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在农贸市场当管理员。有一天。一位女顾客和市场里卖鱼的男商户两人一路争吵着敲开了办公室的门。他俩进来后。我问双方发生什么事了。连问两遍。双方没有一个搭理我。还在继续争吵。
我心想:好家伙。难道是因为外面太冷了。你们在外面吵累了。想换个地方继续吵?既然你们那么喜欢吵。那就慢慢吵吧。我也没有搭理两人。继续忙着我手中的其他事情。吵着吵着两人发现不对劲。看我没搭理他们。他们争吵的声音逐才渐小起来。后来双方都不说话了。
我见两人都安静了下来。此时我才上前对二人说:你们吵完了?不吵了?两人都在气头上。都没有作声。于是我接着说:我能说两句话吗?我也不知道你们为啥争吵。但你们找到我肯定是想让我帮你们解决问题。吵架肯定是不能解决问题。否则你们在外面吵吵就行了。还需要来找我吗?既然找到办公室了。就不要吵架了。你们双方一直在争吵。我连啥事情都不知道。怎么给你们解决呢?有啥问题就好好说。有理不在声高。
给二人“上完课”后。二人又是一阵沉默。我觉得他们应该是默认了我的”上课内容”。于是我指了指男商户说:发生啥事了?你先说。商户此时才平复好刚刚激动的心情。平缓地对我说道:她刚刚在我这里买了一条鱼。15块钱。给了我一张50的。我接过钱后就找了她35块钱.....
商户的话还没有说完。女顾客就急忙插嘴打断商户说:你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我给了你50元后。你只是把鱼递了。根本没有找我钱。做生意就要老实点。靠坑蒙拐骗发不了大财的。
商户见女顾客这样说他。刚刚熄灭的怒火又被燃起。双方又吵了起来。商户是一个50多岁的瘦弱男人。论吵架并不是眼前这个40多岁中年妇女的对手。商户说一句话。中年妇女就怼他两三句。不管怼的话有没有道理。但是中年妇女说话的声音真是又尖又快。我都佩服中年妇女的嘴巴。怎么这么快。真是一个吵架的好能手啊。
商户被吵得无力招架。一时语涩。情急之下就大声喊到:谁要是撒谎。谁出门被车撞死。女顾客马上接过商户的话说:对。谁要是撒谎。谁就不得好死。35块钱你就能发财了?骗我这点钱还不够你买药吃呢。
我不禁感慨不就35块钱吗?用得着发毒誓。还把身家性命都赌上了吗?不过仔细一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有时候真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脾气上来了。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见双方火药味儿越来越浓。我急忙劝双方不要再争吵了。但这中年妇女明显是吵架用力过猛刹不住车了。对我这个“和事佬”也指责起来了。女人说:你们是怎么管理市场的。怎么让这种不诚信的商户在这里经营。我给你说。今天你要是不给我个说法。我就去投诉你们不作为。
好家伙。这女人真是牙尖嘴利。我这帮忙劝架的。也成了她的出气筒。此时。我对眼前这个女人顿时生出厌恶之情。事情还没开始解决。谁对谁错都不知道。你就开始威胁我。其实中年妇女这样的顾客我见多了。在我们平时处理纠纷中。有些人怕你处理纠纷时不公。偏向商户。所以还没开始处理就给你放句狠话“敲敲警钟”;有些人则是对处理的结果不满意。也会放出这样的狠话。他们最常见的口头禅就是:我要去告你。
其实这样威胁的话在我们眼里都是不屑一顾的。因为消费者和商户发生消费纠纷。作为市场管理方也就是起一个调解作用。并没有处罚权和最终裁定权。如果双方对于调解的结果不满意。或者有一方不愿意接受调解。可以向职能部门继续反映。甚至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作出最终裁定。
况且对于商户找没找钱这种事来说。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算“交易纠纷”。这属于需要提供证据的民事纠纷。这种事我们平时见的也多。以前经常有顾客和商家。为了给没给钱。找没找钱。给的钱面值是10块钱还是20块钱而争吵。但现在手机支付已经普及很久了。有些老头老太太也都会使用手机支付。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了。没想到今天又让我遇见了。
其实遇到这样的事很好处理。他们的争议的焦点就是“找没找钱”。只要监控能照到。就很容易查出来。因为给钱和找钱都会有一个肢体动作。只用看清楚有没有“给钱”或者“接钱”的动作就行了。如果双方争议的焦点是钱的面额。那通过监控就很难查出来了。钱的面额的监控上根本看不清楚。即使离得很近。
但是二人当着我的面争吵。让他们别吵了也都不理我。让我觉得没有被尊重。感觉很没有面子。尤其是这个女人。时不时的还怼我几句。我顿时有个“坏”主意。想惩治一下他们两个。
于是我对双方说:您不要吵了。这样的事我见的实在是太多了。来的时候都十分肯定自己没有记错。有的甚至还发毒誓。可是这种事儿总有一个人是记错的。错的那个人到最后可能就是一句:哦。我记错了。然后草草了事。既耽误对方的时间。也耽误我们管理人员的时间。没有一点惩罚的话。这犯错的成本也太低了。既然你们双方都那么肯定自己没有记错。你们连毒誓都敢发。那么不如玩大一点。赌一把。你们每人放50块钱放我这里。查完监控后。记错的那一方赔偿对方50元钱。如果监控里看不清找没找钱。那么双方都不用给钱。
对于我挖的这个坑。双方想都没想就直接跳进去了。因为他们各自都非常自信。认为自己不会有错。就这样。我让卖鱼的商户放了85元钱放在这我这里。因为如果卖鱼的商户没有找钱的话。那么他不仅先找给中年妇女35元。还要再赔偿50元给中年妇女。中年妇女则只用放50块在我这里就行了。
拿到135块钱后。我心里乐开了花:别看你们现在叫的欢。一会儿总有一个人要拉清单。监控三下五除二就给他们查到了。中年妇女记错了。商户确实是找过钱了。
看完了监控。中年妇女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要求我再回放一遍。我就又给她回放了一遍。看完中年女人还是不相信。还让我再回放。我对中年女人说:你刚看到的就是事实。再回放多少次也都是这个结局。记错了就是记错了。
商户看自己赢了。当然不会放过指责中年妇女的机会。商户大声地指责女人。说女人刚刚在摊前吵架时。污蔑他的名声。影响他的声誉。中年妇女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有了刚才那嚣张的劲儿。但还是要求我再给她回放一遍。
我就又给她回放了一遍录像。当然中年妇女也不是那么容易服输的。中年妇女问我能看清楚商户找她的是35元钱吗?我知道这是中年妇女最后的“倔强”。我告诉中年妇女:钱的面额看不清楚。但是商户找钱时。是从钱箱子里一张一张的拿出来的。总共有4次拿钱动作。应该前三张是10块钱。最后一次拿了一张5块。每次拿完之后就将钱捋直。最后一起递给你的。他总不可能找的是3块5给你吧?而且你们最开始来争论的焦点就是有没有“找钱”。而不是找了多少钱。
女人见我这样说。也没说话。眼睛还盯着监控屏幕。试图想找出点什么让事情反转。但我心里清楚的很。这就是最后的倔强。商户见此情景。对我说:把我钱给我。耽误我做生意。败坏我名声。让你赔50块钱都算轻的了。我见女人没有说话。就把135元钱递给了商户。商户拿着钱就气冲冲的走了。
此时。中年妇女才缓过神来。对我说她刚才是记错了。就算她记错了。也不能罚她50元钱啊。而且帮消费者解决问题是我的职责。她希望我能找商户帮她把钱要回来。我听后心里暗骂中年妇女:你这个坏女人。刚来的时候那么嚣张。那么自信。还把话说那么满。现在50块钱都输不起。
我对女人说:刚刚是你们俩自己打的赌。拿你50钱的是商户。我并没有收你的钱。再说了。愿赌就要服输。你确实耽误了商户做生意的时间。你刚刚在摊位上吵架。有些路过的消费者误以为商户不讲诚信。那么可能下回就不会来他的摊位买东西。会对他的生意造成一定的影响。搁谁谁都会生气。就算我去帮你说情。商户也不一定会把钱还给你的。
女人:你是市场管理。你让商户把钱还给我。他们不敢不听你的。
我:现在是法制社会。干什么都要以理服人。你要是真想要回你的50元钱。那么你现在就跑到商户的摊位上给商户道个歉。给他说几句好话。说不定他就把钱还给你了。
中年妇女听后这才离开办公室去找商户。他们的事情我根本不想再掺和了。也不想替这个中年妇女说情了。因为他刚刚怼过我。而且态度还那么恶劣。即使我替他说清。商户也不一定会把钱还给他的。
我就通过监控看他们的一举一动。没想到过去没说几句。双方又吵了起来。我赶紧跑过看看。原来中年妇女过去也不是诚心道歉的。而是一直在强调自己记错了。又不是故意的。摊主当然也不是“圣人”。说:你刚骂的那么厉害。赌咒都发了。现在过来不仅不道歉。还在找借口。我肯定不会把钱还给你的。
所以两人就又吵了起来。我见双方争吵不休。就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让商户退给中年妇女25元钱。但是中年妇女必须当着这么多围观的人给摊主道歉。扣除的那25元钱就当商户的损失和中年妇女买的教训。
双方这才勉强同意。但是中年妇女又提出了担心说:我要是道歉了。商户他不退我25块钱怎么办?我说:可以让商户先把25元钱先放到我手上。你道了歉我就把钱给你。商户也同意了。放了25元钱放我这里。然后中年妇女就给商户道了歉。
商户知道中年妇女是为了要回25元钱。才被逼无奈道歉的。并不是诚心道歉。所以他并没有大度地回一句:没关系。而是又指责了中年妇女几句。
中年妇女道完歉后。我也并没有把钱立刻给她。因为我知道。她有可能拿到钱之后还会和摊主对骂。因为这样的事情我以前见多了。开始为了想要回钱才委曲求全顺着你。钱一旦到手。那就不需要再装了。直接翻脸骂人。
我将中年妇女劝走说:走。跟我一块到办公室。把这个事情稍微登记一下后就把钱给你。中年妇女就跟着我一块往办公室走。我看离商户的摊位比较远了。就直接把25元钱给了中年妇女。然后说:算了。我回去自己简单的登记一下。你赶快回家做饭吧。因为我知道中年妇女刚刚从商户摊位离开时。是我将她带走的。并不是吵完架后那种灰溜溜的逃走的。相当于也给了中年妇女台阶下。而且已经离开商户摊位有段距离了。也没有再回去吵架的必要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当然。最主要的是千万不要得罪农贸市场管理员。
其他观点:
有一位老人爱说大话。总是把话说满。不留余地。不给自己留一点退路。结果闹出很多笑话。
这位老人已经八十多岁。我们称呼他为老张吧!老张常常把话说满。虽然年岁大了。还是那个脾气。没有一点改变。
下面就说一件他年轻时候的事儿。那一年村里来了一个卖西瓜的。西瓜皮薄沙瓤。甜蜜多汁。一个个碧绿滚圆。十分诱人。老张走过去。看了看西瓜。冷嘲热讽地说:“这车西瓜里有生瓜。”卖瓜的老汉当然很不乐意。说道:“怎么会有生瓜呢?都是我亲自挑选的。个个都熟。”老张一听这话。来劲了。“我在你车里能随手挑出一个生瓜。信不信?”卖瓜的老汉也来劲了。说道:“你要是挑出一个生瓜。我这车瓜分文不收。免费送给你。”老张听了非常兴奋。大声说:“好。我要是挑不出一个生瓜。这车瓜我全都买下。咱今天就打个赌。”
(图片与内容无关)
一听说打赌。街坊邻居都凑过来看热闹。大家伙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时卖瓜的看到街坊邻居都凑过来。对大家说:“大家伙今天做个证人。我们两个愿赌服输。决不食言。”大家伙纷纷回答:“好。”
这时只见老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摸摸这个。敲敲那个。还不时翻动车厢下面的瓜。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微笑。大概过了十多分钟。卖瓜的老汉和大家伙都等心急了。纷纷催促。老张不紧不慢地说:“别心急。我还没挑好呢!”
卖瓜的老汉说:“你要是挑不出来。你就认输。当着大家伙的面道个歉。这车瓜也不用你买了。就算了!”卖瓜的老汉也是好心。给他个台阶下就算完了。可老张一听。脸腾地红了。生气地说:“这么大一车瓜。我就不信挑不出一个生的!”说完继续挑起来。
就这样。又过了十多分钟。在大家伙的反复催促下。老张从车厢底拿出一个不大的西瓜。肯定地说:“就这个了。肯定是生瓜!”说完递给了卖瓜的老汉。
卖瓜的老汉接过西瓜。含笑不语。用十指弹了弹。已然心中有数。回头对老张说:“老哥。认个错吧!你输定了!现在认错还来得及。不然你后悔可就晚了。”哪知老张眼睛一瞪。脸色一沉。梗着脖子说:“你去打听打听。我老张怕过谁。我就从没服过软。”卖瓜老汉哈哈一笑。抬头冲着大家伙说:“大家伙都看到了。输赢在此一举。我可不客气啦!”大家伙都说:“好。动手吧!把西瓜打开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卖瓜老汉取出水果刀。在空中晃了晃。一道银色的狐仙划过。刷的一声。西瓜顿时被切成两半。大家低头齐看。红瓤黑籽。一个沙瓤西瓜摆在大家伙面前。
大家伙惊呼一声:“好瓜!”扭回头目光齐刷刷看向老张。只见老张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十分难堪。这时人群里一个人忽然说:“老张。掏钱买瓜吧!这车西瓜是你的啦!”大家伙也都随声附和。
这时大家伙以为老张会掏钱买瓜。老张却变得一反常态。非常平静。老张抬头望着卖瓜老汉。又抛出一个问题。冲着卖西瓜的老汉说:“让我买瓜也可以。先请教一个问题。”卖瓜老汉和颜悦色地说:“说吧!”下面是两个人的对话!
老张:“你这么大岁数。见过马受到惊吓惊车吗?”
卖瓜老汉:“见过。我这么大岁数什么没见过呢!那年我在生产队赶马车。亲眼看到马惊了。拉都拉不住。跑得飞快!”
老张:“我说一样你一定没有见过!”
卖瓜老汉:“说吧!我就不信没有见过!”
老张:“人惊!”
卖瓜老汉:“什么?人惊!这个倒没有见过!”
老张:“哈哈。没见过吧!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
说完。老张吸溜溜一声爆叫。张开双手。撒开两腿。从人群中如离弦之箭飞奔而去。嘴里大喊着:“快闪开。人惊了!”
大家伙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老张已跑得无影无踪。等大家伙反应过来。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个老张。打赌输了。怕买一车西瓜。找个借口。跑啦!
生活中。有些人总爱把话说满。结果是骑虎难下!亲爱的读者朋友。你们说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他观点:
我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以前他有一个工友。和别人都不说话。确给我爸说了他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爸说在那个工地就数他这个工友有文化。懂的东西很多。字写得很好。我爸和他说。有文化还是做其他的好。工地是卖一辈子的苦力。没有前途的。他只笑不说话。
有一天。他和我爸喝酒。喝着喝着就哭了。我爸问他怎么了?他才把他的过往一下子说给我爸听。
他读完高中就结婚了。原本生活还很惬意。但是正逢那年农村到处都在安装高压电。准备把变压器安在他家门口。他给牵高压线的人说。我家里孩子多。在这里安装变压器不安全。怕孩子不懂事。不在家的时候用出现安全情况。所以不准安在他家门口。稍微远一点。
那些年。很多人都不是好商量的那些。所以就把这事说给了村支书。结果不说还好。一说就把事情扩大了。那个村支书在他们那里豪横惯了。给他说。这变压器不管你准不准都要安在你家门口。你不说还好。你要这样说了。就要安在你家门口。看你能怎么办?
一开始他还是好好的商量的。当他再一次和那个村支书确认是不是一定要安的时候。那个村支书打了他一耳光。并说没有你讨价还价的份。这一次测底激怒了他。顺手拿起砍材的刀就给了那个村支书两刀。没死。但是残废了。当然。赔了钱。他也被判了刑。
所以刚出来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能做工地!我爸听他讲完。不敢相信一个文文弱弱、看起来弱不禁风的人居然还有这种故事!
我爸告诉他。出来以后完全靠自己奋斗。只要肯苦肯学。弄个一技之长。生活没问题的。好在老婆孩子都是好好的。哭过以后就好了。不要想太多!
其实。这件事主要原因我个人觉得是那个村支书把话说得太绝对了。没有给别人留下余地。最终导致了两个家庭的不幸。所以生活中遇到小冲突不能把话说得太满。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底线。当你触及到他底线的时候。就会导致事情矛盾的升级和恶化!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9804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商户,中年妇女,老张,大家伙,老汉,块钱,西瓜,记错,把钱,两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见过把话说满的人的后果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在农贸市场当管理员。有一天。一位女顾客和市场里卖鱼的男商户两人一路争吵着敲开了办公室的门。他俩进来后。我问双方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