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如果立了庶出的长子后,又生了嫡子怎么办?
原创

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如果立了庶出的长子后,又生了嫡子怎么办?

好文

热门回答:

古代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遵循的继承原则就是立“贵”、“长”。先贵后长。但这仅仅是一种需要遵守的制度。真正实行的时候也是遵守这种制度的。只是最终的结果却不一定就真的是嫡长子继承。毕竟在古代的大家族甚至皇室中。斗争是极为残酷的。能笑到最后才是赢家。

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王皇后没有生子。因此在652年立的太子就是庶长子李忠。李忠的生母只是一个宫人。身份很低微。在李忠被立为太子的这一年。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出生。虽然当时武则天还不是皇后。而李弘也不是嫡子。但很快就是了。

655年。李治和武则天并肩作战。终于实现了废王立武。武则天成为李治的皇后。而李弘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李治的嫡长子。第二年的正月。许敬宗就上书李治废庶立嫡。然后李弘就成了太子。李忠被降为梁王。惊恐不安的李忠并没有活太久。在664年被武则天陷害致死。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就是春秋时期的鲁隐公和鲁桓公兄弟俩。鲁隐公息姑是鲁惠公的庶长子。而鲁桓公允是鲁惠公的嫡子。兄弟俩年龄相差很大。允的生母仲子原本是鲁惠公为息姑准备的妻子。结果因为仲子的美丽而将其占为己有。原本的王子应该是息姑。允出生后就变了。但是鲁惠公在允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让息姑继位暂代国政。等允长大后再将国君之位还给允。

自然的。后期的交接并不是很顺利。还没等鲁隐公将国君之位还给允。允就在有心人的挑拨下迫不及待了。命人将鲁隐公杀死。然后允继位。即鲁桓公。

隋朝二世而亡我们就不多说了。但只说李世民的这一举动就造成了大唐很长时间内的皇权动荡。李世民的嫡子们就有样学样。最后便宜了嫡三子李治。唐朝在很长时间内坚持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嫡长子真正继承皇位的却没有几个。这也说明了即便定下了规矩还是会有斗争。

当然。在嫡长子继承制的时代。也还有本来立的太子是嫡长子。后来改立庶子的情况。李隆基的上位就是最好的例子。李隆基只是李旦的庶次子。原本按照继承制是不可能轮到他做太子的。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在李旦第一次登基的时候。太子就是嫡长子李成器。

但是后来李旦让位于母亲武则天而做了皇嗣。再后来是相王。唐中宗去世后。韦后想要效仿武则天称帝。结果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将李旦扶立为皇帝。可以说李旦的这个皇位是李隆基争来的。所以李隆基是太子的最佳人选。即便他不是嫡长子也不是庶长子。但是他是最有资格做太子的人。李成器也赶紧表示应该立贤。因此原本属于嫡长子的太子之位就被李隆基这个庶子所得。

其他观点:

无论出身早晚。庶出就是庶出。只要有嫡子诞生。即便庶出已经被确立为继承人。还是有很大可能被废掉。改立嫡子为继承者。但凡事都要考虑实际情况。庶出够优秀的话。由庶出作为继承人也是可能的。

嫡长子继承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贯穿千年的传统的东方继承制度。其核心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用大白话来解释的话。那就是确立继承人。要从嫡出里选择年纪最长而不是最贤能的;如果实在没有嫡出只能从庶出中选择的话。也要选择生母相对更高贵的那个。

如果是皇族。皇后之子自然就是嫡出。可纵观千年历史真正由嫡出元后之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屈指可数。如果皇后年轻而且受宠。那么皇帝并不会着急立庶子为储。可若是皇后失宠或者已经丧失生育能力。那自然可以放心确立庶出为储。

无论帝王家还是寻常百姓家。册立庶出自然是因为没有希望立嫡出。如果确立了庶出长子为继承人之后又有嫡子诞生的情况少之又少。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庶出还是非常有可能让出继承之位的。毕竟嫡庶尊卑有别。正所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其他观点: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会引起一系列的麻烦。已立的庶长子的地位会动摇。

在皇家的层面上。历史上有的皇帝真的遇到过这类问题。比如唐高宗。但更多的皇帝努力避免出现这样的局面。或者是大臣们反对出现这样的局面。

我们先看看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位皇后是王皇后。出身高贵。可惜没有生过儿子。而李治做皇太子的时候。身边一位刘妃给他生下了大儿子李忠。当初唐太宗还为了这个孙子喝得大醉。起身舞蹈。

永徽三年。唐高宗把大儿子李忠立为皇太子。因为王皇后没有儿子。意味着唐高宗没有嫡子。所以。册立李忠为皇太子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永徽六年十月。唐高宗废掉王皇后。改立宸妃武则天为皇后。而武则天已经生下几个儿子。如此一来。唐高宗也就有了嫡子。

于是。唐高宗就遇到了我们这个问题中提到的局面:已经立了庶长子。然后有了嫡子。那么唐高宗是怎么解决的呢?

几个月之后的显庆元年。唐高宗把皇太子李忠废为梁王。后来被赐死。改立武则天的大儿子、代王李弘为皇太子。

唐玄宗也曾遇到相似的问题。

巧合的是。唐玄宗的皇后也姓王。而且也没有生下过儿子。因此唐玄宗没有嫡子。但有不少庶子。其中。大儿子的脸上有残疾。到了开元三年。唐玄宗选立二儿子李瑛为皇太子。

更巧的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也姓武。而且也生有儿子、寿王李瑁。王皇后害怕自己被废掉。据说在私下里搞了一些诅咒的手段。唐玄宗发现之后。将她废为庶人。

到这里。唐玄宗只要向前再迈一步。把武惠妃立为皇后。就会完全复制唐高宗的做法。皇太子李瑛的地位肯定不保。

大概唐玄宗意识到这一点。害怕重复武则天诛杀李氏宗亲的惨剧。所以没有迈出这一步。对武惠妃的各项待遇完全是皇后一样。但始终不肯正式承认她是皇后。所以寿王李瑁始终没有成为嫡子。

但皇太子李瑛仍然没有保住自己的位置。开元二十五年。李瑛等人被指谋反。废为庶人。然后处死。

此后。唐玄宗再立三儿子、忠王李亨为皇太子。

再看看明神宗遇到的难题。

明神宗的皇后也是姓王。性格端重。死在万历四十八年。也一直没有儿子。所以明神宗没有嫡子。

按理说。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可明神宗迟迟不肯立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因为他不喜欢这个儿子。他最宠爱郑贵妃和她的儿子朱常洵。在他心中是把朱常洵做为嫡子的。

但他遇到的各方面的阻力实在太大。所以万历二十九年被迫册立朱常洛为皇太子。这以后。各方面的小动作一直不断。演成一出一出的闹剧。

所以。如果庶长子被确立为继承人。同时又有嫡子或者近似嫡子的情况。局面就比较复杂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少女恶习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3:18

    长子,皇后,皇太子,武则天,高宗,神宗,太子,儿子,玄宗,庶子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3:18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如果立了庶出的长子后,又生了嫡子怎么办?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3:18

    古代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遵循的继承原则就是立“贵”、“长”。先贵后长。但这仅仅是一种需要遵守的制度。真正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