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比较好的柳永作品集值得推荐?
原创

有哪些比较好的柳永作品集值得推荐?

好文

热门回答:

谢谢问答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柳永作品欣赏:

1、    雨霖铃

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2、    蝶恋花

宋代: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3、    玉蝴蝶

宋代: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译文

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4、    少年游

宋代: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

萧索。不似少年时。

译文:

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夕阳照射下。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举目远望。看见天幕从四方垂下。

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往日的期待在哪里?冶游饮宴的兴致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现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轻的时候了。

5、    定风波

宋代: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译文:

自入春以来。见到那绿叶红花也像是带着愁苦。我这一寸芳心越显得百无聊赖。太阳已经升到了树梢。黄莺开始在柳条间穿飞鸣叫。我还拥着锦被没有起来。细嫩的肌肤已渐渐消瘦。满头的秀发低垂散乱。终日里心灰意懒。没心情对镜梳妆。真无奈。可恨那薄情郎自从去后。竟连一封书信也没有寄回来。

早知如此。悔当初没有把他的宝马锁起来。真该把他留在家里。只让他与笔墨为伍。让他吟诗作词。寸步不离




其他观点: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望海潮·东南形胜

等等很多都不错……

其他观点:

谢邀。我来回答

话说北宋大家苏轼眼高于顶。他老夫子认为元稹的诗轻佻、白居易的诗俚俗、孟郊的诗寒苦、贾岛的诗瘦硬。——“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又说孟浩然的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有高远卓绝的神韵却才气不足。不免显得局促。在评价柳永时。他说:“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苏轼认为柳永词高者可与唐人的优秀诗篇媲美。不知其时柳永是否离世。若知道后世誉为“诗到苏黄尽”的东坡先生对自己如此推重。定当老怀畅慰。缪托知己了吧?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转换场景切到金国皇宫内院。深受汉学熏陶的金主完颜亮读到从南朝辗转传来的柳永《望海潮》一词。立时被词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所描绘的钱塘繁华吸引乃至陶醉。引起了他“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并吞南宋的野心之旅。柳永词的艺术感染力之强由此可窥一斑。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蛙。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李清照在她论词专著《词论》中评价柳永“语出尘下”。显然是有失公允的。但却影响深远。后世评论柳永时除了认识到其词作价值的同时。总也不忘加上或“婉约”或“艳俗”两词。“奉旨填词柳三变”既在市井红尘青楼歌坊间获得了传唱。以至“凡有井水处。即歌柳永词。”也永远定格了柳永潇洒不羁的“浪子词人”形象。试观一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至于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凭个人好恶。认为“柳屯田”不过是流连花街柳巷、倚红偎翠的登徒浪子。只能写出“奶奶兰心惠质”这样低俗的句子。对柳永充满鄙视和不屑。却在《人间词话未收稿第十五则》中。也不得不承认:“长调自以周、柳、苏、辛为最工……”直接肯定了柳永擅长调并提及作品《八声甘州》。认为此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样。都是即兴之作。格调千古。更为搞笑的是他在《人间词话》中比喻治学的三重境界时用到了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名句。却死不承认愣充作欧阳修所出。尚喋喋于“此等语固非欧公不能道也。”也足可见大师的真性情。比起那些圆滑而没有风骨之辈。更让人钦佩。且不去管它……

码字不易。看完觉得有道理。随手点赞是美德。也欢迎讨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苏梦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5:10

    柳永,残照,天际,译文,宋代,词人,的人,的诗,危楼,衣带渐宽终不悔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5:10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哪些比较好的柳永作品集值得推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5:10

    谢谢问答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