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
柳永(984一1053)。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十八岁即离家。欲北上京城求功名。途经苏杭。被江南繁华套牢。迷恋听歌买笑。竟忘了进京之路。这一时期写下了《望海潮*东南形胜》名声大噪。遂开始了专职填词流寓生涯。
蒋捷(约1245一1305后)。南宋词人。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两人词韵极具优美。有相似之处。但两人所处历史环境不同。柳永生处北宋繁华上升阶段。因而词风艳丽。“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不料被皇帝看到。一句“且去填词”。便断了柳永仕途之路。“杨柳岸、晓风残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是其代表作。主题大多宫闺幽怨。寄寓流离。美学价值很高。但没多少思想性。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其他观点:
因为读柳永的词多一点。还是喜欢柳永。当然也喜欢读柳永的诗词。柳永的词多为白描文字。文句通俗。情景交融。雅俗共赏为大众所喜爱。
记得柳永的《雨霖铃》印象比较深。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 ·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一对有情人依依惜别。画面依稀。情景交融。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之感。恋人惜别的画面跃然眼前。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每每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至今记忆犹新。尚能背诵。
其他观点:
就诗词而言。很喜欢蒋捷的《听雨》和《一剪梅·舟过吴江》中的句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也是成就其雅称“樱桃进士”的典句。
较柳永的诗词。蒋捷的词形式不够多样。但他们的诗词都让人有一种美的抒发。柳永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的诗词中运用了很多独特的艺术手法。如俚词俗语、白描等。让词在抒发情感时更淋漓尽致。而蒋捷。因时代的不同。他的词更多的是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基调也基本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但他在抒发情感时以善于奇巧。有自己的风格。读她的作品。很容易融入意境。且让人觉得凄美。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103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柳永,词人,诗词,情景交融,让人,两人,樱桃,白描,晓风残月,之路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喜欢柳永还是蒋捷?你如何评价他俩的诗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谢邀请。柳永(984一1053)。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十八岁即离家。欲北上京城求功名。途经苏杭。被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