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其子孙去哪里了?
原创

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其子孙去哪里了?

好文

热门回答:

邓世昌祖籍广东番禺县。作为清军海军将领。在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抗日殉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悲歌。在黄海大战中。他指挥致远号奋勇杀敌。重创了日军主力舰船吉野号。随后在日军的围攻下弹尽粮绝。在无法突围的情况下。号召士兵跟日寇同归于尽。是一名真正的抗日英雄。

据说。邓世昌牺牲后。其母经常拿着他遗留在家中的两个单筒望远镜教诲子孙说。要继承遗志。精忠报国。在其精神影响下。邓家后代发愤图强。精忠报国。邓世昌有三个儿子五个女儿。其长子名叫邓浩洪。在父亲阵亡后承袭了其海军职务。供职于广东水师。直到1947年在广州去世。次子邓浩洋不幸英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曾供职于民国海军部。在1960年春天去世。

另外。邓世昌长女名叫邓秀媛。二女邓秀婵嫁给了南阳海军舰长叶富的儿子叶说周为妻。三女邓秀娟。四女邓秀婷。五女邓秀海。在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这7位生活在广州的后人中有6位投笔从戎。五位从黄埔军校毕业。他们始终铭记国仇家恨。走在抗战的道路上。1994年邓世昌纪念馆在广州邓氏宗祠建成。并对外开放。其宗祠是邓世昌为国捐躯后建立的。至今人们还完好的保护着。邓世昌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不但激励着他的后人还激烈着今天的人们。并且永远传承下去。(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其他观点:

1894年。甲午中日海战爆发。“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英勇作战。升起舰队指挥旗帜吸引日本敌舰。遭遇围攻后致远舰多处受伤。危难之际邓世昌决意与日本吉野舰同归于尽。

日本军舰见致远舰来势汹汹。集中炮火打击。一颗炮弹落在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中。致远舰带着国人的希望含恨沉没。邓世昌落入水中后。随从扔给他救生圈。但被邓世昌拒绝。当时邓世昌养的狗狗“太阳”。用嘴拼命咬着邓世昌的衣服。全力拉他上岸。

邓世昌决心已定。毅然按着太阳的头沉入海中。致远舰250多名官兵全部殉国。

光绪皇帝得知邓世昌事迹后。追赠谥号“壮节公”。追封为“太子太保”。光绪皇帝特意赐给邓世昌母亲一块牌匾。上面大书四字“教子有方”。这块匾是用3斤黄金打造而成的。

邓世昌的壮烈殉国可以说是举国落泪。曾有人写下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见海军威”。有人讹传此联为光绪所作。其实另有其人。有邓世昌曾孙女邓立英保存的老照片为证。

邓世昌出生在广东。邓父是做茶叶生意的。在广东、天津、上海、香港等地都有茶庄。正是邓父的见识。邓世昌才有机会很早接触“蛮夷英语”。

1867年。沈葆桢担任福州船政大臣。机缘巧合之下。邓世昌首次接触军舰。邓世昌勤奋用功。凭借娴熟操作和过硬理论知识得到重用。

邓世昌并没有出国留学过。但他在执行接舰任务过程中弥补未能出国深造的缺憾。仔细研究英国皇家海军能够称霸世界的原因以及战术。

1887年。北洋海军从英国和德国分别购买巡洋舰(致远舰、靖远舰)和装甲舰(经远舰、来远舰)。邓世昌以致远舰管带身份前去接收。PS:管带即舰长

邓世昌常年在军舰上。与家人聚少离多。邓世昌曾经三次回家探亲。其中第二次回家时。邓父已经去世数年。邓世昌跪在父亲坟墓前痛哭昏倒。

邓世昌本是汉人。但曾经两次获得“巴图鲁”称号。巴图鲁是满清对勇士的赞扬称号。一般是激励奖赏满清勇士的。比如青年鳌拜因作战一场勇猛才被封为巴图鲁。

邓世昌的事迹感动无数华夏儿女。也让无数国人为之落泪。流泪是因为邓世昌的英勇无畏。也是对落后软弱华夏民族的怜悯。更是对统治者奢华享受的恨。

在地理位置上与日本一衣带水。日本在明治维新改革后面貌一新。实力倍增。而反观清朝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奢侈的“面子”工程上。却丝毫不重视对海防力量的建设。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的结局其实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邓世昌有一妻一妾。两人均姓何。邓世昌常年不在家。两人相处融洽和谐。在邓世昌去世后。妻子何氏专门请人为邓世昌画了肖像画。每天早晚准时上香祭拜。

邓世昌一生共有三子五女。其中在邓世昌去世时还有一个遗腹子。那邓世昌的后代生活如何呢?

长子邓浩洪

光绪皇帝感念邓世昌的壮烈之举。所以让邓世昌的长子邓浩洪承袭海军职务。在广东水师任“提标”职务。

这个职务更多是象征性意义的。因此邓浩洪并未在这里呆太久。后来就重新捡起爷爷的茶叶生意。经常来往与上海和天津等地。

辛亥革命爆发后。邓浩洪曾经多次给国民革命军捐赠钱财以及物品。一直心系民族存亡和海军发展。1947年。73岁的邓浩洪老人在上海逝世。

次子邓浩祥

邓浩祥英年早逝。所以留下的相关信息非常少。邓世昌的外孙叶裕芳表示邓浩祥是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就去世了。这是在邓浩祥短暂生命中的全部记载。

三子邓浩乾

邓浩乾的母亲是邓世昌的妾室。而邓浩乾就是邓世昌的遗腹子。在邓世昌沉海殉国三个月后。邓浩乾出生。但邓浩乾这个名字是邓世昌早就取好的。

邓浩乾曾在北京生活。后来在上海读书。毕业后先是在海军担任文员。又到侨民事务所工作。

邓浩乾有一个养女邓孝思。在邓浩乾晚年时。跟随女儿邓孝思生活在无锡。1969年。邓浩祥在无锡女儿家中去世。享年74岁。

2014年是甲午中日海战120周年。山东威海甲午战争博物馆举行纪念活动。邓孝思表示非常想去参加。但身体条件不允许。在三个月后。邓孝思就与世长辞。享年88岁。

邓世昌长女名叫邓秀媛。她的生平经历暂未发现记载。次女邓秀婵

邓世昌殉国时。邓秀婵年仅18岁。但邓世昌已经提前为她许配婚姻。

邓秀婵嫁给邓世昌在船政时同学叶富的儿子叶锦瑛。这也是北洋水师与南洋水师的一次联姻。

叶富是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第三个能够独立带舰的管带。不幸的是。叶富在32岁时就英年早逝。此时儿子叶锦瑛只有五岁。

叶富是邓世昌少有的好友。在叶富死后。邓世昌对叶家进行帮助和接济。很大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邓世昌才促成长女邓秀婵与叶锦瑛的婚事。

1946年。叶锦瑛在上海去世。邓秀婵于1949年去世。

邓秀婵与叶锦瑛共生有一儿两女。长女为叶爱兰、次女叶素兰、长子叶裕芳。

邓世昌的后代中有曾外孙叶兆麟、叶兆泰。玄孙有叶新力、叶伟力。

邓世昌三女邓秀娟、四女邓秀婷、五女邓秀海均没有相关记载。邓氏满门忠烈

日本侵略者攻占广州后。并没有破坏邓世昌家的邓氏祠堂。邓氏祠堂是邓世昌父亲修建的。在邓世昌死后。邓母用光绪赏赐的钱再次修葺祠堂。

邓世昌在广州的后人中有六人投笔从戎。并且有五个都是从黄埔军校毕业。邓氏一家可以说是满门忠烈之士。

邓世昌的后人邓权民在90多岁时曾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就与邓家四兄妹同赴前线抗战。邓权民记忆中最开心的事就是在广东博罗县接受日本军队投降。那是他最骄傲的时刻。

新中国成立后。邓权民仍然心系祖国建设。在1998年。邓权民向中山医科大学申请捐赠遗体。为医学研究做贡献。最终申请获得通过。

邓世昌的后代生活在战乱动荡的年代。乱世之中浮沉飘摇。很多邓家后人的生平经历都没有被记载下来。现在只能通过后人仅存的只言片语推测还原当时的人物踪迹。

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而邓家后代都表现出大爱情怀。主动捐款捐物、积极抗战救国。不管身在何处。始终都心系祖国建设。

忘战必危。好战必亡。最后。向民族英雄邓世昌致敬!

其他观点:

邓世昌壮烈殉国后。他的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自此天各一方。但每一个人都继承了邓公的爱国之志。

说起邓世昌。人人都知道他是清朝晚期一位难得的爱国将领。而对他以身殉国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

那一句悲壮的“撞沉吉野”。是邓世昌在全局失利的情况下。甘愿用自己的生命。去做出为国牺牲壮举的真实写照。

“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这就是邓世昌的人生座右铭。而他也用实际行动。生动且又深刻地诠释了这句话。

那么。在邓世昌壮烈殉国后。他的子女后人都去了哪里?又是怎么样的结局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向百余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海战。

黄海海战:誓与军舰共存亡的邓世昌

光绪二十年。日本联合舰队悍然挑起战端。偷袭了巡弋在丰岛海域的北洋水师两艘巡洋舰。试图借此举夺取黄海制海权。

对于日本的挑衅行为。年轻的光绪皇帝十分不满。最终。在他的授意下。李鸿章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赶赴黄海。展开黄海海域巡航以及驱逐日本联合舰队等行动。

当年九月。北洋水师的12艘主力战舰自威海出发。赶赴鸭绿江口的大东沟。6000余名水师官兵也在护送下。逐一登舰。黄海海战由此爆发。

而邓世昌所负责的“致远舰”。就在此次驱逐行动之中。

致远舰是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之一。当时邓世昌担任该舰“管带”一职。大战爆发后。由于日本联合舰队攻势凌厉。北洋水师逐渐落入下风。为了挽回局面。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全体官兵奋勇作战。虽舰身中弹累累。但无一人退后。

但可惜的是。由于炮弹耗尽。再加上致远舰因为中弹起火。因此。就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恰好在当时。日本联合舰队中的“吉野”号战舰出现在邓世昌的视线中。并且还横行无忌。十分的嚣张。见此情景。邓世昌决定给对方一点颜色瞧瞧。

他当即下令。让致远舰开足马力。冲向吉野号。意图一举将其撞沉。

而吉野号上面的日本士兵。在看到不顾一切朝他们冲过来的致远舰后。所有人都大惊失色。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被撞沉。大家都得到海里喂鱼去了。

关键时刻。吉野舰的司令官坪井航三紧急下令。集中所有炮火向“致远”射击。

伴随着密集的炮火。致远舰不断中弹。但包括邓世昌在内的全体致远舰官兵。脸上不仅没有一丝惧色。反而加快速度冲了过去。

就在双方快要接近时。吉野舰发射的一颗炮弹。击中了“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一声巨响。致远舰发生了大爆炸。开始缓缓沉没。

而在战舰沉没的同时。邓世昌被爆炸的气浪掀入海中。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致远舰已经沉没了大半。

见此情景。邓世昌心如刀绞。致远舰是他亲自从国外接回来的战舰。从接手的那一刻到现在。邓世昌已经和致远舰有了很深的感情。但如今。却眼睁睁的看着它一点点沉入大海之中。

更让邓世昌目眦尽裂的是。致远舰上的官兵。在爆炸发生的同时。大部分都落入海中。此时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这些人。可都是邓世昌一手带出来的兵。他们对邓世昌而言。说是属下。其实感情上胜似亲兄弟。但同样。此时这些曾经生死追随他的兄弟。已经牺牲大半。

而此时的北洋水师的舰队。已经被日本打得丢盔弃甲。先前与致远舰一同来的几艘主力战舰。也大多与致远舰的命运一样。被日军击中。沉入了大海之中。

看到大清如此不堪一击。邓世昌也是万念俱灰。在拒绝了随从刘忠的救援后。抱着同样前来救自己的爱犬。沉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

战舰在人在。战舰亡人亡。邓世昌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誓于战舰共存亡。

邓世昌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举国为之震动。就连光绪皇帝。也被邓世昌的这种精神所感动。垂泪为邓世昌写下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以表彰邓世昌以身殉国的壮举。

并且。光绪帝还亲自下旨。赐封邓世昌谥号为“壮节公”。又追封他为“太子少保”。入祀昭忠祠供奉。

除了这些荣誉方面的恩赏之外。清廷当时更是制作了一块重达三斤的黄金匾额。上书“教子有方”。赐给了邓世昌的母亲。又特意拨款十万两抚恤邓家。

当然。再多的赏赐。也改变不了邓世昌已经壮烈殉国的事实。那么。在他离世后。他的子女后人都去了哪里呢?

邓世昌的儿子

邓世昌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邓浩洪、次子邓浩洋为邓世昌的正妻何氏所生。三子邓浩乾则是邓世昌的小妾所生。

而在邓世昌牺牲后。这三人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邓世昌的长子邓浩洪和次子邓浩洋。在父亲殉国之后不久。便跟随母亲何氏离开山东烟台的寓所。来到了上海一处弄堂生活。

根据邓家后人的回忆。在来到上海之后。邓世昌的妻子何氏在很长时间都处在悲伤之中。曾经每天夜里。都会拿着一个小油灯。在家里走过来走过去。嘴里还轻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直到天亮方才回屋。

由此可见。虽说当时清廷对邓家多有赏赐。但失去亲人的悲伤。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

当然。悲伤肯定是有的。但生活还要继续。邓世昌去世时。他的长子邓浩洪刚满二十岁。在料理完家中的事务之后。邓浩洪来到了京城。接受了光绪皇帝的召见。

此次召见。光绪皇帝除了褒奖邓世昌的壮举外。也让邓浩洪承袭了海军职位。据记载。邓浩洪的第一个岗位是“海军慰劳员”。

不过。这个所谓的“海军慰劳员”。仅仅是一个荣誉职位而已。算不得正式的官职。大概在半年之后。也许是光绪帝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又安排邓浩洪进入广东水师。担任“提标”一职。

虽说光绪帝有意照顾。但邓浩洪却志不在此。最终选择离开了海军。

邓浩洪的这个选择。与当时整个大清朝江河日下也有关系。再加上新思想的冲击。因此。在官场上看不到希望的邓浩洪。开始重操祖业。在天津、上海等地经营茶庄生意。

据邓浩洪孙女邓立英回忆。她的爷爷邓浩洪经常不在家。常年都是在天津、上海两地跑。由于勤劳和头脑灵活。邓浩洪的茶庄生意做的很不错。到了民国初年的时候。已经拥有好几家典。

并且。邓浩洪也是一个爱国人士。辛亥革命爆发之后。邓浩洪曾先后多次。为国民革命军捐钱捐物。身先力行的用行动支持国家。

到了1947年。邓浩洪在上海去世。享年73岁。他育有一子邓小鹏。同样也是继承父辈遗志的铮铮汉子。

根据记载。邓小鹏年轻时。曾经在“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任职。之后到了淞沪抗战期间。由于日军占领了汉冶萍公司。对祖父邓世昌事迹记忆犹新的邓小鹏。毅然从这里辞职。不愿意再为日本人效力。

但辞职后。邓小鹏失去了收入来源。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生活相当困顿。当时曾有人劝他出来在汪精卫手下找个差事做。但被他断然拒绝。表示自己宁愿饿死。也绝对不会吃“三点水”(暗指汪精卫)的饭。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鹏曾主动向国家上交了祖父的部分遗物。其中还包括邓世昌的亲笔诗文。到了1964年。邓小鹏在上海因病去世。

而在邓小鹏的子女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前文提到的邓立英。她曾任河北省政协委员。而关于邓世昌的不少事迹。也都是由她整理出来的。

邓世昌除了长子这一脉之外。还有次子和三子。不过。关于次子邓浩洋的事迹极少。只知道他曾经在上海的“国立交通大学”毕业后便去世。也没有留下后人。

而三子邓浩乾。身世比较曲折。他是邓世昌的遗腹子。据相关记载。在邓世昌去世百天后。邓浩乾方才出生。也就是说。他从小就没有见过父亲的面。

而他的母亲。不是邓世昌的正妻何氏。而是邓世昌的小妾陈氏。

在邓世昌去世后。陈氏生下邓浩乾不久。就带着他北上。之后又辗转来到上海。并在上海生活了很长时间。因此。邓浩乾的童年时光就是在上海度过的。

而根据邓浩乾的养女回忆。父亲邓浩乾在毕业之后。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不得已之下。打着邓世昌之后的名号。才在当时国民政府的海军部。谋到了一个编译科科员的职位。

之后由于工作调动。邓浩乾又来到南京。期间结识了妻子梁竹青。最终夫妻二人在无锡落脚。并收养了一个女儿。取名邓孝思。

1969年。邓浩乾在无锡病逝。享年74岁。而他的养女邓孝思。则在2014年去世。

邓世昌的女儿

邓世昌一共有五个女儿。但可能是当时时局混乱。五个女儿中的四个都先后失去了消息。更没有资料记载她们的去向。而唯一能查证到的。只有他的二女儿邓秀蝉。

根据资料显示。邓秀蝉在幼年时。父亲邓世昌就为她定下了一门亲事。其对象为邓世昌的挚友之子。也就是当时在南洋水师担任超武舰管带的叶富的儿子叶锦瑛。

之所以邓世昌会在女儿很小时就定下这门亲事。有两个原因。一来叶富与邓世昌本身就是同窗加挚友。两人当年曾一同在船政学堂完成学业。后又在福建水师任职。因此。有了这种感情基础。双方结为亲家也十分正常。

二来。叶富与邓世昌一样。也是一位爱国将领。但他在光绪六年一次围剿台州匪乱时。不慎被炮火击伤后身亡。年仅32岁。

而根据资料记载。叶富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叶锦瑛大概也就六七岁的样子。眼见叶家遭此横祸。作为同窗。邓世昌在此之后对叶家多有资助。并且还将女儿许配给了叶锦瑛。说白了。就是拿叶锦瑛当儿子去对待。

邓世昌殉国时。叶锦瑛19岁。邓秀蝉18岁。不久后。二人遵从父亲遗愿完婚。

目前大多数关于邓世昌家人的资料。都是叶锦瑛和邓秀蝉的子女以及后人记录下来的。他们二人共生育一子两女。其中。儿子名为叶裕芳。女儿分别叫做叶爱兰和叶素兰。

而在邓秀蝉的后人之中。有一位比较出名。那就是她的曾孙叶伟力。按辈分算的话。叶伟力是邓世昌的玄外孙。也是叶富的玄孙。

叶伟力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战争电影与人类和平》、《千万年的梦——人类和平之歌》等。

如今。距离邓世昌壮烈殉国的黄海海战已经过去一百多年。邓公的后人并没有忘记先祖为民族大义牺牲的精神。正所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邓公的大义。也正激励着新一代的我们要奋发图强。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长空夕醉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12:33

    光绪,致远,水师,北洋,日本,海军,后人,战舰,管带,海战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12:33

    没想到大家都对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其子孙去哪里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12:33

    邓世昌祖籍广东番禺县。作为清军海军将领。在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抗日殉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悲歌。在黄海大战中。他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