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赵武灵王估计是胡服骑射时骑马摔了。把脑袋摔昏头了。才会想到在42岁的时候就退位了。他退位就退位好了。还非要把大儿子公子章给废了。传位给小儿子公子何。
那么好吧。就算你偏爱小儿子。这事儿也就妥了。可是赵武灵王有一次摆宴席的时候。忽然发现大儿子公子章很可怜。于是又打算把赵国像蛋糕一样切一刀。将代地单独留给公子章做王。
这是搞分裂的行为。任何影响国家统一。搞分裂的行为都是极端可耻的!所以就有了沙丘之变。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在了掏鸟窝的路上。
那么胡服骑射是不是真的影响了赵武灵王的判断能力呢?以至于后来做出了呆子一样的蠢事。其实我认为这两者有联系。但没有因果关系。
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功劳太大了。小样骄傲了!
一提到赵武灵王。大家立刻想到的就是胡服骑射。这玩意儿就好像是战国时期。他私底下花钱买了个外挂。
过去赵国谁也打不过。胡服骑射以后。赵国逮着谁就要揍谁。这就是外挂的力量。同时期的秦国和燕国也靠着胡人的地盘。可他们就没想着买外挂。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所以思想极端活跃。赵武灵王生活在这个年代。自然能够突发奇想。他没事儿就在那儿倒腾战国地图。越想越有灵感。
赵武灵王认为:既然正面较量不是秦国的对手。那要是我从胡人的地盘上绕道北上。再从北边南下攻打秦国。岂不是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我真是个小机灵鬼!
说干就干。赵武灵王组织了一支大军北上。就跟胡人干上了。胡人还有点莫名其妙:我又没有城池。那就点毡房。你要就抢走好了!你为这么点战利品打一仗。划算吗?
正当所有人都觉得这一仗白折腾的时候。赵武灵王的灵感又来了:不白折腾!我们开始学习胡人骑射的办法!
原来赵武灵王在征讨胡人的时候。忽然发现人家胡人骑射的方式实在是太有战斗力了。这等于是在一辆机动灵活的装甲车上。装上了一挺机动灵活的机关枪!
胡人的衣服袖口比较小。赵武灵王认为这更有利于灵活作战。事实也是如此。胡人的骑射水平非常高。所以赵国也得训练骑射的能力!
这一改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自此中国历史上。有了正儿八经的骑兵。赵武灵王戴着墨镜非常骄傲地巡视着自己的骑兵大队:步兵和战车未必还吃香了。未来两千年。是骑兵的时代!
而且赵武灵王以胡制胡的思想。更是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在两千多年后。清朝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便是从他这儿得到的灵感。
赵国强大了。赵武灵王自然也就飘了。他不光把赵国带向强盛。而且还引领了两千年的风潮。所以后来做出一些不寻常的事情。也就不奇怪了。
二、赵武灵王的禅让。的确是由于他飘了。
赵武灵王把赵国带向了强大。那威望自然跟过去就不一样了。他说话的分量都是不同的。所以对俩儿子的处理方式。大臣们也是连个屁也不敢发表一下。
赵武灵王原来的太子是公子章。这孩子命苦。早就没了娘。虽说他老妈是韩王的女儿。可是去世了也就不顶用了。
此后赵武灵王最爱的是一个叫吴娃的美女。关键吴娃还给赵武灵王生了个聪明的小子公子何。吴娃这个女人太厉害了。她对赵武灵王无微不至。给他带来了无限欢乐。可是她从来不跟赵武灵王要求任何事情。
为啥?当然是在憋大招呢!从不求人的人。一旦求人的时候。必然是至关重要的时候。一般人也就会答应了。吴娃在临终前。果然放大招了。她想让自己的儿子公子何做太子。
赵武灵王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这件事。你说公子章尴尬不尴尬?当然非常尴尬。毕竟公子章也很优秀。为了掩盖这种尴尬。赵武灵王索性就提前退位了。
这可真是一剂重磅炸弹。赵武灵王自称主父。把赵王的位置直接传给了公子何。一眨眼功夫赵武灵王又发明了类似太上皇的主父称号。果然是一个开创性的君主。
但是赵武灵王在胡服骑射以后。威望实在是太高了。只要没有危及到国家的安危。大臣们也只能搬个小板凳。一边嗑瓜子。一边看赵武灵王的表演。
三、把赵国一分为二?这就有点飘的没边了。
每当优秀的公子章。给比自己小10岁的赵王何下跪敬礼的时候。主父赵武灵王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
这个时候他认为自己的威望还跟过去一样。所以居然打算把赵国一分为二。将代郡封给公子章称王。
这事儿可就直接影响到赵国的安全问题了。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有人答应。尤其是代表赵王何利益的那帮大臣。更加强烈反对。
赵武灵王忽然就后悔了:什么情况?我做了主父。难道就没有权威了吗?
其实做主父与否。都不影响赵武灵王的权威。但是任何人的权威都是有限度的。你要出卖国家利益。难道还能让你肆意妄为吗?
大失所望的赵武灵王幡然醒悟。还是做国王香啊!于是乎他打算扶植公子章去跟赵王何斗。自己再重新夺位王位。结果这事儿玩砸了。导致了沙丘之变。
总结:飘也要有一个限度。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给赵国立下了大功。是赵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明君。仅凭这一点。他就有实力飘。
不过飘的确是有限度的。你废立太子。这没问题。毕竟是你的家事。你提前退位。这也没问题。毕竟赵国还是只有一个王。
可你要把赵国一分为二。这问题可就大发了。这是搞分裂的行为。是绝对不容许的。所以说赵武灵王没把握好飘的尺度。结果被逼在沙丘宫掏了3个月的鸟窝。活活把自己饿死了。断水断粮的情况下。这哥们还能在里面活3个月。不得不说。能力出众啊!
参考资料:《史记》
其他观点: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军事实力大增。成为了山东六国唯一能与秦国军事抗衡的强国。赵武灵王率领强悍的赵军。攻城略地。外夺胡地。内占中山之地。但是。赵武灵王在壮年突然废掉太子章。禅让给自己小儿子赵何。
为什么赵武灵王选择壮年退位?
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於是诈自为使者入秦。(《史记· 赵世家》)
原来壮年退位只不过是雄才大略赵武灵王下的一盘大棋的第一步。他想要把自己从纷繁的国务中解脱出来。然后带领赵国精兵良将。专门攻占胡地。以便可以避开西面秦国函谷关天险。以便从赵国北面蒙古高原上的云中、九原迂回袭击秦国。
由此。赵武灵王又下了第二步棋。与他的宏大构想一样。同样匪夷所思。竟然假扮使者。到秦国刺探虚实。
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史记· 赵世家》
当时。秦国国君是秦昭王。他不知道使者就是赵武灵王。但是交谈后。秦昭王认为这个使者相貌奇伟。言谈举止及有风仪。不像臣子。派人追赶。赵武灵王早就过关了。
回国后。赵武灵王就下了他的第三步棋。他在西河征召了楼烦王的军队。并在第二年灭掉了中山国。中山国号称战国第八雄。对于赵国十分关键。因为它是赵国的国中之国。中山国的存在。将赵国割裂为南北两部分。而灭掉中山。使赵国国土南北连城一片。实力大增。
且昔者中山之国地方五百里,赵独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应该说。此时事情的发展。与赵武灵王退位的设想是一致的。壮年退位。让他腾出大量精力用于开疆拓土。使“胡服骑射”的效能最大化。但就在他积蓄给秦国致命一击的时候。不想“沙丘之变”的悲剧发生了。而其发生的根源仍然是赵武灵王壮年退位。
攻灭中山以后。赵武灵王大宴群臣。看到长子公子章竟然还要向自己弟弟称臣。心生怜悯。就想将赵国一分为二。让公子章做代王。赵何做赵王。这个打算还没有实行。赵武灵王和公子章、赵何父子三人来到沙丘行宫。公子章认为机会来了。就与下属田不礼发动叛乱。结果。田不礼被前来平叛的李兑、公子成杀死。公子章逃到了赵武灵王住处。寻求赵武灵王庇护。但是。李兑、公子成在还是追杀了公子章。因为害怕赵武灵王日后报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包围赵武灵王行宫。三个月将一代雄主活活饿死。
沙丘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赵武灵王放弃强权的结果。如果赵武灵王不退位。沙丘之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沙丘之变也终止了赵国国力上升的势头。而祸端在赵武灵王退位之时就已经埋下了。
其他观点:
肯定的说。有很大关系。
赵武灵王赵雍。年少继位。刚成为赵王就面临“五国会葬”。赵国有随时被瓜分的危险。但赵雍虽然年少。但依然用强硬手段解除了赵国危机。随后开始在列国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别国都相互称王。但他不称赵王。依然只是称“君”。赵武灵王十九年。五日大朝后。颁布命令。强力推行的“胡服骑射”。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后来赵雍率军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赵长城以抵御胡人。前296年吞并中山国。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国都被齐国、中山国攻破。赵武灵王扶植燕昭王回国即位。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将王位禅让给年仅10岁的赵何。即赵惠文王。原本的意思呢。是想趁着自己身体还行。扶赵何上位。主管内政。多让他历练一番。而自己称主父。可以专心军事。为赵国打下一块大大的疆土。最好能把秦国灭掉。因为此时的赵国经过胡服骑射。军力强大。赵武灵王的设想是从秦国北面不经函谷关进入关中。直达咸阳。为此。已成为“主父”的赵武灵王。还乔装打扮成赵国使节的随从。亲入咸阳考察。并见到了自己扶持上位的秦昭襄王。
换个方式说。赵国的胡服骑射之后。因为军事实力的增长。一跃成为当时的超级强国。赵武灵王可能有点飘了。想把一些事情在自己这一代就做完。后代就可以无忧了。在赵国搞个二元政治。自己专心打仗就可以了。英明伟大的赵武灵王。最后却在继承人问题上犯了糊涂。人嘛。年纪大了。两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结果一不留神搞出了沙丘之变。自己也饿死在沙丘宫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766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胡人,秦国,公子,赵国,沙丘,山国,史记,都是,之变,壮年
没想到大家都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为什么要退位,这二者有联系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赵武灵王估计是胡服骑射时骑马摔了。把脑袋摔昏头了。才会想到在42岁的时候就退位了。他退位就退位好了。还非要把大儿子公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