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 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节气和中气。在农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而且日期变动的范围很大。这样看来。农历似乎显得十分复杂。其实。农历还是有一定循环规律的:由于十九个回归年的日数与十九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就使农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农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节气和中气日期大体上是重复的。个别的相差一、两天。相隔十九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者相差一个月。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
阴历闰哪一个月。这与24节气有关系。24节气共有24个数字。凡对应的奇数称为“节气”。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等;凡对应的偶数称为“中气”。如雨水、春分、谷雨、小满等。每年中有12个中气。阴历就是把12个中气作为12个月的标志的。例如。把雨水所在的月作为正月。把小满所在的月作4月。把霜降所在的月作9月等。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而一年中只有12个月有中气。所以就得有一个月没有中气。这个没有中气的月无从得名。就只好跟着它的前一个月再加上一个“闰”字。就得名了。这就是闰月。例如2014年9月。次月本应该是10月。可是因为它没有中气(小雪是在11月初一)。所以。它就以9月再加一个“闰”字。因此。这一年就是闰9月。
那么。什么时候是闰腊月?据专家统计。从1701年到2000年的300年间。闰2月出现9次。闰3月、闰6月各出现16次。闰4月出现19次。闰5月出现23次。闰7月出现13次。闰8月出现7次。闰9月、闰10月各出现3次。而闰11月、闰腊月、闰正月还从来没出现过。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是椭圆型的。在近日点时运动较快。在远日点时运动较慢。这就造成了两个中气之间的距离在太阳近日点的时候较短。而在远日点的时候较长。腊月前后的3个月在元旦左右。这几个月的中气与中气之间的时间距离较短。较难出现没有中气的月份。也就难以出现闰月。由此可见。出现闰腊月似乎是很难的事情。猴年闰腊月这一天更不可能出现!所以。咱们常常听到的“等到猴年闰腊月”就是指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其他观点:
农历的大月小月是按季节的气来测算的。闰月没有中气便定为闰月。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438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农历,闰月,小月,中气,大月,朔望,腊月,个月,节气,每隔
没想到大家都对我国农历的大小月怎么规定的?闰月是怎么算的,猴年闰腊月是啥意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固定地把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