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华亭鹤唳出处是什么,有何典故?
原创

成语华亭鹤唳出处是什么,有何典故?

好文

热门回答:

华亭鹤唳。说的大致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要说的再准确一点的话。华亭鹤唳。就是形容读书人贪恋功名富贵。最后招来杀生之祸。这个时候。想要回归平淡的日常生活。都成为一种奢望。

华亭鹤唳的典故。在《世说新语》、《晋书》里面都有介绍。

先看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尤悔》:

“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陆机在河桥吃了败仗。又被卢志在背后进谗言。最终被处以死刑。临刑之前陆机感叹:我现在就是想听一听华亭上空白鹤的鸣叫。又怎么可能再有机会呢?

再看《晋书》。《晋书》里面的记载。更加详细一点。我把主线节录出来。

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超宣言于众曰:「陆机将反。」又还书与玖。言机持两端。军不速决。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而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既而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

当时成都王司马颖有两个男宠。一个宦官孟玖。一个是孟玖的弟弟孟超。得宠的孟超领了一万兵马。当上了小都督。还没有和长沙王司马乂开战。就纵容手底下的兵痞子抢劫百姓钱财。这个时候陆机就把带头的几个兵痞头子给抓了起来。孟超听说之后。带着上百号铁骑冲进陆机的军帐中抢走了这批恶徒。回头还嘲笑陆机:小畜生也能当都督吗?

陆机手下的谋士孙拯劝说陆机杀掉孟超。可是陆机犹豫不决没有动手。没想到孟超反而四处宣扬说陆机要造反。并且在和哥哥孟玖的通信里面说了陆机很多坏话。后来孟超不听陆机指挥。冒险进军全军覆没。哥哥孟玖怀疑是陆机害了弟弟。就在司马颖身边吹枕边风。说陆机心怀二心。还找了跟他一个鼻孔出气的军人作证。司马颖勃然大怒把收押起来。陆机对行刑官表白了自己的一片忠心之后。又给主公司马颖写了一篇绝笔信。最后长叹一声:华亭的鹤鸣。我再也听不见了!随后被杀害与军营之中。死的时候42岁。

以上两个典故出处。被引用的比较多。其实还有比这两个典籍更早的出处。是南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文章。谢灵运在《山水赋》这篇文章的结尾之处。有这样的句子:

孰如牵犬之路既寡。听鹤之途何由哉?

在这句话的后面。谢灵运自己做了一个注释:

牵犬。李斯之叹;鹤唳。陆机领成都众大败后。云:思闻华亭鹤唳。不可复得。

古人写文章典故太多。需要简单做个解释。牵犬。李斯之叹;是说李斯父子被赵高陷害判死刑之后。在刑场上面李斯向儿子叹息。想像以前那样。爷儿俩牵着狗出门打猎。过普通人的日子。都是一种奢望喽。

这里。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最后再简单交代一下时代和人物的背景。


陆机这个人是名门之后。当年为孙权夺取荆州。又在夷陵之战打残刘备的东吴名将陆逊。那就是他爷爷。亲的。陆机的父辈也出了一大批东吴高官。

后来风水轮流转。司马家夺了天下。灭掉东吴。陆家也就中道衰落。陆机两个亲兄弟在对抗司马氏的战斗中战死。陆机自己也是一个小小军官。战败之后当了俘虏。捉到洛阳之后。司马家族实施怀柔政策。释放了东吴一大批败将。东吴一些大将还会被继续任命。为新主子效命。可是陆机属于小小军官。也没有什么晋升机会。陆机想通了这个道理就回到爷爷陆逊的封地华亭。也就是今天上海的松江县附近隐居。十年潜心学问。最终依靠文名重新获得权贵赏识。名满天下。

之后司马家族自己不争气。闹内讧。八王之乱把江山弄得风雨飘摇。陆机要是一个明白人就不应该蹚这一池子浑水。可是他功名心太重。先是投靠司马伦。司马伦被杀掉之后。有投靠了司马颖。最后如上面所说。被小人谗言所害。被司马颖杀掉。

所以说。华亭鹤唳这个成语。如果你明白后面的来龙去脉的话。也是包含着惨痛的人生感悟啊。

正如《红楼梦》所言: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人生于世间。可是要警惕呢。

我是铁锤文史。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评论。

其他观点:

李白《行路难》之一“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架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陆机雄才大略岂能确保自己一生平安。李斯也只好以自己的悲惨结局为苦啊。现在陆机是否还能听见华亭中鶴的鸣叫声?李斯还能在上蔡之东门牵鹰打猎吗?。华亭鹤唳。指华亭谷的鹤鸣叫声。纵观全诗。华亭鹤唳。表示的是。陆机仕途的险恶。一生沦桑。亦可表示对过去生活的留恋。

其他观点:

“华亭鹤唳”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代陆机的故事。已经有答主做了回答。而这个成语还有一个近义成语。“东门黄犬”。一起来看或许体会更深。

华亭鹤唳:就是后悔当官追求富贵的意思。简言之。就是“悔求功名”!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 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 华亭鹤唳。可復得乎?’”

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 陆机于吴国灭亡之后。入仕晋国为臣之前。常和弟弟陆云一起在华亭的庭园中游玩。观赏那里的仙鹤飞舞鸣叫。后当他被人陷害。临刑之际。再次回想起当初那种潇洒自由的闲适生活。只有万分的遗憾却已是不可得了。

宦官孟玖及其弟孟超都被晋朝宗室成都王司马颖宠幸。可谓恃宠而骄。孟超在陆机军中。率一万人任小都督。还未交战。他就放纵士兵四处抢掠。陆机知道后。抓捕了兵士当中的主犯。

孟超带着铁骑百余人。直接到陆机麾下抢人。抢了人不忘挖苦陆机说:“貉(hé)奴也能作都督吗?”

貉奴。是当时对蛮夷之人的蔑称。毕竟陆机是后来投奔晋国的。相当于外来户。自视根正苗红的晋国小人自然要找机会表达歧视之情。貉。就是一丘之貉的那种动物。一般用来对四夷的谩骂之语。

陆机帐下的司马(官职)孙拯便劝陆机干脆杀了孟超。可是陆机不同意。孟超反而得寸进尺。到处对人说:“陆机要谋反。”他又给哥哥孟玖去信。诬陷陆机怀有二心。不愿尽快决战。

到了开战之时。孟超不听陆机调度。擅自率军独进。导致全军覆没。他也被敌所杀。

收到举报信的孟玖本来就对陆机产生了猜忌。一听说弟弟战死。就更相信弟弟信中之言。他怀疑陆机就是故意借敌之手除掉弟弟孟超。他随即向司马颖进言。告发陆机心怀异志。并拉来将军王阐等一大群官员做证。

司马颖大怒。命令牵秀秘密逮捕陆机。

当晚。陆机梦见黑车的帷缠住车子。使劲撕扯也扯不开。天一亮。牵秀的部队就到了。

陆机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他脱下戎装。戴上白色便帽。神态自若地与牵秀相见。说道:“自从吴国覆灭。我家兄弟宗族都蒙受了晋王重恩。不但入朝为官。建言献策。还能执掌兵权带兵打仗。成都王把重任交给我。我本想推辞都没有获准。今天被杀。这难道不是命吗?”

他又给司马颖写了一封言辞凄惨的信。托牵秀带去。

临刑之时。陆机感叹道:“华亭的鹤鸣声。我还能再听到吗?”

死时年四十三岁。他的两个儿子陆蔚、陆夏也一同被害。其弟陆云、陆耽也随后遇害。

从此以后。“华亭鹤唳”成了一个典故。表示感慨一生做了错误选择。不该进入仕途。其含义是:追逐功名利禄者。终为功名利禄牵绊而失去自由;同时也可以引申为有弃官归隐之心。

那为什么说“东门黄犬”一词与它的含义类似呢?

当初秦国丞相李斯被赵高陷害。被诛杀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同坐)。临刑之时他对着儿子感慨道:“当初我和你牵着黄狗一起出上蔡城东门去打猎。追逐野兔。那样的日子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有?”(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华亭鹤唳与东门黄犬两个典故。都有如仕容易归隐难。名利场上风波恶的意思。如李白《行路难》诗之三云:“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对世态这种祸福相依。荣辱相随的感悟。就如郑板桥的道情诗所云:

“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浮生三叹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27:50

    华亭鹤唳,华亭,司马,上蔡,东吴,晋书,晋国,都督,李斯,典故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27:50

    没想到大家都对成语华亭鹤唳出处是什么,有何典故?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27:50

    华亭鹤唳。说的大致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要说的再准确一点的话。华亭鹤唳。就是形容读书人贪恋功名富贵。最后招来杀生之祸。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