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因为“昭和”男儿对自己的体格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和老毛子肉搏。那除非是原子弹炸晕了。
二战时期的日本其实是很困顿的。别看他们耀武扬威。张嘴闭嘴就是“大东亚共荣”。动不动就要宣战美苏。其实日本国内经济已经彻底崩溃了。这可不是说到了崩溃边缘。而是已经彻底的崩溃了。战争后期。日本军队从民众手里把锅碗瓢盆收集起来。用来锻造信浓号航母(7万吨排水量)。结果几万人的锅碗瓢盆在美国海军那里也就是2条鱼雷就给炸沉了。
图为苏联T34-85坦克。这是日军没有对付过的“重型坦克”。
图为二战中的日本坦克“耻辱”一幕。日军94式轻坦被美军谢尔曼中型坦克给背走了。要知道。谢尔曼在欧洲战场上也不过是德国坦克很好对付的一个“易拉罐”而已。
日本的经济状况不好。本来贫瘠的土地也种不出来什么东西。为什么日军总是喜欢掠夺占领区?那就死因为他们的士兵也饿。也吃不饱饭。战争后期的日军。经常因为断了后勤不得不发起“绝命冲锋”。原本。日本的军人体格就小。二战时期是以“矮”著称的。38大盖步枪都比人高一半。结果吃的又供应不上。士兵的身体状况很不好。
图为T34-85坦克。苏军进攻关东军时期的主力战车。
要说和我们拼刺刀。其实日本士兵也不是都愿意。只是一部分还持有“武士”观念的士兵。也为了省点子弹。还是能拼一拼的。但是在体格高大、力气大的苏联士兵面前。日军还是刻意的避免近战。毕竟自己的体格是真不行。其实对美国也是一样的。日军如果不是被逼到了极限。是不会断然发动冲锋的。很多太平洋战场上的战俘照片就能明显看出美军和日军的体格差异。
图为决死冲锋的日军。
当然。除了体格不行。关键日军的装备也不行。在苏联军队面前完全就顶不到拼刺刀的那一刻。就以战争后期。苏联开始进攻日本的关东军来说。关东军的百万大军才抵抗了1个星期就被打的灰飞烟灭了。敢于手握手雷自杀的日军。却不敢向苏军继续作战。当时的苏军。派出了两个坦克集团军。分别从东北的东西两侧发动进攻。又派遣了2个航空集团军予以空中盐湖。简简单单的就打完了这场战役。
图为手持波波沙的苏军士兵。苏军强悍的单兵装备。让敌人难以近身。
苏军在军事学说上。当时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先进的时期。大纵深战役学发展日臻完善。接近现代思维的联合作战思想已经产生。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拼刺刀那种比较原始的作战。比如说。苏军的坦克集团军后勤全部实现了卡车化。方便跟随坦克一起行动。站前。由炮兵部队先进行火力准备。随后由空地联合部队突破防线。然后投入快速机动的T-34-85坦克。从突破口冲入。在纵深抵御大踏步前进。摧毁敌人后方体系。加快地域推进的速度。这叫“发展胜利军团”。
图为日军94式轻坦。苏军T-34不用打。撞都能给他撞坏。
苏军会在一个坦克集团军。配备4000台卡车。1000多辆坦克。上千门火炮。炮击时。要求在前线平均一公里范围内。轰击至少10枚炮弹。也就是平均每隔100米要落下一枚炮弹。部队进攻后。火炮要进行徐进延伸。进行掩护射击。这叫做火力机动。而日军在当时也不过就是步枪+机枪。火炮都不多。坦克更少。完全不足以抵抗这样的进攻。
图为日本94式轻坦。
图为日本95式轻坦。
再者。苏军的机动作战理论很完善。也没有给日军伏击时肉搏的机会。苏军规定。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要具备脱离后方支援。单独向纵深连续突破7日的实力。这不但要求部队在弹药准备上够充分。而且要求后勤和部队一起行进。物资就带着一起走。包括食品、药品、饮水等。也包括维修器械等。都要和机械化部队一起行进。
图为诺门坎战役中的日军。
在开进的过程中。在主力两翼10公里范围内。要组织摩托化部队进行侧翼侦察和掩护。以坦克集团军为例。那就是3个坦克师在中间。2个摩托化师在两翼10公里处。空中还有航空集团军的盐湖。在这样的配置下。日军就连发动伏击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在当时的实战中。经常是苏军刚刚炮击完毕。日军就已经损失惨重。等到苏军坦克冲击的时候。日军直接就崩溃了。一冲就散。苏军就像是武装巡游一般。在东北转了一圈。日军就战败了。
图为影视剧中诺门坎战役里发起坦克冲锋的苏军。
当然。有人要说当时的关东军主力已经损耗殆尽。苏联只是打了一个半条命的关东军。但是不论如何。历史实际就是那样的。在东北的关东军称雄一时。民国军队是一点都惹不起。完全打不进去。拿人家没办法。就是苏军过去一下子给冲散了。再者说。苏联一口气制造了5万多辆T-34坦克。其中T-34-85配备85毫米口径坦克炮。在日本那里。这样30吨级的坦克。已经属于重型坦克级别了。以日本的95式轻坦和97式中坦是万万抵挡不住的。
图为被苏军缴获的94式轻坦。
图为日军最先进的97式中坦。也不过是15吨级。
其中。比较先进的97式中坦。仅有15吨重。不到T-34车重的一半。坦克炮是47毫米。根本就打不穿T-34。装甲才20毫米左右。薄弱处才10毫米多。根本就不是T-34的对手。因此。很多关于苏军和日军的交战画作中。都有苏军喷火坦克直接烧毁日军坦克的情节。日军的坦克也就是打打其他没有重武器的国家了。面对苏军。真是薄皮大馅一般。
图为苏联T34-85坦克。
所以。日军在二战中很难找到和苏军的肉搏机会。拼刺刀。更是没门了。况且人家苏军大量配发波波沙步枪。轻易就能压制充分的步兵。没有道理要和日军拼刺刀。
其他观点: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争里凡是积极主动寻求白刃战的一方都是火力装备处于劣势的一方。
以抗日战争为例。抗日战争期间不可否认中国军人在食物、训练以及火力装备乃至于白刃战工具上都全方位逊色于日军。但是抗战中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方相比日方都更积极寻求白刃战。这是为什么呢?
当然不是因为我们武林高手比较多。而是我们火力装备样样落后于日本。如果正规作战损失会更大。反而白刃战。即使我们是损失较大的一方。但是白刃战会给交战双方士兵带来强烈的精神冲击。即使在白刃战中获胜的一方也非常难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根据日方统计。日本军队可以在战损20%的情况下坚持作战。但如果是白刃战。战损超过5%。整个部队就必须撤下休整。
所以。日本之所以重视白刃战。真正原因是相比任何一支欧美国家军队。日军在火力以及装备上都处于劣势。所以当日军假想敌是英军、美军、苏军时。日军才会强调白刃战重要性。
相反。在抗日战场上由于日军在各个方面都占据优势。所以日本军部多次下文要求侵华日军尽量避免白刃战。
所以。日本在与苏联作战过程中强调白刃战。这说明日军在火力以及装备上落后于苏军。
(苏军刺刀教学)
其次。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军与苏军几次有限的白刃战经历来看。日军都是占据优势的一方。并不存在所谓的“和苏联红军拼刺刀怂了”的情况。
比如1938年日苏两军在我国张鼓峰地区爆发军事冲突。其他伤亡数据不谈。仅冷兵器杀伤(白刃战)。苏军伤亡114人。日军4人。白刃战交换比为28:1。日军在白刃战中获得了绝对的胜利。
而在1939年诺门坎战役中。根据苏军自己的统计。相比日俄战争时期日军白刃战带给俄军伤亡为总伤亡的1.7%。诺门坎战役中苏联红军因白刃战而产生的伤亡占到了总伤亡的4%
最后。没有哪家军队在火力和装备占优势的情况下脑子进水和对手展开白刃战。
在太平洋战场上。一线美军虽然对美军装备部骂骂咧咧。唯独一件事得到了一线美军士兵的集体表扬。就是给太平洋战场的一线美军士兵普遍配备穿透力小的手枪。因为手枪可以有效遏制日军对美军展开白刃战。
其他观点:
二战日本战场在东亚。陆地上主要面对的是中国这个打不死的小强这样的对手。装备比日军何止差了一个档次。在加上日军贯彻的武士道精神下的、不怕死的万岁冲锋。与中国军队进行的肉搏战经常发生。而且不得不说日军近身肉搏也更厉害。屡屡得手。但是不得不说日本的陆军装备。相比同时期的西方主流如苏联、英国、德国、美国等整整落后一个时代。肉搏战自然是更加落后的战术思想了。虽然苏军和德国也会发生肉搏战。但也是迫不得已。并非像日本那样成为一种主流战术!
日本人崇尚武士道。认为肉搏是士兵勇敢的体现。不拼刺刀的士兵不是合格的士兵。在中国战场上。我军弹药和火器极度缺乏。甚至往往一次战斗一名士兵只能分发到5发子弹。部分军队连一人一支枪都无法满足。所以不得已只能经常采用拼刺刀的肉搏战。
有些人可能会说。既然日军装备这么差。为何在东南亚和美军、英军一样取得如此大的战果呢?东南亚地区是一个特殊地形。要么是众多的岛屿作战。要么是丛林作战。机械化兵团根本就不大适合这些地区。再加上日本的空军和海军实力非常强大。作战更加顽强的日本陆军在前期反而更有优势!
在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的战术素养参差不齐。装备上更可谓“乱七八糟”。火力不足。粮食都不足。再加上兵员素质差距。导致中日之间拼刺刀往往都是我方吃亏较大。战争平均伤亡率更是达到了1:4。
但相比于苏联人来说。拼刺刀更本就不是训练科目。也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苏联人的乌拉冲锋往往都是坦克部队。伴随着携带波波沙的步兵一起冲锋。即使近距离作战也是冲锋枪的扫射。依靠波波沙强大且充足的火力让德军吃亏不小。苏联对日军作战也是依靠大兵团作战。高效的组织模式让无论中国军队都看呆了。波波沙更是让近战肉搏几乎不可能!
而且早在1938年苏日的张鼓峰战斗中。苏联就吃过日军肉搏的亏。虽然苏联士兵个子更大。更威武。日军基本都是矮子军。但发生的肉搏拼刺刀的记录却是苏联阵亡110人。日本士兵阵亡只有仅仅4人。惊人的肉搏差距!
诺门坎之战后。日军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协议》。一直到1945年苏联进攻东北的“八月风暴”行动。这时候的苏联装备从火炮、坦克。到步兵的冲锋枪应有尽有。日本空军也都损失殆尽无力抵抗。而且在短短6天后日军就宣布投降。虽然投降后仍有部分继续抵抗。但这场百万人的大战役。却没有任何日军与苏联的拼刺刀记录了。这时候的关东军也非诺门罕时战力彪悍的关东军了。像靠近苏联近身搏斗。那得问问苏联步兵手里的波波沙同不同意了!
其实在整个二战日本陆军虽然装备比中国军队强。但是世界同时期发达国家来说还是落后与一个时代。日军陆军装备还处在一战水平略高一点而已。而相反苏联在经过德国的闪电战洗礼后。作战能力也非二战前的水平了。特别是波波沙冲锋枪苏联一口气生产了几百万支。甚至达到了整个连队都装备这样的冲锋枪。
拼刺刀肉搏的前提是能够近身。但是波波沙这样的冲锋枪一旦近身一扫一大片。而日本严重缺乏这样的冲锋枪。一旦近战步枪的作用就会大大缩水。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而在中国战场。以及二战前与苏联的交锋中。全自动武器还没有发明出来。各国步枪都还采用拉大栓的方式。上一次膛打一枪。虽然远距离精度较高。但火力差。近距离争分夺秒的时候更是连瞄准的机会都没有。基本谈不上火力持续性。因此如果两个人面对面交手的话。对方拿刀。你拿步枪。第一发打不中的话。就没有机会再开第二枪了。这也为近身肉搏创造了条件。
但是当苏联进军东北时候。波波沙已经是苏军的基本配置了。71发大弹鼓火力。近距离根本就不存在打不中的问题。即使是一群日本并端着刺刀冲过来。一梭子弹鼓的子弹打出去倒下就是一大片。所以近身拼刺刀就不存在了!
在太平洋战场。美国的夺岛战斗中。日本的万岁冲锋遇到了美军的大八粒。火力持续性也比较猛。到了后来美国更是面对日军这种缺心眼的万岁冲锋。直接采用了火焰喷射器。这样冲锋过来再多也没用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807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日军,苏联,日本,白刃战,坦克,刺刀,关东军,作战,火力,图为
没想到大家都对日军刺刀术远超苏联,为何不和苏联拼刺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因为“昭和”男儿对自己的体格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和老毛子肉搏。那除非是原子弹炸晕了。二战时期的日本其实是很困顿的。别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