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为什么玉皇大帝从来都只是捉拿孙悟空而不杀他?
原创

《西游记》中为什么玉皇大帝从来都只是捉拿孙悟空而不杀他?

好文

热门回答:

【坚持原创。杜绝抄袭。欢迎关注。为您解惑】

开篇明义。不是不杀他。是杀不死!杀不死!玉皇大帝可没那么仁慈。天庭上下皆以诛杀妖猴而后快!

招安

孙修炼得道之后。凭着学成归来的七十二般变化本领。大闹地府与东海龙宫。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名头给打响了。阎王和龙王联合奏请。玉帝下旨剿灭妖猴。直接就想派兵把花果山猴子给一锅端了。至于招安。是因为太白金星进言。认为不必大动干戈。这个时候。既然能闹地府和龙宫。玉帝也可能觉得有点本事。把他收编为天庭所用也好。反正天庭养的闲人也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但却可以一来宣传自己的仁慈。二来省去些刀兵之事。

猴子刚开始看到天庭请他上天做官。排入仙箓。也是十分欣喜。他觉得自己算是闯出名堂来了。这也让他更加自大。只是没想到。天庭给他的职位只是个弼马温。玉帝让他出任弼马温就完全没把猴子当回事的。毕竟只是个野猴子。而猴子知道弼马温这个官职是个不入流的马夫时。反回花果山做齐天大圣去了。这时候的玉帝认为猴子是大不敬。还是想直接灭了他。只是这个时候充当老好人角色的太白金星又进谏了。他认为猴子只不过是想要个名位而已。给他个虚名约束他就行。玉帝也觉得有道理。毕竟天庭上有虚名的人也是很多。多他孙一个也是不算多。还能进一步宣传自己的仁慈大德。

太白金星的真实身份

在这里羽菱君认为太白金星是早就被如来策反了的。他的两次进言。表面上虽然是在帮猴子。但实际上却把猴子一步步的推向与玉帝和天庭对抗的不归路。这只是他计划的开始而已。他的任务就是要猴子在天庭闯下大祸。然后闹翻天庭。逼天庭请如来出面。安天收伏妖猴。好让如来引出他布置的取经大业。这也是为什么如来收了之后把玉帝的宴会取名为“安天大会”。从“安天大会”回灵山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让自己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为人的原因。造成猴子与天庭的摩擦和金蝉子转世为人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取经大业。安天只是让取经大业能得到玉帝的首肯。

实际上。玉帝这个时候是被太白金星李长庚给利用了。猴子二次受封之后真的成了齐天大圣。在天庭逍遥了一段时间。结识了一些朋友之后。在王母大寿到来之际。太白金星为了完成他的任务。就让玉帝派遣猴子去管理“蟠桃园”。这就充分暴露了他的目标了。派一个猴子去管理桃园。跟让一只猫去守鱼是一个道理的。哪有猫不吃鱼的。让猴子吃蟠桃甚至还有其他一番益处(这个暂时不表)。而且在王母开蟠桃大会的这个节骨眼上。在猴子吃了桃之后还能用受邀参加蟠桃会的名单来刺激一下他。太白肯定是知道猴子不在受邀名单之内的。于是猴子顺利吃桃、顺利从摘桃的仙娥那里知道他没资格去蟠桃会。再加上上一次受封弼马温羞辱的余恨。成功发飙。把瑶池蟠桃宴捣乱得一塌糊涂。还顺便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逃回花果山。

诛杀妖猴。安天大会

就这样。猴子与玉帝、天庭的矛盾成功升级激化。玉帝马上就按程序下旨出兵花果山。擒拿猴子。然后往天庭问罪。罪名成立之后。按所犯之事级别量刑。选用刑罚方式处决。所以。捉拿只算是出兵之后的第一件事。杀猴子却是最终的结果。只是选用哪种刑罚的方式杀他到时量刑后再说。杀了他是肯定的。这时候太白也没再出来阻止了。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后来取经路上太白表现出来的热忱也很能说明他投诚了如来。比如唐僧收了白马之后送马鞍。狮驼岭上又是通风报信。这是其他道门神仙根本不会去做的事情。当然这已是后话了。

不过没想到的是。猴子杀不死。在费了好大劲之后。成功捉住了猴子。玉帝审问之后。即刻被送上斩妖台。刀砍斧剁、火烧雷击。愣是没能伤他分毫。毕竟猴子可是在太白的安排中成功吃了蟠桃和金丹的。这时的他已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也就是太白安排看管蟠桃园的另一番用意。最后太上老君为了炼回他被猴子吃掉的金丹。建议把投入八卦炉。经七七四十九天炼化。还是没有杀死。反而让猴子多了一项技能。火眼金睛。紧接着把天宫闹得是天翻地覆。于是如来成功受诏出场。如来的出场也应该是太白向玉帝进谏的。也就成功被镇压在五行山下了。如来没有杀了猴子。而是自作主张把他囚禁在五行山。玉帝虽想杀他以泄心头之恨。但碍于刚安定天庭的如来面子也只能作罢。如来的这个自作主张也是暴露了他的用心。

因此。玉帝不是不想杀了孙。刚开始是被太白利用没杀他。后来是在太白的成功安排下。猴子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已经杀不了他。而如来收了之后。又自作主张只是囚禁他。玉帝想杀就再也杀不成了。这都是一出戏。都是如来导演出来的一出戏而已。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成功出镜。一己之力安天。还天庭太平。好让自己布置的取经大业得到玉帝的同意。顺便还多了孙这个得力的西行工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个人观点。为你解惑。不正之处。敬请指出。洗耳恭听。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其他观点:

作者可能看书看得不够仔细。《西游记》中玉皇大帝三次想捉拿孙。前两次都改为招安。唯有最后一次。玉帝要把孙“押至斩妖台。将这厮碎剁其尸”。那么为什么玉帝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呢?且听我慢慢分析。

第一次。孙抢了金箍棒。强销生死簿。被告上了天庭。

对于玉帝来说。孙的所作所为可能确实过分。但是他损害的又不是天庭的利益。又会闹。如果派兵将捉拿他。很可能会影响安定团结的局面。所以玉帝把龙王和阎罗哄回去后。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随便给他个弼马温做了。

第二次。孙嫌弼马温官太小。跟玉帝伸手要官。自封齐天大圣。扯旗造反。

所以当太白金星提出。可以把孙封为有名无实的“齐天大圣”。他立刻就同意了。因为反正也不需要玉帝付出什么。又能继续维持表面的安定团结。何乐而不为。这叫“会闹的孩子有奶吃”。

第三次。孙偷吃了蟠桃。闹了蟠桃宴。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

玉帝这个人。没触犯他的权益时。不论别人做了什么。他都能和稀泥。一切以安定团结为上。一旦触犯他的个人权益。他就一定要严惩不贷。

吴承恩写的哪里是神话故事。写的明明就是当时的官场!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士常斋”。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其他观点:

一诺是这说一下。因为没有一个做爹的想杀自己的儿子。玉皇大帝是孙的亲爹。这其中缘由。各位请听一诺慢慢分析。西游记一开篇。就说一块石头。安周天分布内育仙胎。这就说明石头是育。既然有育就必须有孕。而西游记开篇又说。开天辟地之前那块石头就在那里。说明那块石头已经怀孕的日期是。开天辟地之前的事。

而后在孙出生以后。进入到水帘洞一节。我们引用原文来看一下。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殽渣。这里说明在孙进来之前是有人住的。不然不会有火迹。更不会有刚吃完骨头。这就说明水帘洞是有人特意为孙准备的。而进来之后。却没看到人。人哪里去了呢。书中提到水帘洞与东海想通。说明那个人是顺着暗道走东海而去。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东海是龙王的地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在龙王的地盘来回随意走动。这就确定了一个问题。孙他爹的实力。要么是东海龙王。要么比东海龙王大。我们看一下天庭在东胜神洲一伙人。谁比东海龙王实力大。东海龙王。玉帝。太上老君。太白金星。托塔天王。以及菩提祖师。能数上来的也就这几个人了。至于西天诸佛。他们的地盘属于西牛贺洲。而且西游记。是一部争夺权利与地盘的故事。与东胜神洲不挨边。他爹就在这几个人中。

在太上老君把推进炼丹炉做了一件事。本来是被琵琶勾勾住锁骨的。在神话小说里神仙被锁住锁骨就会法力尽失。而太上老君却除去了的琵琶勾。这分明是袒护。

在我们再说一下上天时。就值于。弼马温。虽然西游记一书中没有提到养马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知道古代打仗。马军可是相当于现在的坦克机动部队。是负责整个部队设备的领导。这个官职虽然不大但是却很重要。

在被压在五行山下时。玉帝命令给吃的是铜丸铁汁。

在就是在二郎神和打斗时。观音拿出来了玉净瓶。说即使打不死也能打他一个跌。太上老君马上拦住。说你的瓶子易碎。还是用我的金刚镯吧。随后把抓住了。我们假设一个问题。如果观音把瓶子扔下来。只能有两个结果。第一个就是打死。第二个。把打个跌。分别是五五开。太上老君没敢冒险。让观音出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眼角痣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28:48

    玉帝,太白,猴子,天庭,如来,东海,太上老君,蟠桃,龙王,自己的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28:48

    没想到大家都对《西游记》中为什么玉皇大帝从来都只是捉拿孙悟空而不杀他?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28:48

    【坚持原创。杜绝抄袭。欢迎关注。为您解惑】开篇明义。不是不杀他。是杀不死!杀不死!玉皇大帝可没那么仁慈。天庭上下皆以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