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
原创

历史上有哪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

好文

热门回答:

有这么一个案子。原本警方因为线索短缺。久久破不了案。可谁都没有想到。几年之后。一封匿名信却揭开了整个案子的谜底。而写这封栽赃他人匿名信的人。正是这个悬案的杀人犯。

原本想要栽赃他人。没想到反而将自己暴露了出来。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1999年8月16日。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乡一个普通村民——李狗娃。突然收到了一封匿名来信。看完信之后。李狗娃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封信里面。提及了自己已经失踪了三年的舅舅——韩宝。信里面说。韩宝已经被人杀死。尸体就埋在在韩宝家专门藏放红薯的地窖里。更令李狗娃震惊的是。信中还明确告知杀死自己舅舅的人。正是本村的宋某某。

人命关天。李狗娃读完信后。没敢耽搁片刻。便急匆匆地带着这封匿名信去公安局报案鸣冤。

当天接案的是卫东区公安分局。拿到这封信之后。局长和政委及负责刑侦的副局长李伟传看之后。众人脑海中都不由地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三年前那个没有侦破的案子可能有了破案契机。

因为别看这封神秘兮兮的匿名信。没头没脑的。但里面的内容却和当年的案子有着相当惊人的契合和突破。提供的线索、埋尸位置更是让人不由地觉得。这个写信的人绝对是个知情者。

随后。卫东区公安分局便成立了以李伟为组长的专案组。分成两组人马。迅速开展行动。

兵贵神速。专案组首先派出的第一路人马便是负责抓捕匿名信里提到的杀人犯宋某某。会议刚开完。刑警们便开始了秘密行动。对犯罪嫌疑人展开重点监控。

第二路人马由李伟带队。鉴于首先要确认举报信的真实性。李伟便开车带着法医及挖掘队。拉上李狗娃赶往东高皇乡上韩村韩宝的住宅。

这一路上。李伟在脑海中。不停地回忆、梳理着三年前的那宗失踪案。

陈年悬案

1996年9月23日晚。村民铁匠韩某成因为去给韩宝送东西。却发现韩宝人不在。家里大门也是虚开着。门板还被拆掉了一半。

当晚心觉奇怪的韩某成便将此事告诉了村委会。村委会随后派人去查看了一下。认为韩宝家肯定遭了贼。随即报了案。

当时的刑侦负责人。分析查看了韩宝家里的现场。没有什么翻动的明显痕迹。也不像是被盗的样子。

但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屋主人韩宝竟然也不见了。

当事人韩宝已经60岁。却因为个人经济条件问题一直未婚。因为屋主人始终处于失踪状态。而且家庭情况很一般。当时的刑侦负责人随后一合计。主观上认为谋财害命的可能性比较小。

当时的案情分析偏向于:

一个老单身汉不知道出去哪儿晃荡。然后家里来了贼娃子。这窃贼一看这韩宝一破家。除了几件旧衣烂裳。就是几个陈木柜子。确实没啥东西偷。然后就走了。临走窃贼觉得不能空手而回。就顺走了一扇木门当柴火。

当时存在的最大一个问题便是。韩宝去了哪里。就算是跑到啥地方瞎混。或者出去打工了。可怎么问了一大圈。就是没有人知道呢?

案件一时扑朔迷离。陷入困境。三年过去了。当事人韩宝失踪之后。一直没有再出现。此案遂成了悬案。

发现尸骸

在李狗娃的引导下。李伟一行人来到了韩宝家故宅前。房子不住人本来就容易朽坏。三年过去了韩宝的家被风雨冲塌。就剩下满地烂瓦。断壁颓垣。很难还分得出哪儿是哪儿?

随后在村民的帮助下。整理许久后。众人终于在入夜时分找到了地窖的大概位置。

专案组工作人员随即打开车灯。拉上电线。经过一番艰苦挖掘后终有所得。首先挖出了一个烂条絮床单。紧接着挖出来一个头颅骨。然后是已经霉烂的蓝色长袖衬衣和骨架。以及一些碎骨。

李狗娃在看到这个霉烂的蓝色长袖衬衣的第一眼就痛哭流涕。哭着说这肯定就是他舅舅。

随着挖出来的死者裤子及钥匙扣等东西。以及从遗骨判断死者大致身高体型。其余来帮忙的邻居村民们也认为这很像韩宝。现场法医结合生物物证学对这具遗骨进行了鉴定:

死者超过50岁左右。身高1米7左右。最终警方综合所有资讯和证据进行分析。确认死者就是韩宝。

作案动机

失踪的韩宝找到了。但已经变成了一具白骨。最痛心的自然还是李狗娃他妈。也就是韩宝的亲姐姐。

不久。李狗娃在母亲及其他亲人的要求下披麻戴孝给韩宝补办了场丧事。把韩宝的骨殖给重新下葬了。事情也逐渐慢慢传开。又穷又老的单身汉到底是得罪了谁。落得如此下场?“可怜啊。一辈子孤独受穷”。“被人杀了还不知道杀他的是谁”。乡民们一时议论纷纷。

“韩宝这个人命苦”“造孽......”

事情传得沸沸扬扬后。专案组这边压力也越来越大。

根据走访材料。村民们对韩宝生前的评价都挺不错。基本上认为他算是个热心爱帮助的鲁直汉子。没听说跟谁有过结。专案组翻查了1996年刑侦人员留下的案件卷宗。韩宝家里当时并无斗殴痕迹。

专案人员想来想去。嫌犯能不经意间杀死韩宝。并藏尸地窖。而且没有现场打斗痕迹。说明韩宝是被熟人偷袭。不然一定会挣扎。

另外。虽然韩宝家里没有被翻动的痕迹。但是根据村民反馈。案发后。韩宝家里的三头耕牛不见了。要知道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农村。耕牛可是宝贝。三头牛能值大价钱。

作案动机最终清楚了!

谁是嫌犯

专案组首先甄别了匿名举报信里面的宋某某。不久基本排除了她的嫌疑。

专案组传唤宋某某来到了警察局后。经过调查询问。认为犯罪的可能性较小。

首先。宋某某是个低调本分的农村妇女。韩宝失踪时已结婚并有两个孩子。和单身汉韩宝并不熟悉。几乎没有来往。而且她是个弱女子。杀死一直耕田的老农民韩宝再拖动掩埋尸体。似乎不具备这样强劲体力。

同时嫌犯曾偷着卖掉3头耕牛不让人知晓。也是需要一定人脉的。

宋某某为人蔫了吧唧的。看起来就不善言辞。不像是能单独完成这一系列事情的那种人。专案组最后的结论是。虽然不排除宋某某是否参与此次谋杀案。至少可以这样认为。她作为主犯单独作案的可能性暂时可以排除。

然而。一切还是要落到她身上。因为毕竟她被举报。如果不是宋某某杀的人。那么可以明确推断。举报她的人跟她有仇。

随着这个指向顺藤摸瓜。很快发现宋某某的前夫韩法岭有重大作案动机。此人有犯罪前科。嗜好赌博。至今欠一屁股赌债。最关键的是此人曾卖过耕牛!再结合宋某某因为不耻跟韩法岭这样经常家暴而且把家里输得一塌糊涂的赌棍混日子。主动提出离婚后还带走了一双儿女。让韩法岭非常难堪。

韩法岭为此深恨自己的这个前妻宋某某。他举报宋某某也就是想让宋某某官司缠身。最终坐牢甚至背负杀人的黑锅而丧命。

一切的证据推理都指向了韩法岭。真相即将大白。但是专案组也很苦恼。一切虽然都是合理推断。但他们苦于一直没有直接证据。匿名信上的字迹又不是韩法岭写的。加上案发后三四年过去了。再无法去现场找寻指纹及其它生物学证据。

狡猾死硬的犯罪分子

很快。犯罪嫌疑人韩法岭被传讯到公安局。刑警们开始问讯韩法岭。这个老滑头来了个一问三不知。他偏着头坐着。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看着审案的刑警。带着他老农民的呆木神态。一个劲地装糊涂。办案人员经过详实的调查后。把他曾经卖几头耕牛的买主和时间都摊出来之后。他终于开始有些慌乱。但是依然强作镇定。能抵赖还是继续赖着。含糊其辞。

“你不能拿我曾经买卖耕牛的事情联系到我杀人吧”

“那你怎么解释。就在韩宝失踪没多久你就卖耕牛吧”。“而且刚好三头”

“我就是做个转手生意而已。牛是我从其他人手上买的”

“跟谁买的...什么时间。多少钱....”“跟谁买的,时间过去那么久。我哪里还记得呢”

“再说呢。你们怎么证明我卖的牛就是韩宝家的三头牛呢”......“警察同志。你们要讲道理。说我杀人。有没有人证。物证?”

虽然没啥文化。但是这个韩法岭非常不简单。话说他曾因为诈骗罪被判刑七年。精明异常。反侦查能力很强。

冷不丁刑警们碰到了对手。韩法岭就静静地喝水。任你刑警们怎么义正言辞、旁敲侧击就是不动声色。该说的不该说的通通不说、少说。不承认不怄气。安安静静地坐着。顽固得不行。他喜欢不时抽根烟。而且抽之前跟刑警先礼貌地申请一下。摆摆手。笑一笑。一副哈着的样子。

审讯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们硬是拿这个刺儿头没办法。

重大突破

专案组再次犯难。一番研究讨论后认为警方必须有直接的证据。否则当前这个干过诈骗的嫌疑犯韩法岭如此冥顽不灵。肯定会来个抵死不认。

这封匿名信自然是突破口。但是字迹却明显不是韩法岭的。比对之后就能看得出来。而且韩法岭说他自己文化低。不会写信。一味撇清自己。

不过。专案组也知道这封匿名举报信信肯定就是嫌犯托人写的。那么攻下韩法岭这个山头的关键在于找到写这封信的人。一旦找到这个人。不容他韩法岭再抵赖。经久排查案情。在审讯室里跟嫌疑犯耗着。办案人员也感觉十分疲惫。但是同时专案组并没有一点松懈的念头。反而是一股子劲冒上来。跟韩法岭卯上了。决心一定要找到这条核心证据。

此前。专案组发动办案人员一度在韩法岭所在东高皇乡及周边反复询问。摸底排查。就是没找到代写这封匿名信的人。一度十分丧气。

随后。专案组扩大了搜索面。这次面向整个平顶山市。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专案组组员在平顶山市中兴路找到了代写此封书信的人。根据代写书信的人对韩法岭个人照片的指认。确认就是该嫌犯委托写的这封信。

直接的人证找了出来。至此。韩法岭再也无法抵赖!

真相回溯

在铁的事实面前。他的心理防线轰然崩塌。终于交代了案件的一切来龙去脉。韩法岭跟同村的韩宝原本比较熟悉。日常他偶尔也来韩宝家串个门啥的。因此也了解韩宝家里的状况。

在1996年9月1号。韩法岭再次在赌场输了精光。心灰意懒的他不知道回去如何面对老婆孩子。经过韩宝家时。突然想起来韩宝家有三头耕牛。便打起了歪主意。

心里一个声音响起:“韩宝一个单身汉。杀了他也不会有人知道”。“杀了他之后再偷着把三头牛卖了。那可是大价钱”“嗯。就这么办”。魔鬼的声音回响着。在不断勾引他。终于让韩法岭丧失了理智。

“匹夫无罪。有牛其罪!”。穷单身韩宝的命运就此注定。

9月2号晚9点。韩法岭怀揣着一把刀。装作若无其事地一样去韩宝家串门。韩宝那时正在门口烙馍。见到韩法岭来了。就善意地打了个招呼。韩法岭为了不露馅。也客套了一两句话。“宝哥。烙馍呢。”“我过来抽根烟。顺路和你唠两句”“嗯。你坐。等下给你倒杯水喝”“不急。你先忙。我不渴”。

韩宝翻着馍边聊着。他哪里想到韩法岭是来杀他的。

“还是宝哥你过得爽快。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韩宝笑笑。然后侧身绕过去继续翻馍。“哪里啊。你有儿有女。将来日子好......”.话没有说完。韩法岭一个起身追步。左手捂住韩宝的嘴不让他发声。右手一刀捅进他的身体。

确认韩宝死了后。韩法岭便进屋找了个床单。他先把血迹擦干。然后用这个床单裹住韩宝尸体。扛着进了地窖。然后挖坑把韩宝尸体掩埋了。埋完之后。他又再次处理一下现场。

随后。他锁上韩宝家的大门回了家。在后半夜韩法岭又偷偷跑出来。进了韩宝家后院。把三头耕牛偷偷卖到了宰牛专业户。韩法岭为了掩人耳目。为了让警察追查不到自己。他在乌漆八黑的晚上硬生生牵着三头牛走了三四十里路。

同时为了让这家宰牛点的老板为此事保密。三头耕牛仅卖出了2100元。低于当时市价很多。自然。卖完之后拿到的赃款又再次被韩法岭输在了赌场。一切的疑点都清楚了。等着整理完口供后。专案组的同志们终于松了口气。

奇葩的报复思路

刑讯完成。韩法岭低头服罪签字画押之后。神情很是沮丧。眼神中终于露出了愧悔。

“韩宝一直挺待见我的。我居然杀了他。我真的不是东西。不是人”。审案的刑警问他为何通过写匿名信给李狗娃。而没有把信件直接邮递给公安局。绕了这么大个弯弯来报复前妻宋某某。

韩法岭说:李狗娃毕竟是韩宝外甥。平常做人也比较粗莽。遇到这事肯定会特别气愤。极有可能就往前冲。揪住死咬住前妻宋某某。这个死女人当年跟我离婚。弄得老子日子过不下去。现在让她吃人命官司。遭点报应。

韩法岭一边回答着刑警的话。一边不忘记恶毒地诅咒自己的前妻。他又补充了一句。说把杀人的脏水泼到前妻宋某某身上。宋某某这个人这么木呆。肯定无法替自己辩护。就算最后不被警方抓起来偿命。也肯定会吃官司。会背上恶名。这样以来也就能起到报复的作用。

至于最后警方根据线索破案。自己的罪恶行迹被揭露。韩法岭说自己完全没有想到。他认为案子过去三四年了。当时就没有直接证据。也从没怀疑到自己身上。现在韩宝尸体都烂掉了。作案现场现在就是个半倒塌的破屋。警方无论怎么样也没法再找到什么证据。因此韩法岭认为自己是百分之百安全的。

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最终专案组居然在几年后还能组织证据链。破获了这个杀人案。

可笑的是。韩法岭一直颇自负。自诩聪明。认为他就属于小品里赵本山那种具备超出一般世俗农民的才智。因此总想表现表现。前番他因为诈骗被关进去七年。仍然不思悔改。这次想出来个阴招。想利用匿名信来算计自己的前妻。却最终把自己装了进去。落入警方的罗网中。这真的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他认为自己这回写匿名信栽赃的计划很到位。环环周密。一定能让前妻宋某某栽个大跟头。然而这个奇葩的报复方法却成功地引起的警方的再次注意。最终韩法岭的恶迹终于现行。可谓成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正义或许迟来。却绝不会缺席!2000年12月28日。随着河南省平顶山市郊外刑场上一声枪响。“96.9.2特大白骨案”杀人犯韩法岭终于伏法。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其他观点:

不得不说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还是有很多的。我们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来说吧。

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的时候。毛泽东撤离了延安把党中央的所在地。就是搬到了今天的河北西柏坡。

三大战役的打响。也正是泽东在河北西柏坡指挥的。

恰恰正是毛泽东策划指挥的三大战役。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三大战役。而是毛泽东在西柏坡摆了一场空城计。这个计策。就是针对傅作义的。毛泽东正是利用这个空城计。打破傅作义的原来计划。让傅作义自认为的聪明。反倒被自己的聪明给误了事。

那时候在毛泽东把党中央搬到西柏坡之后。驻守京津地区的傅作义就开始窥伺西柏坡了。

在这期间辽沈战役正在开打。淮海战役也在酝酿着。

蒋介石本来是想调傅作义的兵力。投入到辽沈战场上去。但是。傅作义为了保存自己的势力。他根本就不想让自己的士兵上战场。为蒋介石卖命。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傅作义动了一个小脑筋。他给蒋介石说。自己要攻打人民解放军的总指挥所在地。也就是河北西柏坡。

蒋介石看到傅作义对自己的出兵的请求是百般推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批准了傅作义的请求。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傅作义开始部署兵力了。这件聪明反倒被聪明误的事就开始发生了。傅作义集结大军要向西柏坡进攻了。

毛泽东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十分的焦急。因为那时候河北这个地方确实没有重兵把守。大部分士兵都投入到了战场之上。

在这种情况下。傅作义若是带着几十万大军真的来了。那还真的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不过。毛泽东也不怕傅作义来。

因为他早就想好了应敌之策。

他也十分了解傅作义的心理是如何想的。正如兵法上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傅作义和蒋介石根本就不是一心。他一直都是在战场上寻求自保。

所以。对付这样的傅作义。毛泽东还是有办法的。当然了傅作义进攻西柏坡的时间。人数。等一些机密的东西。被毛泽东提前知晓了。

毛泽东正是想利用这些消息。给傅作义摆一个空城计。让他不战而逃。

那么。毛泽东的这个空城计是如何摆的呢?

其实。他就是利用的是报纸。

不是毛泽东已经获得了傅作义进攻西柏坡的消息了吗?

毛泽东就连夜写出来了。关于傅作义自认为的核心机密。比如说是如何部署兵力。有多少人。都是如何进攻西柏坡.....。

等毛泽东把所有关于傅作义的作战的计划。都写好之后。就印刷到报纸上。然后分发了很多份。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傅作义的军队知道。以扰乱他们的军心。

这份报纸最终就到了傅作义的手里。傅作义一看。自己的作战计划都被人家知道了。而且人家还想出了应对之策。

若是这时候进攻西柏坡。明摆着自己就是去送死。

毛泽东给了傅作义一个只要傅作义敢攻打西柏坡。那么他的京津地区。就会被解放军偷袭的这么一个假象。

所以。当傅作义看到毛泽东写的报纸之后。他就赶紧撤军了。

就这样西柏坡之危机。在没有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被毛泽东给解除了。后来我们都知道。傅作义没有攻入到西柏坡。蒋介石也没有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不得不说傅作义当初扬言进攻西柏坡。就是一件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

其他观点:

林彪将计就计大败小诸葛白崇禧。

1949年4月。四野司令员林彪指挥百万大军渡过长江。横扫中南。在5月解放武汉。1949年8月初。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程潜。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宣布起义。长沙和平解放。第四野战军进入湖南。直逼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的老家广西。

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见解放军势大。快速收缩兵力。避免与林彪面对面地硬刚。从5月四野渡江开始到8月。整整四个月。国民党军都是稍作接触即向南退却。双方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战斗。

连连攻城拔寨。进展十分顺利。也助长了解放军指战员的轻敌情绪。夏季来临后湖南酷暑难耐。四野将士大部分是北方人。自然水土不服。生病中暑的不在少数。而长期行军也导致作为四野先头部队的第13兵团十分疲惫。

白崇禧见四野兵锋顿挫。疲态初显。急忙抓住机会。以主力部队在青树坪设下埋伏。8月15日。四野13兵团49军进入青树坪地区时。突然遭到国民党桂系第46军236师居高临下的伏击。双方爆发激战。

林彪:听说白崇禧想和我较量较量

16日。白崇禧获悉已经咬住了解放军。立即调动其骨干部队第7军的171师、172师两翼迂回。决心一举歼灭146师。

第7军是李宗仁、白崇禧从广西带出来的看家部队。是其骨干中的骨干。早在北伐时期就有“钢七军”之称。1927年8月。第7军联手国民革命军第1军在惨烈的龙潭之战中打得孙传芳几乎匹马不归。一时名动天下。

后来第7军又参加了新桂系所有的军事行动。从蒋桂战争到中原大战。再到淞沪抗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随后参加国共内战。但一直没吃过大亏。

但是。146师还沉浸在抓住敌人的喜悦中。全然不知道敌军已经合围了自己。此时的146师经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缴获了大量美式装备(146师当初打了天津)。一个师的冲锋枪和重机枪差不多顶桂系一个军。第7军也不愧是桂系主力。飞机重炮一字排开。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仗打得从容不迫。双方反复拼杀。尸横遍野。

就这样。146师和桂军三个最精锐的师打了整整三天。最后在145师的接应下终于冲出重围。青树坪之战49军损失三四千人。146师打得元气大伤。是为第四野战军渡江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战斗。

青树坪之战也给林彪等四野首长敲响了警钟。桂系主力尚存。绝不像看起来那样不堪一击。林彪虽然吃了亏。但不动声色。经过30天休整后继续催动大军挺近湘中。向白崇禧的“华中军政公署”所在地衡阳逼近。

此时。白崇禧所部5个兵团20万人部署在衡阳--宝庆公路一线。连接广东余汉谋、鄂西宋希濂两个集团。形成一字长蛇阵。经过青树坪之战。他认为解放军并非不可战胜。故放弃了原先在广西和四野决战的企图。转而希望御敌于广西之外。在湘南挡住解放军。

10月2日。四野所属五个军向白崇禧所部发起全面进攻。到10月5日。四野45军135师已经越过了衡宝公路。抵达衡阳西北面的灵官殿一带。而此时四野的主力还在衡宝公路以北。

白崇禧:再打林彪一闷棍?

白崇禧发觉135师的位置突出。急忙调集了第7军171、172师和48军第138师、175师、176师5个师包围了135师。试图重演一次青树坪的好戏。按他原来的想法。既然3个师就打垮了解放军1个师。那么这次5个师打1个师还不是手到擒来嘛!

然而。这一次白崇禧显然是想多了。上次之所以在青树坪让桂系占了便宜。是146师没有开电台。从林彪到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49军军长钟伟都不知道146师的位置。想支援都不知道如何支援。而这次在灵官殿。135师是开了电台的。

135师师长丁盛见桂军有备。马上报告兵团部和四野总部:我们在灵官殿遇到了敌人第7军。

正急于抓住战机的林彪闻讯见猎心喜。越过了兵团司令程子华和45军军长陈伯钧。直接向135师发报:

“你师应就地占领有利地形。抗击、截击、吸引敌人。迟滞敌人撤退。以利主力围歼该敌。”

于是。第7军的命运就此决定了。

从10月5日打到10月8日。桂系并没有啃掉135师。自己的5个主力师反而被丁盛死死缠住。由于丁盛已经得到了林彪的定心丸。早已抓紧机会构筑工事。面对桂系怒涛般汹涌的一波波攻击。愣是牢牢守住阵地抵死不退。一个师竟然打出了一个军的气势。

其中。405团一个团就扛住了桂系2个师的攻击。405团团长韦统泰(1964年少将。和丁盛一起打了对印自卫反击战)指挥沉着冷静。解放军根本不虚优势兵力的桂军。反而发起冲锋楔入桂军阵地。像倒刺一样扎进了桂军的肉里。

10月9日早晨。林彪再次向丁盛发报:

“敌第7军等部已被我抓住。你师目前应设法坚决堵住石株桥、铜锣坪之敌南退道路。配合我其他各军歼灭该敌。”

丁盛:白崇禧你问过我了吗?

9日中午。林彪指挥四野第46、第41、第45、第49军四个主力军共13个师赶到战场。随即对桂军进行压缩包围和向心突击。此时。还在做着“痛击四野、教训林彪”春秋大梦的白崇禧如梦初醒。急忙下令部队火速向南撤退。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刚刚还在打防守的135师接到林彪命令后马上转守为攻。把桂军的退路牢牢堵住。

不动如山。动如脱兔。这就是四野的精兵悍将!

9日下午14时。第7军军部率第172师经黄土铺向西南撤退。被正在牛形山看地形的405团团长韦统泰发现。韦统泰一边向师部报告。一边不等命令果断下令发起攻击。405团依托丘陵地带一字展开。在黄土铺至双合亭三四公里的地段上。勇猛地向敌军发起突击。一个冲锋就把第7军军部的警卫营打垮了。

至下午17时。135师结束战斗。全歼了第7军军部及直属队的1200余人。第7军副军长、参谋长被俘。只有军长李本一见势不妙抛下部队化装逃走。

405团因此被四野总部授予“猛虎扑羊团”称号。

这时桂军的仗不好打了。由于各军部、师部被解放军打散。完全无法控制部队。打到10月10日。在灵官殿一线的桂军已经兵败如山倒。原先打顺风仗的桂军根本敌不住兵力和士气全面占优的解放军。没有几个回合就全线崩溃。

白崇禧不明白。为什么当初张灵甫的74师在孟良崮“中心开花”没开出来。而这次解放军135师却能在最精锐的桂军围攻下愣是中心开花。还糊了自己一脸。

到10月11日。白崇禧的起家部队第7军两个师全部、第48军第176师、第138师大部和第62师共四个半师3.3万多人被歼灭。到10月13日。解放军在衡宝战役中获得全胜。消灭白崇禧所部近五万人。俘虏了18名国军将级军官。此时“小诸葛”白崇禧已完全失去了和林彪叫板的资本。

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大抵就是如此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独一人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24:34

    西柏坡,专案组,傅作义,自己的,耕牛,匿名信,的人,的是,白崇禧,四野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24:34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有哪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24:34

    有这么一个案子。原本警方因为线索短缺。久久破不了案。可谁都没有想到。几年之后。一封匿名信却揭开了整个案子的谜底。而写这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