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在总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摄入的饮食结构不同。身体吸收的养分是不同的。身材会有很大的差异。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的身高体重下。 体型却不相同。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之外。最主要是后天的因素——饮食和运动的不同造成的。而运动效果又是以饮食为前提的。所以。最终的差异还是来自于饮食的差异:
总热量相同。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比例不一定相同;
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比例相同。每一种类的选择不一定相同。
总热量相同。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比例不一定相同。
假如您每天需要摄入1800千卡的热量才能满足身体的热量需求。
这1800千卡的热量来源不同。身体的反应差别可大了。
来源1:全都是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来源2:900千卡来自于碳水化合物+360千卡来自于蛋白质+540千卡来自于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5:2:3);
第1种热量来源下:很快就饿了。并且会流失让很多肌肉分解成蛋白质供身体所需。最后因为肌肉流失。其他营养摄入也不足。身体就会变得虚弱。脂肪多肌肉少。身材看起来就软趴趴的。不够挺拔。
第2中热量来源下:身体会一直处于一种舒服的状态。因为蛋白质摄入足够。所以身体肌肉不会分解。甚至还会增长。因为肌肉足够。身材看起来就充满勃勃生机。肥瘦相依。挺拔有力!
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比例相同。每一种类的选择不一定相同。
1、碳水化合物。
我们用GI值来区分碳水化合物的好坏。
低GI值的碳水化合物对人体更加的健康。并且因其抗饿。对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较小。所以能有效的控制体重。反之高GI值的食物就会让人容易发胖。
比如糙米饭的GI值低于大米饭的。就更利于控制体重。
2、蛋白质。
不同的食物蛋白质含量不同。身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也不同。
比如。鸡蛋的蛋白质是13.3%。黄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5%。
但是。身体对鸡蛋的蛋白质吸收率高达98%。而对大豆吸收利用率只有65%。
所以。鸡蛋是更加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3、脂肪。
脂肪包括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
前面3种对身体有益。我们都要摄入。因为我们常吃的肉类和鸡蛋、牛奶等都含有饱和脂肪酸。所以呢。炒菜的时候。我们就要多选用花生油、菜籽油等这些富含不饱和脂肪的油类。
反式脂肪对人体有害。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
很多零食里面、油炸食品都有反式脂肪。它们对身体是有害的。
从花生油里面摄取油脂和从零食里面摄入油脂。对身体的影响当然是不同的。
前者让人变得健康有力。后者破坏身体健康。
小结:
我们吃东西不光要看热量还要透过表象看“内涵”。不同的食物对身体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身材随之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好的食物让人变人焕发勃勃生机。坏的食物让人虚弱无力。体型当然也好不到那里去。要么肥胖。要么干瘪。
我是天星妈。祝您减肥成功!
其他观点:
你好。我是热爱生活的云子。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关于“总热量摄入不变。饮食结构不一样。身材有变化吗”的问题。我给出以下回答。希望能给你提供帮助!
大家都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身材的胖瘦和总的摄入量(指一天吃下去的食物)与消化量(运动。工作。学习。生活。包括自身的基础代谢)的差值有关系。
但是却忽略一个问题。就是刚才你提出来的饮食结构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看看下面的一组图片
同样是130磅。体型却相差甚远。因为肌肉的密度和脂肪的密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就涉及到运动和营养的问题。营养包含了饮食结构。
同样是3磅脂肪和3磅肌肉对比。
身材的好坏却受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饮食。训练。作息。遗传。疾病等等。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肠胃不好。吃多少都不胖。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吃的比我还多。但是体重还不到100斤。男生身高175。也有些人吃嘛嘛香。吃的不多。但是还是胖。还有些人对牛奶不消化。喝了拉肚子。有些人对碳水比较敏感。吸收很快。对蛋白质吸收差。还有经常锻炼的人。比不锻炼的人看起来更结实。代谢也会更高。有些人很瘦。但是就肚子上有脂肪。有些人下半身胖上半身很瘦的梨型身材。也有肚子特别大。手和脚非常细的人。还有一种全身的比较胖。胖的比较均匀的人等等都会有。
如果只是单纯的计算总热量是不够精确的。之前也说了。人体对不同物质吸收不一样。每个人的吸收功能也不一样。好比同一个班。学霸和学渣每天都是一起上课一起放学。都是学8个小时。但是成绩却完全不一样。
俗话说。种豆得豆。老人言:吃啥补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多吃优质蛋白。少脂肪。体型自然会更健美些。如果饮食是多油脂。多碳水。少蛋白和蔬菜。那么身材一定更容易胖。因为碳水能打开我们的营养通道。让脂肪快速的吸收。脂肪自然而然会让身体看起来更胖一些。所以想要保持一个好的身材。就要合理膳食。注意饮食结构。适当的锻炼。良好的作息。保持身体健康。身心愉悦!
我是热爱生活的云子。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再一次感谢提问!
其他观点:
摄入总热量不变。摄入的食物结构不同。对身材会有一定影响。但要想真正改变身材。还要配合运动。不管是增肌还是减脂。都要有所侧重的进行锻炼。
日常摄入的食物中包含碳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与身材关系最密切的是碳水、蛋白质和脂肪。对大多数人来说。身材发胖或变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碳水摄入量。其次是蛋白质和脂肪。
日常饮食中。如果碳水摄入量较高。占比超过50%。就容易导致发胖。低于50%。尤其是低于35或30%。则容易变瘦。但前提是摄入热量要与消耗热量之间存在热量缺口或热量盈余。
摄入相同的热量。如果降低碳水热量比例。比如摄入35%的碳水。蛋白质热量提高到50%。其余为脂肪热量。碳水进入身体会被分解成葡萄糖。会被身体直接利用。用于基础代谢量、日常生活和工作。还有一部分用于体育活动和消化食物。消化蛋白质类食物的热量要高于消化碳水类食物。也就是蛋白质类食物的食物热效应比较高。因此摄入热量相同。提高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量。实际被身体吸收、利用的热量会略低一点。但实际差多少。则要看蛋白质类食物是动物蛋白质。还是植物蛋白质。动物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要高于植物蛋白类食物。减肥期间多摄入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也就是肉蛋奶。比较适合减肥。
在有热量缺口的情况下。一般10-20%的热量缺口更适合减肥。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多摄入蛋白质。减少碳水摄入量。会更有利于减肥。
不仅要考虑调节摄入热量。也要注意消耗热量。要想减肥。就要有热量缺口。要想增肌增重。就要有热量盈余。要想维持体重。适当减少主食摄入量。并适当增加蛋白质类食物摄入量。
不同的饮食方法。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别。比如同样是用于减肥的饮食方法低碳高蛋白饮食、生酮饮食、八小时断食法、轻断食等饮食。在结果上都会有所差异。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872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热量,蛋白质,脂肪,食物,身体,碳水化合物,身材,碳水,饮食,宏量
没想到大家都对总热量不变,摄入的饮食结构不同,身材会有变化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在总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摄入的饮食结构不同。身体吸收的养分是不同的。身材会有很大的差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