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甄宓是大美女。也是曹丕的发妻。专宠多年。但曹丕称帝的第2年。突然毫无预兆地赐死了她。还下令在她口中塞满了羞辱她的东西。到底发生了什么?真实理由很可笑。
曹丕是魏文帝。史书上说他“文武双全。博览经传”。是个才华横溢的男人。
他对妻子甄宓爱得浓烈。
当年。甄宓是袁绍的儿媳。但曹丕硬是力排众议。把她娶回了家当正妻。还生了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
她的儿子曹叡。后来还接替曹丕的位置。成了魏明帝。
这怎么看都是夫妻恩爱、双宿双飞的剧本。可谁也没想到。曹丕登基的第2年。就毫无预兆地赐死了她。
这一年。是公元221年。甄宓38岁。
曹丕派出使者前往邺城。给留守的发妻甄宓。送去了一份诏书。赐死了和他结婚17年的妻子。
甄宓死后。曹丕似乎还不解气。在下葬时。特意吩咐要让甄宓“被发覆面。以糠塞口”(《资治通鉴》) 。
这句话的意思是。下葬时。要让甄宓的头发遮盖住脸。用米糠塞满她的嘴。
这种做法的含义是:黄泉路上。两人也不再相见;米糠塞满嘴。到了黄泉。甄宓也没办法说话。
这真的太过分了。
“被发覆面”。是为了在黄泉路上不见面。倒也还好。电视剧《甄嬛传》中。乌拉那拉氏皇后害死无数子嗣。雍正便决定与她死生不复相见。
但“以糠塞口”。就真的太狠了。
米糠。不是什么脏东西。但在古人心中。把米糠塞进死者的口中。就是伤害和羞辱。
用米糠塞满甄宓的嘴。不仅会让她有口难言。还会让她的灵魂不得安宁。
古话说得好:一日夫妻百日恩。
甄宓和曹丕。在一起17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为何曹丕要这样羞辱她?
称帝之初。曹丕最需要人心、民心。可他却在这样的关键点上。干出了杀死发妻、虐待发妻尸体、死后让发妻不得安宁的事情。着实让人想不通。
此举不仅有损曹丕的私人形象。还可能影响他的江山稳定。
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曹丕下这样的狠手?
有关曹丕为什么要这么做。史书上的说法一共有3种。我们一一来看:
说法一:郭贵嫔谗言。挑拨离间。害死甄宓。
郭贵嫔。字“女王”。是曹丕在娶了甄宓之后。新纳的妾氏。也是曹丕非常宠爱的女人之一。
甄宓死后。这位郭贵嫔。直接就成了郭皇后。
据《魏略》的记载。甄宓被杀后。她的儿子曹叡被妃子李氏收养。后来。曹叡当了皇帝。才知道母亲被赐死的真实原因。就是这位郭贵嫔害的。
《魏略》:明帝既嗣立。追痛甄后之薨。故太后以忧暴崩。甄后临没。以帝属李夫人。及太后崩。夫人乃说甄后见谮之祸。不获大敛。被发覆面。帝哀恨流涕。命殡葬太后。皆如甄后故事。
在《魏略》的记载。郭女王进谗言。挑拨了曹丕和甄宓的关系。最终成功导致甄宓被杀。
为了给母亲报仇。曹叡也赐死了郭女王。并同样让她“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但我认为。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甄宓和曹丕当了17年夫妻。而且非常擅长管理后院。深受公婆喜欢。曹操和卞夫人都非常喜欢甄宓。在妾氏面前。甄宓也有绝对的权威。
就算曹丕宠爱郭女王。也不至于听了一两句谗言。就直接赐死了她。还要羞辱她的灵魂。
说法二:甄宓与别人有染。曹丕听到流言。忍无可忍。
这第二种说法。是甄宓和别的男人有纠葛。曹丕忍无可忍。最终选择了动手。
这一观点认为。甄宓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美女。和她有纠葛的男人。除了曹丕。还有袁熙。曹操、曹植。
甄宓的出身很好。是富甲一方的王族甄氏。有钱有权。甄宓刚出生时。就被誉为“贵不可言”。此后她学富五车。有见识有谋略。人称“闺中博士”。
《魏书》:“此女贵乃不可言。”
在父母之命下。她嫁给了袁绍次子袁熙。
公元204年。曹家攻入邺城。甄宓正在此处侍奉婆婆刘氏。
为了避免麻烦。甄宓故意披头散发。脸上抹黑。掩盖自己的美貌。躲在婆婆刘氏后面哭泣。结果。眼泪打湿了脸庞。擦眼泪的过程中。绝美容颜也露了出来。
曹丕一见。惊为天人。当下便爱上了。硬要娶她为妻。
《世说新语》:太祖下邺。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妇人被发垢面。垂涕立绍妻刘后。文帝问之。刘答“是熙妻”。顾閴发髻。以巾拭面。姿貌绝伦。既过。刘谓后“不忧死矣”!遂见纳。有宠。
他和甄宓的感情纠葛。主要来自于《感鄄赋》的记载。
有人认为。“鄄”与“甄”相通。《感鄄赋》极有可能是曹植的暗中表白。后来。曹植还写了《洛神赋》。好事者便推演出一番叔嫂之恋。
在《世说新语》的记载中。初见甄宓。被打动的。不止是曹丕。还有曹操。但因为曹丕已经表露了意思。曹操便让给了儿子。
《世说新语》:“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 ‘五官中郎已将去。’ 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因为甄宓和上述男人。都有不清不楚的故事。水性杨花。因此曹丕才赐死了她。并且在她死后羞辱她。
但我认为。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
迎娶甄宓时。曹丕就知道她和袁熙的事情。若是在意。也不会娶她。更不会在此后十几年里。专宠于她。
《魏略辑本》:太祖闻其意。遂为迎取。擅室数岁。
曹植的《感鄄赋》。和甄宓毫无关系。“鄄”是个封地名。而这首赋。只是为了抒发怀才不遇的心境。无关爱情。
《洛神赋》。就更扯了。
这首赋。是曹植用来悼念自己的亡妻崔氏女。而不是甄宓。
曹植心中的洛神。原型是崔氏女。而不是别人。
在正史的记录中。曹植和甄宓根本没有任何交集。更不可能有情感纠葛了。
的确。曹操是比较喜欢人妻。但他绝对不会对儿媳下手。否则。当年他就直接把甄宓要了过来。不会让给儿子。
另外。曹操是枭雄。就算喜欢儿媳。也不会“偷偷摸摸”。
毕竟。曹操的能力摆在那里。他想要甄宓。曹丕没有半点反抗之力。
说法三:甄宓因为被冷落。口出怨言。被曹丕赐死。
这种说法认为。曹丕赐死甄宓的原因。极有可能是甄宓的几句抱怨。
甄宓是曹丕的正妻。十来年一直享受着专房之宠。
但郭女王出现后。曹丕对甄宓的感情。就出现了松动。
算起来。郭女王也是个很厉害的女人。她有美貌。也有手腕和谋略。在她的帮助下。曹丕打败了曹植。成为世子。
郭女王的智谋。是甄宓比不上的。因此。在郭女王出现后。甄宓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
公元220年。汉献帝禅让。曹丕称帝。此时。他干了件让人倍感意外的事情。即把原配妻子甄宓留在邺城。自己则带着妃嫔在都城恩爱。
可见。此时夫妻俩的感情。已经出现了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甄宓可能说了一些抱怨的话。被有心人告了状。最终被曹丕赐死。
这种观点。看似比较滑稽。但我认为。极有可能就是真实的历史。
曹丕的性格。有些极端。
早年。他有个小妾任氏。因为受了冷落。抱怨了两句。曹丕知道后。直接遣走了。
在那个年代。被曹丕赶出家门。虽不至于浸猪笼。但后半辈子的生活应该很凄苦。
当时。甄宓求情了很久。曹丕都不听。还说:“任氏性子急躁。不温柔。之前她怨恨我不是一次了。一定要遣她。”
《魏书》:帝曰:“任性狷急不婉顺。前后忿吾非一。是以遣之耳。”……帝不听。遂出之。
由此可知。曹丕对女人的抱怨。容忍度非常低。
如果甄宓真的口出怨言。曹丕绝对会发很大的脾气。
曹丕在《内戒》中。详细论述了他对于国家治理的观点。
在他的笔下。家庭败落、政权之亡。都是“女子之错”。比如郑袖、袁术的妻妾们。袁绍妻子刘氏等。
咱不管这个观点是对还是错。但曹丕是帝王。掌握着生杀大权。他若是真的厌烦女人的抱怨。并坚信这种抱怨会导致国家衰败。那么。再多的夫妻感情。也无法平息他的怒火。
曹丕非常喜欢儿子曹叡。出征时。总是带着他。
称帝后。曹丕直接册封曹叡为武德侯。为他找来大儒当师傅。赐死甄宓的这一年。他还把儿子曹叡晋封为了齐公。
《三国志·明帝纪》:年十五。封武德侯。曹丕特任命时任侍中的大儒郑称担任武德侯师傅。
可以说。曹丕一直把曹叡当成接班人培养。
正因为看重儿子。曹丕无法像遣走任氏一样。遣走甄宓。毕竟。就算他遣走了妻子。等以后儿子当上皇帝。她还是要回来当太后。
而在曹丕心中。这样善妒的女人。会毁掉他的江山。
当然。曹丕也不是冷血的人。他肯定经历过心里的挣扎。
一开始。他只是把甄宓留在邺城看家。希望她静思己过。
但说实话。甄宓并没有做错什么。
身为原配。却被丢在邺城。甄宓想不通。这股怨气就不可能散去。
而这种怨气。在曹丕心中就是另一种理解:甄宓多有怨言。是个怨妇。日后可能会毁家灭国。
基于对江山的爱护。最终。曹丕选择赐死了甄宓。
当然。前朝后宫是一体的。甄宓被赐死后。曹叡也遭到贬谪。从齐公之位掉落。成了平原侯。
《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十八》:“及至明帝。因母得罪。废为平原侯。
但前面说了。曹丕可能只是在接触“隐患”。贬谪也不是他的本意。
此后不到1年。曹丕恢复了曹叡的爵位。还把他晋封为平原王。比原来齐公又高了不少。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三月乙丑。立齐公叡为平原王。帝弟鄢陵公彰等十一人皆为王。”
从对儿子的晋封来看。甄宓极有可能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写在最后
我认可第三种说法。最关键的理由。就是曹丕对儿子的态度。
如果甄宓做了人神共愤的事情。曹丕极有可能迁怒儿子。可事实上。他不仅没有迁怒儿子。还封他做了平原王。
但必须承认。曹丕如此对待甄宓。理由真的很可笑。
他认为女人的怨言。是家庭败落、政权之亡的根本原因。
于是。他赐死了和自己相伴17年的妻子。与她黄泉路上不再相见。还要用米糠塞住她的嘴。让她有口难言。也自然就说不出任何抱怨的话了。
但他永远不知道。也不肯承认。家庭败落、政权之亡的大罪。应该由他自己负。
鲁迅先生说过: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绝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到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且介亭杂文·阿金》)
鲁迅先生的话。真是掷地有声。
把家庭败落、政权之亡的大罪。推到女人身上的。都是一钱不值、没有出息的男人。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其他观点:
当初。曹丕一点也不嫌弃甄宓曾为人妻。还对她爱得死去活来。为何却在称帝的第二年就将其赐死。还将她“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呢?
甄宓。原本是中山无极人。其先祖是孔子十四世孙孔光的后裔。世代为官。其家族在东汉初期达到巅峰。多人在朝担任高官。
不过。到东汉末年。甄宓的父亲已经沦落到担任县令一类小官了。但因为是侯爵。所以生活依然过得十分优越。
在甄宓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极高的个人素养和文学天赋。并有救济天下之心。在当地名气非常大。因此在她十五六岁的时候。占据河北等地的军阀袁绍就为他的次子袁熙娶她为妻。
不过。甄宓与丈夫袁熙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尤其是在袁绍打败公孙瓒之后。袁熙就到幽州去担任刺史去了。而甄宓则留在邺城侍奉婆婆刘夫人。
刘夫人是袁绍的后妻。她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为了让儿子袁尚取代袁谭成为继承人。竟然鼓动袁绍将袁谭过继给其兄为子。这直接引发了夺嫡之争。
并且。建安七年袁绍去世之后。刘夫人因为嫉妒。一连杀掉了袁绍的五个美貌小妾。并将她们全部毁容。让她们无法到地底下与袁绍相会。
建安九年。曹操带领大军进攻邺城。袁谭、袁尚相互攻伐不断。邺城最终被攻克。
曹军入城后。四处烧杀抢掠。刘夫人为了活命。就自缚双手。拉着儿媳甄宓一起跪在袁府等候处置。
曹丕率先进入袁府。见甄宓披发遮面。甚是好奇。便问刘夫人那是何人。刘夫人顿时心生一计。一边说那是儿媳甄宓。一边又让甄宓抬起头来。曹丕帮甄宓擦拭了面部。见她美貌绝伦。便对她赞不绝口。
刘夫人见状。便知道曹丕看上了甄宓。于是放下心来。还对甄宓说。这下我二人就性命无忧了。
文帝入绍舍。见绍妻及后(甄宓)。后怖。以头伏姑膝上。绍妻两手自搏。文帝谓曰:“刘夫人云何如此?令新妇举头!”姑乃捧后令仰。文帝就视。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
后来。曹丕跑去禀报曹操。曹操便做主将甄宓嫁给了曹丕。
还有个说法是。曹操早就听说甄宓美貌绝伦。想要将其纳为小妾。曾对人说过“今年破贼正为奴”之类的话。但曹丕抢先一步进入袁府。曹操只得仍痛割爱。
不管怎么说。曹丕最终得到了甄宓。这一年甄宓不过二十一岁。没有生过孩子。曹丕对她十分宠爱。而她也贤良淑德。上敬公婆。还是曹丕的贤内助。因此受到众人喜爱。
尤其是曹操。对甄宓这个儿媳十分满意。处处维护她。甚至为此不惜杀人。
有一次。曹丕在家中招待诸位文学属官。按照当时的礼仪。甄宓要出来拜客敬酒。而客人则必须回拜。以示尊敬。
当时在座的人中有个叫刘桢的人。甄宓在给其他人敬酒的时候。别人都回拜了。只有刘桢不但没有回拜。还平视甄宓。这是极为不礼貌的行为。
不过。曹丕当时并没有怪罪刘桢。但这事不知怎么被曹操知道了。曹操十分生气。便将刘桢抓了起来。还判了他死刑。好在有人替他求情。但他最后依然被贬黜到外地。担任小小的县令。
不仅是曹操。他的嫡妻卞夫人对甄宓也很满意。有一次她跟随曹操出征。半路上生了场小病。她担心甄宓知道此事后担心。便派人送信给甄宓。说自己的病已经好了。
后来。卞夫人返回京城。甄宓亲自去迎接。但为卞夫人生病而难过得哭泣。卞夫人十分感动。也跟着一起哭。还对她说。真是我的好儿媳啊!
当然了。曹丕对甄宓也是极好的。尤其是她为曹丕生下一子曹叡及一女东乡公主。两口子的日子可以说是过得相当不错的。
但是。事情随着一个人的到来。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个人就是郭女王。也就是后来的郭皇后、郭太后。
大约在214年到216年之间。当时曹操还只是魏公。曹丕还不是世子。郭女王被选入曹丕府中成为妃子。
郭女王出生在一个宦官家庭。但世代都只是郡县级别的官员。没有在中央任职过。
郭女王的父亲是南郡太守郭永。据说她小时候聪慧无比。郭永感到十分高兴。曾对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此乃我女中王也”。郭女王由此以女王为字。但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习惯叫她郭女王。
郭女王稍稍长大之后。父母却不幸先后去世。她因此家道中落。再加上战乱不断。她过上了漂泊四海的生活。直到后来她被铜鞮侯收留。
曹操成为魏公之后。为曹丕选了一次妃。郭女王因为容貌出众而入选。其实她的年纪比曹丕还大三岁。那时候已经三十多岁了。
不得不说。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还能被曹丕这种大人物看中。可见郭女王不但容貌出众。必定还有其他长处。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据记载。郭女王以姿色有宠于曹丕。但她最大的优点不在此。而是有谋士之才。她的运气也很好。来到曹丕身边的时候。刚好是夺嫡之争最激烈的时候。这就给了她发挥特长的机会。
在随后的三四年间。郭女王给曹丕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这为曹丕最终被立为世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也因此越发受到曹丕宠爱。而甄宓受到的宠爱也日益减少。
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
217年。曹丕正式被立为世子。他对郭女王的宠爱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有一件事可以很好地说明。
郭女王有个弟弟担任曲周县吏。侵吞了府库的布匹。论罪当死。当时曹操在外地。曹丕坐镇邺城。他得知此事后。为了安抚郭女王。就写信给侦办此案的官员鲍勋。请求他赦免内弟。
不过。鲍勋为人刚正不阿。不但没有赦免郭女王之弟。还写信给曹操上报此事。曹丕因此怀恨在心。后来伺机罢免了鲍勋的官职。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曹丕爱屋及乌。为了救郭女王之弟。不惜以权谋私。甚至事情没有成功后又公报私仇。
郭女王如此受宠。甄宓的日子却不好过。她不但逐渐失宠。而且开始生病了。曹丕和郭女王离开邺城之后。她则因为养病而留了下来。
不久之后。曹操就去世了。曹丕继位后没几个月。就逼迫汉献帝禅位给他。他由此登基成为皇帝。建立了曹魏政权。
曹丕称帝的时候。最受宠的是郭女王。另有李、阴两位贵人也受宠。再加上汉献帝的两个美貌女儿也成为曹丕的妃子。甄宓的地位就显得更加尴尬了。
起初。曹丕打算册立郭女王为皇后。但大臣们以郭女王出身寒微为由反对。曹丕无奈之下只得先册封郭女王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嫔。暂时负责六宫之事。
很明显。大臣们要曹丕立嫡妻甄宓为皇后。这当然不合曹丕的心意了。但他也无法立郭女王为皇后。
在这种情况下。甄宓就成为了郭女王登上皇后之位的最大阻碍。曹丕对此心知肚明。但他起初并没有起杀心。
再说郭女王。她距离皇后之位只差一步了。她能甘心吗?显然不甘心了。但她也需要等待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曹丕继位的第二年。远在邺城的甄宓因为久久没有被接回京城。又听说曹丕身边多了很多美女。因此感到有所不满。便说了一些怨恨的话。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她也只是个女人。
郭女王得知此事后。便大做文章。跑去给曹丕打小报告。说了很多甄宓的坏话。曹丕怒不可遏。便派人到邺城赐死了甄宓。
据说。使者抵达邺城之前。曹丕晚上睡觉做了个梦。梦醒后召见了解梦师周宣。周宣对他说。天下恐怕会有一位贵女子冤死。曹丕知道他说的是甄宓。于是派人去追赶赐死甄宓的使者。但为时已晚。
而甄宓见到使者后。并没有作垂死挣扎。而是托人带信给李夫人。信中说将儿子曹叡托付给李夫人抚养。然后自杀而死。此时她年仅三十八岁。
甄宓死后。曹丕感到有些后悔。但他最终决定将错就错。并且他还做了一件十分恶毒的事情。那就是将甄宓“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然后再下葬!
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
那么。曹丕为何要这么做呢?
所谓“被发覆面。以糠塞口”。指的是用头发遮住死者面容。将糠塞入死者之口。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为的就是让死者在阴间无脸见人。也无法开口说话。
曹丕将甄宓“被发覆面。以糠塞口”。正是担心甄宓到阴间伸冤。也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在阴间见到她会尴尬。
这种做法当然是很恶毒的了。会让甄宓成为冤死鬼。连投胎的机会都没有。而这一切只为满足他的一己私利。
甄宓死后。郭女王如愿成为皇后。但她一直在为害死甄宓而忧虑。为此她决定给予甄宓一些补偿。即帮助甄宓抚养儿子曹叡。
前文我说过。甄宓临死前托李夫人抚养曹叡。郭女王便以自己无子为由。请求曹丕将曹叡交给她抚养。得到了曹丕的同意。
据记载。郭女王对曹叡视如己出。曹叡也因此坐稳了嫡子之位。这也为后来曹叡被立为太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让郭女王没想到的是。曹叡一直在隐忍。他继位后不久。就向郭女王复仇了。
甄宓死的时候。曹叡已经有十几岁了。她对母亲之死的前因后果都很清楚。因此心中常怀怨恨之心。
但是。曹叡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想要复仇。就只能先讨好郭女王。通过郭女王坐上太子之位。继而登基为帝之后。才能使用皇权除掉郭女王。
为此。曹叡对郭女王十分孝顺。每天都要去给她请安。而郭女王也因为曹叡表现好。对他越发宠爱。
文帝以郭后无子。诏使子养帝。帝以母不以道终。意甚不平。后不获已。乃敬事郭后。旦夕因长御问起居。郭后亦自以无子。遂加慈爱。
除此之外。曹叡还认真学习。努力上进。交往的都是有名的学者。任用的属臣也都是贤能之人。曹丕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逐渐有了立他为太子的想法。
不过。曹叡内心对母亲是非常思念的。他常常一个人在深夜哭泣。但他知道眼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他只有成为皇帝。才能还母亲一个清白。
有一次。曹丕带曹叡去打猎。见母子两头鹿。曹丕射杀了母鹿。让曹叡射杀小鹿。但曹叡却放下手中的弓箭。并对曹丕说。父皇已经杀掉了他的母亲。我实在不忍心再杀掉它的孩子!
当然了。曹叡是将母鹿比作母亲甄宓。将自己比作小鹿。是有感而发的。但曹丕的理解可能不一样。认为曹叡是因为有仁义之心才这么说的。自己百年之后。曹叡肯定不会为难郭女王的。由此下定决心立曹叡为太子。
226年。曹叡病重。下诏立曹叡为太子。不久后曹丕去世。曹叡登基为帝。
曹叡继位后。立马就开始了复仇。他数次以母亲之死逼迫郭女王。郭女王内心忧惧。便争辩说。逼死你母亲的是先帝。为何要责怪我?并且你作为儿子。而我是太后。也是你的母亲。哪有为了前母而逼死后母的道理?
曹叡听完更加愤怒。便逼迫郭女王自杀。这还没完。他又让人将郭女王“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以此作为报复。
帝知之。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郭后曰:“先帝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雠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邪?”明帝怒。遂逼杀之。敕殡者使如甄后故事。
当然了。在报完仇之后。曹叡又开始为母亲甄宓正名。他追封母亲为文昭皇后。并以皇后礼仪重新将母亲重新安葬。还将母亲的兄弟子侄全部封官赐爵。
曹叡在位的十几年间。他一直都很思念母亲甄宓。尤其为母亲死后被“被发覆面。以糠塞口”而感到难过。为此他还染上了一些奇怪的癖好。比如他很喜欢穿女人的衣服。尤其是母亲曾穿过的衣服。等等。
只能说。甄宓被赐死这件事。对曹叡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让他得以蜕变。成为一个有谋略、有手段之人。而他也是曹魏最后一个掌握实权的皇帝。
总的来说。甄宓之死。皆因郭女王受宠。曹丕为了她而不惜将其冤死。着实可笑。不过曹叡也是个厉害角色。懂得隐忍待发。最后成功为甄宓复仇。
其他观点:
三国时期出现的美女有很多。除了蔡文姬、邹氏、大乔和小乔以外。还是甄宓。文史不假个人认为。甄宓无疑是其中最具话题的一个传奇女性。极大地影响了那段历史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抱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来还原历史。还原历史上最真实的甄宓。被丈夫曹丕赐死后。她为何还要遭到口中塞满污秽之物的羞辱?
甄宓(183年1月——221年8月)。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她是三国时期第一美女。先后嫁与袁绍之子袁熙和曹操之子曹丕为妻。更诞下了曹门的第三代曹叡。被追封为“文昭皇后”。
甄家是河北的世家大族。传承到甄逸这一代时虽然没落了。但还是担任着上蔡令。甄逸共有三子五女。长子甄豫不幸夭折。次子甄俨和三子甄尧都是举孝廉出仕;他的五个女儿分别是甄姜、甄脱、甄道、甄荣和甄宓。各个风姿卓越。尤其是小女儿甄宓更是美得不可方物。
从出生之日起。甄宓就预示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据《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记载:
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不可言。”
年少时期。甄宓就表现得聪明伶俐。远超过自己的几个哥哥和姐姐。深得母亲疼爱。在这样的世家成长。她自然接受了良好的封建传统教育。思想见地很有深度。据《三国志·后妃传》记载:
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即从后言。
啥意思?说甄宓在少年时期便规劝母亲不要贪图积攒金玉和钱财。而要积极开仓救济穷苦百姓。在她看来。如果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为富不仁。不仅违背圣贤之道。而且还会成为祸端之源。
在遍布各地的黄巾起义中。许多世家望族都遭到了灭顶之灾。但甄家却得以保留。充分说明甄宓具有远见卓识。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也能准确反应出她的知书达理和温婉善良。据《魏略》记载:
后年十四。丧中兄俨。悲哀过制。事寡嫂谦敬。事处其劳。拊养俨子。慈爱甚笃。后母性严。待诸妇有常。后数谏母:“兄不幸早终。嫂年少守节。顾留一子。以大义言之。待之当如妇。爱之宜如女。”
甄母老年丧子后。时常会向寡媳发脾气。方才十四岁的甄宓却能及时劝阻母亲善待自己的嫂嫂和侄子。她认为兄长去世甄家人都伤心。但最伤心之人莫过于自己的嫂子。理应得到更多宽慰和照顾。
东汉末期。袁家可谓是第一名门。被人称为“四世三公”。袁绍的父亲袁逢担任过司空。叔叔袁隗担任过太傅;袁逢的父亲袁汤担任过太尉;袁汤的叔叔袁敞担任过司空;袁敞的父亲袁安担任过司徒。
在建安二年。孔融以天子符节代汉献帝出使邺城。加封袁绍为大将军。赐符节让他兼管冀州、幽州、青州和并州这四地的所有事务。成为诸侯中最强大的一支。而中山无极。就在袁绍的统辖范围内。
袁绍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和幼子袁尚。袁谭长年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袁家势力中最强的一支;幼子袁尚风流倜傥。颇有乃父之风。深得袁绍宠爱。以上这两子。是袁绍爵位的唯二竞争者。只有次子袁熙最不争气。
本文属于“文史不假”原创。只发表于 今日头条和百家号这两个平台。如出现在其他平台时皆为抄袭!
不过。袁绍和妻子刘氏却为次子袁熙聘娶了名门之后甄宓为妻。就这样。甄宓无可奈何地嫁入了袁家。
建安五年。也就是200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省中牟一带)。双方展开了一场战略决战。对于这场强弱分明的战势。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袁绍必胜。可以一举统一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
不料。曹操却能奇谋迭出。成功奇袭了袁军在乌巢的粮仓。进而彻底击溃了袁军的主力。完成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而兵败后的袁绍。只得狼狈逃回自己的大本营邺城。还在羞愤交加下吐血而亡了。
袁绍死后。袁家的残存实力也立即大乱。由于他在长子袁谭和幼子袁尚之间左右摇摆。始终没有确立嗣位人选。因此将三个儿子全部派出各地。长子袁谭驻守在青州。次子袁熙驻守在幽州。三子袁尚驻守在冀州。邺城则非常空虚。
在曹操的拉拢和分化下。长子袁谭主动表示愿意攻打冀州。去教训自己的弟弟袁尚。而袁尚本就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纨绔子弟。竟然不顾尚在邺城的袁家老小。自己率兵跑了。
在这种形势下。曹操几乎兵不血刃攻占了邺城。顺带也俘虏了袁绍的一家老小。其中。就包括了袁熙的妻子甄宓。关于这段场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中这样描写:
曹丕率军擅闯袁绍府。见两个妇人相抱而泣。却见甄氏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
众所周知。曹操虽然雄才大略。但却是一个极其好色之人。尤其喜欢淫人妻女。曹丕深知此。于是立即向父亲曹操和母亲卞氏提出请求。希望能迎娶甄氏。
为了迅速稳定河北局势。曹操自然乐意儿子迎娶当地的世家女子。于是答应了这桩婚事。不久。曹丕正式迎娶甄宓入门。那年他十七岁。她二十一岁。
曹操的长子曹昂死后。曹丕就成为了他最年长的儿子。不断寄于了厚望。经常一同随军出征。而在积累军功的同时。曹丕也颇有文采。作为“建安三曹”之一。其文采虽不如弟弟曹植。但也佳作不断。以《燕歌行》为例: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相比曹操诗词的雄浑感。相比曹植诗词的灵动感。曹丕的诗词包含了一种明媚和柔和的基调。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这样评述:
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
到了明代。钟惺曾用“婉娈细秀”来评价曹丕。更有人评价曹丕的诗词深入人心和灵魂深处。
可以想见。甄宓嫁与曹丕这样的人。 新婚后的生活还是甜蜜幸福的。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她婚后不久便为曹丕生下了他的长子曹叡和长女东乡公主。据《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记载:
文帝纳后于邺。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
之后。甄宓在曹家的地位日益巩固。每当曹操和曹丕外出征战。她总是尽心竭力照顾婆婆卞氏。
为了继续给曹氏一族增加子嗣。甄宓开始规劝丈夫亲近其她的女子。或许。正是由于她太过宽容和放纵了。使得曹丕在这期间纳入了其她的姬妾。其中最宠爱的莫过于郭女王。
郭女王是南郡太守郭永的次女。早年就失去父母。家中的兄弟也尽皆死去。不得以。她只身在乱世中闯荡。曾经暂避于铜鞮侯府中充作歌舞姬。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曹丕选中。成为了他的妾室。
曹植是曹丕的弟弟。因为文采出众而久负盛名。但对于甄宓而言。她第一次领略这位小叔子的风采。还得说在铜雀台落成之时。
当时。曹操准备挥师南下。大宴群臣于新落成的铜雀台。还命诸子都以铜雀台为题当场作赋。曹丕等人虽勉强成文。但意境和词藻皆不能令人满意。唯有曹植的一首《铜雀台赋》语惊四座: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此后。甄宓越来越佩服曹植的文采。也借以寄托自己遭到曹丕冷落后的苦闷之情。但是。若说她二人之间真有什么情愫的话。那真不至于。
历史上虽没有曹植创作《铜雀台赋》的准确时间。但至少应该在赤壁之战前。而赤壁之战发生于208年。曹植生于192年。而铜雀台落成到曹操出兵南下。至少还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准备时间。因此。曹植作《铜雀台赋》的年龄应该在十五岁左右。
当时。甄宓已经二十五岁有余。不仅结过两次婚。还生下了两个孩子。所以。她对于小叔子的所有好感。无非就是纯粹的欣赏而已。就像现在的迷妹追星一样。
不过。心胸狭窄的曹丕却不这么认为。他开始变得疑神疑鬼。甚至怀疑一切。既怀疑妻子甄宓移情别恋。又怀疑曹植对甄宓存有非分之想。于是更加疏远了甄宓。
曹植虽然才华横溢。虽然深得曹操宠爱。但他在政治上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是被动而牵涉进了储位之争。从此开始。在争储的背景下。又牵涉进了甄宓。兄弟之间彻底结怨了。
220年。曹操未能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就病逝了。临终前。他担心“废长立幼”会重蹈袁绍那样的覆辙。会出现曹氏兄弟相争。因此册立年长的儿子曹丕为魏王世子。
曹丕继任魏王后。立即安排华歆等人联名上奏汉献帝。劝其主动禅让皇位。无奈之下。汉献帝只得宣布结束两汉四百多年的国祚。禅位于魏王曹丕。
同年底。曹丕假意推托几次后。终于登坛受禅称帝建立了大魏。史称魏文帝。改元黄初。定都洛阳。接下来。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他却犹豫了。
曹丕的原配任夫人因为性情刚直。极不受曹丕的宠爱。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将她休掉了。因此。按顺序排下来理应是甄宓受封皇后。
现代史学界对甄宓的身份究竟是妻还是妾。仍然存在着不同观点。但是。即便她是妾室的身份。也要比郭女王更早嫁入曹府。况且还生下了曹丕的长子曹叡。因此。无论是朝堂之上的众臣。还是曹氏宗亲都支持甄宓。
为了减轻封后的阻力。曹丕选择分两步走。首先。他暂时不立后。册封郭女王为贵嫔。随自己一起移居洛阳。其次。他把甄宓继续冷落。还让她继续留在邺城。
遭到曹丕这样的公开羞辱和无情冷落。甄宓没有选择委曲求全。甚至还创作了一首《塘上行》来挽救这段感情。谁知。这不但没有挽回曹丕的心意。反而成为甄宓更加悲剧人生的开始。引用其中几句: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在此期间。一心想要登上后位的郭女王落井下石。她利用曹叡不足月所生的事实。诬称甄氏是在怀孕之后才与曹丕结婚。换句话说。曹叡极有可能是袁熙之子。
这下。曹丕发怒了。为了不引起更大的纷争。他在南征孙权时故意绕道邺城。当面去质问甄宓是否确有此事。面对一次次的无情。甄宓彻底爆发了。她竟然毫不顾及曹丕的九五之尊。与之大吵一架。
返回洛阳后。曹丕对此事越想越气。加之。他的此次南征孙权也是铩羽而归。遂遣使者至邺城将甄氏秘密赐死。据《三国志·魏书》记载:
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甄宓死后。还被落得“披发覆面”和“以糠塞口”的下场。用头发披散完全遮盖住脸和眼睛。用米糠等物塞满口鼻。
对此。曹丕仍不解气。甄宓过世一年后还把她身前用过的玉枕赐给了曹植。故而留下了“宓妃留枕”的故事。
被兄长公开羞辱后。曹植尽管五内俱焚。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且。他看到玉枕后还是睹物思人。回到自己封地后就有感而发创作了《感甄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曹丕驾崩后。太子曹叡登基继位。史称魏明帝。他并不受曹丕的宠爱。但却与母亲甄宓感情深重。觉得曹植创作的《感甄赋》辞藻华丽。饱含真情。不过。自己的叔叔惦记自己的母亲总归有辱体面。于是下旨改名为《洛神赋》。希望减少这方面的谣传。
谁知。此次改名更加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绯闻在民间更加传播开了。而且。故事越传越玄。甚至说甄宓冠绝天下之美。是由洛神转世而来的。
曹叡在即位之初对郭女王表现得毕恭毕敬。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母亲的惨状。开始清算郭女王的过往。青龙三年。郭太后在魏明帝的逼迫下自杀身亡。时年五十一岁。
郭女王死后。曹叡同样下令也对郭氏“披发覆面”和“以糠塞口”后才准许下葬。就这样。魏明帝曹叡以自己的方式为母亲甄宓报了仇。只是他大兴土木和军事攻伐。为曹魏政权的覆灭埋下了重大隐患。@文史不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9879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曹丕,女王,袁绍,自己的,母亲,儿子,夫人,曹植,赐死,皇后
没想到大家都对曹丕赐死甄宓后,为何要在其口中塞入污秽之物?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甄宓是大美女。也是曹丕的发妻。专宠多年。但曹丕称帝的第2年。突然毫无预兆地赐死了她。还下令在她口中塞满了羞辱她的东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