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武灵王没有在沙丘挂掉,而是再多活了几十年,有没有可能是赵国灭秦国?
原创

如果赵武灵王没有在沙丘挂掉,而是再多活了几十年,有没有可能是赵国灭秦国?

好文

热门回答:

赵武灵王之于赵国是灵魂人物。但赵国却是兴也赵武灵王。败也赵武灵王。

大胆而极富创意的战略构想

赵武灵王确实有与秦国一较高下的雄心壮志。他先是克服朝中种种阻力。实行胡服骑射。让赵国一跃成为了仅次于秦国的军事强国。之后。他向北略取中山国土地。向西攻取胡人土地。几年间。就将赵国的土地向北扩至燕、代地区。向西扩到云中、九原。之后。赵武灵王为了专注军事。他把王位传给太子赵何。自称主父。

这时。他产生了一个宏大的构想。他想要避开函谷关。通过向西北攻取胡人土地。从云中、九原直接南下袭击秦国。充分发挥赵国骑兵优势。居高临下。向秦国发起突袭。为此。赵主父不惜以身犯险。化妆成赵国使者。深入秦国查勘地形。观察秦王为人。此时赵国的军事实力。再加上赵武灵王的冒险精神。如果能够推动这样的战略构想实施。对秦国绝对是恐惧般的存在。在秦国人听闻赵主父竟然亲赴秦国后。《史记》记载“秦人大惊”。

近乎政治白痴的危险想法

即使赵主父能力非凡、气魄宏伟。但他自身存在缺点。却阻止了赵国强盛的步伐。鲁迅有两句诗歌“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但是赵主父却是真得败在了自己的儿女情长上。在惠文王三年。赵国成功灭掉了心腹大患中山国。让赵国本土与代地连为一体。在惠文王四年的时候。赵武灵王让惠文王处理政事。自己在一旁窥视。发现自己长子赵章。垂头丧气地向弟弟惠文王行礼。心里起了怜惜之心。就想要把赵国一分两半。让赵章在代地称王。

(十岁登基的惠文王)

身死人笑的悲惨结局

但是分割赵国的计划。还没有实行。就发生了沙丘之变。当时。赵武灵王与惠文王正在游览沙丘。赵章和他的党徒田不礼作乱。想要杀死惠文王。因为大臣肥义的以身示警。惠文王逃过一劫。赶来平叛的公子成、李兑打败赵章。但赵章逃到了主父处。主父收留了他。公子成、李兑因此包围了主父的宫室。公子成、李兑逼迫主父交出公子章并杀死了他。之后。他们商议害怕事后被主父追究。灭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包围主父。并命令宫里的人全部出来。主父想要出来。却不被允许。一代英主竟然落得最后掏鸟雀充饥。最终三个多月后。饿死在了沙丘行宫。

因为沙丘之变。赵武灵王壮年早逝。迂回突袭秦国的战略构想没有付诸于行动。为历史留下了遗憾。但是分割赵国的计划没有实现。确是赵国的庆幸。当年。三家分晋已经是实力大减。如果再把赵国一分为二。赵国在以后又拿什么与列国争雄。更不要说消灭秦国。所以说。如果赵武灵王再多活几年。就不是能不能灭掉秦国的问题。而是赵国能不能生存的问题了。赵国的强盛之路也因为赵武灵王意外身亡而戛然而止。

其实。赵武灵王的悲剧。早在他废长立幼。壮年退位就已经埋下伏笔。在列国争雄时期。需要的集权政治。而赵武灵王却背道而驰。壮年退位。无形中削弱了自己手中权力。可以说。赵武灵王退位的那一刻表明他放弃了强权政治。没有强权政治的支持。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高度集权的秦国抗衡。

其他观点: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是军事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赵国很快强大起来。但是赵国改革并不全面和彻底 。

而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战国七雄中最彻底的一次改革。也是政治到经济到军事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通过改革。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所以即使赵武灵王不死。多活几十年。赵国也不会灭亡秦国。

其他观点:

是君主的较量更是国力的比拼。

赵国灭秦国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一场战争的胜负多取决于双方指挥员的斗智斗勇。往往会出现以弱胜强的情况。但要灭掉像战国七雄那样的强大的国家。那就是两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比拼。再加上两国君主智慧、胆识、毅力的较量。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极大的提高了赵国的军力、国力。

但秦国的商鞅变法进行的比较彻底。耕战。奖励军功。则为秦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源和充足的粮草。并且兵士们为了获取军功在战场上奋勇争先。如狼似虎。在扫平六国的战争中秦国不断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国力大增。秦国是兵多粮广。士兵不怕死。并且有白起、王翦等名将。所以赵国及其他五国在与秦国的争斗中始终处于防守。

比较两国君主。赵武灵王半世英明神武。半世昏招频出。先是废了太子(长子)赵章。立次子赵何为太子。接着把王位禅让给次子赵何(赵惠文王)。后又觉得对不起长子赵章。想封赵章为代王。还要从赵何手中夺回王位。结果兄弟相残。赵何杀死了赵章。赵武灵王也被饿死在沙丘。

而秦国的七代国君都坚持耕战、奖励军功、东进的国策。才使秦始皇能奋六世之余烈灭掉六国。这是大势所趋。不是某个人能够改变的。

如果赵武灵王不在沙丘被饿死。那他也在失去爱子的伤痛和自责中度日。或者被囚禁余生。总之他将远离赵国的权力中心。不会时局产生任何影响。

但他的儿子赵惠文王却成了一代名君。从谏如流。他身边文有蔺相如、平原君。武有廉颇、赵奢。并和他们一起演绎了“完璧归赵”、“将相和”等千古美谈。

不幸的是在长平之战的前四年赵惠文王去世。如果赵惠文王能再活五、六年。可能长平之战的结果就会发生变化。首先赵惠文王可能就不接上党这块烫手山芋。并且不会用赵括替换廉颇。我觉得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双方在长平耗的筋疲力尽。而楚国又趁虚而入攻打秦国。从而解了长平之围。赵国四十多万大军保住了。秦国的东进再度受阻。东进的脚步放慢了。历史的进程改变了。但历史的趋势不会变。秦国终将统一中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听闻你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41:23

    秦国,赵国,沙丘,山国,胡人,军功,文王,土地,公子,王位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41:23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赵武灵王没有在沙丘挂掉,而是再多活了几十年,有没有可能是赵国灭秦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41:23

    赵武灵王之于赵国是灵魂人物。但赵国却是兴也赵武灵王。败也赵武灵王。大胆而极富创意的战略构想赵武灵王确实有与秦国一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