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此外。曹操还有不少其他文章传世。例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字质朴。感情流露。流畅率真。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
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曹植的作品收录在《曹子建集》中。《曹子建集》共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门有万里客》等。其中《洛神赋》写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态。是文苑奇葩。
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号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写于曹丕为魏太子时。文中要点有: ①评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文风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说法来源于此; ②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作家的气质决定作品的风格; ③肯定文学的历史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称“他(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教训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曹丕是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对建安文学的精神架构起到关键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曹丕命令刘劭、王象、缪袭等人编纂中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开官方组织编纂类书的先河;
②、《典论·论文》开创了文学批评的风气。为中国文学批评之祖;
③、其《燕歌行》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此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单论文学成就:
>曹操曾对曹植的聪慧天赋感叹不已 并被授予“绣虎”称号 就连恃才傲物的谢灵运都放出话来:“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曹操也不是吃素的 军事 文学 政治上 曹操都是能手 三曹也开创并引领了“建安文学” 李白有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 三曹的文学造诣可想而知
> 七言诗 便是曹丕开的先河
至于谁高谁低。你说呢...
其他观点:
曹氏父子各自文学优势
父子仨很有意思。就算诗歌领域。也各有脾气:曹操主打乐府诗;曹丕是文人七言诗开创者;曹植是文人五言诗的鼻祖。
曹丕:我还写四言、五言、六言、杂言……只要“数字+言”。我都敢写;我还写典论文论……曹操:老子就写乐府……
曹操:建安文学总舵主
曹操是建安文学发起人。“建安风骨”之脊梁。横扫独尊儒术以来扭曲文风。开创真正文人诗歌。曹操只留下20多篇诗。但。要看诗是怎么写的。
曹丞相戎马一生。妻子家人散落各地。他每一句诗都来自脚下所行、眼中所见、心中所感。没有矫情和呻吟。加上兵法纵横、胸怀天下。曹操诗风磅礴大气、慷慨浑厚、沧桑悲凉。
曹操的代表作:
1).《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写苍生、苦难和战乱。展现曹操怜悯天下的柔软一面。
2).《短歌行》、《观沧海》:体现曹丞相人生激情和雄心。深邃大气。蕴含哲理。
曹丕文学成就。比常人之想象强太多!
曹丕霸气比不了爹。才华干不过弟。但自有过人之处。曹丕做到的。曹操和曹植都不曾做到。
曹丕是时代代言人:
曹丕开创了文学上三个先河:
1.曹丕是文人七言最早推广者。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便出自子桓兄之手。同时也是五言诗的推手。
2.曹丕《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论。批判“文人相轻”。提倡“审己度人”。
3.曹丕下令编纂《皇览》。这是中国首次由官方组织编纂类书。
曹植。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读到这里。感觉才华盖世的曹植或桂冠不保……但他是曹植。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曹植四大招牌:
才华横溢。擅长各种文体;才思敏捷。七步成诗。一挥而就《登台赋》;风骨奇高。卓尔不群;顶级的魅力气质。流溢的才华、不羁的个性、浪漫的气质……那么地木秀于林……在整个中国古代诗人里就没谁和曹植相似。
五言诗成熟标志。始于曹植。曹植是第一个主创五言的诗人。留诗80多首。多为五言。五言诗从过去质朴的民风调。在曹植手里浴火重生。换句话说。从曹植开始。才有五言诗。
曹植辞赋有极高艺术水平。留有40多篇。《洛神赋》:想象浪漫梦幻。描绘传神细致。辞藻华丽无比。构思精妙绝伦。情节完整精彩。手法灵活多变......世人眼里:洛神赋=才华。它未必是史上最高水平。但可以是最有名。
小编结案陈词
文学成就包含多方面。文学水平、艺术高度、文学贡献、文学价值、社会价值、研究价值……
单就诗歌曹操胜:曹操诗作最具现实意义。天下之大。丞相每句诗文都来自脚下。论真实论境界。都非俩臭小子能比。另加“建安文学”社长身份。
就社会价值。曹丕胜:曹丕是最务实的。文学题材包罗万象。涵盖社会方方面面。对后人考究当时社会有很好的价值。曹丕诗作是内容最丰富的。另对文学专论和类书起了带头作用。
中国文学史上。曹氏和苏氏父子。是最强父子文学团队。老曹家手握天下。还是被分了流量。文无第一。最重要的是他们留下的文学财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086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建安,曹丕,文学,曹植,诗歌,洛神赋,文人,史上,诗人,乐府
没想到大家都对曹操和曹丕曹植比,谁的文学成就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