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红楼梦》的时候,如何看待评价里面的“槛外人”妙玉?
原创

我们读《红楼梦》的时候,如何看待评价里面的“槛外人”妙玉?

好文

热门回答:

《红楼梦》中的妙玉是林黛玉的叧一种生活的影像。

妙玉生在一个大富大贵之家。和四大家族有旧。

妙玉家族遇到危机。有人觊觎她家的财富和权力。

妙玉的父母为了妙玉。先是买了替身。但当形势危急吋。就偷偷转移了财产。宣称妙玉出家。妙玉的师傅是可靠的。了解情况之人。当发现有危险时。就带着妙玉去了京都。此时发生第一个不测。妙玉的师傅死了。遗言不让她回南。说京城才是归宿。果然恰逢贾府请拢翠庵掌院。王夫人听说是妙玉。立即站起来说。马上去清。并答应发贴子。说明两家早已熟悉。

在大观园。妙玉自己有不扉的身家。有自幼跟随的仆人、丫鬟。只是挂了个出家人的名义。与贾府诸人来往甚少。拢翠庵变成了世外桃源。而妙玉在这种富贵且自由的生活中。养成一身公主病。一切随心。名为佛家。却喜庄子。琴棋书画是她必修的功课。她自己不认为自己是佛门中人。而认为是闺阁中人。邢岫烟批评她:\"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别人的看法在她这个有独立经济能力。万事自己可做主的人来说。都是无稽之谈。

因此对一切人皆看不入眼。大观园内也就只有林黛玉。邢岫烟。等聊聊数人勉强能说上话。

既然是闺阁中人。又无人管束。那么对大观园中唯一的青年男子贾宝玉产生朦胧的爱情也就顺理成章。无可厚非。

在万人皆不入其眼时。在她眼里刘姥姥更是蝼蚁一般。被她认为是肮脏的。纸贱的。

她自认为她是这个栊翠庵的女王。她比薛宝钗、林黛玉等更不受约束。更有自主精神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

可惜。这个桃花源必需有一定的势力保护。第二个意外就是贾府被抄家。保护伞沒有了。妙玉只好违背师傅的命令回南。

这时的妙玉匹夫无罪。怀壁其罪。

在瓜州渡口遇到自己家的对头。红颜固不能不屈从于枯骨。又被卖入勾栏。财富全被吞沒。

她自己认为的行为法则在吃人的社会黑洞中完全不堪一击。自己根本不能保全自已。在恶势力面前。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在这里作者提出了更深刻的批判。妙玉是被逼出家。宝玉是逃世和为爱情出家。惜春是自愿出家。佛门真的能挽救他们吗?

其他观点:

《红楼梦》里读妙玉。其实有16个字就可以评价和概括妙玉:身在庵堂。心属红尘。高洁如玉。质本凡俗。借用《红楼梦》里的判词。便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这四句判词便概括了妙玉的一生。

妙玉自幼因为身体病弱。早早进了庵堂修行。是戴发修行的居士。因为出身仕宦人家。大家门庭。又自幼跟着师傅修行。深结佛缘。所以养成了她德性高洁。心性高雅。看不起俗人;又因为早早失去了父母双亲。在空门寂寞中长大成人。所以又养成了她孤僻高傲的性格。与任何人都不大合得来。又因为她天资聪慧。才华出众。诗赋书茶无不高人一筹。所以总是倍感曲高和寡。无人能与之相通。用宝玉的话说:万人不入他的目。

贾府修建大观园后。她被王夫人邀入栊翠庵。重逢邢岫烟。又与黛玉、惜春交好。加上宝玉。似乎有了几个性情相投的闺蜜及好友。但其实在她心里从没有真正看起过这几个人。这只是“退而求其次”的交往。她与邢岫烟只是因为有半师之缘。师生之谊。两人可以说些体己话儿。但是她内心并不一定推崇邢岫烟。邢不是可以与她心灵交汇之人。她与惜春似乎有些共同语言。二人在一起可以谈经论佛。坐而论道。但是却不可以交心。惜春身上的烟火味与她的心性不同。二人有着天性的差距。黛玉与她一样。心高孤傲。可妙玉的高洁孤傲更比黛玉高上几分。所以她与黛玉也无法真正深交。以致黛玉从心底也对她有几分疏远。真正能让妙玉有几分心缘的只有宝玉。但这又夹杂了几分儿女俗情。这只是妙玉心中的微妙情愫。宝玉对妙玉却不敢有一丝儿女情愫。因为在宝玉眼里。妙玉高傲的“万人不入他的目”。所以宝玉始终也没有与妙玉产生过心灵的共鸣。

妙玉自称“槛外人”。身在空门。但她却始终未能真出世。超越凡尘。有几件事可以说明她心在凡尘。

一是对宝玉莫名的儿女情愫。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在大观园宴请众人后。到栊翠庵品茶。妙玉盛情款待贾母等人。并按贾母心意选取了茶具。茶品。选水招待后。另请宝钗和黛玉到耳房里去吃茶。并特意拿出窖藏五年的“梅花雪水”茶招待宝钗和黛玉。宝玉不请自来。平时素有洁僻的妙玉。却独独对宝玉另眼相待。拿出自己平时吃茶用的绿玉斗给宝玉斟茶。要知道。妙玉连刘姥姥吃过的那只窑杯都嫌脏要丢弃。连刘姥姥走过的过堂都要打水清洗干净。可见她这洁僻有多严重。可自己日常用的茶具却可以让宝玉用来吃茶。可见她内心对宝玉的喜爱之情有多真切。已经完全不避男女之嫌了。虽然她也遮掩。说“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但是心底难以遮掩的那点私心却是欲盖弥彰。宝玉春夜斗诗输了受罚。去栊翠庵折梅花。都知道妙玉难说话。别人去了定是不肯。所以才罚宝玉去。这也众人是有意难为宝玉的。结果宝主却折回两枝梅花来。可见妙玉对宝玉之分外慷慨。这其实不是慷慨。怕是宝玉要她的心肝妙玉都会毫不吝啬。这不是多情又是什么?宝玉生日。妙玉又赠生日贴。也可见妙玉对宝玉有多用心。宝玉在一旁观棋。妙玉便脸红耳赤。心有所动。这也是她对宝玉暗生情愫之例证。动凡尘之情。哪儿能是空门修行人呢?

二是妙玉虽入佛门。却始终无法做到以佛心待人。佛门眼中众生均为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妙玉却对刘姥姥视为低贱俗人。刘姥姥用过的茶具要丢弃。连刘姥姥走过的堂道也要打水清洗干净。可见她始终没有修得佛心。仍然无法脱离凡尘之心。所以惜春说“妙玉虽然洁净。毕竟尘缘未断”。

妙玉在世人眼里。“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且“文墨也极通。经典也极熟。模样又极好”。却又“为人孤僻。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的目”。基本刻画出了妙玉的形象。妙玉天生有慧根。却又难得佛心。身在空门中。却难脱红尘缘。自身冰清玉洁。却难合众人眼。多得他人怨。这就是《红楼梦》中的妙玉。

其他观点:

《红楼梦》中。宝玉、黛玉、红玉。带玉名的不多。妙玉。是《红楼梦》中带玉字的一个另类人物。刑岫烟说她‘’放诞诡僻‘’。‘’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岫烟虽与妙玉同为邻居几年。关系也较旁人好。但这个世俗少女。却一点儿也未理解带发修行青春少女妙玉的内心。

妙玉生于‘’读书仕宦之家‘’。‘’文墨也极通‘’。因为‘’从小生病‘’。家里买了许多‘’替身儿‘’替她出家都无效。最后‘’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可见她的出家修行。实非其本愿。不然。她的命运与生活中的许多官家小姐一样。知书达礼。嫁个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也未可定。然天公不作美。她无奈出家。

‘’身在曹营心在汉‘’。出家人的身份。掩饰不住妙玉青春妙龄少女芳心。‘’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的遭遇。‘’苦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的苦闷。‘’谁解其中味‘’?林黛玉在外婆家都还感觉到‘’风刀霜剑严相逼‘’。妙玉一个异乡‘’槛外人‘’。是‘’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的草木皆兵。更感觉周围尽是吃人的恶魔猛兽。只能从范成大的‘’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中得到一点点的解脱和慰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是她作为一个出家人的真实写照。身处‘’膏梁锦绣之中‘’‘’花正浓、粉正香‘’的花花世界贾府大观园环境下。周围的一群鲜活灿烂如霞的少女。其中更有一个英俊少年郎。妙玉的心被严重扭曲。借嫌刘姥姥的脏。亲手把‘’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槛内‘’青灯古殿人将老‘’。栊翠庵门外却长着‘’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等待着宝玉‘’笑欣欣‘’取了回去。‘’也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如果不是修行。她也可以大大方方爱上这个白马王子的;如果不是尼姑。她可以在贺柬上直接删掉‘’槛外人‘’而写上‘’妙玉恭肃遥扣芳辰‘’。

孤僻鲜明的个性。使妙玉‘’‘太高人愈妒‘’。‘’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但大观园。她终究还是进去了。王熙凤去铁槛寺。老尼静虚领着徒弟出来迎接。但贾母带着刘姥姥等人到大观园到庵内。却不见妙玉恭迎。除了对贾母亲手捧上一杯贾母喜欢吃的‘’老君眉‘’茶外。便带着黛玉宝钗喝‘’体己茶‘’去了。甚至元妃省亲到大观园\"佛寺‘’烧香拜佛。也不见妙玉出来照应侍候。所以李纨会说‘’可厌妙玉为人。\"压抑的环境。逆反的心理。使妙玉\"过洁世同嫌‘’。只有在中秋之夜。黛玉湘云联诗被妙玉撞见。邀入庵中品茶。‘’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快天亮了‘。’‘’妙玉送到门外。看他们去远。方掩门进来。\"才显妙玉的真性情和高雅的才情。如此出身如此才情如此际遇。恰与黛玉惊人相似。

妙玉的结局是‘’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与十二钗一样。在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无论是\"槛内人‘’还是‘’槛外\"。都跳不出\"牢坑‘’。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笑红眼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6:10

    宝玉,妙玉,刘姥姥,大观园,黛玉,红楼梦,空门,万人,佛门,贾母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6:10

    没想到大家都对我们读《红楼梦》的时候,如何看待评价里面的“槛外人”妙玉?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6:10

    《红楼梦》中的妙玉是林黛玉的叧一种生活的影像。妙玉生在一个大富大贵之家。和四大家族有旧。妙玉家族遇到危机。有人觊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