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努力不一定有结果。有的人努力只是表象并没有用心。强中自有强中手。
图书馆复习考研的人很多。但很多只是随波逐流者。占着“茅坑不拉屎”
如果你去到每一所大学图书馆。特别是早上六点多的时候。图书馆还没有开门。门口就排起了进图书馆的长队。他们都是来图书馆占座复习考研的。进入图书馆你会发现每一张桌子都堆满了复习考研的各种资料。给人感觉就是这些学生很用功。的确现在的工作压力大。毕业即失业不是什么新鲜事。考研是暂时规避就业压力。未来某好的发展的一条道路。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参加考研。不断努力复习。这样的学生有很多。
但是有的人参加考研是没有目的的。人家考我也考。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天天去图书馆占座。或者一直占着座位。人却不见踪影。使得图书馆的座位不够用。使用效率降低。这些人肯定是考不上研究生的。
虽然每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和考研人数增长比。仍然是“僧多粥少”。考研和高考是一样的。通过考试把那些成绩好的学生选拔进研究生队伍。所以在录取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折优录取。有的人说我已经很努力了。但为何考不上。其实你努力有人比你更努力。
其次考研得讲究方式方法。考研的内容还是蛮多的。包括专业知识、数学、英语、政治。关键考研没有人教你复习。完全是靠个人自主复习。特别是专业科目。没有真题。你都不知道要考什么内容。需要你去联系报考的学校学院。师哥师姐购买复习资料。了解考试内容。否则你再努力复习。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结果。
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考研不是唯一选项。很多人已经可以去工作。有的人考研只不过是给自己增加一个选择。有“投机”的意味在里面。看似都在考研。都在努力。实则没有用心、用力。结果就成为考研的“垫背”。
其他观点:
你好。请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图书馆里很多同学看起来都很努力。起早贪黑。悬梁刺股。很是勤奋。但是。你如果去图书馆里面转一圈。就会发现。很多人都是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玩游戏的有之。聊天的有之。刷微博刷抖音的有之。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在认真学习的。
我把这种现象叫做“假勤奋”。有些人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消磨时间。欺骗自己“啊。我又学习了一天”而已。其实他们的学习效率非常低下。根本就没有进入考研应有的那种状态。
当然。从客观上说。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增加。考研的难度显然也是水涨船高的。仅仅五年时间。全国的考研人数就翻了一番。超过了四百万人。这使得考研的战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也使得每一年都有很多人落榜。
事实上。考研能不能上岸。取决于明里暗里很多因素:学习的努力程度。个人的天资。目标学校的考研难度。甚至家庭的背景。运气的好坏等等。如果有人没有顺利上岸。那并不能一概而论的说是这个人本身的问题。
比如说。去年(2020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为了留出招生指标招收调剂学生。给几乎所有的一志愿学生“中国文学”(811)科目都打了不及格。让成千上万的考生一年的努力付之东流。这些学生莫名其妙就成为了学校“招生策略”的牺牲品。遇到这样吃相极其难看的流氓招生单位。我们考生纯粹就是刀俎上的鱼肉。一点反抗余地都没有。因为这样的原因而没有上岸。只能说是运气太差了。不是这个考生本身的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值得探讨。
的确。每年都有很多考研的同学很努力。通常去图书馆复习的同学。几乎每天都早早在图书馆门口排队等待开馆。一整天都泡在里面复习备考。直到晚上闭馆才离开。但很多人考研结果依然不理想。最终大部分人依然名落孙山。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3条原因。
1、全国整体考研难度不小。考研这事儿。和高考有差异。高考是考普通大学不难。难的是考名校;考研则是考上也不容易。考名校更难。
尤其是。这几年考研竞争越来越大。报考人数直线攀升。从2019年的285万。到20年的341万。再到今年超过400万(有人说今年报考人数是422万。但目前尚未有权威媒体发布确切数据。暂时存疑。但超过400万是基本可以确定的)。从全国平均录取率来看。2020年的考研全国平均录取率大约25%。今年的录取率显然会低于这个数据。只有大约20%。也就是每5个考生只有1个能成功。
从宏观的角度。决定了大部分人考研不能成功。
2、报考目标不太合理。导致失利。这个目标。既包括目标学校。也包括目标专业。
从学校来看。由于就业竞争加剧。社会对名校越来越看重等因素。使得考研“扎堆”名校成为一种显然易见的现象。太多人考研把眼睛盯在了985、211名校身上。不少人罔顾自身实际情况和考研大环境的严峻。比较盲目地追逐名校。追逐相对于自身过高的目标。最终导致失利。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常见的情况是。很多普通本科考生去冲击211甚至985。最终差距较大。导致失利;以及。不少211、985考生去冲击顶级211甚至一流985。最终因为竞争太大而失利。其实这些同学备考用功。本身实力并不差。其中部分人甚至实力很强。但因为目标不合理而失利。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学弟。本科财经211。以清华五道口为目标。考了两次。都失利了。实际上。这位学弟本身实力很强。两次考研初试都接近400分。如果不是报考五道口。而是选择其他985、211。基本上第一次就可以成功。
从专业看。同样存在“扎堆”的问题。当前很多考生喜欢跨考。造成热门专业“扎堆”的现象。比如。经济类、法学类、管理类、计算机类、学科教育类等当前热门专业。报录比都很高。竞争很大。这种现象的结果。必然是绝大多数人会失利。
3、对考研本身理解不够。导致虽然备考努力。但成效并不很大。这个考研本身。既包括作为大型选拔性考试的实质。也包括考研对考生的内在要求。
从前者看。考研作为选拔性考试。优胜劣汰自然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准则。而这。对于个体而言。就主要体现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之间的报考者之间的竞争。所以。合理选择目标。选择合适的竞争群体。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是考研成败的关键性要素之一。盲目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显然是不可取的。
从后者看。考研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的考生。是考研对考生的内在要求。这个综合素养。不但体现在考试能力上。还体现在是否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学科思维。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学术经历和基础等。只有这些方面组成的综合素养的强大。才容易成为考研的优胜者。
题主所说的那些天天努力在图书馆复习备考的同学。其实主要是提高考试的能力。这当然是必需的。但很多时候。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所以。很多人考研不能成功。也是难免的。
综上。在考研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仅仅努力备考是不够的。要尽量提高自己的考研成功率。一定要注意合理选择目标。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而不只是做题能力)。这样。才更有希望在竞争中胜出。
以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9076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努力,考生,图书馆,很多人,目标,名校,竞争,有的人,学校,录取率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图书馆里很多同学都很努力复习考研,但大部分人却考不上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努力不一定有结果。有的人努力只是表象并没有用心。强中自有强中手。图书馆复习考研的人很多。但很多只是随波逐流者。占着“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