3.特殊情况下高温焚化后的产物
曾经有专家做过相关实验。他们通过合法正规途径获得不同年龄逝者的骨骼后。分别对骨骼进行加热反应。
200℃时。骨骼出现碎裂及变形。
400℃时。骨骼中的有机物开始重新结合。
600℃时。骨骼中出现了很多不规则晶体。
800℃时。这些晶体开始“变大”。
1600℃时。晶体逐渐融化成球状。
这些晶体的主要成分就是硅酸盐、磷酸盐、碳酸钙。而这些晶体。就是俗称的“舍利子”。
至于这种说法到底有几分可信度。大家在耐心看完下文后自有定论。
1988年。中国台湾中科院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取出了部分高僧舍利子。他们打算用科学的方式来揭开舍利子的神秘面纱。
最后研究发现。舍利子的主要元素就是钙、盐、碳。也就是说舍利子的成分其实跟骨骼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在高温状态下。发生了重结晶现象。即人体的细微骨骼熔融又重新结晶的过程。
重结晶能让钙盐物质的纯度更高。所以舍利子看上去是“通透”的。
严格意义上来讲。舍利跟舍利子不是一种概念。舍利多跟骨头连在一起。舍利子多为独立的晶体状。从上面的实验也可以看出。或许是温度不同。所以导致晶体是否附着在骨头上。以及晶体的大小有差异。
此外。2007年有人还申请了“人为制作舍利子”的专利。里面详细描述了“舍利子”的制作过程。并且比例配方都有。想要知道详细内容的。可自行查阅。网上都有。
那么可能又有人问了。舍利子的颜色怎么解释?
在给出我的看法之前。先用几句话给大家说下“烟花五彩缤纷的原理”。
烟花的原理其实就是“爆炸”。爆炸所释放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了让烟花更好看。人们开始在烟花中加入一些发光剂。归根结底。这些都属于金属离子。
在焰色反应中。钠对应黄色。钙对应砖红色。铜对应绿色。铯对应蓝色等等。
咱们将视线再挪回“彩色舍利子”上。要揭开谜底。就不得不提起“得道高僧”这个身份。在佛教中。金、银、琉璃、玛瑙、水晶、砗磲、摩尼珠为“七宝”。
很多得道高僧都会挂些佛珠宝石。当高僧圆寂后。这些具备象征性的个人物品。也会随着高僧的遗体一同火化。其中成分有很多是各类金属离子跟二氧化硅。
七宝中的二氧化硅会跟骨骼中的钙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增加了生成舍利子的概率。
此外。那些诸多金属离子跟晶体发生化学反应后。自然就生成了不同颜色的晶体。即有色彩的舍利子。
相比于常人。吃素的僧人更容易生成舍利子。这是因为长期的素食主义会让人体积累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
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很多老百姓在焚化后。少部分群体骨骼上也会附着晶体。因为以前生活条件艰辛。大多老百姓也是以吃素为主。
结语
回头再总结一下。我个人觉得。吃素群体更容易生成舍利子。但或许其生成比例需要很高的标准。所以能生成舍利子的人很少。
僧人这一群体比普通人摄入的纤维素跟矿物质更多。而且长期生活在有金属离子的环境内。日积月累之下。体内各类元素含量可能异于常人。
最后得道高僧的遗体在焚化过程中。会加入“七宝”。所以就更进一步增加了生成舍利子以及彩色舍利子的概率。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最终事实。如您有其他想法。欢迎在评论区文明交流。
——END——
其他观点:
我姐夫在殡仪馆上班。他说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普通人也能留下舍利子。目前这一技术已经申请了专利。不得不感叹。现代科技的发达。
提到舍利子。我们就会想到得道高僧。这些高僧往往大彻大悟。具有超脱世人的大智慧。他们中有些人在圆寂后往往会留下舍利子。人们都说这是高僧德行、智慧的结晶。我们先来看几个事例:
2500年前释迦牟尼圆寂时。弟子们在他的骨灰中得到了84000颗舍利子。
1990年12月新加坡华人高僧宏船法师圆寂。骨灰中有480颗彩色舍利子。这些舍利子光彩夺目。比钻石还要璀璨夺目。
1993年5月7日晚79岁的高僧召乌力吉在沈阳火车站圆寂。他的骨灰中有数十枚坚硬的结晶体。红、绿、黄、黑、白各色都有。大如黄豆。小似米粒。经专家鉴别。这就是珍贵的舍利。
世界上最大的一颗舍利子据说是秋英多杰仁波切的舍利子。大如鸟蛋。2017年2月。这颗舍利子曾在上海展出。
可见舍利子并非虚无缥缈的传说之物。在现代。修行的佛教人士圆寂火化后也曾获得过这种奇特之物。得道高僧圆寂后有舍利子都属罕见。普通人去世后留下舍利子的现象更是少之又少。
什么是舍利子?
这里我们需要区分两个概念——“舍利”和“舍利子”。
“舍利”这个词是从梵语音译过来的。原是印度对去世的人的遗体的称呼。舍利子印度话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因此。在佛教中。僧人死后留下的完整的、不经火化的遗体或者火化后的骨灰、骨骼、牙齿等都可以被称为舍利。
没有经过火葬的高僧。遗体完好无损。被称为全身舍利。这些高僧会被做成金身供奉。去世后被火葬的高僧只能留下遗骨。称为碎身舍利。比如前面提到释迦牟尼在火化后除了留下84000颗舍利子。还留下了头顶骨、两块骨头、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这些骨头、牙齿被称为碎身舍利。
高僧去世后经过火葬。只会留下一些骨灰。人们把骨灰埋到地下。或者装在罐子里供奉在室内。称为佛塔。
舍利子是非常坚硬的结晶体。通常可在高僧火化后的骨灰中发现。舍利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颜色以黑、白、红色为主。它们有的像圆润的珍珠。有的像红色玛瑙。有的则是晶莹透明的。
舍利子按身体部位来源不同。分为骨舍利(白色)、血舍利(红色)、发舍利(黑色)。
舍利子的成分
根据现有的研究来看。舍利子这种坚硬的结晶体主要化学成分是钙、硅、磷和少量钾、钠、铁等元素。还有磷酸盐、硅酸盐等矿物质。
舍利子怎么产生
为什么只有得道高僧火化后才会留下舍利子。而普通人却很难做到呢?其实。这个问题目前没有定论。人们有如下猜想。我们来一一分析。
猜想一:舍利子原是体内结石。
有些人认为舍利子是人体体内结石经高温火化后产生的晶体。但是这种说法似乎经不起推敲。
人体的结石中主要有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
胆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胆红素等大分子有机物和少量碳酸钙;肾结石和膀胱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磷酸钙和其他一些矿物盐、尿酸等。基于这些结石与骨骼的成分有相似之处。人们才会认为舍利子可能是结石。
但是。人去世火化时炉内高温可达800-900度。结石的主要成分——钙质和金属盐沉淀物。在高温下会变成粉末状氧化物。
另外。人体内有少量结石就会导致难以忍受的剧烈绞痛。患者不可能一点知觉没有。一般来说都会及时就医。把结石排出体外。而且留下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几乎都是身体健康的长寿老人。未听闻他们生前有结石病。许多生前患有结石病的普通人。去世火化时也未发现过舍利子。
许多人可能认为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发现舍利子后偷偷藏匿。这更是不可能。
我姐夫说殡仪馆的火化程序非常规范。火化时家属可以在电脑前全程观看火化过程。火化完毕。家属可以亲自纳骨(把骨灰装入骨灰盒)。所以殡仪馆藏匿舍利子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
猜想二:舍利子与吃素有关
许多人会由高僧的身份联想到他们的饮食习惯。认为是高僧们或者修行之人长年吃素。大量食用含钙较多的豆制品和菠菜、竹笋等含草酸较多的蔬菜。从而形成结石。
还有人指出高僧们一般一天只吃两顿饭。他们在上午9:00-10:00。下午4:00-5:00用餐。也就是他们基本不吃早餐。这样的饮食习惯不利于胆囊收缩。不能尽快排出隔夜的胆汁。胆囊内的胆汁过多很容易形成胆结石。
简单来说。饮食习惯使高僧体内的碳酸盐、磷酸盐含量远远高出普通人。这些物质在体内沉积下来形成结晶。经过高温燃烧就变成了坚硬的晶体。也就是舍利子。
不过这个说法似乎也站不住脚。世界上有不计其数的素食者。但是也未听说他们在去世后留下舍利子。
猜想三:人体骨骼残余说
人体有很多细小骨骼。如指骨、趾骨或耳道内的微小骨骼。这些微小骨骼经高温燃烧后可能会产生结晶外观的舍利子。
一家科研所曾对一位高僧的舍利子进行分析。发现主要为人骨的成分。此外。还有人觉得舍利子与牙齿有关。牙齿中有许多无机盐。其中牙骨质部分与骨骼成分相似。
科学家早用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人体骨骼组织。得出结论:在不同的燃烧温度下。有可能形成骨结晶。也就是舍利子。
200℃到1200℃的温度下燃烧了2小时。骨密度是先降低后升高的状态。温度在600摄氏度时开始出现重结晶。在1200℃时。骨组织形成了新形态的晶体。这些晶体有些是不规则形状。有些是球形。并且温度到了1600℃后这些晶体将会熔化。大多变成球形。
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普通人火化后也是可以留下舍利子的。但按照分析结论来推理。舍利子的形成与火化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越容易形成舍利子。现代火化技术越来越发达。火化炉的温度可接近1000度。而古代显然没有这样的设备。多数是自然焚化。那么古代应该产生舍利子的机会不多。但是古代也有许多高僧留下舍利子。这样的案例比现代还要多。这就有点不合理了。
猜想四:身外之物。
有的人认为舍利子并非人体内的物质。而是身外之物。比如在火化时夹杂了玛瑙、玉石一类的物质。这些东西与骨灰结合经过高温煅烧。形成了舍利子。
玛瑙、玉石这些东西可能是高僧的弟子为了表达敬意。在高僧去世后塞到高僧口中或者手里。而后随遗体一起火化。或者是佛珠等随身物品中夹杂的玛瑙、玉石等。更有人猜想这是别有用心之人为了取得舍利子。谋取利益故意为之。
最后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可能。事实上。高僧在火化的时候。他们的身边也围绕着很多宝石做陪葬品。这些宝石经过火化之后再出来。也被人们称为舍利。
从这一角度来说的话。舍利子也不只是高僧火化时才能出现。只要火化的温度适宜。又适当的加入其它物质也可能出现舍利子。
人工合成舍利子
科技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利用人体内的碳元素。人工合成舍利子了。早在2009年。就有人研究出了人工制作舍利子的方法。并且申请了专利。具体方法如下:
将人体骨灰、水晶及制品与硅酸盐金属显色料研磨至微细。按比例配合均匀。加水揉捏模压制成舍利子制品湿坯。经干燥、加硅酸盐金属显色料喷涂浸渍、干燥、预热、再经1300度氧化条件下烧结、缓慢冷却至室温就是合格的舍利子。
结束语
形状变化万千。颜色各异的舍利子。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神秘色彩。人们往往愿意相信那些美丽的传说。认为舍利子的形成与高僧的德行、智慧有关。这是一种向善的表现。一种美好的憧憬。
尽管人们多番研究。对于“舍利子究竟如何形成”这一问题。目前仍没有定论。大多解释只是根据现有科学原理来推测。
不过目前确实可以制作出“舍利子”。甚至能够进行机器制造了。人工制造的舍利子颜色、形状逼真。还可以刻字。
但这样的舍利子含金量却不高。因为舍利子本身是佛教的信仰。是信佛人的一个寄托。人工制造的舍利子欠缺的就是这份信仰。真正的舍利子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而且数量稀少。所以大家对市面上出现的那些所谓“舍利子”最好是保持理性。
其他观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617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舍利子,高僧,结石,骨骼,骨灰,晶体,舍利,僧人,佛教,高温
没想到大家都对舍利子唯有有道高僧才有么?舍利子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舍利子不只得道高僧有。以前我二伯就在殡仪馆上过班。普通老百姓火化后有舍利子的也不少。只是比得道高僧的几率要小得多。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