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到了视频“当立”,文字已“死”的时代吗?
原创

真的到了视频“当立”,文字已“死”的时代吗?

好文

热门回答:

真的到了视频“当立”。文字已“死”的时代吗?

视频永远取代不了文字。

现在的视频出镜频率貌似火得不得了。缘於各人的出发点不一样。但终极目的还是急功近利行为。“钱”在作祟。从而导致人们的蜂拥而上的滥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下的视频现象既不能说明什么。也不代表什么。只不过把复杂的劳动简单化了。相对於文字表述只是走了捷径而已。文字是要一点一滴长年累月地积累的。要产出一篇好的文字是十分烧脑的。还真没有捷径可走。

文字。毕竟沿用了几千年历史。将永远立於不败之地;视频。时代的产物。与文字不可相提并论。它没有替代性。更没有挤替文字的可能。

这样说吧:文字也好。视频也罢。相互间既有其自身的长处。也有其短板。理应取长补短。

文化园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存。相得才能益彰。

(一己之见。诸君如有不同见解可在下方评论区参与热议。欢迎!)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其他观点:

答:确实到了视频“当立”。但是文字“未死”年代。毕竟视频功能再大。目前还不能完全代替文字功能充分完整的去表达和说明事物。

其他观点:

文字。尤其是汉字。是很有魔力的东西。单个汉字放在那里。都很平淡无奇。只要把他们组织起来。成词。成句。成篇章。这些字立马活力四射。能说会道。魅力无穷。他们能拓展时空。他们能勾人魂魄。他们能左右人的思想。能主宰人的喜怒哀乐。

文字最大的魅力来自于勾起人们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将文章内容拓宽和加深到文字本身无法到达的宽度和深度。让读者玩味无穷。就像一个交际花向男人们抛出的媚眼。让人销魂。想象无穷。

现在。由于计算机和数码产品的结合。充斥于人们视野的都是定型了的视频、音频和图片信息。它们将一切具体而又实体化。而且。声光影俱全。所以。现在的人们都不愿意欣赏文字的东西。也懒得去联想和想象。不想对已有的信息再加工。所以。愿意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为了迎合人们的改变。现在。人们总是将文字配合音视频和图片来使用。这就大大削减了文字的魅力。

比如。只有文字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魅力。就比配有荷花的视频和图片的景象的魅力要强。我读了《红楼梦》以后。想象出林黛玉、薛宝钗等一干美女的形象。后来。有了它的电视剧。就彻底破坏了我心目中想象出来的这些女孩子的美好形象。所以。我一直拒绝看电视版《红楼梦》。不是它拍的不好。而是电视剧中的人物彻底颠覆了我心目中的人物形象。还有词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多美的意境。如果用视频和图片表现。无外乎是黑灯瞎火处站着个孤单的姑娘。诗的韵味荡然无存。

所以。我喜欢读书。读文字的东西。玩味优美句子和思考有哲理的篇章。这是一种享受。有一种再创造的喜悦和成就感。

我更喜欢用文字记录我的生活。描述我的情怀。展现我的思想。赞美世界中的人、事、物的美好……我从不给我的文章配视频和图片。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引领我的读者读出自己的人生。读出自己的领悟。读出自己的思想。极大的丰富我的作品。

文字另一个巨大魅力在于于无声处引领读者与文字对话。同作者灵魂上沟通。将书、读者和作者连为一体。音视频的吵闹。图片的直白。它们影响了作者本身要表达的思想。更阻止了读者与作品的互动。

音视频和图片作品。将一切都摆在面前不需要想象和联想的加工。更不用更深层的思考。更失去了与作者的对话的可能。因为。现在大多数的视频和图片只负责给你提供信息。没有艺术的加工。更没有思想性的透射。喧闹的声音和繁杂的画面。让读者失去了沉静下来。思考玩味的心境。

尤其是以电视为载体的视频作品。它们将一切以权威的形式强塞给观众。时间一长人们变成了不用思考全由电视说的变相白痴。

因此。我喜欢读书。喜欢玩味文字。体味文字无穷的魅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浮生三叹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31:52

    文字,视频,魅力,自己的,图片,读者,的人,思想,红楼梦,音视频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31:52

    没想到大家都对真的到了视频“当立”,文字已“死”的时代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31:52

    真的到了视频“当立”。文字已“死”的时代吗?视频永远取代不了文字。现在的视频出镜频率貌似火得不得了。缘於各人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