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汉皇帝的存在感这么弱,今天的普通大众基本都不了解东汉有哪些皇帝?
原创

为什么东汉皇帝的存在感这么弱,今天的普通大众基本都不了解东汉有哪些皇帝?

好文

热门回答:

主要是传播问题吧。除却想要了解的人之外。普通大众对于历史。基本上都是从影视还有小说中了解

汉朝分西汉。东汉

近乎完美的汉光武帝刘秀。虽然很少人知道。但在史学界可是如雷贯耳

这位可是开国皇帝

汉明帝刘庄和儿子汉章帝刘炟

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永平十六年。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次年。复置西域都护。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

汉章帝

汉和帝刘肇

然而年幼的汉和帝。把一切都看在心里。十四岁的汉和帝就利用宦官。横扫了外戚。废除罢免了窦氏许多的子弟。十四岁的汉和帝从此亲政。此后他每天早起临朝。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

平定域外

西北有西域都护班超大破焉耆。西域降附者五十余国;东北有乌桓校尉任尚大破南单于。将辽东收归。改为渤海郡。和帝一朝。曾多次平定过少数民族的叛乱。

使用宽政

和帝当政时期。曾多次下诏赈灾救难、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他任用的掌管刑狱的廷尉陈宠。便是一个富于同情心的仁爱之人。每次断案。都依据经典。而“务从宽恕”。

汉和帝十分体恤民众疾苦。多次诏令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认真思考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而汉和帝也常常下诏书责怪自己。永元八年京城洛阳地区发生蝗灾。汉和帝下诏说:“蝗虫之异。殆不虚生。万方有罪。在予一人。”忧民之心。殷殷可见。岭南出产生龙眼、荔枝。为了满足朝廷需要。往往“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昼夜传送”。经风历险。劳民伤财。唐羌上书。请求停止。和帝批示:“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敕太官勿复受献!”爱民之意。发自肺腑。

在位期间。班超败贵霜帝国。窦宪横扫北匈奴。在燕然山上刻下了封燕然山铭。2017年8月15日宣布。在蒙古国发现遗迹

这位皇帝九岁登基。十四岁从外戚手里夺权亲政。却在二十七岁就驾崩了

其他观点:

东汉从光武帝刘秀即位也就是公元25年开始算起。到公元220年。东汉存在了有195年之久。可是。东汉王朝可以算是中国历代王朝里面最没有存在感的时代。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首先从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去分析。先说外在原因。

第一条。 东汉王朝没有什么值得称颂。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东汉唯一有突飞猛进发展的应该是说农业医学和科技。比如牛耕技术、造纸术和张仲景的医学等等。可是。科技不像政治或者文化方面的发展。科技是循序渐进的。而且一旦发明出来。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事情。所以科技的发明并不会让人们记住东汉。此外。东汉之前的东汉有独尊儒术。驱逐匈奴。通丝绸之路等等伟大的事件。所以两相对比。大家自然不会想到东汉。

第二条。东汉皇帝成就不高。东汉的皇帝主要都是冲龄即为。很多都是几岁就即为。比如汉和帝是10岁即位。汉顺帝11岁即位。汉冲帝2岁即位。汉质帝8岁即位。而且。很多皇帝在位事件也很短。平均下来也就十几年。所以很难有大的成就。

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第一集开篇曾经有个画面。就是梁冀毒杀汉质帝

下面再说外在原因。外在原因主要是东汉士族和门阀制度非常强大。士族门阀强大。导致地方势力可以与中央王朝分庭抗礼。所以整个东汉王朝对于地方的管控非常弱势。这就导致中央很多决策没有办法下达。应该说皇帝权力较弱的时期。我们传统历史。都是帝王将相的历史。皇帝权力弱。自然就没有人关心。所以久而久之。东汉王朝也就没有存在感了。

其他观点:

东汉皇帝之所以普遍不受关注。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东汉皇帝们大都死的太早了。

好比是你刚上台表演。就落了幕布。有什么故事可说?主角的命。却演成了配角。原本的配角——宦官和外戚。反倒耀武扬威。活的好不精彩。

↑光武帝刘秀家族一定有短命基因↑

正因为东汉皇帝们个个短命。所以你不会看到唐德宗那样利用宦官施展皇权。你不会看到汉武帝对付卫子夫卫氏家族的种种算计。你也不会看到明英宗朱祁镇一度为虏。却又绝境逆袭的精彩篇章。

活的不久。但又能留下故事。那就得是天纵奇才。少年就能做出一些事情。比如康熙。十五岁的时候就设计铲除了鳌拜。展现出王者气象。

比如福临。虽然22岁就死了。但是他的爱情故事。他和多尔衮的恩怨情仇。他出家为僧的行为艺术。都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再如李世民那样的天才。17岁就参军。并献出奇计。20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统帅。并且平灭薛举父子的势力(薛举可是把刘文静。殷开山等人打的落花流水。堪称枭雄)。

↑汉章帝是一个明君。但似乎用光了家族的运气↑

可惜东汉皇帝们个个都不是这样的少年天才。他们生来似乎就被记载了登基年月。然后是死亡年月。存在感当然几乎等同于无。

具体看一下东汉皇帝们的寿命和事迹:

光武帝享年六十二岁。汉明帝四十八岁。汉章帝三十三岁。这祖孙三代寿命已经是一代不如一代。没想到。后面的更差劲。

和帝十岁登基。享年二十七岁。(算得上一代英主。可惜早逝。)

殇帝百日登基。享年二岁。(创造历史记录: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

安帝十三岁登基。享年三十二岁。(被邓太后外戚集团拥立。邓太后死后。汉安帝铲除邓氏外戚集团。沉迷酒色。东汉开始衰败。)

↑汉顺帝好歹活到了30岁。可却是个昏君↑

顺帝十一岁登基。享年三十岁。(被19个宦官拥立为帝。给这19个宦官全部封侯。也算是创历史记录了)

冲帝二岁登基。享年三岁。(被权臣梁冀毒死)

质帝八岁登基。享年九岁。(童言无忌。当着梁冀面说“此跋扈将军也”。当天就被梁冀毒死)

桓帝十五岁登基。享年三十六岁。

灵帝十二岁登基。享年三十四岁。(最大的事迹恐怕就是认宦官当父母了:“张常侍乃我父、赵常侍乃我母”。在任期间爆发“黄巾之乱”)

章帝以后八个皇帝。包括没算进去的少帝刘辩(十七岁)和献帝刘协(九岁)。继位时没有一个是成年人。

活得最长的桓帝和灵帝。又是著名的昏君。

↑黄巾起义严重摧垮了东汉的统治基础↑

需要特别一说的是。汉章帝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然而他一是活的短。只活了33岁。另外就是他开启了外戚专权的大门。窦太后执政。窦宪和窦氏一族全面掌权。

在后面。就是皇帝联合宦官铲除旧的外戚集团。然后再培养出新的外戚集团。下一任皇帝再重演剧本。

汉恒帝在他36年的“长寿”生涯里。完成了铲除梁冀为代表的外戚集团的重大胜利。但从此又开启了宦官专政的大门。士大夫对宦官非常不满。又联合新外戚集团和宦官作斗争。朝政一片混乱。

↑窦宪的功绩载入史册。刻石燕然山↑

东汉大部分皇帝都是在重复以上剧本。按下葫芦浮起瓢。外戚宦官轮番控制皇权。真是没什么可说的。还不如说说窦宪呢。好歹窦宪还曾经大败北匈奴。在燕然山刻石记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陌念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50:51

    东汉,外戚,皇帝,宦官,享年,王朝,西域,匈奴,原因,都是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50:51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东汉皇帝的存在感这么弱,今天的普通大众基本都不了解东汉有哪些皇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50:51

    主要是传播问题吧。除却想要了解的人之外。普通大众对于历史。基本上都是从影视还有小说中了解汉朝分西汉。东汉近乎完美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