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李渊本来就是隋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
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开始与起义军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
李渊有四个儿子。
第二个儿子李世民那时候刚十八岁。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平时喜欢结交有才能的人。
刘文静就是李世民的“首谋”
当年。人们也觉得李世民慷慨好客。都喜欢跟他打交道。
事实上。李世民也看准隋朝的统治长不了。心里早有了自己的打算。晋阳县令刘文静。十分看重李世民。李世民也把他看作知心朋友。
刘文静跟李密有亲戚关系。
后来。朝廷令太原留守李渊将刘文静革职下狱。李渊不敢违抗。马上将刘文静拘禁入狱。
李世民认为刘文静是可谋之人。得知他获罪下狱。就前往狱中探望。狱吏不敢阻拦。
刘文静非常高兴地说:“今天下大乱。除非有汉高祖光武帝之才。才能崛起世间。拨乱反正。以定天下。”
他认为李世民就是刘秀那样的英雄豪杰!言下之意是希望李渊父子能够在太原起兵。但是李渊不是非常信任刘文静。刘文静只能说是李世民的首谋!
616年。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
尽管李渊非常尽心尽力。想博得隋炀帝的赏识。可是隋炀帝还是不信任他。
在此期间。隋炀帝另派自己的心腹王威、高君雅做太原副留守。监视他的行动。
据说。隋炀帝的心腹曾经想干掉李渊!
王威、高君雅两个密谋。一个说:“不如你我二人把他们父子抓起来押往东都。岂不是更好。我们立此大功。这太原以后就是你我的!”“
啊。怎么抓?李渊拥兵十万。如今又招募了十万。二十万人马那是开玩笑的?
一人一刀!我们连自己的尸体在哪都不知道!”
“二十万人马是实。但人马他不能一直都带着身边啊。你我是监军。又是朝廷派来的。等我们把他们父子生擒活捉。然后再昭告全军。说他要造反。全军群龙无首。李渊他们又在我们手里。这叫生米煮成熟饭。干没辙!”
“别做梦了。你我的人马加在一起不足千人。要抓住李渊父子谈何容易呀!
公元617年。太原传来急报:李渊治理下的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发动兵变。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据马邑而自称天子。国号定杨。
三月。刘武周攻破楼烦郡。进占汾阳宫。并与突厥勾结。图谋南下争夺天下。
隋炀帝杨广闻讯大怒。要拿李渊到东都洛阳治罪。
消息一传到太原。李渊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量该如何是好。并且传令立即召回正在抵抗突厥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商量对策。
谁都明白李渊已经非常危险。本来两个监视李渊的人:王威、高君雅就像借机除掉李渊。现在朝廷有了命令。岂能放过李渊!
后来。从江都传来消息。隋炀帝以李渊镇压义军不力为由。下令将李渊押送江都问罪。
李渊急召副官监裴寂及次子李世民商议!
裴寂、李世民认为。李渊去了江都。必死无疑。不如先发制人。举兵反隋。
李渊犹豫不决。
裴寂说。之前皇帝派人监视你。您的二公子恐因此事受到牵连。所以时常戒备。今为了寇警。皇帝又想将你拘捕问罪。
如果两罪并罚。我死不足惜。您可要祸及全家了!
一席话。说得李渊死心塌地。决计发难。
钦差到达太原时。李渊推说病重不能起床。着属官邀上使者入驿站暂住。待病情有所好转之时。再说不迟!
事实上。隋末大乱。隋炀帝越来越猜忌权臣。
当时。天下曾谣传“李氏当得天下”!
结果。隋炀帝将成国公李浑一家32人杀害。
一时间。诸位姓李的大臣人心惶惶。
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但也不可避免地成为隋炀帝的猜忌对象。
后来。李世民也对父亲李渊说:大人。您不当机立断。还待何时。李渊一看是李世民。便问你有什么主意?
李世民说:大祸临头了。不如这时顺应民心。举兵反隋。夺取天下。我观察了天下大势。才敢这么说。您一定要告发我。我只好听命。李渊叹气说:我怎么忍心告发你。
只是以后你可要千万小心。不要随便说这样的大胆言辞。
第二天。朝廷命令李渊出兵去镇压农民起义军。李世民劝李渊说:大人不要再犹豫了。
平不了盗贼。是您的罪过。平了盗贼。也不会得到信任。还是快做主张吧!李渊走投无路。这才下定决心。起兵反隋。
太原起兵大业十三年正月。
尤其是李渊讨击突厥时交战不利。隋炀帝想借机处死他。后来因为要镇压农民起义。隋炀帝才不得不重新起用他。
这一系列的波折和矛盾。使得李渊父子终于在太原举起反隋义旗。迈上了建立唐政权的征途。
李渊太原起兵后。攻下霍邑。直逼河东。河东是由山西入关中的咽喉之所。隋将屈突通率精兵据险把守。李渊几次攻战。都不能取胜。适逢关中义军孙华率众来降。并带来许多船只。
李渊于是采取李世民的建议。派刘文静等人留师河东。
总而言之。李世民最有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他看到当时全国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认为隋朝的统治不会长久。只有趁现在天下大乱的时机。夺取政权。才能保住家族的地位和利益。
在此期间。李世民比较信任的刘文静。以及李渊非常倚重的裴寂就成为李渊父子太原起兵的首谋。就是在他们的谋划和劝说之下!
李渊父子最终选择了“太原起兵”。进而一统天下!
@龚柳辉 一起走近历史和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关注!
其他观点:
我们所看到的历史。都是经过篡改和美化的。其中就包括李渊太原起兵的历史事实。
现在看到的关于太原起兵的过程陈述。对于李世民的作用处处凸显。这自然是李世民成为唐太宗以后。让房玄龄和褚遂良等人改造历史记录的结果。以彰显其发动“玄武门之变”并逼父退位的正当性。所以不值得全信。
太原起兵的首谋必是李渊自己。这是因为正史中有一个极其有力的佐证。《新唐书》卷七十六后妃列传一中。记载李渊的原配夫人太穆皇后时留下了一笔。那就是李渊在登基以后。对子女们说过一句话“早用尔母言。得此久矣”。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要是早听你们娘的话。起兵夺天下。那早就坐在这个皇位上了”。可见在李渊的原配夫人窦氏。也就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阳公主李秀宁他们的母亲窦氏活着的时候。夫妇二人就曾谋划过起兵的事。不过是当时李渊没敢干而已。
(典故“雀屏中选”讲的就是李渊到窦氏府上招婿的故事)
李渊的夫人窦氏。父亲是北周大司马窦毅。母亲是北周长公主。舅舅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此女自小不凡。杨坚篡夺北周江山的时候。尚年幼的窦氏发出豪言。“恨不为男儿身。以救舅氏之难也”。可见此女从小就对杨坚杨广的隋朝有切齿痛恨。因此劝李渊起兵夺隋朝天下也就可以理解了。窦氏在隋朝大业年间去世。年龄是45岁。生卒年不详都只是大概的时间。而隋朝大业这个年号是从公元605-618年3月。而李渊以前做的是隋朝攻打高句丽的粮草官。在大业十一年(616年)才开始独立领军攻打起义军。当太原留守是在617年。太原起兵的时间也是公元617年。这番算下来。窦氏去世的时间应该是在不早于公元616年。就是起兵前一年。因为窦氏劝李渊起兵。总得是在李渊有了兵马以后的事。否则不是彻底坑夫吗?
在616年李渊觉得自己羽翼未丰。而且隋炀帝的统治基础仍比较牢固。所以未敢当时听老婆的话起兵。但不至于过了一年以后。起兵的条件成熟了。反而把这件事忘在脑后了。需要李世民甚至刘文静来谋划推动了。这明显于理不合。因此李渊原本就是要起兵的。真要说首谋。616年可算是他的夫人窦氏。617年真正起兵的时候。就只能是他自己了。
(李世民)
看来李世民和他的一众笔杆子还是没有把历史改干净呀!
其他观点:
当然是李渊了。史书中说成李世民和裴寂。是为了美化李世民。给李渊一个忠君形象。就像赵匡胤陈桥兵变把自己说的很无辜一样。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653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李渊,太原,炀帝,隋朝,父子,人马,北周,天下,江都,起义军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渊父子“太原起兵”的首谋是谁?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李渊本来就是隋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开始与起义军也打过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