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第三飞花令\
原创

春天第三飞花令\"牡丹\",含有牡丹两字的古诗有哪些?

好文

热门回答:

所谓的“飞花令\"即是春。花。秋。月。云水。柳。七字飞花令。牡丹属于“春\"字第三令。要想全部弄清楚。要花费极大的精神与时间。

置身于五彩缤纷的花丛中。那千娇百媚嗅宜人沁香。让人心肺都被净化。忧郁与烦恼都会随香飘去。宅家的日子看看飞花令。时间会很快过去。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选择两首有关“牡丹\"的古诗词:

古今称国色。娇艳令人折。

谁人希贵贱。知时自有格。

作者:未知。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作者:刘禹锡《赏牡丹》。

其他观点:

含有“牡丹”两字的古诗有 :

【一】

《牡丹》

◎唐◎白居易◎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

【二】

《长安春游》

◎唐◎王建◎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三】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淡无有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四】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五】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六】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七】

《牡丹》

◎唐◎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八】

《浣溪沙》

◎宋◎晏殊◎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值千金。

恼人天气又春阴。

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

有情须殢酒杯深。

【九】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十】

《鹧鸪天(再赋牡丹)》

(宋)辛弃疾

去岁君家把酒杯。雪中曾见牡丹开。

而今纨扇薰风里。又见疏枝月下梅。

欢几许。醉方回。明朝归路有人催。

低声待向他家道。带得歌声满耳来。

……

……

……

其他观点:

在浩瀚的古诗词中。描写牡丹的诗词很多。也像牡丹花般的色彩纷呈。

在众多写牡丹的诗中。笔者更对薛涛笔下的《牡丹》情有独钟。

薛涛其人其才其情

薛涛是个官妓。她峨眉婉转。有姿有才。是官妓中的翘楚;她才情美貌名动蜀中。比一般官妓更多一份高贵庄重。

薛涛的诗写得好。后人赞:“工绝句。无雌声”。深得名臣韦皋、李德裕、元禛等人的赏识。她做过韦皋的“女校书”。她用腌制掺水制出红色的“薛涛笺”。以她的才气。伴着“薛涛笺”成为后世风流雅韵的象征。

是个女子都渴望爱情。何况是亦才亦貌的薛涛。她也有“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般的浓情蜜意;更有“同心连夜间”的表白。只是韦皋也好。元禛也罢。都没有与她共聚百首的可能。

薛涛审视度势。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和身份:作为官妓。需要依靠别人的慈悲怜悯。才可以立足于世。她索性隐居高楼。穿起女道士的服装。因心态平和。得享高寿。

也许你认为我说的这些都与提问无关。其实不然。因为“诗”为“言志”。与薛涛笔下的牡丹很有关联。

《牡丹》采用“情重更酌情”的手法。巧妙用典。构思新颖。意深情绵。

薛涛的这首《牡丹》是用“情重更酌情”的手法。把花人之间的感情反复掂掇。造成情意绵绵的意境。构思新颖纤巧。独具艺术风采。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面对眼前盛开的牡丹。竟然有种“别去重逢”的兴奋。更有无限的情思溶入其中。与去年的牡丹分离落寞。把人世间的深情厚谊浓缩在特定场景之中。“泪湿红笺”一句。诗人自己进入了角色。读来亲切感人。

诗中的牡丹。笔落在花意却在情;笔触细腻而传神。“巫峡散”承接上文的怨别离。是拈来

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幽会的故事。给花人之恋抹上梦幻迷离的色彩:担心与情人的离别。会像巫山云雨那般一散而不复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

而失望至极之时。又突然不期而遇。更使人感到再度相逢的那种难得和喜悦。诗人把陶渊明武陵意外发现桃花源仙境和传说中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揉合在一起。给花人相逢照上了神仙般奇遇的面纱。带来了惊喜欲狂的兴奋。

两处用典。妙于变化多端。曲折尽致。

将牡丹拟人化。倾诉诗人的相思之渴。相慕之深。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这两句既以“馨香”、“不语”来形容牡丹花的特点。又以“传情”、“彼此知”来关照前文。行文显而不露。含而不涩。花与人相通。人与花同感;所以“不语还应彼此知”。

以上六句写尽了诗人与牡丹的恋情。而诗最后的两句。将诗情推向了一个高潮:“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安枕席”于栏边。如对故人抵足而卧。情同山海。深夜说相思。见其相思之渴。想慕之深。这两句。想得十分新奇。写得异常透彻。

看到这里。就一定会恍然大悟了:诗人哪是写富贵之花牡丹呀?而是将牡丹拟人化。用向情人倾诉情长的口吻来写对爱对情的渴望。新颖别致。亲切感人。自有一种使人陶醉其中的艺术魅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浮生三叹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05:31

    牡丹,牡丹花,枕席,不语,诗人,国色,馨香,飞花,两句,明朝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05:31

    没想到大家都对春天第三飞花令"牡丹",含有牡丹两字的古诗有哪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05:31

    所谓的“飞花令\"即是春。花。秋。月。云水。柳。七字飞花令。牡丹属于“春\"字第三令。要想全部弄清楚。要花费极大的精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