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四野名将韩先楚的成名之战。其实可以追溯到红25军长征途中的“独树镇战斗”。面对蒋军一个步兵旅和一个骑兵团的突然袭击。红25军(只有3000人)自军政委以下抡起大刀与敌血搏。终于转危为安。尽管此战韩先楚表现神勇。可他毕竟还是一名营长。还算不上真正的“将领”。只能说是崭露头角。而韩先楚真正“一战成名”从而引起高层重视。还得说是1936年6月的“定边之战”。
(韩先楚《战将》剧照)
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韩先楚还是一名小营长。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1935年11月的直罗镇战役中。红一方面军大破东北军。全歼其第109师。战斗中韩先楚率部最先突入敌师部所据守的镇子。毙中将师长牛元峰。战后即升任红15军团红75师223团团长。不久在东征山西期间。以一个团牵制了晋绥军五个团。同时保卫了红军总部的安全。直接被任命为中路军副司令以及红78师副师长、师长。终于迈入将军行列。
1936年5月。为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范围和征粮扩红。红一方面军再次进行“西征”。打击对象是“宁马”的马鸿逵和马鸿宾两部。红军主力以红1军团、红15军团、陕北红军81师、骑兵团等部共15000余人组成“西方野战军”。在司令员彭总的率领下杀入宁夏地区。在分两路前进的红15军团阵营中。韩先楚率领的红78师单独在北线行动。
1936年6月13日。红78师主力进至定边县城外围。听这县城名字就知道是古今兵家必争之地。没错。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是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旗)交界之处。古有“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邻环庆。北枕沙漠。土广边长。三秦要塞”之称。其时定边四周城坚墙厚。非常的易守难攻。之前先后经过的红15军团之红73师、红75师都曾攻而不克。由于任务紧急。最终都只能绕城而过。
韩先楚不信这个邪。亲自到一线侦察。发现定边守敌(马鸿逵的一个骑兵营加一个保安团)既不弃城逃走。也不敢向红军开枪骚扰。因而同意前卫232团首长的判断:“敌之所以固守孤城不敢行动。一是惧怕被我围歼。二是怕弃城逃跑交不了账”。经过观察。韩先楚认为定边城墙虽然坚固。但高度有限。完全可以用云梯攻城。
韩先楚一边命令师主力第233、234团跑步赶来战场。一边致电野司、红15军团指挥部请求批准攻城。然而彭总的回电却是兜头一盆冷水:“置定边于不顾。继续绕道前进”!其实彭总的考虑也有道理。野战军在西征第二阶段的任务是尽量歼灭宁马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去攻击坚城。毕竟红军火力贫弱。又有红73、75师的失利教训在前。
然而韩先楚考虑再三。认为确实有把握攻下定边城。并且在西征过程中红1军团捷报连连。而红15军团的战绩乏善可陈。再不取得一次可观的胜利必将影响士气。于是第二次召集师、团两级指挥员开会商讨。韩先楚的意见是攻城虽然违令。但不打实在太可惜。错过这个机会。将来再攻取定边肯定要付出更大代价。而红军指挥员理应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临机决断。
红78师各级指挥员最终统一意见:坚决打!于是再电上级:“敌惧我歼。攻城可克。我师决计克城歼敌。望速核复”。然而野司的回电仍然是:“袭击定边。恐难奏效。仍照原计划前进”。红15军团部也来电命令红78师放弃攻城迅速西进。这可就麻烦了。彭总治军极严。敢违抗他的命令还真罕见。并且军团部也不支持攻城。韩先楚一时间犹豫起来。
认真分析完敌我情况。韩先楚仍然认为攻必可克。并且部队已经展开准备攻击。现在撤围亦将影响士气。于是韩先楚第三次召集师团干部会议。宣布决定红78师将违令攻城。所有后果由他一人承担。有戏说当时红78师还有特派员反对。遭到韩先楚斥责云云。那都是不成立的。真有野司或者军团部的特派员在场。韩先楚的攻城计划一准泡汤。
1936年6月14日凌晨。红78师按作战计划奋勇攻城。部队按照韩先楚“声东击西”的预定战术。以一个团佯攻城东。当马家军看到红军抬着云梯向城东方向扑来时。立即调集大部分力量聚集过来。企图负隅顽抗。一俟敌人中计。埋伏在城西和城南的两个团迅速发起攻击。仅用两小时便杀入城内全歼守敌。缴获大批弹药辎重。成为红15军团在西征路上的最大胜利。
韩先楚马不停蹄。破城后仅留下少量兵力驻守定边。亲率红78师主力立刻开拔落实西进命令。一并向上级报告了定边战斗的胜利消息。可谓是两不耽误。不久军团转来彭总的复电:“你们敢于机动灵活。攻克定边。庆祝胜利”!于是韩先楚抗命克定边、反获彭总嘉奖电的事迹传遍三军。后来彭总对此曾经解释说:“当时顾虑。若定边攻取不下。会影响整个作战行动”。
此战过后韩先楚声名鹊起。旋调入红军大学深造。1937年8月出任第115师主力团688团副团长(红15军团主力红75师改编)。这就是上将韩先楚。一个为战争而生的将军。你想不喜欢他都难!
(彭总在战将中的剧照)
其他观点:
一生只打了一场战。但其名千年以来几乎是家喻户晓。这算是典型的一战成名吧?
这个人就是赵括。一生只打了一场战。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歼灭战——长平之战。从此以后小括名传万里、声播千年。经久不衰。可谓是一战成名第一人。
小括虽然是个官二代。但从小勤奋好学。上午习文、下午习武;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无一日敢懈怠。
渐渐的天下人都知道了聪明好学的小括。更听说小括的父亲赵奢都不是小括的对手;马服君赵奢可是连虎狼之师的秦军都能揍个半死的人。所以天下人都怕小括。包括秦国。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开干。面对远道而来的秦军。怕死的廉颇居然一退再退。再退就退到邯郸了。虽然你廉颇怕死。但赵国有的是不怕死的好儿男。所以当世第一兵法大家。视死如归的小括领命出征。
小括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伸张正义誓要将无道的暴秦狠揍一顿。比他爹揍的还惨;要让这自以为是的秦人长长记性。
年轻人就是要意气风发。就是要勇往直前。不用想那么多。上去直接干;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全部带上。全军出击。
果然。不可一世的秦军在小括面前不堪一击。追。往死里追。追上去揍不死他丫的。
只是没想到追过头了。小括被包围了。小事。知识决定命运。小括神情自若、不慌不忙的拿出兵书。认真的学习起来。
可没想到临走时走的匆忙。带错书了。兵书没带。就带了本《金瓶梅》。没事。兵书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于是小括激励全军。带头冲锋。结果一不小心战死了。真是天妒英才啊!
虽然小括战死了。但中华儿女世世代代都记得他。赵括真正做到了一战成名。
其他观点:
对越反击战中。打的最激烈的一场战役。当属高平战役。是役。时任广州军区42军124师师长固辉一战成名。
1930年10月。固辉出生在辽宁省盖县(笔按:今盖州市。县级市)。固辉还没周岁的时候。日军铁铁已于1931年9月19日侵占盖县。后成立了伪盖平县行政公署。1945年11月。辽东人民自卫军收复盖平。这一年固辉15岁。好景不长。次年10月。国军侵占盖平。
1947年8月。固辉参军入伍。被编入辽宁军区独立2师5团1营1连。随着战事发展。固辉所在部队被编入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改称42军。下辖124师(主力师)、125师、126师。固辉当时就在125师。首任师长就是后来的彭龙飞少将。固辉随部南征北战。参加了东北秋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豫西剿匪等战役战斗。
建国后。固辉长期在42军服役。截至1979年对越反击战前夕。固辉已经是124师师长。时任政委李志强。124师当时是42军中唯一一个齐装满员的甲种师。下辖步兵370、371、372团和炮兵团。尽管124师兵强马壮。可是存在着缺乏实战经验的短板。最为关键的是。124师是出国作战。并不熟悉越军的作战特点。可谓是处处有战斗时时有敌情。
124师无论是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都是主力师。早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于黄草岭、烟台峰一线阻击北犯的美韩军13天。创造了歼敌2700余人的光辉战绩。124师毕竟底子好。固辉立足于部队实际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临战训练之后。战斗力得以大大恢复。
1979年2月。对越反击战正式打响前。广州军区前指已经做好了部署:
42军及配属炮兵、装甲兵、工兵等部。兵出广西龙州县布局关。后走牛车小路向越南东溪县城实施奇兵穿插。
第126师配属第43军坦克团(欠1个营)作为第一梯队。打开东溪的突破口;
第124师装甲摩托化集团作为第二梯队。进入4号公路继续向高平发展进攻;
第125师向复和、广渊进攻。打通3号公路;
配属本军的第43军第129师娘截断七溪以北的4号公路。保障主力翼侧安全;
124师装备阵容豪华。集中了100余辆坦克和履带车辆、200余辆汽车和特种车辆。搭载步兵组成装甲摩托化梯队。向越北纵深地区实施大胆穿插进攻。含配属部队和民工总兵力近2万人、约1000辆车炮。这种装甲摩托化部队进攻作战在我军历史上尚属首次。固辉率领124师一路狂飙突进抢渡班波河。高平越军王牌346师旋即组织毁路炸桥。想方设法阻滞我军穿插前进。
124师自兵出布局关后打的很艰难。就是在缺乏坦克火力的支援下。前锋部队依旧打出了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风格。19日。124师前锋372团1营连夜急行军16公里。进军至博山东南1公里处的果冈地区。博山位于越北军事重镇高平市东南约7公里处。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700米。海拔400余米。
加之。博山坡度较缓。山上树木又出奇的稀少。以致于视界开阔。为越军346师构筑工事提供便利。越军在此布置重兵。形成了多层火力。给124师带来了不少麻烦。固辉沉着指挥。令所辖3个团进至博山附近。形成了兵临高平城下的威逼态势。
21日7:30。固辉参加42军政委勋励主持召开的军作战会议。部署对高平的攻击。此时。广州军区前指电令:9时先不攻高平。构筑好工事。选好炮兵阵地。待41军到达后再攻击。固辉与勋励一番研究够认为。根据当面敌情。应继续攻打高平。固辉的想法不无道理。考虑部队缺乏实战经验。应争取与敌白天展开巷战。总攻时间拟定为12时至14时。否则对攻城不利。这一建议得到了广州前指的认可。隧决定对高平展开强攻。
24日。124师与42军坦克团步坦协同。长途攻进达70余公里。歼敌1555人后。攻克高平。124师战果辉煌。整个对越作战期间。毙、伤、俘越军2991人。自身损失900人。
固辉一战成名。后出任42军副军长。1985年6月。十一大军区调整中。固辉出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跻身副大军区级。1988年9月。固辉被授予中将军衔。1990年4月。固辉接替向守志上将出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94年。固辉晋升为上将军衔。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374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定边,军团,红军,越军,主力,作战,广州军区,战役,部队,一战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历史上一战成名的名将有哪些?你最欣赏哪一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四野名将韩先楚的成名之战。其实可以追溯到红25军长征途中的“独树镇战斗”。面对蒋军一个步兵旅和一个骑兵团的突然袭击。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