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七十年代。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饭店。绝对不存在什么私人饭店。全部属于国营企业。饭店里面的厨师、服务员等岗位都是当地劳动局统一分配的“铁饭碗”工作。饭店经理属于国家干部编制。如果饭店达到一定规模。饭店经理的职务为正副科级干部。
那个年代。街面上的饭店非常少。城市一个街道范围内。饭店不会超过5家。饭店少与当时人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低、下馆子的人少密切联系。
当时的饭店。基本上没有包房。也很少有圆桌面。聚餐吃饭的人都集中在大堂内。一个不是很大的大堂内摆上一、二十张方桌子(八仙桌)上饭店去吃饭的人。三、五成群在饭店大堂内围着一张张方桌子。点上几个小菜。喝着散装白酒。抽着由上海卷烟厂生产的几分钱一包的“生产牌”或者是几毛钱一包的“大前门”香烟。腾云驾雾。在人声嘈杂的大声喧哗中。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快朵颐。
正因为当时饭店的性质属于国营企业。是“铁饭碗”。故饭店的服务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朝南坐”。于是。就带来了一个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
当时的饭店。由于饭店属性的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服务员的服务态度问题和饭店菜肴质量上的问题。服务员的脸一直是“板板六十四”。看不到她们的笑脸。服务员和顾客的吵架声经常听见;菜肴的质量更是十年如一日。不会有什么花样的。由于饭店服务质量不好。许多顾客前脚上饭店去吃饭。结束后脚走的时候。往往会气愤地说:“上饭店吃饭就是去受气的”一句话。
尽管饭店服务质量不好。服务员态度生硬。许多顾客因此而受了气。下一次聚会吃饭。你还不得不去。原因是当时的饭店非常少。哪像今天。什么餐饮一条街、美食街等等。没有挑选的余地。
其他观点:
70年代下馆子那得是公职的人员。农民是没有钱下馆子的。要是有也是大队干部和生产队的车老板子出公差。一天补助一块二角钱一斤粮票。那个年代的饭店都是国营的。主食都凭粮票购买。
我记得那是七七年的时候我还小。跟父亲去城里给生产资料站拉货。赶着马车一共去了4个人加我。我父亲是站长领队。一个赶马车的还有一个掌包的。到了中午就去国营饭店吃饭。三个人出差费是三块六毛钱。三斤粮票。吃多了回单位报不了销。我属于蹭吃蹭喝那伙的。钱不够老爸兜底。那天中午一共点了六个菜。我记得非常清楚。因为我第一次下馆子。看看我们都吃啥好吃的了。
1.青椒炒肉8分钱
2.粉条炒肉8分钱
3.溜肉段4角2分钱
4.干豆腐尖椒8分钱
5.干炸小鱼1毛8分钱
6.溜猪肝1毛6分钱
小计:菜钱1块零4分
散白酒1斤1块钱。20个烧饼1块6毛钱
总计:3块6毛4分钱。超支4分钱和一斤粮票。就由我父亲自己掏腰包了。别看我人小。一个人5个烧饼我都吃了。那可是吃的满嘴流油了。满足感爆棚。
按照现在的水平来说。困难户都比我们那时候吃的好。更别提一般家庭了。70年代和我同龄的小孩子基本上都没有吃过饭店。自从我那次去饭店吃饭。我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了好几年。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好笑。时过境迁。真是难以想象。不过感觉那个年代还是挺开心快乐的。
其他观点:
70年代“下馆子”。按现在是高收入水平!
因为70年代广大农民群众一没有金钱。二没有粮票。这两样票广大农民群众都没有。广大农民群众也就不能“下馆子”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129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饭店,馆子,粮票,年代,都是,服务员,服务质量,铁饭碗,农民群众,国营企业
没想到大家都对70年代“下馆子”,按现在的生活条件是什么水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七十年代。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饭店。绝对不存在什么私人饭店。全部属于国营企业。饭店里面的厨师、服务员等岗位都是当地劳动局统