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十个人和管理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一万个人最本质的区别和共同点是什么?人数与岗位哪个影响大?
原创

管理十个人和管理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一万个人最本质的区别和共同点是什么?人数与岗位哪个影响大?

好文

热门回答:

管理幅度不同。带来组织的不同。如下图。最左蓝色常见于低阶管理岗位。如主管、组长等。管理人数少。中间绿色一般就上升到部门经理岗位。管理人数有所提升。而最右侧黄色是管理人数最多的情形。十几人。

这三种虽然在职级上有差异。但是管理的组织上是相同的。都是一层管理级别。也就是管理人员直接管理到所有下属。其能力上要求差异其实并不大。主要是在个人时间管理以及团队管理上对能力的深度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当组织发展足够大的时候。比如一个人下属有几十人。上百人。这种时候上级一个人如何能面对几十个上百个下属?别说能力上。就是时间资源上都无法覆盖到。所以从管理的要求上来讲。就催生了两层管理或者多层管理的需求。即一个管理者下面不在直接管理到所有下属。而是设置中间层级。管理者只管理到中间层级。中间层级再管理到下级。

这时候的管理与直接管理所有下属的要求则会出现显著的不同。主要会体现在几个方面:

1、信息流管理

当管理者直接管理所有下属的时候。传递的信息是直接传递下去的。直接、高效、清晰、无偏差。但是多了一个层级甚至于多了多个层级后。要传递的信息就得通过中层、基层管理再到员工下属耳朵里。这过程存在大家中基层信息理解的偏差、也存在执行力的偏差等等。会导致传递的思想偏差风险较大。而这些要传递的信息有管理的思想、战略的实现路径等等。最终转化成为企业管理的风险。

这也是很多企业组织发展壮大后面临最大的问题。老板的管理要求传递到基层就变味了。

我曾见过一个企业。老板想给员工购买商业保险。出发点是好的。但传到人力资源总监那里。她会考虑成本问题。会考虑原来的政策背景。就告诉人资经理说买商业保险可以。但是要考虑综合成本考虑;然后人资经理想是不是老板想要用商业保险取代社保来节省成本?最终层层传递。变成了基层员工觉得公司要违背劳动法不买社保了。

这种情况很多见。也是组织层级庞大的特征。对于管理者而言。在管理沟通的难度上就大了很多。需要重构内部信息流体系。结合决策机制。在信息传递、记录、反馈上做闭环。并很可能会牺牲一些效率来保障信息传递的效度与质量。

2、如何确保中间层管理的正确

当只有一层管理的时候。管理者的思想、文化都是唯一的。直接传递到基层员工。但是多层级管理后。最高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仅仅影响到了中层的少数层级。要传递到基层靠的是中层的管理思想。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影响、统一中层管理的能力。那么最后所有的而管理思想就停滞在中层甚至停滞在自己手上。每个管理者都按照自己的管理风格、管理能力去管理最基层的执行单元。以至于这就不是管理了。因为会失控:一旦中层管理

者能力差。那么其管理单元就业绩差。

当层级还不多的时候(如只有中间一层)最高层管理者对中层的管理一致性要求通过制度就能保障。各种人事、财务、行政、运营管理制度。因为层级不多人数不多。制度就足以控制中层管理的行为。而层级太多的时候。实际情形会是制度总有无法管控的区域、总有制度灰度的地方、或者也会有各种踩到红线的情形发生。这时候依靠制度会极大的加剧内部管理资源、效率也降低。这个时候企业文化的述求就产生了。因为文化是约束行为的。文化让我们在面临可做可不做的时候会选择价值观告诉我们正确的事。所以层级过多的时候。就需要用文化体系去约束管控中层、管控员工。

很多航母级的企业都在输出文化、强调文化建设就是这个道理。

3、中层管理者对高层管理者能力要求高

管理基层员工由于其“基层”本身对管理认识比较浅。基本的管理能力就能够覆盖。但当层级跨度较大后。本身也是因为其业务需求而诞生的多层级。中层管理者相对于基层就会有更高的能力、技能、素养。而还是用来的一套管理方法论、亦或者本身最高管理者用原有的管理实力就很难再让中层或多层管理者再认同。这时候。管理的能力就需要上升成为领导力。不再简单的对事对目标进行管理。而是构建个人影响力。让中层追随、认同、执行高层的意志。

本质上。人数规模的扩大。导致所有管理的细节无限放大。原来不存在的问题或者原来不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放大后就需要解决。而解决方法办法就需要对应的方法论。倒推着需要管理者不断迭代升级管理能力、领导力。

其他观点:

管理10人。与管理100人、1000人。甚至是10000人的最本质的区别与共同点是什么?很简单。无论管理多少人。本质都重在“管”这个字。但管理人数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管理手段、管理秩序、管理理念的差异。具体比较而言。可以完整扼要阐述:

1、管理的手段变了:管理10人。管理手段简单、直接。甚至无须太规范。盯一盯、喊一喊。自己时不时帮忙动一动手。就到位了;但管理100人、1000人。10000人。管理方式与手段就开始变以。要订立规章、要严格执法。要请专人进行分部门管理。管理产生了层级。甚至直面下属的日子。渐渐一去不复返了。最上层的人开始发号施令。追踪各种问题。管控各个工作环节了。

2、管理的理念变了:管理10人时。管理者可以与他们打成一片。朝夕与共。典型的哥们义气型的管理思想。即使不这样。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也都比较于融洽。管理者也没把自己真正当个管理者。反而似个兄长。相互提携;但管理100人、1000人。10000人后。就完全是二个情形了。管理上要开始精细化管理。与各个层级的人时不时交流的时间就少了。管理者更要花时间在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这个问题上。反复推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与角色也真正开始有了变化。一方更多代表整体利益。一方依然是维持在个人的利益上。于是二者之间的矛盾、分歧、理解、认同等各种思想也就复杂起来。

3、管理的文化变了:管理10人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更多的似一种亲情文化。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但管理100人、1000人。10000人后。管理者与被被管理者之间更多是一种组织关系。公性加强了。私性减少了。管理者一方开始重点考虑如何使被管理者更加的努力工作。创造更多的效益了;被管理者一方也开始在谋求自己工作报酬的最大化了。是故。管理者一方为了吸引被管理者一方长期、积极为他们服务。便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理念的灌输。虽说从前的亲情没有了。但以公利为基础、以报酬为纽带的工作关系也开始越来越牢固起来。而正是这种变化。使得组织能够走上更好、更广的发展道路。这是一种正向的利好模式。

综上所述。以上三种情形的变化。可以大概说明:管理10人。与管理100人、1000人。甚至是10000人的最本质的区别与共性。这二者之间的管理。主要是因为人数的增多而产生的变化。但我要说的是。并不一定是管理10人时。就更容易。而管理100人、1000人。甚至是10000人时就更难。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正如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以后可以就这个问题来进行分解回答。

其他观点:

管理10个人和管理1万个人。那能一样吗?最起码一个人从成就感上就不一样。管理10个人。最多就是一个班长。管理1万个人。那就是一个公司的上层领导。从收入上和职位上。带上根本就无法比。

你应该明白管理10个人和管理上千上万人。所具备的才华与手段。根本就是一个普通人无法达到的。而且管理10个人你耗费的精力和管理1万人耗费的精力。那是有天壤之别的。

首先。你应该知道。10个人也是管管理。1万个人也是管。但是在这一个管理方面。你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每增加一部分人。你需要付出的能力和汗水是几何倍的增长。而且你所使用的手段和才华。也需要翻了倍的增长。

一个人能力天生就是有限的。如果你的能力只是一个小班长的才华。估计也只能够管着十几个人。如果你的能力天生就是一个公司老总的料。那么管理1万人也就是很轻松的。就看你是怎么作的了。

不要只想着管理10个人和管理1万个人都是在管人。首先我们从人数上就能够看出来。你应该知道有一句谚语叫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越多人心越复杂。我们从岗位上就能够知道。管理10个人是什么样的岗位待遇和管理一万个人是什么样的管理者待遇?从人数上和管理性质上就能够区别出来。管理10个人的手段是十分直接简单的。因为你可以直接和这10个人打交道。每天向他们布置一下任务就可以了。可是管理这1万个人。你不可能和每个人都布置任务。这样你一天的时间根本就不够。管理人数少了。你根本就不用定什么制度。只要你一个人能够看得过来就行了。如果是惯例1万个人呢?随着人数的增加。你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也要跟着改变和增加。而这些并不是你一个人能够玩的转的。

管理一个人。你可以亲自出手进行管理。甚至可以站在旁边亲自监督每个人的工作情况。可是管理1万个人你能做到吗?这就需要分层管理。分区管理。分块管理。要分一个上下级别。需要分清责任人从上到下的进行统一的安排。管控好大致方向就行了。

如果你只管理几个人或者10个人的话。你可以去亲自追踪和关心工作中的每一个项问题。甚至自己还可以亲手去解决。可是如果是1万个人。你要亲自去解决的话。即便把你累死也完成不了。这时候只要责任到人。安排你手下的领导去干就可以了。自己身为一个管理者。要管控好就行了。

随着你管理人数的增多。你的管理理念也会不一样。从以前几个人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互相互合作分工明确。然后再从上到下一级一级的落实工作。可以说管理层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而且你在当管理者的同时。管理的人数少了。你可以和他们聊聊家常。可以和他们在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说笑。可是人数多了。你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完成不了。你哪有时间想这些细节上的事情。

其实你管理的人数多了。所考虑的利益方向也不一样了。一个人代表了许多人的利益。甚至还代表了团体的利益。如果你不能够维护好自己的利益。那么下面的人就不会扶起你。甚至会给你产生一定的分歧。而你这个管理者的职位就会坐不了。而人数多了也会让许多人产生一些不该有的思想。想把你取而代之。

其实管理人数少了。比如几个人十几个人的时候。你可以不具备任何素质能力。只要带领他们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你是小学文化还是大学文化都能够领得起这一套工作。可是当你管理上千人上万人时。他们就需要对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有一定的要求。你不但需要考虑到自己的生存问题。还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能力问题。还要考虑到他们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很多方面。但是最主要是自己的能力也需要增加。不然的话就不能够服众。

管理者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能把员工如何管理好。而是考虑到员工的工作稳定性。如果自己手下的员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走上一批人。你说这个管理者能干好吗?不要说10个人了。就是管理1万个人出现这样的情况。管理者也是不合格的。

也许10个人你考虑这是自己的管理手段。那么当你管理1000个人。1万个人时候。你需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管理文化和管理理念了。

你需要把自己的管理与工人的工作关系紧密的联合在一起。使更多的人因为工作能够更好地组织在一起。让自己员工按照管理者思考的道路进行下去。

你在管理10个人的时候。经常和他们在一起喝喝酒。就能够把关系处得10分融洽。可是1万个人以后。你如何和他们处好关系的。一个赏罚分明的制度。组织好上下层的关系。做到赏罚分明。而且奖励和惩罚的制度也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说管理10个人和管理1万个人是一样的。都是管理人吗?如果真正想的是这一点。那么这个人永远当不上领导。我们应要说一个差别化管理。10个人和管理一个人的能力展示。就像一个小学生和一个研究生之间的差别一样。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够满意。

人在职场走向成功。您的支持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喜欢的朋友请不要忘了点赞。关注评论哦!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长街听风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33:39

    管理者,层级,能力,自己的,中层,人数,基层,工作,人时,员工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33:39

    没想到大家都对管理十个人和管理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一万个人最本质的区别和共同点是什么?人数与岗位哪个影响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33:39

    管理幅度不同。带来组织的不同。如下图。最左蓝色常见于低阶管理岗位。如主管、组长等。管理人数少。中间绿色一般就上升到部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