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感谢提问。胡亥上位是赵高主导、李斯参与的一场阴谋。李斯贪恋秦朝丞相虚位。对胡亥、扶苏分别继位后自己的地位判断错误。导致上了赵高的贼船。帮赵高将胡亥扶上皇位。最后落得身死族灭的悲惨结局。
一 李斯其人
李斯是楚国人。当小吏的时候看见厕所的老鼠吃脏东西。而且被人犬惊扰。而同样是老鼠。仓库中的篮球不仅吃粮食。住大屋。而且根本不怕人。年轻的李斯发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感悟: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李斯认为所处位置是人生不同处境的决定性因素。以后李斯做出任何决策都是依据这种人生信条做出的。
二 错打的算盘
始皇死于沙丘。这时候参与继承人博弈之争的利益方主要有:
赵高:反对扶苏继位。因为扶苏的盟友蒙恬曾经想杀死自己。而自己是胡亥的老师。胡亥上位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蒙恬为代表的军方:和扶苏走的更近。厌恶赵高。希望扶苏上位。
李斯:考虑的是谁上位能保住自己的丞相位置。赵高也是用扶苏上位必用蒙恬替代李斯来说服李斯站在自己这边的。其实李斯打错了算盘。如果扶苏上位。自己将排在皇帝、蒙恬的后面。成为三号人物;如果扶苏上位。自己也将排在皇帝、蒙恬的后边。成为三号人物。既然排名一样。何必参与这场谋反呢?
其实李斯还有更好的选择。如果李斯能一边假装答应赵高。一边暗中通知扶苏赵高是假传圣旨。让扶苏带兵杀回咸阳。里应外合。助扶苏上位。那么凭借拥立之功。自己很有可能超越蒙恬称为二号人物。
所以。扶苏上位更符合李斯的利益。李斯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二三不分。胡亥上位后自己一天好日子也没有。最后腰斩咸阳。再也不能和儿子牵狗逐兔了。
以上是我的答案。欢迎批评指正。喜欢我的可以关注。一块聊聊有温度有趣味有意思的历史。
其他观点: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与沙丘后。李斯与赵高一同篡改遗诏。放弃扶苏改立胡亥为帝。最后落得身死族灭的悲惨结局。他既是秦朝统一的功臣。也是秦朝灭亡的帮凶。
唐代诗人胡曾为李斯题词。“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他的意思是说。李斯为保相位。才帮助胡亥篡诏继位。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真如世人所说。他只要为了保住相位?不!!
一:李斯已是古稀之年
据史料得知。(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斯当时已经74岁了。身为大儒荀子的高徒。他深知盛衰相循的道德。
他何苦要以大逆不道、背叛先帝的巨大代价。换一个干不了几年的的相位呢?
如果深入了解当时秦朝的政治和官场。我们就能发现。李斯帮助胡亥篡诏继位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他“害怕”。
二:秦朝的前车之鉴
秦始皇驾崩后。赵高专门找李斯一趟。直接点出了李斯的要害。
“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皇帝二十余子。皆君之所知。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于乡里。明矣。”——《史记·李斯列传》
这番话让李斯想到了商鞅。这位李斯最尊崇的法家先辈。商鞅靠着秦孝公的信任。铁腕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
可秦孝公一去世。商鞅就被车裂了。
还有吕不韦。是李斯的伯乐。他本是经商大咖。凭着政商才能。硬是把人质级秦始皇变成帝王级。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可吕不韦还是在劫难逃。不仅被秦王嬴政罢相。赶回边远的封地。而且还不放心。派人用一杯毒酒结束了他的一生。
还有名相甘茂、范雎、张仪。都为秦国崛起而立下汗马功劳。可最后都逃亡他国。
而自己呢?现在秦国一统天下。能逃到哪去?
想着这里。李斯内心一阵后怕。恐慌。可没看到赵高嘴角掀起一丝阴险的弧度。
三:都是法家惹的祸
李斯从大儒荀子学来帝王之术。也继承了法家思想。用法家理念来治理国家。因此。秦王便是至高无上的。获得了绝对的专制特权。
“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在无上的君权之下。根本没有独立司法制度存在的余地。臣民的获罪生杀予夺。只在君王的一念之间。
而丞相统辖百官。总理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可是对至尊皇权的最大威胁。况且一朝天子一朝臣。
因此。失去秦始皇的宠信。李斯就大难临头了。
还有法家开创的这种绝对专制制度。把丞相活活变成了君主身边的猎物。君主的宠信。是丞相和其他高官们唯一的护身符。
秦始皇去世。李斯的护身符没了。他最害怕的是扶苏继位。
因为李斯与扶苏素无私交。而且政治意见不一。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李斯还力挺。
而扶苏劝谏阻止。为此他还被秦始皇下放到管理修建长城。
况且。在秦国没有过丞相退休事例。他的结局只要死。就算他不在乎死。可秦国有“夷族”和“连坐”的酷法。他子孙及三族百余口人身首异处的后果他不能不管吧?
所以。李斯怕扶苏继位。也怕他亲手建立的司法制度。
四:棋差一步。身死
赵高看准他的要害。也带来胡亥让他续任丞相的许诺。而赵高本人。也是因为与扶苏的心腹蒙恬有仇。害怕扶苏上位后遭报复。
于是他与赵高一同瞒天过海篡改遗诏。策划了沙丘政变。也改写了历史。
胡亥继位后。李斯出于惧怕。后又为得到新君恩宠。不仅对秦二世与赵高滥杀公子公主、功臣良将装聋作哑。还怂恿二世纵情享乐。暴虐百姓。推行严厉的督责法。“轻罪重罚”。把这种专制体制造成的恐惧变本加厉地施加到人民头上。
然而。李斯还是躲不开丞相命运。他被胡亥处死了。且死得很惨:腰斩。夷三族。
临刑前。李斯看着儿子。长叹道:“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说完。父子相对痛哭。
总结:李斯是害怕不得善终。也害怕法家制度。选择帮助胡亥登上皇位。而最后还是身死于市。死在自己的选择上了。李斯的死。也意味着秦帝国的落幕。
其他观点: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答复是肯定的。是的。胡亥继位。更符合他的利益。
刚开始时。李斯并不想参与赵高的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太子。但赵高的口才太厉害了。一番威逼利诱。让李斯做出了利益最大化的决定。从而同意协助赵高。那么赵高是怎么劝他的呢?
(赵高的影视剧形象)
01.开门见山。试探李斯的反应
赵高一见李斯。就将话挑明了。皇帝已去世。现在没有其他人知道。给长子扶苏的信和玺印都在胡亥那里。确立太子的事。就看两人的决定了。
李斯很意外。自热而然地斥责他。怎么能说这种亡国之言?这不是人臣所应该议论的。
第一个回合。李斯很干脆地拒绝了赵高。他本来就位高权重。谁做皇帝。对他而言区别不是很大。犯不着冒那么大的风险。
(李斯的影视剧形象)
02.将李斯和蒙恬比较。指出利益攸关。不合作地位将不保
赵高换了个方向。连珠炮式地提问:“您自己跟蒙恬比一下。才能、功劳、谋略、天下人的人心。及与扶苏的交情和信任。谁占优势?”李斯有些泄气。又有些不满:“这五项我都比不上。你为何问得如此刻薄?”
赵高不直接回答:“我自此进入宫廷做事以来。有二十多年。还没见到过被罢免的丞相或者功臣。能将封爵传到第二代的。他们最后都是以诛杀收场。” 言下之意。如果你被罢免。你的儿子是不能继承爵位。你们的下场将很糟糕。
停顿了一下。他话锋一转:“扶苏刚毅且勇武。将来必定用蒙恬为丞相。很明显。您最终不会带着通侯的印告老还乡。”打碎李斯的幻想。
第二个回合:李斯的心里防线被这样接连刺激。已有些松动。
(蒙恬的影视剧形象)
03.赵高揭示意图。扶胡亥上位
赵高看有些希望。马上将话题往既定方向引:“我受皇帝的命令教导胡亥。学习法律已几年了。没见他犯过什么错。仁慈敦厚。轻财物重士人。内心明白。只是口拙。礼贤下士。其他公子都赶不上。他可以做继承人。希望您考虑好就定下来。”
这是赵高在贴金。他是私自教胡亥律法。不是秦始皇的命令。不一定能瞒得过李斯。这个姑且不提。他后面的提议。让胡亥做继承人。一下子点醒了李斯。绕了这么一大圈。原来是这个老狐狸早已计划好一切。只不过要我做他的帮手而已。自己差点陷进他的圈套。
因此李斯又拒绝了:“您还是回去吧。我奉皇帝的诏书。听天由命。还有什么可定不定的呢?” 拿皇帝的诏书来做拒绝的理由。让赵高挑不出错。
第三回合:毕竟是官场滚打多年。李斯很快看清赵高的意图。清醒过来。再次拒绝。
(赵高的影视剧形象)
04.赵高继续利诱。富贵险中求
赵高并没有放弃。继续劝。想让他改变主意:“安全的反面是危险。安全和危险都没定下来。何谈显贵?”
李斯不合作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我本来是上蔡街道的一个普通百姓。却有幸被升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都高位厚禄。就是为了将国家的存亡安危托付给我。我怎么可以辜负呢?我恪守自己的职责就可以了。你不要再说了。我不想再听那些会让我获罪的话。”
第四回合:李斯不想冒险。又一次拒绝赵高。
05.最后的绝招。拿胡亥来威胁
赵高换了一种方式。改为威胁:“我听说圣人能顺应变化而依从形势。见本知末。看到趋势就知道结果。现在天下的权利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里。我赵高一定可以得到重用。从外制服内就是作乱。从下控制上就是反叛。秋霜降草木落。水摇动万物作。这是必然的结果。您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李斯并不坚定的决心已动摇。只是有顾虑:“改立君主、不听劝谏都是逆天而行。会导致国破家亡。宗庙无人祭祀。我李斯还是人哪。怎么能参与这个阴谋?”
赵高马上帮他下定决心。软硬兼施:“只要上下一心。事情就能长久。内外一致。就不会出错。您要是听从我的计策。必定长久封侯。得享长寿。拥有孔子墨子的智慧。子孙世世代代称王称侯。否则祸及子孙。我都替您心寒呀!聪明人是能因祸得福。您打算如何决定呢?”
(胡亥的影视剧形象)
李斯仰头长叹。流着泪叹息:“哎呀!在这个乱世里。不能以死明志。该如何保全性命呢?”于是听从了赵高的计策。
第五回合:李斯彻底失败。赵高拿胡亥来压李斯。李斯不管是为了目前的自保。还是为了以后自己和子孙的荣华富贵。他都需要跟赵高合作。“利”字当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违背初心做出的选择。再表现得不得已。也掩盖不了背叛秦始皇的本质。
小结
胡亥继位。自然比扶苏继位看着更符合李斯的利益。至少没有蒙恬跟他抢位置。但那也只是看着。因为胡亥这边有赵高。胡亥对李斯的亲近并不会比扶苏多很多。
之所以最后李斯选择胡亥。说到底还是因为赵高的又打又拉。不选择胡亥。性命都难保。选择胡亥。爵位还能传子孙后代。两相对比。权衡利弊。让他这个本来就奔着富贵来秦国的人做选择。自己选对自己最有利的。
(李斯的影视剧形象)
他以为自己的选择是最佳答案。哪里料到自己不过是赵高的一枚棋子。用过后就失去原有的价值。赵高所描绘的美妙前景不过是水中花。到最后落得父子同被处斩。三族被夷。后悔也来不及了。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阿武时间。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768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李斯,丞相,上位,秦国,自己的,蒙恬,始皇,法家,秦朝,皇帝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斯为何要在始皇帝薨逝沙丘后帮助赵高篡改遗诏,是胡亥继位更符合他的利益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感谢提问。胡亥上位是赵高主导、李斯参与的一场阴谋。李斯贪恋秦朝丞相虚位。对胡亥、扶苏分别继位后自己的地位判断错误。导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