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认为《开国大典》是最贴近真实历史题材的电影。虽然
公映至今已经30年了。但每年十月一日。我都基本要重温一次。每看一次都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电影《开国大典》是反映中国革命历程史诗般的经典之作。大手笔、大规模、大制作。主旋律、正能量。全景式地概括了1949年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中所发生的诸多重大政治和军事事件。影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感到真实、可信。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贴近历史、贴近人物。一改过去的\"脸谱化”。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党内又派系林立。勾心斗角。蒋介石被迫下野。由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而实质上就是有职无权。李宗仁派出代表。意欲中共和谈。国民党代表团张治中专门赴奉化溪口请示蒋介石。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国民党的实权还操纵在蒋介石手中。渡江战役前。蒋介石来到长江前线视察。发现几名军官在打麻将。他不但没有处罚。而且还坐下来打牌。把赢的钱交给了李襄南。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全靠诸位仁兄了。语气中透着凄凉、无奈和不甘。还有蒋介石离开大陆时。面对大海。回望故乡。音乐响起。那种难舍的心情、那种失败后的沮丧。五味杂陈。表现的淋漓尽致。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身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睿智、信心满怀。他接见苏联大使米高杨。开着幽默、轻松的玩笑。进京前。他喻为是赶考。告诫共产党人。决不当李自成。进京后。夜晚他私自到北京街头吃北京小吃。请程潜北海划船。一个一个小片断。把领袖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
十月一日。当伟大领袖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迈着娇健的步伐。登上天安门城楼时。在群众的欢呼声中。毛泽东主席用他那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广场上欢声雷动。群情激昂。那一幕历历在目。永远定格在全中国人民的心中。
这部 影片拍摄转战全国12个省市。动用了15万人次的群众演员。有台词的演员超过130人。正是有了他们的敬业精神。我们才看到了一部贴近历史、真实的好影片。
其他观点:
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打了无数次战争。但最为震撼人心的。还是辽沈、平津、淮海这三场战役。这三大战役的胜利。直接埋葬了蒋家王朝。结束了军阀对中国的统治。从而直接推动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的步伐。
为了铭记这三大战役对新中国的历史贡献。给后人留下详细的记忆。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曾经酝酿拍摄这三大战役。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功将这部巨制搬上荧幕。一直到198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指示中央军委。研究部署拍摄《大决战》系列电影事宜。最后将任务再次交给了八一电影制片厂。自此。《大决战》系列电影拍摄活动正式开始。
为了拍好这部巨制。八一电影制片厂查阅了大量的当事人回忆录和资料。并且向还健在的参与过三大战役的首长和有关人士了解战役详情和其中不为人知的故事。直到1987年底。历时接近两年。影片创作基本完成。进入了选角阶段。当时有大批特型人员和专业人士参与了电影的拍摄。为了使摄制更加能接近历史。导演组还向当时的指挥过三大战役的老帅老将们汇报和请教相关情况。首长的建议很好的指导了电影的拍摄。没有什么比当事人更了解三大战役的情况了。
《大决战》系列电影在全局上自然天成。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巧妙的斗争策略。影片的整体效果呈现出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分量足。气势高。有较强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即使这三部电影每部片长3个多小时。仍然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疲惫。只有满腔的热血和激情。
因为这是中国共产党打过的规模最大的战役。要是三核桃俩枣的人员根本不能营造出壮观的战争场面。因此。八一制片厂与向中央军委进行了汇报。在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下。《大决战》参拍人员数量和使用道具更是创下了史无前例的记录。
根据记载:《大决战》这部史诗级系列战争巨片。不但得到了中央领导人和中央军委的大力支持。军委还特批了相关款项。从酝酿到摄制完成历时5年。最后耗资达人民币一个亿。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影片拍摄地区涉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个市、县、区。北起黑龙江哈尔滨。南至浙江奉化。西至黄河河套。东至渤海之滨。堪称纵横中国。拍摄动员了人民解放军北京、济南、沈阳、南京、兰州五个军区和空、海军的一些部队。陆军航空兵以及武警部队、有关院校。共计有20多个军级单位30多个独立师团单位。共约13万官兵参加了拍摄。加上参演群众15万余人次。累计动员人力达330余万人次。同时。还动用了大量火炮、飞机、坦克、舰艇等大型军事装备参加拍摄。
这部历时五年拍摄完成的巨制上映后大获成功。受到了中央首长和群众的热烈好评。如果当时有豆瓣影评的话。9.9分不能再少了。那0.1分不给是怕摄制组骄傲。小平同志对电影非常满意。他说:“片子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作为淮海战役的直接指挥者。他的认可和评价则显现《大决战》系列电影真正还原三大战役的历史。是中国电影历史上最为出色的影片。
其他观点:
《大决战》堪称中国军事电影里程碑。高度至今无人能及。真正的大制作。基本可以作为历史来看。战争进程、交战双方事无巨细。一览无余。严谨讲述。尊重史实。没有戏说。
同时。三部系列电影还非常好看。从统帅到将军。再到普通士兵。都演绎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对话尤其精彩!比如淮海战役中。主席开战前一段话:不能不燃烧了……60万对80万。这是一锅夹生饭。也要把它吃下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002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战役,中央军委,电影,历史,三大,这部,大决战,蒋介石,这三,平津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历史题材的电影哪部最贴近真实历史?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认为《开国大典》是最贴近真实历史题材的电影。虽然公映至今已经30年了。但每年十月一日。我都基本要重温一次。每看一次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