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大明王朝到底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的还是满清王朝推翻的呢?
认真分析。总结起来。其实是农民军与清军合力灭亡了明朝——大明、大清与大顺之间爆发了一场历史上最强烈的战争。一场被称之为“舌尖上的战争”。
什么是“舌尖上的战争”呢?
就是围绕当时最急需而迫切的后勤保障“粮食”—稻米。爆发的一次三方势力惊心动魄地大角逐。
满清最终赢了!
概括地说。满清靠1%的努力+99%的幸运获得了天下。
而为满清提供99%的幸运机会的是谁呢?正是李自成。
那么。李自成怎么就成了大家公认的千古罪人呢?
李自成迄今被千夫所指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历史。只是这么机缘巧合罢了!
李自成之所以为满清入主中原无意间做了嫁衣。帮了倒忙。只是因为一场“灾害”让他误打误撞地“闯入”了历史的纷争之中——一个“闯王”。真是太贴切、太有深意了。
而300多年前爆发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松锦之战”。明军13万人败于12万人的清军。
这一切。竟然还是因为天灾引发的这场“舌尖上的战争”。为什么一场自然灾害。竟然导致“三方”激烈武装冲突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导致这场“明灭”灾难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还是灾害!证据确凿!科学家找到了灾害证据!
那么。灾害+舌尖。二者有什么关系?本期问答。艾米就以图文的形式。为你解析崇祯帝两面受敌、无力回天的绝境!
至此。问题来了。是谁给满清和李自成提供了机会?
答案是老天爷带来的一场意外灾害——天意!
有人说。明朝的灭亡是天意。那就是民间流传很久的“小冰河时期”造成了“流民之变”。
那么。这个天意究竟有没有证据呢?难道是好事者忽悠胡诌的吗?
科学家也不信呢。他们找出了证据。这并非空穴来风。
科学家的证据来自于哪里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竟然从东北老家找到了!
科学家在一处奇特的东北地貌特征中。发现了明末“小冰河”时期的变化。
这里就是科学家找到证据的“地缘地貌特征”突出的“本溪水洞”。
洞里形成的奇特的“年轮”钟乳石。见证了三百多年前发生的那场特大型、千百年难遇的历史灾害。
它们就是活化石。见证者!
科学家们发现。明末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最寒冷的冬季。地球上的降水量史无前例地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广东竟然下雪了。而太湖竟然结冰了!
这个变化就是:小冰河期降临了!
结果就是。粮食。我们赖以生存的稻米。因环境恶劣。骤然减产。不能满足多数人的生活需要。
而当时为了应对解决“小冰河时期”的困境。同样困难的后金却找到了一条捷径。
简单粗暴的方式。有效。一个字。“抢”!
这个方式的确帮助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并成了他们“快速致富”的致胜法宝。
这就是有人说的。“强盗法则”。“森林法则”。弱肉强食。剩者为王。
清末的时候。西方列强。那些打着“文明”旗号的强盗们不正是这样来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的吗?
明末决定明清命运最关键的一战。松锦之战。正是围绕粮食——稻米。而展开的一场“舌尖上的战争”。
洪承畴率领的13万军队。在锦州粮食充足的情况下。却被皇太极截断了粮食供应。
复旦大学的知名历史教授侯杨方认为。正是关键的粮食断供。导致明军军心大乱。
而因为粮饷未发发生兵变的孔有德。率领饥肠辘辘的叛军。直接攻占了当时明军生产制造红夷大炮的山东登州“兵工厂”。掳掠了大炮以及宝贵的工匠们强行作为“厚礼”献给了兵精粮足的后金。
有了大炮的清军。又有了工匠造炮。他们把曾经的“炮战劣势”转变成了战争优势。
可以凭借此优势。和明军进行炮轰对攻。
最终。没有粮食的洪承畴败了!
没有粮食的孔有德。反了!
祖大寿降了!
为五斗米折腰。清军最具有杀伤力的“利器”不是大炮。除了粮食。还有“招降纳叛”的“统一阵线”。
这招最管用!它保护了明朝仕绅官僚集团的利益最大化。百万明军归降。
观望中的吴三桂。是傻子吗?
伺机而动。等待机会!
他们的信仰和忠诚。在哪里?
有人会说。明朝不是引进了“番薯、土豆和玉米”的吗?怎么会如此依赖稻米呢?
很不幸。这些好东西引进国内还没有全面推广。无法替代稻米!
舌尖上的战争。就是这么残酷!
李自成在流民的拥戴下。加入了这场“舌尖上的战争”混战之中。
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全国粮食减产。军队打仗不能没有粮食。
大明帝国已然出于风雨飘摇之中。帝国的命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危机四伏。血雨腥风。四面袭来。
李自成作为曾经明朝的一个驿卒。也在“小冰河”危机中。成为体制内被裁撤的人员。
饥肠辘辘被裁撤。没有了收入来源。加之。西北陕甘一带的恶劣自然条件。比国内任何地方的饥饿人群都多。他看准时机。振臂一呼。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百姓。舍命一搏。他们没有科学家分析什么小冰川天气抖然降温。这是天灾。他们不懂!
也不想懂。更没工夫去懂啊。吃饱肚子才是头等大事。他们把满腔的怒火。都迁怒于明政府。凭什么你们吃香喝辣。我们一口汤都没有?
李自成恰逢其时地喊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一时间。穷苦的人们争相传颂“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一场前所未有的粮食大战。全面爆发。这不就是大明的劫难吗?
这场战争。因为流民太多。为顺应难民大潮、勇立潮头的李自成。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员保证。他们始终坚信是明政府的贪婪造成了他们的贫穷。
今天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老天爷要亡大明。明帝国气数已尽!
李自成因为源源不断的兵员。成了打不死的小强。手里有兵。越战越勇!
没有正确的战略和阵线加盟。崇祯帝两面受敌!
最终。他被百万流民淹没了。上吊了!
而李自成误打误撞地被几个山野村夫意外斩首。提前下线了!
你说气人不?白白把机会给了清军!
更可气的是。还有巨大的疫情强加给明帝国!疫情像恶魔一样蔓延。摧毁了主力明军的战斗力。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就是这么无助!
孙传庭。他为国捐躯。他甘心吗?
明朝。一个有着276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伟大帝国!如同一个病魔缠身的巨人。在天灾人祸面前。勇敢地倒下了!
即便他倒下了。依然高昂着他的头颅!他坚定的目光。直射苍穹!
英雄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原不被蹂躏还将继续战斗下去!
其他观点: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要从所在的时代来看。如果我是明末时代的人。我会觉得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推翻的只是崇祯帝的统治。而不是推翻了大明朝。我会见到明朝又经历四帝。而后看到终结明朝(南明)统治的是满清。
假设我是大明崇祯年间的一个信息比较灵通。人缘很好的政府工作人员(中不溜儿的一个官儿)首先我会看到听到:
大明崇祯十七年。北京失陷了。率军攻破他的就是出身于明朝的失业小驿官李自成。明朝后期的朝廷的横征暴敛。藩王们盘剥搜刮。匪盗的杀人掠货。再加上天灾瘟疫。使得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百姓民不聊生。李闯的农民起义军受到了被长期压迫的百姓们的拥戴。“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百姓们喊着口号加入闯军的队伍。很快席卷了大明西北部的疆域。明廷一边在东北山海关防线抵抗清军的进攻。一边又要全力的围剿关内李闯的农民义军。可谓是内忧外患。再加上国库空虚。党争不断。军无斗志。良将凋零。最终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那天我会记得是。农历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历公元1644年4月25日)。听宫里跑出来的太监说:当京城被攻陷。出走无望的情况下。三十三岁的崇祯皇帝赐死了后妃们。杀伤了公主们。本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朱由检与小太监王成恩来到了禁城后的煤山。最后望了一眼火光如昼的京城夜色。黄带绕树。因无颜见列祖列宗故以发遮面。万里河山几无立足之地而赤足(一只脚没穿鞋)。踩在跪到地上的王成恩背上。自缢而亡。两天后李自成寻得了崇祯的遗体。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并把他和他先逝的田贵妃合葬在了一起。是为十三陵思陵。
然后我趁乱跑出北京。听逃难的“上司”哭着说:元月已在西安称帝的李自成亲率大顺军进入北京。大力维护“农民阶级”。严厉打击“”地主老财”。逼迫明降臣富贾“输银助饷”。没钱或是拒缴的便上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数额不满的“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共得“捐银”银七千万两。融化铸饼运往西安。因大顺军的主体成分多是流民绿林。军纪不高。李自成虽多次严令不可扰民。但盗抢事件多有发生。我们屯儿有一个叫谈迁的人。他写了一本叫《枣林杂俎》的书。书中记载称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我会庆幸我跑的快。要不很可能会被李自成的“兄弟”干掉。
我会一路南下寻找大明的南迁“组织”。突然碰到也逃出北京的“同僚”。他脸都吓白了。他说:“李自成开设了“比饷镇抚司”。继续对明朝王公贵族。将相勋戚征饷。这个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叫作刘宗敏。他是贫苦铁匠出身。随李自成以来。作战勇猛。屡立大功。成为李自成的心腹大将。“追赃索饷”工作做的非常到位。李自成很是欣慰。但刘宗敏进京之后。四处酬饷的他掠了大明山海关总兵平西伯吴三桂那美丽无比。才艺双馨的小妾陈圆圆。并顺带捉拿了吴三桂的父亲京营提督吴镶”。我会很可惜。当年我怎么没去胡同儿口看看陈圆圆长什么样儿!
后来我到达了南京。这时南京六部俱在。大明还有半壁江山。领导则换成了弘光皇帝朱由菘。听到陆陆续续从北逃过来的官员都说:“山海关总兵平西伯吴三桂前往北京降顺的路上。听说小三儿被刘宗敏霸占。老爹被绑票。他毛儿都气炸了。把带的钢盔都顶掉了。而且还把自己头发都薅下来好几把。然后他回了山海关和多尔衮走到了一起。李自成和刘宗敏他们去打吴三桂。结果在渤海之滨(广义上的一片石)。让多尔衮和吴三桂给打懵圈了。李自成杀了吴三桂的的家属三十八口接着跑回北京登了个基。吃了几顿饺子就跑回西安去了。
被清廷封为平西王的吴三桂带着多尔衮进了北京城。又剃头来又圈地。前几天关外的福临和她母亲孝庄太后也来到了北京城。在太和殿登基。祭天告祖。年号顺治。并且豪格(和硕肃亲王)和勒克德浑(多罗顺承郡王)也发兵往南来了!”
开灯!回到楼主提问上边来。如果我此时听到那位“同僚”说的话。我不会认为大明朝灭亡了。我会理解为大明被李闯叛军占领的京城及北直隶又被清朝占领了。而我依然是明朝的官员。直到我知道绍武帝被清军俘虏绝食而死。永历帝在清军逼得逃入广西后。才能确定大明的确是完了。
如果感兴趣可以搜一下我之前写的《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六 临朝摄政。问鼎燕京--清.和硕睿亲王中篇》。里边对这段写的比较细一点。谢谢大家阅读。
其他观点:
不请自来。大明王朝到底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的还是被满清王朝推翻的。关于此提问本人之回答是。不错。是李自成最后攻占了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那么且问。当时明朝的战略重点在何处。当时明朝几乎所有的精锐又在与谁作战。如果不是明朝当时将战略重点放在了辽东。如果不是经过萨尔浒之战、松山之战。松锦之战等一系列之战。明朝几乎所有之精锐被八旗打得几乎丧失殆尽。李自成又能够多次死灰复燃吗。商洛山一战李自成那是被孙传庭打得全军丧尽。最后只剩下五个人……如果不是明朝几乎所有之精锐丧失在辽东。李自成早就会被灭掉。再有。李自成又与明朝打过几场大战。李自成又消灭了多少明朝军队。纵贯这一切。到底明朝是被谁推翻的。不已经是一目了然了吗!
不错。现在有不少人说明朝是被李自成推翻的。还说满清只不过只是捡了个便宜。还什么如果没有吴三桂满清根本进不了关。但是。历史果真是如此吗?!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555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明朝,大明,崇祯,闯王,我会,满清,粮食,舌尖,山海关,大顺
没想到大家都对大明王朝到底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的还是满清王朝推翻的?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大明王朝到底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的还是满清王朝推翻的呢?认真分析。总结起来。其实是农民军与清军合力灭亡了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