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三农号扶贫号都在卖东西了,这种现象对三农领域有什么影响?你又怎么看?
原创

越来越多的三农号扶贫号都在卖东西了,这种现象对三农领域有什么影响?你又怎么看?

好文

热门回答:

三农号现在各自媒体。确实越来越多。关于那些扶贫号。大批量卖东西。具体带给行业影响。我的看法如下:

一、三农短视频泛滥

大环境下三农政策的扶持力度。各大平台对三农自媒体的支持。三农自媒体大号平凡爆出大v。三农达人创业故事在各大网络平台播出。电视台节目处处影响着三农人。自媒体人不断受到青睐。

由此。现在三农自媒体视频泛滥成灾。创作者盲目跟风:吃饭、美食、抓鱼、杀猪等。没有一点创新。很难走出来。更不要说做成大号。不是每个人可以学巧妇9妹。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模仿农村四哥。

二、只追求卖货。忽略价值输出

账号一多。各种层次。各种人物都拥挤进来。难免有很多人很多号。只求短期利益。更有胜者。才注册几天。搞了几百不到的粉丝。就开始利用微头条大势卖货。

其实这样很难给这个账号做起来。因为营销味太重。账号在系统的评级是非常低的。没多少权重。更不说有流量扶持了。

如此多的三农号的。鱼龙混杂。如果要想突出重围。就必须做到以下4点:

一、研究同行。区于同质化。定位个人独特标签

多研究同行。尤其看他们独特的卖点。如巧妇9妹是农村淳朴的妇女形象。李子柒是仙景般的画面和田园美食。通过对比思考。你自己的优势。你可以走会跳舞的三农妹妹。爱搞逗比的三农仔等。总之一定要走一条属于自己优势的路线。

二、持续分享。贡献价值才是吸粉之道

做自媒体想快速见到收益。那你最好别做。尤其三农。需要你走进农村农业农民。用心发展记录生活。最重要一点就是要持续贡献。分享价值。因为三农号最大的价值。是在后端通过三农产品变现。

前期。你得坚持。只要你的标签。定位。方向明确了。就坚持走下去。根据目前的流量趋势。半年一年后。大多都可以做到几十万上百万的粉丝。那时你在好好经营你的产品。一定可以收获良多。

三、依托今日头条。注重全网传播

做三农号。一定不要忽略今日头条。你可以用西瓜视频、头条小视频、微头条、问答、头条图文、抖音、火山不同的表达方式。找准自己的优势突破口。根深经营。

依托头条入口。做好布局的底部。再辐射全网做好品牌规划。将是一条长久之路。

四、理解扶贫达人的本质。跟着鱼塘钓大鱼

既然平台。有了扶贫达人的支持力度。扶贫达人计划是字节跳动公司扶持贫困县头条用户通过内容创作传递家乡之美。推广地方特产。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而很多参加扶贫达人的号。借助这波机会流量。政策只突眼前利益。却忘了本。比如一些达人所销售的产品。根本不是什么地方贫困县的东西。居然销售起了国外的水果。

如果是真正的三农人。或真正想从三农领域耕耘的自媒体人。只要用心把握这波机会。跟着平台规则走。是一定可以在新三农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

以上是关于三农自媒体号。包括扶贫达人号霸屏出现。起号初期疯狂卖货的负面影响。和4点解决方案。希望对各位新农人有所价值。

其他观点:

原本这是一个纯洁的平台。被这些人搞的乌烟瘴气。作为三农人物应该以服务为责任。怎么成了贩子呢?他们在平台上天天吆喝买东西。咱们成什么了。头条可是新闻媒体啊。怎么瞬间成了京东和淘宝呢?这样做有损形象。必须制止。

我们经常说干什么吆喝什么。头条就是应该以新闻为依托。大力宣传富民政策。传授知识。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帮助大众发家致富。今天的头条居然成了一个销售平台。是不是违背了初衷和意图呢?

头条怎么说也是一个严肃的平台吧!大家都知道根本不允许我们说任何热点话题。更不能写带一点政治色彩的文章。怎么就可以做买卖呢?这不是乱套了吗?根本不像头条的作风。如果这股歪风不及时制止。我们可以期待一下。看看最后头条的结局。慢慢消失在大家的记忆里。只能是一个传说。就像当年的三株口服液一样的落寞。

大家都知道天佑和二驴子。现在怎么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不就是不注意个人形象吗?口无遮掩。没有文化最后葬送了自己。头条也一样。如果不注意方向和方针。最后的结局也是悄无声息的轻轻离开。

现在主要是头条做的有声有色了。气势庞大。根本不在乎大家的存在了。蔑视我们。动不动就封号。当初绝对不是这样。那时候他们需要人气。一旦坐稳就会欺负大众。这是所有企业的弊端。现在的头条也是。这就是店大欺人的道理。

怎么说头条平台买东西都是不错的。上面并非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不是发现有卖假蜂蜜的了吗?还有打着深山老林养蜂的幌子骗人。现在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头条还是建议多做新闻。可以活跃气氛但不一定非得卖东西。又弄一个直播。快手的影响本身都不好。头条居然也能直播。违背头条的方针。这是绝对不应该做的项目。

三农号、扶贫号大家知道是干什么的吗?原本是帮助大家发家致富的。应该踏踏实实服务老百姓。现在居然成了做生意的场所。这些人依靠自己的名气。在网上大肆售卖自己的产品。头条平台成了他们发家致富的地方。为他们提供了方便。悲哀啊!

开始我根本不信一个100万粉丝的头条号一年可以赚1000多万。现在我信了。我根本不知道可以做生意。我一直认为。这么一个严肃的平台怎么可以做买卖呢?不但可以。而且还能宣传。免费的广告都有。这是谁的悲哀。可悲啊!

原本一个新闻媒体居然成了某些人的经营场所。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发大财的。但是对头条来说绝对是一种耻辱。这么一个严肃的地方怎么可以搞经营呢?

他们对三农的影响很大。大家现在根本不明白。到底三农是什么。扶贫到底是干什么的。难道是做买卖的吗?我们已经被弄迷糊了。希望头条官方净化一下环境。还广大参与者一片蓝天。

希望头条重视一下大众呼声。不要蔑视大家的存在了。多一点宽容。让那些真正做事的人放开去做。别在束缚大家了。让那些敢说真话的人站起来畅所欲言的去说。就像我一样。我之所以敢写。就是因为我有正义。当然这也是我的性格。曾经很多人劝我。哥这样写不行。官方会封你号的。没有事。做人总得说实话吧!这就是我。谢谢大家。

其他观点:

三农创作者卖货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它对三农领域发展利大于弊。

一:这是平台对努力付出的作者一种肯定。这是一种深耕变现形式。三农作者如果全职创作内容。何以为生?带货。卖货就可以帮助作者获得相应的收益。首先要么他是三农领域相关名人专家直接加v的。或者白手起家像巧妇九妹。乡村小乔。有一定的创作基础。获得很多粉丝可以开通带货功能或者头条小店。带货可以获得佣金。卖货可以获得收入都是与平台分成。任何平台分正常运作都离不开成本。都要以创造收益为最终目的。

二:三农作者带货卖货。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官方推荐和主流大号推荐很多的农副产品都是来自贫困地区。从“云南哈尼族红米。栾川妈妈的手擀面。荔波干笋”等等可以看出来自官方。平台与贫困县精准扶贫。无缝对接扶贫项目。因为距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是扶贫攻坚战的最后阶段。务必落实贫困地区农村农民“两不愁。三保障”指导意见。

三:这是新型农业发展的需要。新型农民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任何时候的农业发展。农民的投入都得进入市场。农副产品靠国家“黄箱”补贴干预不利于农业良性循环发展。让农民无法掌握农业行业实际动态或种植结构发展趋势。不能让农民种植结果都由国家买单或干预。这不符合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交公粮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的农业应遵循市场发展需要。逐渐走上“绿箱”的正轨。

四:三农自媒体创作良性发展。带货卖货模式还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平台正在积极组建良性发展规则。创作者频繁带货可能会导致用户阅读体验感差或者相当的厌恶。就像以前看经典电视剧插播广告一样。这种频率需要平台客观干预指导和把控。其次要求作者自律。个别不自觉者给平台造成负面影响。会受到规则抵制和打压甚至封号的可能。 有些扶贫产品大号同时发布造成内容同质化。会引起部分读者不适。这里就需创作者要用心二次创作或者多元化输出。比如微头条。图集。视频等。不能把平台给的资料未经处理。直接发布到平台上造成千篇一律尴尬。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小新卖蜡笔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07:01

    三农,头条,平台,这是,成了,自己的,都是,达人,媒体,农民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07:01

    没想到大家都对越来越多的三农号扶贫号都在卖东西了,这种现象对三农领域有什么影响?你又怎么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1:07:01

    三农号现在各自媒体。确实越来越多。关于那些扶贫号。大批量卖东西。具体带给行业影响。我的看法如下:一、三农短视频泛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