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唐诗崔颢《黄鹤楼》怎样赏析?
原创

经典唐诗崔颢《黄鹤楼》怎样赏析?

好文

热门回答:

《黄鹤楼》怎样赏析。

这首诗以对仗工稳。音节和谐。形象鲜明著称。传说李白游黄鹤楼时。曾对此诗大加赞叹。同时题诗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并就此搁筆。后来。为了同崔颢较一胜负。终于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一诗。宋代诗评家严羽曾高度评价崔颢的《黄鹤楼》"唐人七律。当以此为第一。"这一评语不免有溢美之嫌。

就七律而言。此诗也不典型。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它"实类短歌。乃称近体"因为这首诗的一、三、四三个诗句皆不合律(如第三句连用六仄。四句连用三平)并且"黄鹤"一词前后承接。很近于民歌中的接字(故说它"实类短歌")这首诗的后四句才完全合律。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可能因为当时的律诗尚未完全定型化。有些律诗不可能完全依照律诗平仄格式来写。所以有人把它称为古风式的律诗。

其他观点: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此句成为写景的名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句成为写愁的名句。

崔颢。唐朝人。存诗四十二首。却因这首诗最为出名。也靠这首诗留下了美名。叫后人记住了崔颢的名字。

黄鹤本就是仙人的坐骑。诗的前两句连用三个黄鹤。短短两句就叫人能够在脑海中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而能够吸引仙人前来观访又从侧面给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感。

黄鹤楼也因此而闻名。你想想仙人都来了。谁不想去看看实景呢?

第三句诗人转移了视线。晴川阁那里的碧树历历可见。鹦鹉洲里的青草芬芳茂盛。然而这美丽的景色我却无心观赏。因为天已经黑下来了。我的家乡在哪里啊。那江面上烟波渺渺使我愁从中来!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好文章。而李白在游览黄鹤楼时更是说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使这首诗更增添了名气。

以上回答来自 醉美诗与词。喜欢就关注我吧。

其他观点:

中国古人写诗。主要是用来抒情。崔颢的《黄鹤楼》也不例外。此诗表面上看起来是写黄鹤楼。实质上是通过写景来表达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所以。最后两名“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才是诗的重点。思念故乡。却暂时又不能回到故乡的怀抱。心中满腹愁绪无处舒解。只有依托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了。

崔颢的《黄鹤楼》被推至唐代七言律诗的首位。曾经令大诗人李白也叹为观止。李白面对黄鹤楼曾经说过“眼前有景说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什么意思?崔颢的这首写得太美了。太精彩了。后人真的无法超越。连大诗人李白也不敢再写一首来越过它。只得在心头说:罢、罢、罢!所以。一向走到哪儿诗写到哪儿的李白。面对这首诗的时候停下了笔。所以在黄鹤楼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搁笔亭”。就是经念李白搁笔不写的那个地方。李白此举。无疑中也成就了崔颢。有什么人能把李白也吓得不敢作诗呢?

后来。李白虽然也曾写过三首与黄鹤楼相关的诗。但是在后人看来。依旧都没有能超过崔颢的这一首。

这首诗的文字并不难懂。你多读几遍。就能亲身感受和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诗更是如此。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渭城曲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01:18

    黄鹤楼,李白,律诗,这首诗,这一,烟波,黄鹤,两句,乡关,仙人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01:18

    没想到大家都对经典唐诗崔颢《黄鹤楼》怎样赏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01:18

    《黄鹤楼》怎样赏析。这首诗以对仗工稳。音节和谐。形象鲜明著称。传说李白游黄鹤楼时。曾对此诗大加赞叹。同时题诗两句"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